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唐山市古冶区发生了5.1级地震,河北、北京、天津均有震感。</p> <p> 据中国地震台网,震中距古冶区7公里,开平区19公里,距唐山市28公里。</p> <p> 这样的自然灾害对于老一辈的唐山人不算什么,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必须要了解和知道有关的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的常识,辅导员马老师给队员们布置了上网搜集地震相关知识,制作手抄报。</p> <p>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p> <p>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p> <p> 队员们精心制作手抄报,了解相关地震知识和防震常识。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p> <p>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动手完成了防震安全知识手抄报。查阅防震知识的过程中,队员们积累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防震知识,牢记心间。</p> <p> 和队员们一起学习防震知识吧!</p> <p> 防震小口诀: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p> <p> 地震来临时遵循的原则:因地制宜,正确选择,行动果断,切记犹豫,伏而待定,不可急出。远离危险物。</p> <p> 遇到地震的时候如果在学校,千万不可以惊慌乱跑,听从老师安排,先后有序的快速跑到操场。如果突发事件,躲到自己的课桌下面,或跑到墙角。</p> <p> 相信小队员们通过这次手抄报的学习,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时刻提高警惕,加强自救知识学习,保护生命安全!</p> <p>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防震减灾。二(8)中队的队员们通过这次学习地震防震减灾知识,制作手抄报活动,加强了防震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自防自救的本领,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既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护,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珍爱生命,从我做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