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月12日,星期日,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雨,今天终于天晴了。子龙去温州已有两个月了,这次正好回家,正好我也从南昌回到上饶,正好又是星期日,正好又天晴。于是我和子龙约好一起去爬灵山,去采石耳。对于子龙来讲他的目的是采石耳,而我的目的是采得到采不到石耳是其次,只想能跟子龙一起上灵山探探险。约好五点出发,五前点我就起床了,我自然是要早点起来到他家去等他,毕竟是他带我。</p><p>清晨起来推开大门,一阵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清凉,舒坦!白哗哗的山泉水从屋前欢快的流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咕咕声,农村就这点好,开门见山,见云,见树。还有凉风,农村的风是值钱的,比城里空调还舒服。山泉围绕的村庄到处是清澈明亮的泉水,和着那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听得人舒畅,愉悦。对面远山的影和披着轻纱的树在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空灵神秘!大自然的美无时不在,也许你只是不经意的一次回眸它便悄然的住进了你的心里,从此你就爱上了山,爱上了树,更是爱上了石头,从此就与灵山结缘了!</p><p><br></p> <p>五点之前我就来到子龙家,吃好饭后子龙说叫我开车去,他的摩托车没挂牌怕被突击检查,如今乡下骑车也要牌照了。我心里有点犹豫,不是我小气,实在是那种山路太窄弯道又多,不是很好开。担心归担心,去还是要去的,于是我又跑回家拿车钥匙。车进了高塘路就开始小了点,弯道也多起来,很多地方还是一车道,真怕碰上会车,还好对面一直没有车子开过来,就这样一直开过了村庄,再进去看见前方路又更小了,要上坡了,坡很陡,弯道也有点大,于是我开的又更小心了。还好车的动力足,转过几个弯就到山脚了,这里还有两户人家,门前还有几棵果树,不过门是锁上的,应该是没有人住这里了,找个宽点地方我把车停下来,下车看下位置,调好头把车停路边。由于是路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怕万一有车上来必须在这个位置调头,到时又没法联系到我就不好了。停好车一边走一边在想着这个问题,走了十几二十米看见有一块很大的平地,我的心里就踏实了,这里也可以调头,也好停车。接下来就要走山路了,走了几步,我听到水的声音了,心里感到有些奇怪,这种黄泥山顶哪来的水,顺着山路往上再走几步,果然看见白花花的山泉水,正在路边欢快的流着呢!很长的一段路面被它们给占领了,看到这么干净的山泉水,想都没想提起脚就从水里走了过来,直到泉水把鞋面湿透了,才想起刚才为什么没脱鞋,于是嫣然一笑。</p> <p>穿着湿漉漉的鞋咕吱咕吱的往前起,前方的路边有一根粗大的铁管,一直向山上延伸,子龙说这铁管是发电厂用来引水发电的,可能有好几百米长,铁管下面每隔一小段就做一个墩子,有水泥浇的,也有石头砌的,用来起支撑的作用。铁管里的水落差很大,水流很急,你看有些地方出现了小小的裂缝,水就象一枝箭一样喷射而出,遇见了风又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白茫茫的水雾轻轻的飘在路边的树叶和草尖上,小草和树叶又随着微风在摆动着身子,仿佛在展示她那轻盈蔓妙的舞姿。顺着曲折的山路往上攀爬,山谷里时不时的再吹来一阵阵的凉风,带来一阵阵的清凉,知了也在慢条斯理的叫着,加上越来越近的山泉声,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那么的不着急,也许这就是城里人所要追求的慢生活,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的空气,在清幽的环境里信步的游走,看满眼滴翠的青山,尝甘甜清凉的山泉水,这些便是我最喜欢最平常不过的生活。