<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8.1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辰九十三周年,是我投笔从戎四十六周年。还有两月,也是我夫妇俩结婚四十周年(1980.10.1)。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也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拾出影集中仅有的几张身着戎装,能反映夫妇俩军旅生活同框的旧照。整理成图文美篇《军人伉俪》。谨以此青年军人伉俪的曾经芳华,献给无私无悔支持丈夫献身国防建设的爱妻。献给夫妻二人共同陪伴走过四十年的难忘岁月。献给我俩走过人生大半辈子,迎来非常珍贵如同红宝石一般,晶莹剔透,彼此的感情就越来越浓厚的红宝石婚。</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泛黄的图片,真实的记录。</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曾经的芳华,无悔的选择。</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尘封的日子,难忘的岁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日的绿色,终身的印记。</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81.7 夫人学校暑假,也是我俩新婚燕尔期。别后九个月,夫人万里迢迢,从东海之滨来到天山深处,来到丈夫服役的军营……一个地名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库尔德能布拉克(坎苏沟)。部队番号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师炮兵团的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里并非是印象中的大漠狂沙,片毛不生之地。而是伊犂河谷之福地,水丰草飞,林茂树密,花果飘香,遍地牛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情系军营之人, 牵挂军旅之兵。</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侬是芳容妩媚, 吾是彩迷硬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笑看金缕玉衣, 更迷霓裳绿衣。</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立照山誓海盟, 相扶地久天长。</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夫人来部队时,我俩的幸福小屋。夫人来部队,一个来自大都市,一个来自东海之滨的小女子。来到深山僻壤,实是让团首长也操了不少心。一是我刚从师司令部调回团里作训部门,担任部队繁忙作战训练计划实施工作。二是当时部队无论交通,食宿条件,比进疆时有改善,但比城市还比较差的。团里的丁大钊团长趁在乌鲁木齐开会之际,亲自接夫人来军营,省去了她从乌鲁木齐到部队的车船劳顿。时任副团长的宋兴邦首长,把他的居室让给了我,又派人精心粉饰了一番。而我这个细心的上海人,怕夫人来部队,无事可干而觉厌气(上海话)。特意借来了一台叫蝴蝶牌缝纫机和一台松下卡式收录机(是不是挺时髦)。细心的准备,满心等待爱妻的到来。见图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吾爱红装更爱武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我师由乙种步兵师,升格为甲种步兵师。战争动员后,迅速从铁道兵和当年新兵中补充了兵源。装备编制也扩充,夫人站立的是1979年师属炮兵扩编时,装备的国产130mm19管自行火箭炮。我团也由二个122mm加榴炮营,一个85加农炮营。扩编为二个152加榴炮营,一个130自行火箭炮营,一个85加农炮营。师支援火力从质到量的得到了巨大提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坎苏沟真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即有北方地质地貌特征,又有南方土壤水草风情。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溪水,亲和的哈族妇女和闻名遐迩的伊犂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携夫人前往入伍时的三营沟里,满山遍野的野花,飞流直下的山溪,犹如自得的溪鱼,红松散发的清香。对于一个来自大都市的陌生访客,她犹如一个无私的伟大母亲,拥抱着你……让你放下牵挂,放下惦念。坚信你的夫君有义务和责任去用青春,去赤胆去保卫这块美丽的土地,去捍卫祖国的每一寸疆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九连炮场往西的一块坡地,夫人被这美丽的自然环境陶醉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夫人蹲着拍照的位置,是三营沟里西山下,往东直流经团部到拥军桥的一条溪流,也是我团千余名官兵唯一的生活用水水源。溪流由于落差巨大,奔腾而下,天山雪水,清沏洁净(上游)。溪水里生长着一种长约十来公分的无鳞小鱼(似泥鳅)。由于生长环境极好,鱼儿很多,鱼儿少刺,味香肥美。在一个个平台回水池里,伸手可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携夫人探访巩乃斯河北岸的野果林改良场。新源县野果林改良场地处海拔90O—1200米逆温带区,土地多为丘陵坡地,总面积达4万亩。改良场区域内满山遍野的生长着原始的野苹果,野杏子,野李子,野生梨,野山楂树(据说有几十种果树)。一到四,五月份整个山坡开满杏花,李花,现成为新疆旅游和摄影人的打卡地和揽胜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图是《伊犂日报》的图文报道。