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皖南之恋(七)——再游棠樾<br></font><font color="#167efb">苇 叶</font></h1><br><h3>端午小长假中忽然收到一位老先生微信发来的视频——《阳春三月祭汪王》。我新奇地从头看到尾,忽然悟出一个道理:怪不得老先生那么大成,又那么儒雅,原其祖辈就十分了得,既承家学渊源,又受徽风濡染。</h3> <h1><font color="#167efb">结缘汪老</font></h1><h1><br></h1><h3>认识老先生,是一个偶然机会——在南京跟两位企业家朱总、郭总吃饭,席间聊到笔墨文化,两位老总便转赠我一本画册,由尉天池老师题写卷名的《墨语心境——汪寅生书法篆刻艺术作品集》。带回案牍,翻阅数次,内心便产生一份渴慕。可巧,时隔不久便由郭总安排引荐,专挑了秦淮河畔一家名为“品香居里”的徽菜馆,与先生一起吃了饭。饭前打牌,我与汪老对门。本来我牌技就差,更兼运气不佳,一局未了便与敌手拉大了差距,我甚感歉意,可先生却和婉地安慰又鼓励。我内心不由地感叹,真不愧大家风范。及至举樽,热情爽快,谈诗论文,益增敬佩。</h3> 汪老今年刚届古稀,但瞧他净爽英俊,俨然五十刚过。尤其谦和之态、温婉之气,更给人亲切慈和之感。这一点倒像极了他的书风——按中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李啸先生评价:<br>从他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平和、中正、厚实、安静、不骄不躁、不雕不琢的风格,与他的人是吻合的。<br>而中书协顾问、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先生则评说:<br>他的楷书、行书、隶书、草书,一直到篆刻,包括他自己文章表述的一种观念,都表现出他对中华文化、中国书法艺术本体的感悟。<br>由此,笔者体会到,汪老的建树和贡献,除了他个人爱好、矢志钻研,以及长期从事新闻采编、文化传承外,还与他家乡徽州文化基因遗传分不开的。 <p>汪老1950年出生于徽州休宁县。上文写到的屯溪老街,古时就属休宁。</p><p>徽州古称新安郡,唐肃宗时易名歙州,宋宣和年间平定歙人方腊起义后,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辖今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江西婺源,俗称“一府六县”。</p><p>徽者,美好之谓也。古往今来,徽州这块钟灵毓秀之地便文风昌盛,英才辈出。程朱理学之程颐、程颢兄弟和朱熹即生长于此。康熙年间,仅徽州府治所在地歙县就有书院14所、社学112所,故有“东南邹鲁,程朱阙里”之称。</p><p>因文风昌盛,以科举而入世的同胞翰林、兄弟丞相、父子尚书流誉青史。因文风昌盛,以地域文化为底蕴的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等流派繁盛一时。至若胡宗宪、王士祯、汪士慎、罗聘、黄宾虹、胡适等大师名流更是不可胜数。</p><p>而汪先生家乡齐云山,更是一处集丹霞地貌与道家文化的风景名胜之地,历代文人雅士留下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与碑刻。先生便经这样的山水淬炼成长,加之其父书法造诣颇深,耳濡目染,口承心受,更兼天资聪慧,又历寒灯夜雨,临池不辍,汲汲穷年,吐丝酿蜜,遂登堂奥。</p> 汪老从军数载,读南大时攻中文,在江苏省广播电台担任高级编辑记者、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因翰墨出众,社会兼职更多——省书协常务理事、省直书协名誉主席、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省硬笔书协终身名誉主席,等等。直至当下,汪老仍热心辅导青少年,醉心公益,奖掖后进。这不,席间笔者邀去徐州走走,汪老说正埋首打造一套网络书法教学,一时无暇分身。