</p> <p>走进山涧,一条涓涓的溪水从我面前流过,顺着水声抬头看见是一条白而发亮的瀑布飞流而下,在瀑布的下方是一泓清澈见底小石塘,塘底铺着色彩斑斓大小不一鹅卵石,微风拂过水面泛起一片银色波光,我忍不住的俯下身子用手拘起几掌山泉送进口里,任清凉甘甜的山泉水滋润我的心肺。</p> <p>走过小石塘,再往前就是一小片茶山了,路的两边有好些古茶树,因为没人打理有好几棵都被杂木给遮挡住了,不仔细看都找不到了,再往上爬穿过一片竹里就是平溪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把这里叫做平溪人家,这里住着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两夫妻人非常善良热情好客,一看见我们就跟我们打招呼,叫我们进去吃饭。二十年前我跟土林一家人就来过平溪,就在他们家吃过饭,那时还买他家蜂蜜,如今他们家住的还是那时候的房子,门口还是挂着几只古老的蜂桶,只不过门前多了个太阳能发电的光伏架子,以前的辗谷子的石碾却不见了踪影。他们家养了狗,养了牛,狗在我们身边欢快的钻来钻去,一大一小的两头肥肥的牛在门前慢悠悠的走着,屋前屋后还种了不少从山上挖下来的石茶树,路边田埂边还有不少的茶叶树。这里的茶叶可香了,茶叶的汁水非常好,耐泡,也许跟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有关,这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雄伟壮观的灵山围绕着平溪,独特的自然风光让平溪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这对老夫妻坚守这方土块,从少年到白头,几十年如一日成了真正的灵山守望者。这里葱绿的梯田,有瓜果累累的菜园,有鸡鸭追逐的田园草地,有潺潺流淌的山泉,这里是一个怡然自乐自给自足的田园山庄,一个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span></p> <p>平溪幽谷里的自然风光,和谐富足的平淡生活不由得使我心生欢喜。真想抽个时间好好的住上个几天,天天去爬爬灵山,下雨坐坐门口发发呆,尝尝这里的米饭和蔬菜会是什么样的滋味。</p> <p>过了平溪人家,便是一层层绿油油的梯田,田里种的小时候看的红米禾,秧苗细细长长的,产量应该不高,听说他家里的红米卖的很好,七块钱一斤还要提前预定的,是真正的有机大米。走过这片梯田,又听见哗哗的溪水声,走近一看,好一汪清澈的泉水,水底是一整块的大石头,平整光滑石滩发出细腻的柔和的红光,让人忍不住的想要喝上几口,也许是水的原因站在这里显得格外的清凉,也许平溪是由此而得名的吧!过了毛竹再往上走一段到三岔路子龙说往左边走,这是一条没走过的路,探险之旅马上开始,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有些激动了。</p> <p>子龙说采石耳必须要找有石头的山脊走,而且要有悬崖并且有垂直的悬崖上才会有,正走着,前面光线亮了起来,右前方上头出现一大片峭壁,子龙说这悬崖长得好,说不定有石耳,他说叫我站在这边他先上去看看,有了再叫我,或者那里的路可以走再叫我。每次都这样,我喜欢听到他那叫我的声音,那充满了惊喜和向着平安顺利出发的号角。每次听到他叫我,我就浑身的充满力量,兴奋的往前走,边走边喊要不要放绳子,听到他说要那一定看到石耳了,并且数量和个体都还可以,如果听到他大声的喊:“哦,有歪,慢一点哈,注意脚下",我就知道遇上大货了。不然他会说有是有就是不多,或者个体小,在一起爬了N多次的灵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高度的黙契了。</p> <p>采石耳是危险和辛苦的,每次发现石耳确定要摘我便拿出绳子,等他看好那里能落脚,从哪个方位下去,再确定绳子要绑在哪棵树上。等子龙把这些都堪探好了,我才打开绳子,拿起绳子一头往他的方向丢,把另一头在树靠近地面的位置用力的圈上几圈,子龙还告诉我绑绳子时第二圈要把绳子交叉的压在第一圈的绳子上,依此类推,圈好后再多打几个结,打好结后又把绳子双股捥回来再用绳头穿过去再把一个结,这样就安全了。