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从地中海到中国:丝路宝藏——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展,数千市民慕名而至;7月17日,来自麓山国际实验小学1812班的“小学者”们整齐地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游历”着艺术文物背后的丝绸之路、细细聆听着来自远古的呼唤。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流行歌手周杰伦的一首《爱在西元前》迅速引发了“小学者”们的共鸣。一名同学举手惊呼:“我知道这首歌!这首歌的年龄比我们还大!”引得旁边的市民游人忍俊不禁。 讲解员向他们介绍,古今变幻交融,文明无问西东。地中海、两河流域、伊朗、阿富、巴基斯坦、印度、敦煌,几千年随风而逝。遥远的古希腊、古巴比伦的神总是充满了浪漫的色彩,每一件器物都在诉说一个久远的传说。 麓山国际实验小学1812班的“小学者”们并不满足于听讲解员的语言介绍,迫不及待地上前近距离琢磨文物上的纹理。有同学陷入思考,自言自语般问到:“文物好粗糙,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有人回答道:“早期艺术并不讲究精致,原始的美感就体现在分毫纹理之间呢。”讲解员来到队伍的前头,见到1812班的“小学者”们正围站在一个文物旁七嘴八舌地互相议论,侃侃而谈:“大家看到的是‘来通杯’。来通杯是古希腊一些祭祀活动当中的注酒器,这个打造成公牛造型的来通杯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公牛崇拜。来通上以红绘技法绘制了古希腊神话故事《丽达和天鹅》:宙斯仰慕丽达美貌,化身成天鹅引诱丽达,丽达受孕后生下了四枚蛋,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始作俑者——绝代佳人海伦。”“小学者”们听后发出连连惊叹。 192件(套)珍藏丝路文物精品,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8世纪……在这场跨越古今两千年、东西三万里的艺术展览之中,是一个个鲜为人知却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据了解,此次展览的192件(套)文物精品均来自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珍藏,包括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和伊朗地区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的丝路艺术,涵盖希腊彩陶、罗马与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银器、丝路金银币、中亚织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种类,也包括部分平山郁夫敦煌写生作品。 这次丝绸之路“考察之行”即将结束的时候,“小学者”们仍然对这些瑰丽的宝藏难以割舍。他们或成组留恋在某个特别的文物旁,或单独地静静立于展柜下,无限遐想着千年前的神话。 有的同学说,“这些文物虽然有的形状不规则,有的一眼看上去不好看,但是却总让我觉得它有话说,我很想继续留下来听听它的故事。”还有的同学则“爽快”地表示:“太有趣了!我以后想去学历史,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