新疆杏花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新疆杏花沟这是一片公元14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巩乃斯河北岸,占地有3万多亩,新疆杏花沟是新疆野杏林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新疆杏花沟4月中旬,吐尔根乡朝阳的山坡上杏花便已打苞和开花。大家如约而至汇集到了新疆杏花沟,欣赏杏花兼踏春,新疆杏花沟果然是风光绝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值八月份中旬,正是野果林改良场苹果成熟的日子。经过几代农林科技人员,农垦工人和支边知识青年的不懈努力下。嫁接的梨苹果长的又圆又大,似串串大葡萄悬在果技末梢。这只嫁接的梨苹果树,经过人工的细心培养。果大汁丰,脆甜味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改良场的几个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见老乡来访,格外亲切,不仅在现场大饱口福。而且,采摘了许多果子,让我们带回部队。后来,夫人回上海时还随身带了些鲜果子回去,让亲戚朋友一起分享来自伊犂河谷的美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夫人来部队探亲短短的半个多月,去司令部食堂帮厨,下连队观部队训练,去菜地采摘新鲜蔬菜,拿着小马扎穿上皮大衣,夏日的晚上坐在露天操场上看电影……。日子过的虽说单一,作为一个新婚燕尔,分居两地的军人妻子,这段幸福的团聚,会留在心底,终身难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晃眼二个多礼拜过去了,夫人得回家了。正好我有探亲假,计划着夫妇俩一路回程,顺道旅游度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第一站是乌鲁木齐中转。当时坐的司令部管理股去乌鲁木齐拉货的生活车。解放10驾驶室,正好连驾驶员三个人,沿乌伊公路被北疆美丽的风景所淘醉,一路开开停停,留下张张美片。这是在赛里木湖畔的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81年博格达峰下的天池,尚末大规模商业开发。保持着原始的风情美貌,我们的解放牌卡车,从乌鲁木齐经阜康再一路盘山直上天池风景区。夫妇俩坐在天池湖边,穿六五式军装的我,娇妻相依,留下这美丽一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乌鲁木齐游玩了红山,水磨沟和天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启程此程第二站首都。坐乌鲁木齐到北京列车,经兰州,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到达首都北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那时的自由行,可不像当下,畅通的网络,订房,订票一机在手全部搞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记得头晚到京城,已经后半夜,只得在北京站附近的一家浴室,凭着我的军人通行证,租了两个躺席。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洗去了一路风尘,舒服的睡了个好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故宫,在景山,在军事博物馆,在天坛,在天安门,……都留下的这对年青军人伉俪的身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不到长城非好汉,伉俪携手登庸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八达岭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时,后中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社会拥军爱军风气盛行。凭军人通行证,乘车,进景点,都有优惠,买半价票,优先进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还记得当时在宾馆购买的八达岭一日游项目。行程中包括八达岭长城,定岭和十三岭水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京,走街穿巷,领略了京城的风土人情,品尝了北方风味的各种面食美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离京的中午,我俩还去了大名鼎鼎的《全聚德》,品尝中国特色烤鸭。四十年过去了,记得俩人吃了半个烤鸭,化了五块钱,买了烤鸭套餐。俩个人吃半只真的吃不完,我俩把剩下的片鸭肉和面饼,带到了天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受到天津战友,老哥郑宝来的邀请,启程第三站,从北京乘火车来到海河口,中国第三大城市天津。记得在宝来兄家,按北方就餐习惯,盘腿上床摆小桌吃饭喝酒,十分有北方风味。在天津宝来兄陪同下,游览了天津各处名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让我们荡起双桨,游天津水上公园。水上公园原称青龙潭,作为风景游览区,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初,1951年7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有北方的小西子之称。是天津最大的公园,因其有东、西、南三大湖与11个岛屿组成,所以取名水上公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记得那天湖面风很大,船儿在偌大的湖上,我俩用桨慢慢划着船随风飘荡。结果,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由于是对风,船儿怎么用劲划动,就是在湖心,原地打转,靠不上岸。