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紫气东来

<p>  搬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遇见,都有经历,都存感怀。在我的人生中,搬家因工作、生活和孩子过来过住,伴随着时代发展所求所需,承载着家庭历史变化变迁。</p> <p>  作为一名曾在军队工作27年的转业军人,对搬家有着特别的感受:军人的“家”像一片落叶,是漂动的,常搬“家”是军旅人生的一个特殊标志。军校毕业后那些年,从排职到连职,住的是集体宿舍,“家”在单位内部随时被调整,搬“家”是常事,也是烦心事,对自己来说也是木纳的、习以为常的。结婚后,我向单位申请了一个单间,自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启了在军队的搬“家”之路,从芜湖到南京,从基层到机关,从营职到团职,随着军队条件的改善和单位的调整,也随着个人职务的变化,“家”也一次次变化、一次次搬迁,一次次见证着个人的成长,一次次让我感受到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内在涵义。</p> <p>  老人们常说,搬一次家,穷三年。这样说,主要是告诫子孙们要少搬家,即使搬家也要勤俭节约,该带的一定要带,能使用的物品继续使用。妻子正是这个告诫的忠实践行者,每一次搬家,她总像个守财奴,大到一张床、一台空调,小到一张凳、一双筷,能带尽带,“应”拖尽拖。此次搬家,那个伴随我们25年的木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始终不离不弃;还有2005年买的冰厢和电视机、电视柜,体态笨重,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可它们却始终“坚守”在我们家中。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网购成了潮流,家中不乏多了些货物架、简易书架、折叠沙发、高密度板书桌等,这些物品大多数不太环保或质量不够好,用完一个周期便寿终正寝、听之任之了,家的历史传承,仿佛都与这些物件无关,也不能印证老人们的苦苦“诤言”。</p> <p>  搬家的旅程,镶嵌着独特的记忆,定格着曾经的美好。 2015年9月,因孩子上学原因,全家不得不搬回离学校较近的军区空军大院居住,那是一间借用的单室套,看起来像酒店的客房,5个平方左右的厨房和卫生间只有1个人的空间,显得十分狭小;一张饭桌两面靠墙,留下仅够用餐的位置,上面堆满了物品,看起来有些杂乱;仅有的那张带过来的木橱火力全开,头顶、肩扛、怀揣,尽了它最大的力;特别是两张床中间拉着的一道布帘,成了“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宣示着公开中有独立、开放中有包容……。所有这些,在我们看来,却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搬家只是过程,热爱才是真谛。那一年,我们再次回到了熟悉的部队大院,一切是那么亲切、自然,家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一年,为了能让孩子上学便利,不厌其烦,果断搬家,为人生的“折腾”又多了一次经历;那一年,我们一家三口相拥而居,简约而平静,仿佛又回到了刚刚“创业”的坚苦时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满足和幸福。</p> <p>  2016年9月,孩子上了高中,大院的房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继续住下去,只能另辟蹊径,搬到了自购珠江路605号的一套二手房,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孩子们(另一个是内侄,比女儿晚一届)最重要的时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拼搏和变化,充满青春气息。清晨5点半,每个人各自起床,大人准备早餐,孩子开始学习,什么时候洗漱、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出门,一切都井井有条,一切尽在不言中。最紧张忙碌的是晚上,对我和妻来说,或接孩子放学,或准备夜宵,分工明确;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快速融入新家、适应新环境?如何用短暂时间解除一天的疲惫,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事实证明,搬家对孩子并未造成影响,他们把这里当成人生的新起点,厉兵秣马,以梦为马;他们怀揣青春梦想,挑灯夜战,挑战自我;他们用成长和进步,回报父母,回应付出。</p> <p>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搬家是人生的必然经历,苦与乐、取与舍、进与退,需要修炼,需要实事求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坚强乐观。搬家是个苦差事。每次搬家从筹划到实施,再到定位,少则一周,多则半月,用什么车拉,哪些东西要带,搬回去后怎么摆放,水电气网何时开闭或使用,等等,必须想到位、做到位。搬家需要用智慧。对于一个常搬家的人来说,为什么搬,搬什么,怎么搬,搬向何处,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是会持家、持好家的考量,比如说那些日常使用的小物品和坛坛罐罐,杂、多、乱,那些用了七八年的大电器,移动难、拆装难、运送难,再加上少了几分成色,如鸡肋,弃之可惜,留之“累赘”,需要我们懂得在取与舍、奢与俭中做出正确选择。搬家考验着进退。人的一生中,搬家无数次,有的因工作,有的因孩子,有的因生活,有的因投资,等等,但不管哪一种,都应思量再三,慎重做出决定,特别是关乎全家的大事和要事,更应懂得进退,懂得满足,懂得珍惜。</p> <p>  搬家是常事,搬家也是大事。愿天下人每一次搬家,都能安放好一处心灵、一份美好、一个归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