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求学路——大学篇

药元生产队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早在1953年春,中国科学院赴苏联考察的代表团回来报告了苏联在半导体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与进展情况,这使得新中国的物理科学工作者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半导体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随后,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使新中国的半导体科学家们倍受鼓舞,当时又有几位半导体专家如高鼎三、成众志等先生从国外回来,使这次会议增添了新内容。会议着重介绍了半导体在各方面的应用及物理原理,同时,也交换了有关今后半导体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培养与半导体的研制机构的建立等意见。</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随后,在当年制定的新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中,半导体技术被列为57项任务之一,半导体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也被列入到1956年的四项紧急措施范围之内。在“十二年远景规划”讨论的时候,黄昆先生联合其他科学家一起建议:“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半导体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培养半导体专门人才。”</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其中就包括,将于1956年9月份在四川成都设立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天的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专门培养针对“四项紧急措施”的专业人才。当时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等都看了这份报告并作了批示。周恩来总理在交通大学迁校会议上讲话中说“……无线电调整到成都,因为西南是无线电工业基地,不是调整早了,而是调整晚了,注意晚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1956年初,在国务院、国家建委的关照下,二机部党组再次派十局王士光副局长偕同苏联专家到成都,与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召开专门会议协商后,于1956年2月4日,正式决定“在成都市郊东北角府青公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修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并决定以原有南京工学院的无线电系、华南工学院和交通大学的电讯系为基础,将南京工学院的无线电工学和电真空技术两个专业,华南工学院的电信电报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及广播两个专业,交通大学的电话电报一个专业,以及三校应调专业所属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和全部师资调出内迁成都。</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中央要求,成电必须在1956年9月开学,也就是说筹建工作必须于1956年9月前完成,中间只有短短的7个月的时间!在干部十分缺乏和筹建工作十分分散、交通联系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要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一所新的大学,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1956年2月完成了教学主楼的钻测和现场准备,3月11日宿舍区工程全面开工,4月11日教学主楼破土。教学主楼长223米,宽75米,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是当时成都市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8月,基本建设已初具规模。9月开学前,共完工了眷1、眷2、眷4、眷5四栋教职工宿舍,单1、单2、单3三栋教职工单身宿舍,以及教职工食堂。教学主楼两翼已竣工,直至开学日期临近,主楼中部还在继续施工,学校道路还未平整,一遇雨天校园满是泥泞。