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到过多少次颐和园也覆盖不了儿时的记忆。那都是五十年前的事,也就是我十五岁以前还住在管庄大院112楼的事。父母下班回来告诉我和哥哥,院里组织春游到颐和园,院里出车,星期天早上6:30玻璃院门前准时开车。每每听到这类的消息,全家人难掩幸福的笑容,接着就是一系列的准备,穿什么衣服?带什么吃的?早点睡觉早点起床,占个靠窗户的座位最好!我能清楚的记的,当年坐的车是院里王叔叔(师傅)开的红色斯柯达大轿车,当时的北京有这种车的单位很少,路上的车也没那么多,坐车里就一感觉——欢快,顺畅,气派!每次去颐和园必经天安门,中关村,北京大学,西苑医院,停颐和园东门(正门),下车后说好在什么地方,几点开车返回,这时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园才正式开始。</p><p> 一转眼,五十年过去了,半个世纪,父亲的单位——玻璃设计院已离京五十年,当年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大多都领到了老年证,此时此刻我和父亲再到颐和园,站在这只二百五十年的铜牛旁,面对那山(万寿山),面对那水(昆明湖),面对那桥(十七孔桥),万千感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