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七月,骄阳似火,湖南株洲湿热难耐。娄底轮友谢哥和嫂子突然来电,邀约贵州避暑之行。</p> <p>和母亲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p><p>高铁到达凯里已是下午四点,头顶虽然太阳爆晒,但只要一到树荫房檐下就凉风习习,体感凉爽舒适!</p><p>凯里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 ,别名:苗族明珠,意思是"木佬人的田"。</p> <p>入住酒店稍事休息后,在凯里轮友石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最具凯里特色的“港桥鱼酱酸”店,品尝这里的酸汤火锅🍵</p> <p>店门口摆放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长桌,桌上垫着蜡染图案的靛蓝桌布,摆放着牛角、粗陶碗,美丽的苗族阿妹和手持芦笙的阿哥在门口迎客……</p> <p>黔东南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凯里酸汤火锅是贵州“黔家特色菜”,分为苗族白酸汤和侗族红酸汤,我们品尝的是后者。色泽红亮的酸汤,下以牛肉、鱼肉等各类肉食蔬菜,再来一碗麻辣咸香的米豆腐,一盘酥脆的野菜米粑粑,简直不要太美味!</p> <p>大米野菜粑粑,外层香酥,嚼起来嘎嘣脆,内馅绿油软嫩,散发着野菜的淡淡清香。</p> <p>酸辣米豆腐,料汁红润,豆腐米黄,酸辣适中,真是一道开胃美食!</p> <p>特色竹筒饭,糯米里包裹着腊肉丁,佐以竹子的清香,软糯咸香。</p> <p>贵州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在葱郁的山林里,如精灵般神秘的各种可食用野生菌,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这道菌子,脆弱嫩滑,筷子根本夹不起来,入口滑溜溜,鲜嫩无比。</p> <p>长这么大,喝酒的姿势你体验过哪几种?</p><p>在凯里喝酒的姿势是这样的:一个苗族阿哥吹着芦笙,三个苗族阿妹唱着山歌,用“高山流水”的方式让你喝上一大碗醇美的米酒,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没有!</p> <p>阿妹再夹上一筷子菜,放在你嘴边逗引你,你的手不能碰碗,吃不着菜就得喝一口酒,酒就这样源源不断的喝下去了,最后……</p> <p>苗族阿妹人美歌靓,不知不觉酒喝下去不少,餐席间欢歌笑语,尽享凯里的风俗民情和美食!</p> <p>酒足饭饱,石总给我们联系了两台包车,一起到西江千户苗寨,感受苗寨风情。</p> <p>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自然村寨依山而建,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p> <p>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千百年来,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p> <p>和母亲顺着白水河一路散步🏃,凉爽的晚风轻抚,苗寨的灯火已经点亮,从河边到山上,星星点点,层层叠叠,倒映在白水河里,在流动的河水里勾划出弯弯曲曲、斑驳彩色、麟麟细碎的光影。</p> <p>河岸一边是一长线各色酒吧,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歌声穿河而过,河岸另一边是烧烤一条街,空气里到处漂浮着烧烤特有的烟火味,纷繁热闹而又嘈杂。浓厚的商业氛围搅扰了白水河的静谧清净。</p> <p>轮友们开着车头上到山顶观景台,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依山而建的苗寨万千灯火就如漫天星光,洒落在群山之中,蔚为壮观!</p> <p>第二天,我和母亲打车来到凯里民族文化宫。文化宫是由文化馆、门前人工湖、休闲广场、上海世博贵州回迁馆组成的休闲中心。</p> <p>上海世博贵州回迁馆:充满苗族、侗族文化元素的“贵州馆”,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原始构建和零部件全部运回凯里重建并永久落户。</p><p>它以多元民族文化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集风雨桥、鼓楼等独特苗、侗文化元素的视觉效应,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令人惊艳的“多彩贵州”。</p> <p>和母亲漫步在文化宫周边,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间。石总和轮友们早已在风雨桥长廊定下美酒佳肴等候我们。</p> <p>风雨长廊进口处两旁是两个大酒坛,靠左依旧是蜡染桌布铺就的长桌,上面是疫情检测标配:额温枪和酒精,我们自测体温后进入就餐。</p> <p>随手一拍都是蓝天白云和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美景。</p> <p>风雨长廊风景优美,360℃无死角,更是随手一拍即成景。</p> <p>大家开心的留下最有纪念意义的合影。