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家乡盐城东临黄海西靠湖、北枕灌河南延苏北大平原。这个湖就是大纵湖,湖在江苏不算大可在家乡算大了故在前冠以大字,也算盐城人对湖的崇敬。</p> <p> 本不想在梅雨期出行,但投资数达二十二亿的“东晋水城”开业了拗不过乡党的盛邀还是去了。淫雨淅沥、烟雲飘飘、风声也掩不住雨水击落湖面的欢跃声。观者肃然,大自然用另一面展现着借水墨让天与湖的溶接。</p> <p> 家乡水网密集,射阳河与蟒蛇河会合后成了串场河那就是下河,这个下字则是东流入江海奔腾不息之意。蟒蛇河应属上河,但盐阜人谦让只称之为里河。两条大河合称为里下河,苏北这一大片土地则称为里下河地区。我们看到的湖的外河就是蟒蛇河。</p> <p> 苏北平原属于冲积平原但开发较早,汉唐时这儿就立州置县,盐城古称盐渎县,东晋年代由于地表沉降这一片降为湖故有了大纵湖的由來。(还有一说是1208年的黄河夺淮而冲毁了这里的一切)随之而去的就是古城埋入湖底。为振兴这断续的文化而新建了这座古城故称为“东晋古城”。</p><p> 天气的原因我只是从空中俯拍了一二张片子,城门楼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后人已无从考证,当然也无需复原。</p> <p> 读过史书的都知道有《廿四孝》的故事,其中“王祥卧冰”的故事中的王祥就是大纵湖人,故事的地点就在大纵湖的湖面上。后人当然要纪念他,立碑以敬。</p><p> 顺便说一句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宋曹也是大纵湖人士。</p> <p> 大纵湖还有一名人那就是陈琳,虽然后人对他三易其主颇多争议。但其文才和思维的锋利和泼辣非常之了得!《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让天下人知道曹操的奸雄之术,不得不说曹操的脸白是陈琳洒上的一大把粉。</p> <p> 从小就知道盐城西乡有个宋家(盐城人读这个音为阁)庄就是大纵湖人民政府的所在地。这儿当然宋姓的人较多,新建的宋祠恢宏大气让人吃惊此等规模江东少见。</p> <p> 该宗祠设计了“深三进、广五间”为月、附属“九宫六院”为星的众星拱月建筑格局,体现了以徽派为主的明清建筑风格,有“整旧如旧,苏北首祠”之誉。</p> <p> 北宋仁宗年间,宋郊、宋祁一门双状元,而且双双官至宰相。故宋氏祠堂前后有两座厅堂,分别叫梅赋堂与竹渡堂。</p> <p> 古戏台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有之,而有阴阴二戏台的古建筑我没见过。但今天让我见着了,这是宋祠的阳舞台,朝南。</p> <p> 朝北的则为阴戏台,淮戏是江淮戏的现称,出自盐城,传播至大江南北。小时候我并不爱听,因为整个淮调充满哭腔。长大后知道了调由心生。那个年代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淮调”大悲调”“拉调”充斥着主弦就不奇怪了。如哭如泣的诉唱曾哭湿了多少看戏人的衣襟。</p><p> 如今这个厅场仍常有淮剧的演出,希望下次去能碰上。</p> <p> 宋街是水城的主街之一。</p> <p> 店铺早已租赁一空,开发方许诺二年不收租金,这种放水养鱼的做法值得点赞。</p> <p> 引云阁,意为将周天祥云归引水城。建在蟒蛇河畔,是水城的高大建筑之一。</p> <p> 每天傍晚这里将举行一场灯光秀,将信将疑之中我们来到这里,一见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清秀的灯光让我们很快静下心來。</p> <p> 果然灯光一亮让我们眼前也一亮,灯光好雅致哦!</p> <p> 多元的色彩组合象一张拼图但并不觉得杂乱无章,反而觉得转逝太快。</p> <p> 凤择良梧桐而落,这只火凤凰也看上了大纵湖这块宝地。</p> <p> 金狮也踏着它的宝球來了,是在向河中的蟒蛇挑斗么?</p> <p> 大纵湖真的巨变了,月宫中的嫦娥你寂寞吗?这就是指引你到人间的座标,來吧,作客也行!</p> <p> “印象大纵湖”的光影秀通过灯影和裸眼3D技术向我们展现了里下河的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感概和向往。对于我来说还赞叹这光源和色彩的奇妙组合。见过许多多的灯光秀,超凡脱俗的灯光秀想不到是在家乡首见的!</p> <p> 转场隐元岛,这儿有第二场灯光秀等着咱们。</p> <p> “九九艳阳天”的水秀开始了,剧夲引用了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大網。当年这部电影也是在大纵湖畔拍的。</p> <p> 演员都是当地的渔家之儿女,白天操劳晚上演出,和候场的演员无拘束的交谈中得知他们除了自知还充满了喜悦。</p> <p> 舞台临水也临着观众席,姑娘们跳得很轻松也很投入。