吓,想不到汪老做PPT、多媒体都是高手,其思想见地更是新潮而锐利。 <h1><font color="#167efb">徽州汪家</font></h1><div><br></div>汪老自是徽州汪氏后裔。老先生把《黄山日报》播发的致祭汪王大典的视频发我,是怜我酷爱徽州文化。<br>有道是天下汪姓出徽州。早在明代《新安名族志》等史志就记载徽州“十姓九汪”。由此蔓延全国,便出现了如胡适所说的,在外地只要碰上汪姓者,多称徽州人,或源于徽州。<br>汪姓最早可溯至商代。鲁成公之子颍川侯出生时,手上有纹如汪,故以此为姓,号汪侯,子孙因此而姓。东汉末年,汪文和破黄巾军有功,升为龙骧将军,出征江南,授会稽令,遂家于歙,此即为新安汪氏始迁祖。 然而世人记住徽州最早汪姓人物却是汪华。此公于隋末战乱时揭竿而起,率兵保卫家乡,并攻下歙、宣、杭、婺等皖浙六州,因此保徽州免于战乱兵燹。后归顺唐朝,受封越国公,被调至陕西任职,卒于长安任上,灵柩返徽,葬于云岚山。<br>徽州之所以出现“十姓九汪”旺盛之气,不仅因汪华保土靖民功勋卓著,还因他生有九子,各有功业;又其堂弟曾随他起事,保据歙州,亦封官授赏,生有八子,于此子孙蕃衍,遂为大族。<br>汪华称为“汪王”、“越国公”,盖因他起兵所保皖浙六州,既为古吴之地,又属越土,故起兵时自号“吴王”,既归唐朝,高祖赐封“越国公”,又加“忠烈王”。至于“汪公大帝”,甚或“汪公菩萨”,皆为后世族人崇奉,将其升为神与菩萨同列,以祈保佑。因此供奉汪华的“汪王庙”、“忠烈庙”,在徽州及皖浙六州随处可见。据介绍,自2008年起,每年清明节前一礼拜日,全国汪氏宗亲代表便云集徽州祭奠汪王,蔚为壮观。 <h1><font color="#167efb">再游棠樾</font></h1><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忠烈庙”最著名者有六,以棠樾龙山忠烈庙香火最盛。遗憾的是,上次游览只瞻仰了鲍家花园、牌坊群、敦本堂、清懿堂等,未作深游。<br>其实“棠樾”,本为“唐越”,是为纪念汪公大帝,唐为唐朝,越为越国公。可为何又演化为“棠樾”呢?<br>原来唐越村既有汪姓亦有鲍姓。隋末汪华起兵保卫六州时,受到姊丈鲍安国大力辅佐。鲍为东晋新安太守鲍弘之后,居于歙县城西门,有田千顷,堂兄弟十人与全族三百余人同屋居住,同灶吃饭,时称“十安堂”。随郎舅发达,鲍安国被封为总管府司马。传至南宋建炎年间,鲍安国后人、任职徽州府文化职官的鲍荣,见唐越环境优宜,便在村头建了座别墅——掌书园。经数辈迁徙,鲍氏一族最终悉数移至唐越,并全心经营村业。至元代,鲍氏跃为村中主要族群。氏族大,贤人多,鲍家远溯先祖鲍叔牙与周王室交宜,便依《诗经·召南·甘棠》之意改设村名。依徽州改名不改音惯例,同时雅化,遂将村名改为“棠樾”。“棠”乃“甘棠”、“棠棣”,“樾”乃树荫。《甘棠》一诗所咏者,乃深得民心之召公。他曾在一棵棠梨树下办公,后人爱屋及乌而护树:“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由此村名瞩意怀念,又承祖荫,枝繁叶茂,福泽后人,寄意丰焉。 与棠樾紧邻的还有一名为“唐模”的村落。我曾在村口高大的牌坊式门楼下逡巡再三,因行程紧而未能入内细瞻。该村为越国公太曾祖汪叔举奠建,唐末,后世子孙为念先祖恩荣与仪范,遂取“唐人模范”之意而名“唐模”。<br>该村不仅有“古君子国”之称及“一村三翰林”之誉,人文积淀深厚,而且生态幽雅,风景殊美: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银杏、古樟婆娑,中街流水叮咚,十桥九貌,名家碑刻林立,因而又被称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br>此刻,东方既白,夏鸟啁啾。再打开汪老先生发来的《阳春三月祭汪王》,掩卷怀想,那文脉悠悠、堆烟叠翠的皖南,怎不让人思之,念之?<br>行文至此,姑拟拙联一副,以壮雅怀:<br>应天承命,保境安民,汪公千载荫棠樾;<br>溯古思今,陶芳焕彩,徽韵万般数唐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