</p> <p>开阔的湖面,亭台楼阁,绿树环绕,哪怕外面烈日炎炎,此处也是凉风习习,瞬间就能平息焦躁的情绪回复心旷神怡的安宁……</p> <p>石总盛情,继续苗家特色餐——酸汤火锅。苗家阿妹山歌唱起来,米酒喝起来,快乐嗨起来……</p> <p>午餐后,大家虽然小酒微醺,但依旧兴致盎然。随即谢过石总的盛情款待,就近选择前往下司古镇。</p> <p>此次与轮友们的贵州之行,并没有做过多的规划,也没有详尽的行程安排,我们每到一地,随遇而安,随性而行。</p> <p>在进入古镇景区之前,需要穿过当地人口中的“老人桥”。站在桥上欣赏古镇,清澈的江水蜿蜒而去,沿江一排排的苗家吊脚楼依江而建。</p> <p>古镇上许多明清古建筑星罗棋布,有木质徽派建筑和少数民族寨子。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洗礼,带有浓浓的中国古典色彩,历史文化气息厚重。</p> <p>沿着“老人桥″行走,很快就来到古镇标志性建筑——牌坊。清朝它就存在了,牌坊顶部有八个角,象征着”八仙”,寓意着下司古镇的繁荣昌盛。牌坊上还刻着许多精彩的人文故事,可以感受文字中蕴含着的人文气息。</p> <p>嘉庆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清水江上游的商阜重镇。</p> <p>和轮友悠闲的徜徉在下司古镇的青石板街道上,竟然品尝到了千户苗寨的老冰棒。然而,这老冰棒也是有男女性别的😄冰棒正中是最具贵州特色的少数民族阿妹阿哥造型,可爱又萌萌哒,咬一口,奶香浓郁,冰凉直达心底,10元一支,好吃很贵,明码标价,童叟无欺!</p> <p>下司古镇被人誉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没有千户苗寨的繁华,宁静祥和的氛围,真的值得一去。</p> <p>悠闲的游览完下司古镇,我们登上去贵阳的高铁。</p> <p>贵阳的气候真的非常凉爽,小雨过后,凉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哆嗦,顿时双臂寒毛直竖,赶紧拿出外套穿上,和母亲打车来到青岩古镇。</p> <p>到达青岩古镇已是中午,整条街道全都是以猪脚为主打的门店,我们挑了一家店面宽敞空调足的点菜就坐。</p> <p>猪脚炖煮得软烂入味独具特色;带皮牛肉干锅下酒绝味;油炸的外酥里软的油豆腐蘸着酸辣汁吃,我是头一次这么吃油豆腐,感觉有点新意;野生菌依然是嫩滑鲜香的口感;酸菜干拌折耳根,利尿消炎功效强大,景区里价格并不算贵,吃完饭开始慢悠悠逛古镇。</p><p><br></p> <p>青岩古镇有两条街道,一条主街两边店铺林立,还有一条明清北街,全部是青岩片石砌就的建筑和老石板街。</p> <p>除西门外的其他城门台阶太多,没有无障碍通道阻碍了轮椅通行。</p> <p>拉着谢哥的轮椅车头,由古镇北城门穿行至西城门。</p> <p>一路上天高云淡,视野开阔…</p> <p>轮椅从西城门进入后,有一段没有台阶的街道,能去感受下古镇的烟火气息。</p> <p>青岩古镇抛开青石路两旁雷同的商铺外,背街和古城墙便是她的特色。</p> <p>背街幽静曲折,墙体由千层岩堆砌而成,偶尔错落垂下的花枝藤蔓,为冰冷硬气的街道增添了几分柔美。</p> <p>我和母亲漫步在古镇里,享受着古镇的静谧与温暖,青石板、矮墙、翘角檐,还有不知名的花草,牵绊着我和母亲放慢脚步,把这些美好留在记忆里,我要的幸福大抵就是如此吧……</p><p><br></p> <p>古镇文昌阁</p> <p>古镇万寿宫</p> <p>从青岩古镇返程后,来到贵阳市白云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机构负责人携帅哥靓女轮友们早已备下美酒佳肴等候我们的到来。</p> <p>天下轮友一家亲,虽然处在不同的地域,但相同的身体状况,让我们像家人一样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非常感谢贵阳轮友的盛情款待,也欢迎他们来湖湘做客,领略湖湘文化、风土人情、美食佳肴😁</p> <p>第二天,我们早起,包车来到黄果树大瀑布。瀑布海拔较低,终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寒避暑胜地。</p> <p>景区有无障碍通道,需要预约时间段进入。因我们轮椅上下车一次不容易,也不便乘坐景区观光车,在安保的协调下,允许我们的车进入景区游道。</p> <p>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主瀑顶宽83.3米。</p><p><br></p> <p>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p> <p>打卡黄果树瀑布后,我们出景区美食一顿,直接来到贵阳东高铁站返程。疫情期间,大家旅行一定记得带上健康绿码,高铁站、景区都需要扫码和测温才允许通行哦!</p> <p>原计划的镇远古镇和荔波小七孔因故未能成行。虽然留有小小的遗憾,但是也为再次去领略贵州的山山水水,感受贵州的风土人情找到了合适的借口😄!</p><p>此次贵州避暑之行为期四天三晚,一路上感受了贵州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品质。</p><p>不论是高铁站司乘人员,还是景区游客中心、酒店、饭店服务人员,无论是出租车司机、滴滴车司机还是包车司机,总是对我们轮椅出行不便给予理解、包容、协助,让我和母亲及轮友们度过了开心的旅程!</p><p>再见,多彩贵州,😁</p><p>再见,大美贵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