然而他才拿起绳子计算好采摘的高度,再把绳子一圈一圈的往身上绕,他不让我走出去看,并且一再叮嘱我摘的时候不要说话,叫我要坐在绳子边看好绳子,他说毕竟是在大山里,听他这话平时看他天不怕地不怕,进了大山他对大山还是有所敬畏的。其实这时候我的心是紧张的,摘之前我都再三强调不好摘的我们一定不摘,始终要做到安全第一。每次听到子龙叫我:"小军,过来也",我的心里就充满激动,就会莫名的兴奋,但一绑绳子时心里就会有莫名的紧张,就会屏心静气的坐在那里,眼睛紧紧的盯着绳子。凭良心说,采石耳是危险和辛苦的,一双脚要贴在几乎垂直的峭壁上,一只手要拉着绳子,有唐草树枝的地方连绳子一起再握住唐草和树枝,另一只手在石头上抠,石耳的根长在石头上咬得很窂,有时摘下的石耳根部都连着一粒粒细小的石头。所以每次采石耳回来我都不敢多要,每次都是他给我多少,我就拿多少,并且我一再的叫他不要多拿给我。我跟别人不一样,我享受的是一个爬山的过程,我在乎的是爬山的过程中我欣赏到许多人家欣赏不到的风景,我到了许多人家到达不了的地方。</p> <p>又看到石耳了,看看四周没地方好上,子龙看了一下头顶有一条手臂般大小的松枝紧紧的贴在石壁上努力的向悬崖边延伸着,他用手轻轻的拉了拉,看着面前齐肩笔直耸立的石壁,再向四周仔细观察了一番,商讨一会,决定让他先上去,由我蹭在峭壁边,他踩着我的肩膀爬上去,等他上去以后我再到旁边绕个大湾上去。于是我便蹭在地上,“站稳哈,我上来了”,子龙一边说一边用左脚踩在我的腿上,一双手搭在我的肩上,等人站稳后,他告诉我他的左手已经抓牢松枝了,让我站稳,他的右手撑在我的肩上,再把右脚往上提踏在我的肩上,然后把右手移向石壁,不时的问我吃的消不?我说没关系,吃的消,叫他放心好了,然后他一只手拉着松枝,一只手撑着石壁一发力,蹭蹭的就爬上去。他上去后,叫我从边上找条路绕上去,我怕绕道太费时,便叫他把绳子放下来让我试试,看下我拉着绳子能不能攀上去,子龙说好的,迅速的从身上解下绳子在松树绕了一圈把双股的绳子丢给我,我接绳子呀牙的试了几次上不去,只好另寻通道!环顾四周皆是危崖峭壁,乱石兀立,根本无路可通,子龙叫我往左侧去看看,看起来左边有块石头很平,边上也有树木,看样子能过,于是我绕到左侧崖边只见前边是空的,而且很高,是一道很大的深渊根本无法跨越。我跟子龙说这里下不去过不了,我再看看右边能不能绕得过去,右侧是一块很大的岩石,就算能绕得过去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有可能刚刚上去的那条路才是唯一的路,怎么办?听我这么说,子龙就对我说,让我呆在原地不动,等他一个人去采。我的心里又极不放心,想要他放弃他又不肯,叫我放心他会注意安全的,让我安心坐在下面等。我问他一个人绳子怎么绑?他说绳子绑好了,我说要多打几个结。他说:"你放心!我打了好多个结,很牢固的”。话是这么说,我心里还是不踏实的,我眼睛死死的盯着上面,看他把绳子一圈一圈的往身上绕,看他计量好采摘所需的长度,然后在腰上熟练的打好结,用力的拉了拉绳子确实安全了,他才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向峭壁的中间移去,真有些叫人胆战心惊,从我的位置看上去这石壁可有三层楼那么高呀!加上我站的位置前方又是空的,加起来恐怕不会低于5层楼的高度,这石壁下面是空的,四周全是坚硬无比的石头,我看得心头直冒汗,是太危险了。以前采石耳都让我站在安全的地方守绳子,不让我到前面去看,哪怕一步也不让我往前走,那时我只知道危险,却没看过有多危险。而这次我站在他采摘的正下方,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悬崖上移动,整个身子悬在半空,一只手抓绳子一只手在石壁采摘,才明白采石耳有多危险有多辛苦!你看他把绳子缠在手上再用手紧紧的拉着树枝,另一只手拿着水杯往嘴里倒水,再又用嘴把水喷在石耳上,喷水也是一个技术,喷不好就成了吐水,这样水的浪费就很大,子龙喷的水是起雾,这样喷出的范围广面积大,能节约不少的水,上过山的人都知道山上的水很金贵,尤其是高山水更不好找,我们的水都是从山下背上来的。