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7月18日,由聂仲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组织的初中地理县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在费县利山涧田园综合体举行。会议特邀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兼职教授王全宝、临沂大学地理学教授郑家庆到会现场指导。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地理教研员卞学昌、兰山区初中教研室地理教研员池肖杰应邀出席会议。聂仲芹引航工作室全体教师、费县初中地理学科骨干教师、费县各学科名师和教科研人员、临沂市各县区有研学旅行爱好和对研学课程资源开发有计划有意向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等共计86人参加了会议。</h3> <h3> 本次活动分为现场考察、听取报告、分组研讨三个部分进行。<br> 现场考察环节中,临沂大学地理学教授郑家庆从专业角度重点就利山涧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条件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了现场讲解,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兼职教授王全宝重点就利山涧古村落的特色、保护与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进行了现场讲解。</h3> <h3>图为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兼职教授王全宝</h3> <h3>图为临沂大学地理学教授郑家庆</h3> <h3> 现场考察之后,全体参会教师在利山涧乡村田园会议室听取齐鲁名师、费县博文学校副校长聂仲芹就研学旅行课程的认识与思考所作的报告。聂校长结合去年带领学校部分师生到曲阜参与研学的经历与感悟,分析了研学旅行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古今中外的事例说明旅行所激发的人的无限想象和实践智慧,她总结指出研学旅行可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知行合一的研学旅行给学生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给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更新的思路,立德树人教育有了更好的载体。通过对疫情下的教育教学反思,她呼吁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基于乡情县情的中小学研学活动,号召研学旅行,教师先行,地理教师要利用假期,节日的时间积极参与到家乡的研学课程开发中去,她强调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认识到广义的社会教育价值,认识到新时代新形势下研学旅行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前国家相关研学政策的讲解,她强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她要求疫情之下,要化危为机,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行动,从家乡开始,发现身边的美,善于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把研学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探索疫情影响下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新办法,担当作为,通过探索县域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h3> <h3> 研讨会上,省级特级教师、县教科研中心初中教研室主任刘廷举就研学活动选题依据、筹备及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具体研学案例解读等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h3> <h3> </h3> <h3> 报告会后,聂仲芹引航工作室成员教师及全县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在参会专家、市县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下,就暑假读书与研学活动任务进行了分工研讨。尽管雨天路滑,有些道路泥泞,却没有影响老师们现场研讨的兴致与热情。正如聂校长在报告中所言,前行的路上虽有风雨和不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彩虹和晴空。</h3> <h3> 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地理学科教师参与研学课程开发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增强了教师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开始了疫情反思下教育教学改革新探索,新征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