虽然教学、生活和工作条件还十分不便,但1400多名新生和300多名老生还是于1956年9月17日按时开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立人任第一任院长。 </b></p><p> </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成电的按时开课,是一个奇迹,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前言</b></p> <p><b>&nbsp; 一九八四年,我十八岁,以高考总分515分第一批录取到全国重点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材料与半导体物理系固体器件专业学习,开始了四年大学本科的学习和生活。</b></p> <p><b>&nbsp; 八月三十日,在我临行前的那个晚上,父亲召集着远嫁的三个姐姐连同二个哥嫂和妹妹,全家齐聚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也叫践行饭吧,缘因我是全家第一个走出大山即将远行的人。</b></p><p><br></p><p><b>&nbsp; 没有欢声笑语,父母也少了平时的唠叨叮嘱,兄弟姐妹间没有了平时的嬉戏打闹,只有母亲和姐嫂们在土灶前忙碌的身影和满桌的丰盛菜肴,还有那一锅冒着热气、清香四溢、直至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的土鸡汤。就餐时,每个人都尽力避免和我四目相对,因为他们知道从小生活在大山里的我,思乡情浓,每当短暂离家返校时,就会泪水汪汪。而这一次是远行到千里之外的西南,何时返家难数。</b></p><p><br></p><p><b>&nbsp; “过年不管放几天假,尽量回来,家里再穷,也比一个人漂泊在外的好。”父亲朴实的话语引得母亲陪着我不停地抹眼泪,十几双筷子不停地往我碗里夹放着鸡、鱼、肉,恨不得将我的饭碗堆得山高。就连平时闻到腥味就会让人防不胜防的小黑猫,此刻也格外懂事似的躺在餐桌的一隅,痴痴地瞧着我,似乎在劝说我多吃点,多吃点……</b></p> <p><b>&nbsp; 那一夜,我辗转难眠,而母亲则彻夜未眠。透过门缝,隐约可见昏暗的煤油灯一直在厅堂闪烁。灯下,母亲在帮我整理行囊。所谓行囊,无非就是一个陪着我读完中学、重新叫本村俵哥油漆了一遍、放置了些诸如牙膏牙漱、冬天穿的衣裤、大队送的毛毯、蚊帐、缝被子用的针线包等日常生活及学习用品的樟木箱,用塑料布包裹并捆扎在一起的两床临时找人用旧棉絮弹的被子和垫被及一个装了脸盆、搪瓷碗和缸等的上海牌旅行袋,而五元、十元一张的三百元学费和伙食费则分别被母亲用针线分缝在衣裤口袋里,放置在旅行袋最底层。</b></p> <p><b>&nbsp; 雄鸡啼罢,天刚拂晓,在父亲的轻唤声中,我扒拉了几口母亲刚煮的鸡蛋夹面条,眼含泪水逃也似的夺门而出,头也不回地奔走在晨曦辉映的山村小路上,身后传来了祈求我一路平安的阵阵鞭炮声,在寂静的小山村中显得尤其响亮。</b></p><p><br></p><p><b>&nbsp; 刚出村口,身后传来了“咣铛咣铛”的金属碰撞声。那是帮我提着旅行袋迈着大步紧追我的父亲,因赶路至使旅行袋里的搪瓷缸和碗碰撞发出的声音。借着晨光,夏月的光辉耀映在他的身上,我看见他宽松的老头衫被汗水贴牢在他的后背上。忽而,“的玲玲”的自行车铃声从我身后由远而近,那是大哥载着我的樟木箱和被子,赶去油田车站给我买清晨第一班的客车票去万福,再转吉安至新余的班车,然后赶坐下午上海至重庆的火车再签转至成都。铃声响过后,是自行车尾捆绑着的手电筒发出的缕缕光芒,照耀着我不太平坦的远行之路。</b></p> <p><b>&nbsp; 到了新余火车站后,已近下午二点,身边已无一个亲人。我揣着录取通知书,躲在无人的角落,小心翼翼地从鞋底摸出离家时母亲为我藏好的十五元钱,涩涩的买了张新余至成都的半价站票,然后又从双手紧揣着的口袋里不舍地掏出八元零钞,在焦虑和比划中将樟木箱和被子顺利地挂了铁路运输,才嘘了口气,蹲在唯一的一个候车室紧盯着火车过往信息牌,希冀着上海开往重庆的特快列车的到来。随着冒着青烟的绿皮列车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我顺着人流,拥向了检票口。检过票后,我手中拎着沉重的行李,跟着激荡的人流奔向我将要坐的火车。终于第一次看到了火车,而且有很多的车厢,远远地看就像一条庞然长虫静静地卧在铁轨上。</b></p><p><br></p><p><b>&nbsp; 我终于人生第一次踏上了火车,感觉像是进入了梦幻中的国度,如此的凝重,又如此的神秘和深沉。人潮涌动,人声鼎沸,喧哗声、嘈杂声、闲聊声、哭喊声、谩骂声以及叹息声,比比皆是。车厢里几乎挤满了旅客,有人站在过道、卫生间或躺在座位下,就差爬上行李架上了。我笨重的旅行袋根本无法塞进行李架,只好放在了我站立的脚边,还得时时防着小偷,因为旅行袋里衣裤兜里有母亲藏缝的三百元钱。</b></p><p><br></p><p><b>&nbsp; 火车终于启动了。瞬间,火车头发出了响亮而短暂的“呜呜”声,面对眼前陌生的一切,我故作镇静,处事不惊。头顶的铁皮电风扇在摇动着,根本听不见一点声音,也根本感觉不到一丝丝凉意,从窗外送来的热风更吹不走车厢里的汗味。看窗外掠过的农田和村庄、渐渐西落的太阳,我心中突然怅然若失。</b></p><p><br></p><p><b>&nbsp;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去大西南。