喷过水后石耳因为受潮了,黑黑的边沿就会往上卷起来,这样就可以动手摘了,只见子龙非常小心的移动着步子,忽然我看见他的脚轻轻的滑了一下,我顿时紧张的心都快要从心脏里跳了出来,眼睛瞪的圆圆,张大了嘴巴想喊可不敢喊出来硬生生把到喉咙的气息压了下去。因为子龙曾告诫过我,叫我在他采石耳的时候不管看到什么或是听到什么,都不要惊慌,都不要跟他说话,他说毕竟我们是在大山里,大山有大山的规矩,大山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神秘。以前就听人说过采石耳一定要有两个人以上,最好是三个人,因为两个人的话怕另外那个看绳子的人犯困。听村里的老人讲过,某某地方两个人进山采石耳,一个人拉着绳子下去摘,一个人在上面看绳子,也许是山风吹起来太舒服,也是累了,一会儿那个人都打起盹来,朦胧中他似乎看到一条大蛇在他眼前晃动,仿佛要向他扑过来,惊恐中他举起手中的刀就向大蛇砍了过去,只听得下面一声惨叫,他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可时为时已迟。所以后来凡是两个人上山采石耳,看绳子的那个人身边一律不准放刀,而且不能打瞌睡。</p> <p>今天翻越了很多山,走了很多的路,可是子龙一点都不累,说说笑笑跟走平路没什么区别。我是有点累了,可我不敢说,我只是努力的追赶着他,我累的原因是我要背着大的登山包,里面装着的水,食物和绳子少说也有二十几斤,虽说山上不热,可背着个大包在树林里杂木间穿来穿去确实是不那么容易。城里可是35、6度的高温,可山里一点都不热。子龙又叫我了,说那边有一片石耳,叫我过去说很好摘的,说让我坐在那里慢慢摘,我走过去一看,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就是个头小了些,他说我耐性好,让我一个人慢慢摘,他说他到那边去看看有没有。我把包放了下来,学着他样子给石耳喷水,可是我怎么也喷不起水雾,仿佛是在吐口水,心里有些小小的失落。我以为我一个人先摘一会儿,他就会过来的,或者是我摘到他就叫我不要摘了的,以前经常会这样。可是我今天一个人摘了这么也没听见他叫我,也没见他走过来。摘着摘着我心里有些害怕了,正在这时我听到一阵响声,我便惊喜的叫了起来,"子龙,子龙",没听到他应,只听响声更大,我怀疑是什么野兽,只听哔哗叭叭的一阵奔跑的声音,接着便听到咕噜咕噜向下滚动的声音,足足有两三分钟,我知道前方的有多高有陡,这一滚下去一定是凶多吉少,但奇怪我却没有听到动物的叫声,我心想是什么动物难道它怕让人发现故意不叫的吗?这要多大的毅力,大自然真的很神奇。我心到这个时候有些慌了,有些害怕了,子龙的手机又在我包里,我大声的叫又听不到他答应的声音,平时他一般都不会离我很远的,随时随刻的叫着我,今天是怎么了。我不敢想一个人在山上的滋味,这样的悬崖峭壁上我是不敢想一个人找回去的勇气,天又灰朦朦的,我有些想哭了。还好在我还要顶不住了的时候终于听他喊我的声音,顿时我的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子龙问我摘完了没有摘完了就叫我往上爬,他马上就要过来了。我听了他的话立马背上包包往上爬,等我到上面的时候,他已经您在那里等我了。看到他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便落了地,我跟他讲了刚才听到有什么东西摔下去的声音,他说我刚才为什么不讲,我说隔的那远我怕讲你会去找,我确实不想他去找,在这么神秘的大山里,又是这样危险的绝壁,我真心不希望他去冒险,好在他并没有打算去找,于是我们又朝前走。</p> <p>走着走着子龙又发现一处石耳,这次他脱了鞋子要徒步上去摘,他叫我在下面等,只见他像猴子一样蹭蹭的往上爬,一会便爬到悬崖的顶部,一边惊喜的对讲,"哦,小军,这个石耳大朵”,我听了也很高兴,并且一再的叮嘱他,叫他小心一点,注意安全!采完这些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我跟子龙讲该往回赶了,下山的路还不知道在哪里。</p> <p>上山容易下山难,时间不早了,我跟子龙再有咱也不摘了,子龙也答应了,毕竟下山的路好不好走心里也没底。