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这座城 爱上敦煌

A晚餐不吃就冷了。

<p>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出去看看这个世界……</p> <p>告别没那么困难,出发其实很容易。最近的口谈禅成了“就这样吧”,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好几层意思,并不是说我比较消极,而是时间长了就想出去走走,换个地方、换个环境、换种心情。</p> <p>简简单单,一个人毫无计划,早上起来,收拾好背包,去往车站,从玉门到敦煌近四个小时的车程,看着窗外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早上被马蜂蛰了的地方略有微痛,听着车上旅客们计划着行程,欢声笑语……我想,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p> <p>敦煌七月份的天气,真的酷热,一下车就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能来到敦煌的人,大部分是抱着对这个地方朝圣的心态来的,这里的朝圣与信仰无关,单纯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热爱。敦煌,这个名字放在这里,就已经是一种美了。</p> <p>我把第一印记留给了敦煌博物馆。它的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内设展厅、文物库房、放映厅、休息厅等,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博物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博物馆整个内部设计就挺有特色的,每个展馆随着时间发展线来设计,方便游客结合大历史背景来进行了解认知。</p><p>很多细节的布置特别用心,比如实物复原石窟和还原墓室,特别真实,除了展出数量可观外,质量更是上乘,有莫高窟藏经阁原件佛经展出,复制品也临摹做旧的很认真。</p> <p>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这里沙山与泉水共处,历来以“沙漠奇观”闻名于世,是敦煌的名片之一。</p> <p>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p> <p>酷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游客去月牙泉看银河的倒影,去鸣沙山听历史的回声。七点的太阳还是晒的眼睛睁不开,朋友说好心情营业怎么看起不来不开心……已经感受到了酷热的沙漠。</p> <p>因为天气的原因,先去看了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水面酷似一弯新月,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p> <p>虽然历来水火不能相容,但是月牙泉却安然处在这一片沙山之中。月牙泉位于鸣沙山下,处在沙丘环抱之中,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被沙子埋没,被誉为“沙漠之眼”。</p> <p>鸣沙山的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远远望去,沙丘高低起伏,蔚为壮观。在这里你既可以爬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还能在山顶上欣赏大漠日落,感受西北大漠的苍凉广阔。</p> <p>欣赏沙漠与清泉共存的美景,感受西北大漠的苍凉广阔。</p> <p>丝路响驼铃,悠长亘古今。骑上骆驼,穿行在荒凉苍茫的风景中,碧蓝如洗的天空下尽是黄沙,除去金黄,还是金黄,微风吹来,沙子轻轻地扬起,抹平了浅浅的脚印。在领队的指引下,人们打开相机记录下最美好的一刻。</p> <p>夜晚的月牙泉是别致的风景。</p> <p>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唯美的日落。</p> <p>站在山顶眺望这座城。</p> <p>爬上鸣沙山,欣赏完景色后,选择滑沙下山。当你从山顶下滑时,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让人胆战心惊又颇感刺激。</p> <p>人和远方的相遇,就像一场超越时空的爱情。还有什么能比深入身体和灵魂的旅行更让人刻骨铭心?也许你暂时去不了远方,但你不能停止放逐灵魂和脚步的努力。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p><p>我们在异域他乡行走,不是为了目睹别处的风景或耳闻别人的故事,而是重拾一个全新的可爱的勇敢的自己。</p> <p>生活中的我们总是被各种“俗事”缠身,那颗向往旅行充满好奇的心灵被禁锢。直到某一天,一把钥匙打开了枷锁,我们突然明白我们是多么向往旅行,向往那份无拘无束,多么喜欢亲近自然,喜欢感受那份宁静。</p> <p>所以,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 而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