想到了十八岁的我即将开启在微电子王国里求学之旅……,有一种未知进取的振奋,心境却是平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远行的沉重,甚至悲壮、惆怅。</b></p><p><br></p><p><b>&nbsp; 我倚靠的座位边上坐着一对兄妹,他们从杭州来,从交谈中,我知道哥哥送妹妹去西南政法大学求学,跟我一样是新生。看着他们,我想到了我的父亲,父亲很想送我,可是他大字不识,火车是啥样都不知道,更何况从万福至新余一张车票是5块钱,来回就得十元,对于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来源的家庭来说,能凑齐我三百余元的学杂费就相当不错了。</b></p><p><br></p><p><b>&nbsp; 不知不觉,窗外掠过星星点点的灯火,我站在过道上,一动不动,眼睛紧盯着脚下被人踢来踩去的旅行袋,不时看人来人往一站又一站上上下下的人群。最害怕的就是火车里面的售货员,车厢里已经感觉站都站不下了,他们硬是不管多挤都能杀出一条血路,这也是很多上厕所人士的一个引路人,跟着他们去厕所就方便的多了,不用一点点的挤过去还要不断的和人家说“借过”!列车服务员推着小车在拥挤的过道上艰难地前行,高频地“吆喝”着“面包糖果橘子水,花生瓜子桂花膏……”。虽也偶有“送水工”推着水包车在人群簇拥中送水,但放在包里被人踩挤的搪瓷缸根本无法取出来盛水喝,况且即便取出盛了水,也无处安放,还会被人挤得水花四溅,甚至会烫到人。所以,一路不吃不喝,也不敢讲话,直熬到了第二天下午,从广播里得知到了贵阳,在邻近座位上即将下车的好心人协助下,才占了个座位。这时才感觉饥肠辘轳,口干舌燥,刚想掏出搪瓷缸去找点水喝,看到车厢黑压压的人群,根本无法动弹,况且听人说车上早就断水了,立马打消了喝水的念头。这时,思乡情不知不觉地向我袭来,开始思念父亲、母亲、兄妹,想念村前的那泓冬暖夏凉的清甜的古井水……</b></p> <p><b>&nbsp; “前方终点站重庆站到了,请大家收拾好行礼准备下车!”不知过了多久,广播里列车员清脆而悦耳的声音把我从思乡中唤醒,我并不知道我身在何处,只知道列车好似晚点了,已是凌晨3点半了。</b></p><p><br></p><p><b>&nbsp; 透过列车窗口,外面灯火辉煌,象满天的繁星,我从没见过这么璀璨的夜空。以前,读小说《红岩》,知道重庆在解放前是国民党的首府,有很多国民党的特务,也有很多山,还有不少关押革命志士的诸如“渣滓洞”的“山洞”。想到这,加上凌晨山风迎面拂来,还有不少涂脂抹粉、身着绚丽连衣裙、打扮妖艳、看似女“特务”的漂亮女孩不时从我身旁晃过,我不禁噤若寒蝉,头也不敢回紧随着人流向出站口奔去,之后又被人流拥进了候车室。把随身携带的包裹往地上一扔,困意顿时袭来,要知道在火车上不吃不喝没睡已三十多个小时。我把行礼当睡垫,双手紧紧抓住藏了钱的口袋,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b></p><p><br></p><p><b>&nbsp; 梦中父亲递给我一个糖包子,把行囊放到了我的肩上。驻足在远处的母亲,一手照着手电,一手不停地朝我挥手,不停地抹着眼泪,我深情地朝他们投去了惜别的目光……</b></p> <p><b>&nbsp; 醒来后,也记不清当时哪来的胆量和勇气,稀里糊涂地居然顺利改签到了由重庆开往成都的火车。许是短途,车上没有以前那么拥挤,还有位置空着,火车便也渐渐变得轻快起来,铿锵铿锵,像注入了水银似的,催着阳光一阵阵,从树枝上倾泻下来。火车过处,砸醒了一条睡着的路,铁轨又加深了几道刻痕……。风开始变薄,像刀刃上的光,刺不进肌肤,但可以刺疼眼睛;山也显得瘦骨嶙峋的,青青的;一棵棵树,小眉小眼的样子,火车擦身一过,又瑟瑟地躲的远远的;鸟巢孤零零的,举着仅有的几片叶子,在思考着;羽毛般的阳光,笼在树枝间,一吹就要掉的样子,有一种跑过去想托住的想法;光辉覆盖的田野,田野的麻雀,收起翅膀觅食,给寂寞的田野,添上几分生机;一根根电线杆,一条线相连,默默牵手,有怎样的故事,又将有怎样的故事;满山坡的村庄一片静默,牛羊在孤独与寂寞中隐忍,虚弱的老树桩,打坐参禅;金碧辉煌的河流,宽了两寸,掩去湍急的过往,不再垂钓河里的鱼鳞,给生命留白;河边的柳,被风一次又一次梳理出一段又一段久远的记忆;高过车顶的阳光,将一切的隐喻,一切的失落,在轰轰隆隆中,不停地震落,还有从我身体里震落的睡意,便跑上飞速后移的枝头。火车的笛鸣声,令我记起了许多事情,像老牛反刍,将阳光一寸寸,在胸间吐纳。</b></p><p><br></p><p><b>&nbsp; 邻座一个小男孩轻唤:“叔叔,您喝点水。”我才想起,已有二天二夜没喝水了,嘴唇干的起了皮疙瘩。我感激地望了望那可爱的小男孩,瑟瑟地端起了他递过来的水杯,叽里咕噜把水倒进了干涸得快冒烟的喉咙,然后只留下了感谢的目光,而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因为我从没说过普通话,害怕自己说不好。小男孩善解人意似的惬意地冲我笑了。此时,阳光又一次照进了车厢,我又认真地朗读一遍天空,天空近了一些,窗口变得广阔了起来,晒暖了我行色怱怱的样子。</b></p><p><br></p><p><b>&nbsp; 蓝色的天空,滚过几句婉婷的鸟鸣,每一寸铁轨交织的音节,蠢蠢破土的阵势,灌满了成都北站。此时的太阳也似乎看到了我长途跋涉的不易,不一会就藏在云层后面去了。站里来来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行色匆匆,跟我极像,大包小包的,脸上基本上透露出的是懵逼,狼狈的不在少数。