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为深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7月18日上午,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了小学语文任务型单元整体教学暑期研训活动。</p> <p> 小雨绵绵,带来些许凉意,但阻挡不了老师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本次活动采取“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潍坊教科院薛炳群科长、青岛市为明学校李凤君主任与会指导,高密市教科院张爱芳副院长、杨永刚主任、吕晓红主任莅临现场进行指导。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全体语文老师、高密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现场会议。</p> <p> 本次活动由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石玉花主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展示篇</b></p> <p> 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的语文教研团队进行了任务型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课例展示,蒋艳玲、鹿雯雯老师分别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精读、略读课例展示。</p><p> 蒋艳玲老师展示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读课例《观潮》。上课伊始,蒋老师从单元导读入手,让学生明确了本单元语文要素目标:边读边想象画象,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然后,以五个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学习品读课文:激情诵读刘禹锡的《浪淘沙》,唤起观潮的热情;圈画第二自然中相关景物,做好去钱塘江观潮的旅游攻略;梳理观潮的顺序,想象潮来时的样子和声音,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大潮的雄伟壮观;身临其境,想象大潮来时你和周围的人都有哪些表现,作以详细描述;把钱塘江大潮成功推荐给家人,并制作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整个教学过程,五个学习任务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引领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激情诵读感悟,水到渠成般达成了本课学习目标。</p> <p> 鹿雯雯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略读课文《繁星》,首先给出学习提示,把学习任务分为两条: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二是交流自己仰望繁星的感受。讲授课文时,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表格,明确本课的写作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用字理识字法等方法识记生字,字理识字,便于记忆,又发展了语言,同时也体现了汉字独特的音韵美。通过自主合作找关键语句,朗读、默读、品读、想象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鹿老师亲近自然,亲近文本,怀着一种诗意的浪漫挖掘文本的深刻意蕴,处理略读课文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整堂课张弛有度,收放自如。</p> <p> 课例展示后,王艳玲主任作了题为“为深度学习而教”教研成果介绍,王主任从学校角度对小学语文任务型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行了介绍,向我们展示了三实小语文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所做的三个阶段的研究:基于课标、要素的典型课例研究,基于单元的整体设计和课型研究,基于任务设计的学教方法研究。王主任重点讲解了任务型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并结合本次研训所展示课例的单元备课设计阐述了“基于任务设计的学教方式研究”的具体实践做法。最后,王主任叙说了我们研究的美好期待:以精准目标统领,以有效任务驱动,促生学教新生态,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报告篇</b></p> <p> 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为明学校李凤君主任作《单元整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小学语文原点教学研究》的专题报告,李凤君主任从2015年提出并进行了“小学语文原点教学”研究, 她带领教研团队精准研究教学目标,从学段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课时目标,段段明晰、衔接,课课精准、到位。以此改革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师教得准确又轻松,学生学得扎实且愉快的目的。</p><p> 一、 明确学段目标,防止“越位”或“缺位”</p><p> “小学语文原点教学”以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点、语言训练点、本体教学目标为核心,将各年级的语文要素进行提取与梳理,构建各年级、各单元能力训练系统,形成“原点”教学知识目标体系。例如,第一学段是快识字,早阅读,写好字;第二学段是爱阅读,广积累,乐表达;第三学段是读好书(整本书),习方法,会表达。在明确各学段的重点教学目标,突出学段特点的同时,做到了既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也强调了知识的纵向衔接,使年段教学目标“到位”而不“越位”或“缺位”。</p> 二、 精心梳理单元目标,用好教材里的“例子”<div> 小学语文原点教学”在体现年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功夫,用好教材里的“例子”,实现一单元一提升。</div><div> 为了用好教材里的“例子”,“小学语文原点教学”采用了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式,打破原来单篇教学的模式,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以单元语文要素或关键能力为主线,不受教材编排顺序的限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依照单元内各文本承载的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组合。</div><div> </div> <p> 三、精准落实课时目标,实现“一课一得”</p><p> “小学语文原点教学”采取“1+X”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举一反三,从过去的“教过”变为“教会”,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第一学段一般采用“1+1”的教学模式,即课内一篇+课外(课内)一篇;第二、三学段一般采用“1+X”的教学模式,“1”指课内一篇精读课文,利用精读课文教给方法;“X”为课内、课外的多篇文章,或者是整本书,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学习。各个学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又总结出了不同的课型教学策略。</p> <p>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原点教学”从学段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课时目标,做到了以学生的素养点、能力点为原点,扎实开展课堂教学,逐级达成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了教师教得准确、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愉快之目标。</p><p> 学高为师,无论如何整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多阅读、多学习、多思考、多示范,用心方能致远。扬长避短、转益多师为吾师,不断提升自我。学思结合、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让生本学习落地生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总结篇</b></p> <p> 潍坊市教科院的薛炳群科长对我校的课例研讨做了点评,并对学校研究的持续发展做了具体的指导。</p><p> 薛科长指出,教育应该回归原点与本真,简简单单教语文。遵从孩子成长规律,教育孩子有责任、有担当。少技法教授,多读多写多用,在实践运用中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帮学生找到语感,找到语文学习规律,放手让学生多读多写。教学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p><p> 教师需要吃透学生,吃透教材,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看成一个体系。小学阶段,语文学习要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将基础打牢,让思维回归课堂。引领学生体会语言的美感,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有了自信。“学习、钻研、坚持”做幸福的研究者。</p> <p> 本次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学习兴趣高涨,或认真聆听,或专心笔记。积极参与,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得到荡涤,认识有了新的提高。</p> <p> 活动最后,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聘请李凤君主任为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导师并成立导师工作室。</p> <p> 本次研训活动如夏季的一股清风,美了七月,也醉了心房。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心灵激荡间,思维碰撞中,我们实现理想,向着心中的教育梦再次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