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母亲

青李子

<p>  第二篇</p><p> 我的母亲</p> <p>父亲是属猴的,母亲是属狗的。父亲的父母住在村里,母亲的父母住在城里。因为母亲上学时住在舅爷家里,舅爷是父亲的老师,又是爷爷的好朋友,父亲和母亲是同桌,舅爷看中了父亲的善良和聪明,就和爷爷商量后说定了父亲和母亲的婚事,在父亲二十岁,母亲十八岁时,父亲和母亲成家了。</p> <p>听父亲说我的姑妈在解放后的第二年得病走了,父亲和母亲在一九五六年响应国家的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山西去青海时将姑妈的儿子(我们称他大哥)带在了身边,让大哥读书,工作,给大哥娶了媳妇,成了家。</p> <p>父亲和母亲是高小时的同学,后来父亲毕业于山西省长治市师范学校,母亲毕业于山西省长治女子缝纫学校。父亲师范毕业后在一所学校任语文教学工作,每星期回家一次,母亲则精心照顾祖父和祖母的生活起居。记得有一回我问母亲:“我爹咋这么好呢?”母亲说:“你爹的亲父亲就很仁义啊!”我这才知道我的亲爷在父亲还没成家时就因病英年早逝了,祖母后来找了后爷,一九五六年父母先在青海住了二年,一九五八年又把爷爷和奶奶接到了门源。</p> <p>这张全家里照里,妹妹还没有出生,我在奶奶的怀抱里。</p> <p>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能干的女人!她一生中养育了我们七个孩子,我是老五,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p> <p>母亲一生和蔼乐观,聪慧能干,因为她上过缝纫学校,能做一手很好的针线活,刚一开始,在海北州被服厂工作,在一九六零年生了我哥以后,因为哥哥的身体不是很好,母亲就辞去了工作,在家里照顾孩子们。</p><p>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忙忙碌碌的,除了白天要做一家人的饭以外,在晚饭后还要抽出时间给左邻右舍的朋友们做衣服,挣点工资补贴家用,总是很晚才休息。虽然父亲每月的工资不高,但母亲勤俭节约,持家有方,每年春节我们都可以穿上她精心缝制的服装。无论过节还是在平时,家里的伙食上,母亲从不马虎,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顿饭,象山西扯面,小煎饼,蒸面等美味可口的饭菜是我们经常都能享用的,在每个休息日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羊肉手抓。</p> <p>大哥和大嫂娘家人的合影。大嫂的父亲是老革命,勤劳的母亲一生养育了七个孩子,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大嫂是老大。</p> <p>这是大哥和大嫂与孩子们的全家福。大嫂也是山西人,她称我父亲是舅舅,称我母亲是舅母。因大嫂家和我娘家是同楼同单元,她经常送蒸馍和菜包和牛奶来探望我的父母亲,陪他们聊家常。</p> <p>一九八零年父母和哥哥在塔尔寺的合影。</p> <p>一九八零年我从海北民师毕业后分配到门源县胜利公社旱台乡中学任教,毎个星期回家一次,父母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母亲把每星期的馍馍给我做好,还把每星期的肉和莱都买好,然后装在包里,让我带到学校。</p> <p>一九八一年寒假时,父母带我到老家山西去旅游。</p> <p>弟弟当兵时,父母去探望。</p> <p>我二十五岁上做了母亲以后,女儿小时候穿的棉衣棉裤都是母亲亲自买了棉花和布料,细心地做好后用花布包好送到我的家里。看到女儿穿着母亲做的合身又漂亮的衣服而兴高采烈的舞着小手,我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只有在自己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给她老人家买一或二件象样的衣服,以表达女儿对母亲的那份感激和爱,而母亲总是在我要到外地去的时机给我一些费用,说在路上买些吃的,不要舍不得用。</p> <p>母亲和大姐的二女儿燕燕的合影。</p> <p>父母在老家山西的合影照。</p> <p>父亲和母亲有空时就玩玩跳棋,我就抓拍几张照片。</p> <p>母亲和我比赛跳棋,父亲给我们拍照,母亲的跳棋技术很高,常得第一名。</p> <p>一九九二年父母在青海塔尔寺的合影照。</p> <p>二零零七年春节大年初二时,姐妹们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三姐夫请了一个摄影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 <p>父母和我的合影。</p> <p>父母和女儿的合影。</p> <p>父母和我们的合影。</p> <p>最值得一提的是,父亲腿部受伤以后,母亲总是陪在他的身边细心地照顾,给父亲做他爱吃的饭,陪父亲下跳棋、玩扑克,给父亲洗脚。每晚休息时,给父亲仔细地盖好被子。每当我回到娘家看到这些感人的情景,就会激动地流出泪来,就会对父亲说:“爹爹,您真有福气啊!妈妈把您照顾地这么好。”父亲也总是说:“是啊,多亏你妈妈精心地照顾,儿女们也对我好,要不然,我早就不行了。”</p> <p>一九九二年,二姐和我们两家陪父母在植物园游玩,留下了珍贵的照片。</p> <p>父母和二姐,三姐,弟弟,妹妹们全家的合影照。</p> <p>父母在老家山西和姥姥的全家福。</p> <p>母亲和哥哥的老二女儿赟儿及小宝宝的合影。</p> <p>二零一八年的三月八号,我的发小冬梅来看母亲,冬梅提起她的二个女儿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母亲给做的,忍不住流泪了,母亲劝冬梅不要伤心,要开开心心的。</p> <p>母亲和孙辈们的合影</p> <p>这是母亲和弟媳(我们称她为闫妹妹)的合影,母亲在世时,每逢母亲节,闫妹妹都会给母亲送礼物。</p> <p>母亲和舅舅与我们姐妹五人的合影。</p> <p>母亲和我的合影。</p> <p>母亲和哥哥的合影。</p> <p>母亲和哥哥的大女儿琼儿小俩口的合影。</p> <p>母亲和我女儿的合影。</p> <p>二零一八年的母亲节上,母亲和我的自拍合影照。</p> <p>二姐经常把母亲接到她家里去住,这是母亲在二姐家小区里的照片。</p> <p>三姐夫和三姐把母亲接到云南昆明住了一段时间,让母亲第一次乘了飞机,然后大姐又让母亲到四川成都住了几天,接着二姐把母亲从成都安全护送到了西宁。</p> <p>这是我和表姐的合影,表姐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好朋友,表姐在青海上班,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探望父亲和母亲。</p> <p>母亲要照顾老人,还要操心我们,还要帮儿女带孩子,一生劳累过度,患上了多种疾病,我们儿女们轮流照顾她,但母亲不忍心让我们受累,在二零一九年的四月三日合上了双眼,离开了让她劳累了一生的世界,享年八十四岁。四月五日“清明”节那天安葬了母亲,老辈的人都说清明走的人都是有福人,到另一个世界里会享福的。愿母亲在天国里:身体健康,没有烦恼,快乐如意,一切安好!</p> <p>母亲的名字是徐梅枝,她的一生如梅花一样,坚强的毅力,直爽的性格,心地善良,不怕劳累,不求回报,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是我们的好母亲!我们永远爱亲爱的母亲!母亲的形象永远记忆在我们的脑海之中!</p> <p>初稿:二零二零年五月</p><p>定稿:二零二零年七月十六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