通知到站的广播、长途汽车拉客的声音、孩子的啼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喧闹极了。我东看西瞅,真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感觉什么都新鲜。出站口被成都各大高校迎接新生的学长学姐围的是水泄不通,我一眼便看到了即将就读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牌子。经过短暂交流,一个瘦长脸戴着黑色大框眼镜的学长和一个穿着时髦的俏丽学姐接过了我手中的行李,十分热情地引领我到离出站口不远处上了接新生的校车。车上早已挤满报到的新生和家长,在我上车不久,校车就驶出了北站广场。当时的北站广场外,二环高架还没开始修建,周围也是一片旧城景象,人民北路的梧桐树郁郁葱葱,拥有历史的年代感,这便是我对成都的第一印象了。车子向东郊开去,道路变得宽阔起来,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太阳光被玻璃幕墙折射地晃得人眼花。车子走走停停,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位于建设北路座落在沙河的校区了。</b></p> <p><b>&nbsp; 新生报到处设在进校门口主教学楼前的广场上,到处都是人。接待新生的学长学姐围过来,将我带到了三系新生报到处,凭着录取通知书,我被分在84032—1班。领取了宿舍的钥匙后,两个学长骑着三轮车,载着我和行礼穿过柏杨和银杏蔽日的校区路至男生宿舍区,47栋二楼205室,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宿舍里已有三位四川和一位贵州的同学到了,看到我进来,他们都很热情地和我打着招呼,并自我介绍着。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居然用普通话也作了一番自我介绍,还不结巴。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便开始收拾起来,挂上了蚊帐,铺好了床。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和同宿舍的同学就出去继续办理接下来的入校手续,在校区来来回回的走,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一点都不觉得疲惫。</b></p> <p><b>&nbsp;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进校门口那一栋坐南朝北、东西两翼齐飞的地标式四层主教学楼,以其独特的苏式风格和岁月刻画的历史厚重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楼前广场路两侧满是耸立的银杏树,广场东边矗立着雄伟的校图书馆,西边坐落着校医院,校门口对面横跨过建设北路则是教职工宿舍区。主教学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铺满柏杨树叶的水泥路向南延伸贯穿整个校园,直至沙河岸边。主教学楼后紧挨着的是二、三、四、五系楼和实验大楼,而其它的九个系楼则分别安置在主教学楼里。</b></p><p><br></p><p><b>&nbsp; 沿主教学楼东侧校区路向南前行,是学校操场、篮球场、体操房、洗浴楼等。球场上不时有男女同学混搭在一起打篮球,这个在中学时期很少见,引来了不少人的驻足观看和啧啧好奇声。往主教学楼西边校区路行走,沿途有校办公厂、露天电影场、开水房和一、二、三、四学生及教职工食堂,当然少不了各种小吃店、小卖部之类的,尽端靠沙河岸边就是女生和男生宿舍楼了。</b></p> <p><b>&nbsp; 晚饭的时间到了,这是我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的第一顿饭了,随着同学走进食堂区,看着用大铝盆盛好摆放在四周的各色菜肴,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有在家乡难得见到的麻辣豆腐、爆炒猪肝、鱼香肉丝、麻辣鸡丁、凉拌兔丁、烤鸭、各式泡菜等,而且不贵,每份5分钱至2毛钱不等,我一口气要了二个菜,霎时狼吞虎咽得只剩下一些像樟树仔一样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张口就咬,这一咬不打紧,整个舌头像似蛇咬了一般,钻心的痛且麻,瞬间舌头已没了知觉,眼泪不停地在眼眶打转。随行的四川同学告诉我这是四川特产,叫麻辣,并舀上半碗自来水让我含在嘴里,果真好受多了。从此后,每当遇到这种樟树仔一样的东西藏在菜里,我便会小心翼翼地挑出来扔掉,直至现在我还吃不习惯。</b></p> <p><b>&nbsp;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疲惫袭上心头,手摇着纸折扇(那时大学宿舍没有安装电风扇,更别说空调了),躺在床上,微闭着眼睛,就感觉整个房间在晃动,床也在震动,感觉所有的东西都是震动的!这个感觉一直持续了三、四天,才慢慢的适应了过来。</b></p><p><br></p><p><b>&nbsp; 不知过了多久,在天旋地转中带着满身的疲惫与思念故乡之情,渐入梦乡。醒来时,天已大亮,宿舍不知什么时候又来了二位北京和天津的伙伴,互相介绍后,辅导员和同班隔壁宿舍的几位同学也相继过来打招呼,很开心,又有了新同学,慢慢地从与亲人分别的伤感中走了出来。