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7月17日上午,西街小学组织全体数学老师线上直播学习。本次学习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史宁中教授为大家进行网上授课。</p> <p>张教授从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入手将本次报告分为三大模块:</p><p>一、从大纲到课程标准</p><p>二、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p><p>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p> <p>一、从大纲到课程标准</p><p>张教授从新课改的20年,新中国成立的70年这样纵深的角度,为我们讲解大纲到新课程标准的转变</p> <p>二、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p><p>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是1997年提出的,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理解为:后天习得的、与特定情境有关的、通过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品质特征),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p> <p>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思维品质、关键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重在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p> <p>“三会”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p> <p>数学抽象要求学生会抓住事物本质,会一般性思考问题。</p> <p>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育</p><p>史教授提倡在学校内进行集体备课,提倡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成为知识团进行整体设计。教无定法,但要贯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p> <p>史教授提出要从以下几方面改造我们的师范教育</p> <p>在日常中我们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尝试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并会陈述</p> <p>遵循满意原则加分原则:</p><p>在一道开放型题目中,学生给出合适正常的答案即学生得到满分;如若学生还能进一步思考,得出创新型答案,即在满分基础上进行加分。</p> <p>教师们认真参与听课,深有体会。</p> <p>史教授把核心素养的来龙去脉,放在新课程改革二十年的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同时放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历史长河中进行总结提炼。放在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各个学科层面来进行举例分析。从实践到理论,从学科到哲学,无论是在纵向的幼小中高年级教学和横向学科延伸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