上山是没有路线的,目的是找石耳走到哪都不知道,也不可能原路返回,只有找好方向再往下走,可是遇到下方是悬崖峭壁又下不了,就还得往上走,走到上面有树木泥土的地方又横着往前走。走一段又要到前面去看,发现走不了,又得再往上爬,或者再往下走,到了有树的地方又横着走,如此几番上下攀爬。眼看到了一个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了的石脊上边了,怎么办?子龙说他先过去看看,叫我站着别动,只见他爬上石脊对我说,"小军,是往这里过的,你看这里不知是谁也厉害,用刀在这下面凿了一个洞,下面还放了一根木头,是往这里过的,看起来这里才是唯一的通道"。子龙这样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子龙说他是能过就怕我不敢,为了安全起见,他叫我把绳子打开从身边的树上穿一路叫我拉着绳子过去,并且他还让我把绳头扔给他,他帮我把持一下方向,这样我就不用怕了,走过这一段,前方不知还有多少难点,走走看看,边走边想办法,好在有子龙,不然我都不知道如何下得去了。</p> <p>已经过了的险那就不叫险,眼前要面临的险才叫险,又或者前方无法感知险才更险,一关一关的过,今天的天气灰朦朦的,对面的景区栈道上往日这个时候都还很热闹,如今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山里的夜似乎要来的早些,我的心有些燥动起来了。子龙说还早不要慌路他会找的,他还说灵山没有他走不去的路,这点我信,我们一起爬过很多次灵山,他找路确实很厉害,一次都没有失误过,但愿今天能尽快的找到下山的路,争取天黑之前能赶到家。走着走着前方好像没有路了,前后左右全是石壁,唯有中间一条石缝稀疏的长着一些杂草和树。难道要从这里下,子龙又说他先下去看看,他说可以过我就跟着下去,望着两边高耸入天的石壁,脚下深不见底长石垯,说心不虚是假的,但此时已无退路,唯有小心的拉着杂草和枝条,看着子龙一边走一边教怎么走怎么走,一边不停的叮嘱我拉牢树枝,跟上他,不好走的地方放绳子,当我们放了两次绳子后,到了一块长满树木的地方,以为快到路了,可以横向往前走了,子龙往前去看了一下,说不行往前走几步再往下,然后横过一段石垯再又返回到原先石缝的下一托。这其中又有一个难点,从有树的地方往下走,中间有一段大约长三十米的光石壁,虽然不很陡,但至少也在60度以上,光光的,只见子龙蹭蹭蹭的走了下去,我还是有些害怕,直着下去还好下面有树挡着,横着过去我就不敢了,横石壁的下方少说有一两百米,怪吓人的。于是子龙又想办法了,叫我把绳子穿在树上放下来,他一看绳子的长度不够,又将绳子打好结拿住一头往下拉,说这根绳子就让他留在山下了,这样长度就够了,就这样两个人拉着绳子又过这一关,再往下走,走过几段石缝便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松树了,子龙说前边应该是路了,一看时间还早,正好4点16分,走快点大约半个小时能到平溪,到路了,我放开手脚的走不过还是赶不上子龙。4点50分我们走到平溪,我们又见到了太阳,这时才感到时间还早,再也不用担心了,走到平溪人家,屋主人发现了我们,热情的拉着我们一定要我们在他家吃了饭下山,说时间还早,知道我们开了车来的,说车有灯头晚一点也不怕,吃了饭又拿出他们自已摘的茶叶泡茶给我们喝,这茶叶很香,味很醇,茶色非常漂亮,虽然是用大瓷碗泡的,看着这琥珀色的茶水,闻着茶叶的清香,我猛喝了一大口,直是好茶,我没有说违心的话,也不是要帮他打广告,他这里每年过往的游客很多,他要想买多少都能卖得掉,山上就这点茶叶,家里就他两双手,而且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他们用一辈子的坚守来表达他们对灵山深切的热爱!从少年到白头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做了一辈子的灵山守护人!结束了一天的灵山探险之旅,在这夕阳的余辉之下我们挥手向他们道别,再次真诚的向他们道声感谢!同时也祝福他们健康平安!再见了!平溪!再见了,灵山!不远的明天,我们还会来的!</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