</b></p> <p><b>&nbsp; 开学的第一周是军训,一群还叫不出名字甚至从未谋过面的同年级、同系、同专业乃至同班的同学,聚在一起,分成连、排、班,在教官的训导下练跨正步、卧倒、向左向右转、齐步走,拆装枪械、擦枪械、瞄准、射击……,对一个从未看过真枪的山里学生来说得有多难。可皇天不负有心人,军训考核还得了个良,更可贵的是,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这一真谛!</b></p> <p><b>&nbsp; 接下来的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适应了许多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东西。大学,是个熔炉,练就了我的毅力,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完成了从理论基础知识向掌握专业化高科技知识的跨跃,完成了从一个乡村砍柴童,到攀登现代化电子尖端技术的飞跃,让自己兑变成了一个又红又专的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共产党员。其间,有为上完一节课却忙着赶往另一个教室面对不同的人和老师上下一节课而惶恐过,也为有时和不认识的人齐聚在阶梯教室听课,有时却一个教室只有几个学生端坐着聆听老师授课而稀奇过,至于和同桌闹别扭,几乎就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因为上大课去晚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旁边坐的是谁。但让我庆幸的是,四年的大学学习,让我明白了科技强国的道理,也知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了振兴中国的电子科教事业而呕尽沥血的艰辛历程。</b></p> <p><b>&nbsp; 时光回溯到1956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成电,并由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b></p><p><br></p><p><b>&nbsp; 1957年上半年,成都东郊耸立起一座雄伟庄重的苏式大楼。这座大楼在当时以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速度之快,设计理念之新闻名。单就体量来讲,1957年诞生的它,是成都最大的单体建筑,在当时甚至号称"全国高校第一楼"。论建筑速度,不到两年时间,建成面积超过26000平方米,依当时的基建水平来看,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而说到建筑风格,延续了苏联建筑特点,仿照"莫洛托夫动力学院"教学主楼设计,布局严谨对称,造型庄严雄伟, 内部设计以人为本,方便教学。八个高大拱门托起主楼门廊,地下室配备防空洞,教室采取斜坡式设计,大型教室装置活动玻璃黑板,为方便示范教学,在物理、化学实验室附近配套阶梯教室。有线电设备系吴兴吾教授在《参加开学典礼后的一些感想和建议》一文中,道出了教职工当时的共同感受,他说:“一年前这块土地还是一片农田和坟堆,筹建时间不到一年,基本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总共不过几个月,一定要建成五万多平方米校舍和完成筹建和搬迁工作,即使在沿海的大城市,也困难重重,然而在地处西南的成都,我们如期完成了任务,这与解放前旧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相比,真是一个近乎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也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在我们新学院每个角落里,都可以看到或听到一切为了教学工作,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是共同为建设一个无线电新基地而服务,为改变我国无线电工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目标如此明确,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愉快的。我们建校工作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b></p><p><br></p><p><b>&nbsp; 1956年10月21日,是电子科技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副博士"——刘盛纲,与这座主楼的第一次相遇,见到这座宏伟庄严的建筑在短短几个月里拔地而起,他激动的心情也正是广大校友的一个写照。在过去的63载春秋,这座大楼里,走出了林为干院士、刘盛纲院士、李乐民院士等多位杰出人才,他们的足迹,从这座大楼延伸到全国各地。带着在这主楼里求学时浸润过的"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精神,为学术,为育人,为祖国,贡献力量。