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格律诗:(3)七绝的平仄对粘规则

怀念乡愁

<p>图~网络</p><p>配乐~荷花颂</p><p>文章来源~韩建国老师我学写诗(12)学</p><p>编辑~怀念乡愁</p> <p>  七绝的格律要求一一 平仄对粘</p><p> 上一学我们学习了七绝的四种基本句型(句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p><p> 七绝的平仄对粘要求</p><p> 首先,必须牢记组成七绝的四个基本句子的平仄,七绝的所有格式都是用这四个基本句型变化出来的。</p><p> 【七绝基本句型】</p><p>平平仄仄平平仄, </p><p>仄仄平平仄仄平,</p><p>仄仄平平平仄仄,</p><p>平平仄仄仄平平。</p><p> 其次,无论是什么格式,都必须遵循七绝的格律要求。</p> <p>一、七绝的平仄要求</p><p> 1、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求是</p><p>每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相对(相反)的。</p><p> 如基本句式中每句划横线的红字。</p><p>A.平平仄仄平平仄</p><p>B.仄仄平平平仄仄</p><p>C.仄仄平平仄仄平</p><p>D.平平仄仄仄平平</p><p> 举例说明:</p><p>【我学写诗】</p><p>舞伴杨花柳絮飞,</p><p>雪席醉卧不思归。</p><p>秋冬春夏君不见,</p><p>四季何时带信回。</p><p>(韩建国《夏思》)</p><p> 第一句中,第二字“伴”、第四字“花”和第六字“絮”是“仄平仄”;</p><p> 第二句中,第二字“席”、第四字“卧”和第六字“思”是“平仄平”;</p><p> 第三句中,第二字“冬”、第四字“夏”和第六字“不”是“平仄平”;</p><p> 第四句中,第二字“季”、第四字“时”和第六字“信”是“仄平仄”。</p><p>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二字的平仄与第四字的平仄相反,第四字的平仄又与第六字的平仄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们叫它“二四六分明”。</span></p> <p>  2、每句一三五字的平仄要求是</p><p>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是随意的,可平可仄。如</p><p>【我学写诗】</p><p>舞伴杨花柳絮飞,</p><p>雪席醉卧不思归。</p><p>秋冬春夏君不见,</p><p>四季何时带信回。</p><p>(韩建国《夏思》)</p><p> 每句中的第一、三、五字(红色字)可平可仄。</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们叫它“一三五不论”。</span></p><p> 综合1、2,七绝每句的前六字的平仄关系,可用口诀来记忆:</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span></p> <p>  3、每句尾字的平仄要求</p><p> 一首七绝共四句,每句第七字的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律的要求。</p><p> (1)、若首句不押韵,则第一、三句的第七字必为仄,而第二、四句的第七字必为平,且须押韵(即韵脚押平声韵)。</p><p> (2)、若首句押韵,则第一、二、四句的第七字必为平,且须押韵;而第三句的第七字必为仄。如</p><p>【我学写诗】</p><p>舞伴杨花柳絮飞,</p><p>雪席醉卧不思归。</p><p>秋冬春夏君不见,</p><p>四季何时带信回。</p><p>(韩建国《夏思》)</p><p> 这是首句押韵时,第一、二、四句的尾字“飞”“归”“回”都是平声,且押五微ei、ui韵。而第三句的第七字“见”必须是仄声。</p><p> 尾字平仄要求记忆口诀:</p><p> 首句不押韵,</p><p> 一三必为仄,二四必为平。</p><p> 首句押韵时,</p><p> 一二四为平,三句必为仄。</p> <p>  二、 七绝的对粘(nián)要求</p><p> (一)、什么叫对与粘?</p><p> 七绝共四句,分两联。第一句与第二句为前联,也叫第一联,第三句与第四句为后联,也叫第二联。</p><p> 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即七绝的第一句为出句,第二句为对句。同样,第三句为出句,第四句为对句。</p><p> 七绝的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七绝的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也就是第三句的平仄要和第二句的平仄相同。</span></p> <p>  (二)、对粘(nián)规则</p><p> 对、粘的标志主要看每句的第二个字是平还是仄,平仄是否分明。我们还是剖析一下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千古名作吧</p><p> 【七绝】《芙蓉楼送辛渐》</p><p>王昌龄</p><p>寒雨连江夜入吴,</p><p>平明送客楚山孤。</p><p>洛阳亲友如相问,</p><p>一片冰心在玉壶。</p><p> 从本诗四句中,我们挑出四个字:</p><p> 雨、明、阳、片(红色字)</p><p>它们都是每一句的第二个字。我们看看它们的平与仄:</p><p> 雨:仄声;一一一明:平声;</p><p> 阳:平声;一一一片:仄声。</p><p> 1、相对原则。 “雨”与 “明”的声调相反,且必须相反,即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声调必须不同,前一个字是仄,后一个字应当是平。第三、四句的关系也一样,即第三、四句的第二个字声调也必须不同,前一个字“阳”为平,后一个字“片”必须为仄。这就叫做“对”。违反了这个规则就叫“失对”。这就是“相对原则”。</p><p> 2、相粘原则。 “明”与“阳”的声调相同,且必须相同,即第二、三句的第二个字声调必须相同。前一个字是平,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前一个字要是仄,后一个字也应是仄。违反规则就叫“失粘”。这就是“相粘原则”。</p> <p>  七绝的“对”主要是针对第二句与第一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和第四句与第三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而言的:它们的平仄必须相反。</p><p> 七绝的“粘”也主要是针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而言的:它们的平仄必须相同。</p><p> 如果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符合“对”与“粘”的规则,那么由七绝的基本句式可知,整首七绝就都符合</p><p>“对”与“粘”的规则了。</p><p> 我们再看看</p><p>【七绝】《芙蓉楼送辛渐》</p><p>王昌龄</p><p>寒雨连江夜入吴,</p><p>平明送客楚山孤。</p><p>洛阳亲友如相问,</p><p>一片冰心在玉壶。</p><p> 1、先看一二句的二四六字:</p><p> 第一句 : 雨 江 入</p><p> (仄 平 仄)</p><p> 第二句: 明 客 山</p><p> (平 仄 平)</p><p> 第一二句的二四六字正好相对,这才符合七绝的“相对”规则。</p><p> 第三四句的第二四六字也要“相对”,请大家自己分析一下《芙蓉》的第三四句的“相对”吧。</p><p> 2、再看三二句的二四六字:</p><p> 第二句: 明 客 山</p><p> (平 仄 平)</p><p> 第三句: 阳 友 相</p><p> (平 仄 平)</p><p> 第三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第二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同,这才叫</p><p>“相粘”。</p><p> 总结:</p><p> 一句话说明七绝的“对”与“粘”:</p><p> 每联之间要相对,</p><p> 两联之间要相粘。</p><p> 粘和对</p><p> 是写近体诗必须严格遵守的格律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