这可急坏了在岸上的宝来兄,他赶紧叫来游船管理员,用船把我俩的船拖到岸边,真的是虚惊一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宝来兄转业后,在天津体委体工大队负责拳击大队工作。我转业回上海后,他来上海训练,比赛,就会在抽空小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廿十多年前宝来兄患肺癌英年早逝。我痛失了一个至亲至爱的战友,兄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张照片是宝来兄所拍摄,十分珍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85.8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学院上学,正值暑假,夫人携女儿来学院避暑探亲。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同室学友,宣化炮兵学院军务处杨俊英老兄。把他在学院的宿舍腾出,让我们居住。在宣化,炮院美丽的环境,温馨炮院的小屋和塞外小城的舒适气候,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从古都宣化到北京西站有中国最早,詹天佑先生建造的京张铁路。如通勤车一般,车次多 ,车速快,一个小时可达北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时,小俩口变成了三口之家,乖囡出生了,爸爸妈妈带着幼女。游玩北京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84.9入学后,军队院校率先换装 ,从六五式军装换成八五式新式军装。戴上大盖帽,穿上新式冬夏装,肩章领徽,神气极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虽说进京夫人帮带了西裤,白衬衫。但觉得一个军人家庭,爸爸军装上身,和夫人,乖囡一起合几张影,特别有意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带着乖囡,我们去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大栅栏,天坛,北京动物园等景点游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里有个小插曲。乖囡当时还小,八月份北京的午后的天气特别热,走着走着孩子就不肯自己走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从小都是妈妈照顾乖囡,我很少有机会抱抱孩子。这时年青的军人爸爸理所当然的抱起乖囡,一路游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结果,当我们一家三口走到天安门金丝桥前,抱着孩子准备合影时。上来一个肩膀带着北京卫戎区执勤大队袖表的年轻军人。上前一个军礼,说道:首长好,北京城区不允许军人着军装怀抱孩子,这是违反军容风纪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听到这劝告,我立即回答,好的好的,马上把孩子交还给夫人,继续我们的京城游玩行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所以,这也是我们全家仅有的几张我着军装的全家生活照,弥足珍贵。</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转眼三,四十年过去了,解甲归田已三十二年了,退休也已几年了。我俩也步入了老年人生活之列,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但让我俩感到欣慰的是,这共同生活四十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不管前行遇到多大困难,作为军人伉俪,不离不弃,不卑不亢,互帮互助,共同前进。我们的红宝石婚,值得自我欣赏,值得自我回味。愿我们幸福健康,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8年10月我俩来到欧洲大陆最西端的海角——罗卡角 Cabo da Roca。这是我俩退休旅行计划中,第三次境外出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罗卡角位于葡萄牙最西端,是葡萄牙辛特拉自治市内一个毗邻大西洋的狭窄悬崖,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点。罗卡角海拔约140米,山崖上有一座灯塔和一个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上用葡萄牙文刻写了一句话:“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罗卡角陡峭的悬崖如同孤独的臂膀伸向海洋,给人一种走到大陆尽头的感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俩望着茫茫大西洋,不仅感慨万千,我们去过中国海南的天涯海角,面对南海;今天我们又来到欧亚大陆的最西点的罗卡角,面对大西洋……世界好大呀!地球又好小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人在旅途,现在老了,读万卷书不重要了,要携手爱妻行万里路。趁着退休后的黄金十年,还要继续旅行,继续领略美好的世界各地的人文环境和美妙风景。我俩还要携手旅行,在人生的道路,再一个精彩十年,再一个精彩二十年,再一个精彩三十年,直至永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陈重震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高级经济师。1971.12年上山下乡。1973.12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陆七师炮兵团服役,曾在师团机关工作十五年。1988.10转业,在上海一家金融企业担任经营和风险管理工作,2014年退休闲赋在家。2020.7.31图文编辑,修改定稿于上海宅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