</b></p> <p><b>&nbsp; 身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科研氛围浓郁的新型科技校园里,我确实有些小兴奋,每天早晨起来跑步,吃完早餐到沙河边晨读,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打打篮球逛逛街,遇班级有歌舞比赛时,平时语音不全的我,也会私下偷偷练习,只为了不拖班级的后腿。常跟同学打赌,这次月考我绝对会超过你,为此每次下课都是奋笔疾书,直到目标完成后才回宿舍休息。运动会上,就算没能上场比赛,也会拼了命的加油,因为赛道上的是自己班的人。进了大学的校门,虽没有硬性的学习要求,但可以接触的东西也更多了,社团、学生会、兼职......。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很容易让人迷茫,但即便这样,我们仍然会感谢大学,在这里我们学会了遇事沉稳不冲动暴躁,慢慢知道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也懂得了在求学的路上去寻找自己的方向。正是因为进了大学的殿堂,我们更知道如何面对挫折,用怎么样的态度来度过这丰富多彩却又不平凡的四年大学时光。</b></p> <p><b>&nbsp; 风雨过后是彩虹,转眼到了毕业季了。八八年新春刚过,我们班奔赴眉山、乐山等地的军工三线厂见习,见证了为“备战备荒”而隐藏在深山坳里的芯片制作明珠。干净的厂房,一尘不染的科研室和生产线,严谨的被玻璃罩上的操作工,当然还有厂区完善的生活设施,让人惊叹不已,憧憬着工作后的前程似锦。</b></p> <p><b>&nbsp; 实习回来是近一个月的等待毕业分配期。那时年轻气盛,热血沸腾,眼都不眨下就咬破手指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服从分配,志愿赴疆”的毫言壮语,落款是“三系八四级84032—1班共产党员张XX”。</b></p><p><br></p><p><b>&nbsp;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四年大学生活中最安逸的时刻了。我们漫步在沙河岸边畅谈理想,在露天茶馆品茶、摆龙门阵,坐在沙河电影院巴适地欣赏《红高梁》,唱着“妹妹大胆地往前走”留恋在咖啡屋一边品着咖啡的苦涩,一边欣赏着苏芮的《咖啡屋》歌曲,和几个室友玩着“拱猪牵羊”扑克至通宵,偶儿会约上三五个知己,像模像样地烹着火锅,喝着扎啤大醉一场……</b></p> <p><b>&nbsp;&nbsp; 终于快到告别的时候了,本来基本内定留校的我,因系里临时决定取消当年留校指标,故我被分配到了老家的一个三线军工厂工作。带着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期待和嘱托,作为班长的我泪别了一批又一批奔赴全国各地的同学,最后独自一人背上行襄登上了成都开往重庆的火车,我将从这里乘船饱览三峡风光,再回到故乡单位报到。</b></p> <p><b>&nbsp; 驻立在船头,仰望蜿蜒盘山的三峡,我心潮澎湃……</b></p><p><br></p><p><b>&nbsp; 毕业了,此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四年的喜怒哀乐,都将掩埋在这青春年华中,随风而飘离。船上不知什么时候响起了华丽的钢琴声,音符在钢琴键上跳动着,像是在叙说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当钢琴声落下最后的尾音的那一刻,我却想哭但没有哭,我知道征途漫漫,路才刚开始。</b></p> <p><b>&nbsp; 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出行于车站、机场、码头,我不敢回头,只要一回头,便仿佛看见母亲一手擎着手电筒,一手不停地朝我挥手,不停地抹着眼泪……</b></p><p><br></p><p><b>&nbsp; 绿皮车走了,我却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夏季,在成都北站和同学泪别时的情景……</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1988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对外称“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或“成电”;2001年开始,校方对饱经沧桑的主楼进行了大规模装修改造,从外墙到内部管线全部整修更新,2002年9月起,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重新散发出年轻活力的主楼。</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2009年,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落成,总建筑面积达八万平方米。