</p> <p> 着清代官员制服的演员上场了,大概是纪念板桥先生当年在这儿做过三年教书先生的缘故吧。</p> <p> 那熟悉的二妹子形象跃上了水幕,柳堡并不在当下的盐城而要西行数公里的宝应。历史上这里都是一个文化区域,文化认同、生活习性、饮食口味甚至方言讲述等等整个宝应区域从运河两岸直至黄海滩涂边与盐城人并无二样。所以如今的行政区域的变化并不影响九九艳阳天的光环。</p> <p> 久违了的这组谢幕造型,曾经在文革中常见。当然不是歌颂文革的含意,而是一种原生态接水气的姿态。为这场作秀导演的思路叫好!</p> <p> 那天天擦黑就从开元酒店出来时其实先看到的是这座桥— 玉螎桥。剩着酒兴踏足岸边大道,凉风习习很是惬意。望着蟒蛇河对岸一路灯光象天堂上的快车道向湖的深处延去,突然又一玉带状的灯光组合横跨在河上,走近一看原來是座桥。天啦,不是从天上落在了人间的吧?</p><p><br></p> <p> 中国传统造桥工艺的穹形作顶,玉带状的扶栏配上淡黄和浅绿的勾边灯光组合,衬在蓝天幕下让人惊叹不已!同行的影友是我带去的,刚去时我也摸不着底怕坏了故乡的名声,见到这组灯光配置我的一颗定心丸吃下去了。</p> <p> 整个水城有一河三街五区九岛组成,以南宋建筑风格为蓝本,以湖底遗迹为依照。我们现在正倘佯于宋街上。</p> <p> </p> <p> 水城的 所有建筑均依水而筑,感谢这梅雨的浇洗让我们有了水街的感觉。</p> <p> 新开园的建筑尤其是在白天会显得火气十足、碱性太浓而现在一切显得那么油润、柔性无比。</p><p>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p><p>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p><p> 古人诗中的这个酥字点了题!</p><p><br></p><p><br></p> <p> 雨中的行人打着伞正从桥上迈下,蓝天幕让夜色更加柔情,无需再去吹奏那小夜曲,此时无声胜有声!</p> <p> 对岸是民国一条街,那民国风好摹仿,那民国元素的照搬得有胆识。你看那招牌后面的窗棂设计就意味着我们正走进一个客观、包容和开放的新时代。</p> <p> 杏黄和橙黄的灯光主基调决定了水城灯光的祥和、静謐和妩媚。欲走进深处又不忍移步。</p><p> </p> <p> 不知那是石板路那是水面,灯光把一切浑为一体,甚至星河也來到了脚下。</p> <p> 脚下竟升腾起鲜花,你还踏足吗?不是它的流动你还敢移动吗?仿佛是花香薰人人欲醉,不知天上是人间!</p><p>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p><p>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p><p>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br></p> <p> 幌子在微风中摇曳,这条街美色浓浓美食也多多。对面一家就是锡派风格的饭莊,那是我的下一个目标。</p> <p> 新开园的水城加上梅雨的侵扰使得游客不多,各家店铺显得很安静。作为摄客我很满足,用不着象平时那样等得让人心碎。</p> <p> 店里的顾客很悠闲,在这偏僻而又安静的小城里看着窗外的美景、听着优雅的雨声、尝着各种湖鲜。。。,那种感觉我想人生还没有过多少回。</p> <p> 水城终于完全静下來了,店铺该打烊了。风雨中也有了夜归人,虽然是相伴而行,不是突至的雨水打在伞面的声我都不知有人行來。是看惯了这场景没有感慨还是不忍让声音去惊扰这夜色的宁静。望着她们即将消失的背影我只是无思无想,让灵魂游走在这迷幻的夜空中。</p> <p> 是雨天的关系还是临湖的原因我不知道,今晚的蓝幕久久沒有落下。兴奋中并不觉得,过后一想奇了怪了!平时拍片蓝幕也就三、五分钟,今天足足有了半个时辰。是灯光的折射么?是人品的彰显么?后一条当然不是!我只是感谢上蒼的垂顾,感谢家乡人对游子的厚爱,让我有了这一个铭心的夜拍!</p><p> 大纵湖已在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了,可贺!可喜的我还发现地方政府有此魄力的大手笔并沒有个人指手画脚的痕迹,从整个园区的灯光看没有那大红大绿的厌俗,放手让专家们去搞,这就对了!</p> <p> 迷幻、朦胧、仰天、极目、转身,一切都身不由己。东晋水城真是一座水做的城,润物细无声,治心无他处!</p> <p> 补记:</p><p> 八十年代中期我在盐城时新闻照片拍乏了对人文和风光片有了兴趣。那年也是七月曾在大纵湖的水产村拍到过一个渔家姑娘,拍摄的周折就不再赘述。只记得她姓王,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只是这张照片我忘不了,更想知道她现在何方,有知道她下落的请告诉我,我想去找她拍上一张她做奶奶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