校区内新建成的主教学楼融合了当代建设风格和时代特征,虽然内部设计风格相去甚远,但其文化内涵和体貌风格传承自原主楼,成电人眼中厚重、大气、典雅的新主楼,不仅在2010年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还入选了我国"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成为全国32项"精品工程"之一。</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目前的电子科技大学,属“211工程”、“985工程”类大学,两电一邮成员,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100余亩,分为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拥有在校生3.3万余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通信强势突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被评为A+,A+获得数量,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西部高校第一,而且这两个学科全国高校仅有两个A+,信息与通信工程仅次于北京邮电大学。此外,电子科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A,光学工程被评为A-。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5个学科获评B+,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公共管理4个学科获评B。</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近期公布的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ARWU)中,电子科大共有16个学科上榜,值得一提的是通信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11位,仪器科学学科排名世界第21位,电力电子工程排名世界第23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遥感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4个学科排名世界前75位,7个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百强。在电子科大六十周年校庆时,重庆校友以个人捐款10.3亿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个人捐款之最,轰动一时。</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学校设有23个学院和部,开办6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专业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同时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现有在读本、硕、博学生38000余人。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教授500余人。国家级杰出人才总量达267人,其中两院院士11人,IEEE Fellow2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9人),长江学者40人,杰青、卓青、优青获得者32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7人。王牌专业有:信息安全、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网络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传感网技术等。</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和筹划下组建的电子科技大学,两座主楼遥相呼应,一个见证了上世纪以来成电的成就,另一个则期待书写成电人未来的拼搏景象,它们将一起见证成电人"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努力将电子科技大学建设为“电子类院校排头兵”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正逐渐成为祖国西部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记</b></p> <p><b>图片/文字:山涧瀚墨、网络</b></p><p><b>创意/编辑:张小云</b></p><p><b>场景: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b></p><p><b>出景:张小云、梁仁文、刘小聪、刘丽华、广国庆、唐利国、陈小琴、李倩蓉等</b></p><p><b>制作:山涧小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