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这是清朝袁枚踏足黎里时的惊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古镇位于太湖之东,苏州之南,嘉兴之北,上海之西。距离被称为“吴根越角”的西塘古镇仅20公里。黎里也是那些被称为“吴尾越头”的众多地区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对于周庄、同里,抑或西塘、南浔这些著名的古镇而言,黎里古镇过于微末。“名不见经传”的黎里确是一个追古怀旧的好地方,穿行一座座院落、探访一扇扇户牖,停步黎川岸,片片历史风云飘浮在水面:远荒征战的惨烈、围圩耕耘的苦乐、四方交融的繁华、有志进取的奋发、积德行善的仁义、顺时应势的勇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市河——黎川 </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边界地带,在吴越争霸的过程中,黎里及周边地区至今还留有关于那个时代印记的名称与传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磷没野苕,遗簇出鱼网。”(清谭鉴)2500年前,黎里古镇周围的陆家荡、塔荡、御二滉、鬼头潭这些地方,或者还是连在一起的“汪洋大海”——沼泽的夸大之词,吴国在此驻扎水军,警惕时时犯境的越国,也是必然的选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越两国在频繁地相互骚扰之后,走到了公元前510年,在孙武的帮助下,吴国赢得第一次檇李之战。前496年,吴国趁越王允常去世,勾践即王位之际再犯越国,这次檇李之战,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夫差即王位。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结果就是20年后的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历史上,一般把檇李之战的发生地放在嘉兴,而黎里古镇距嘉兴直线距离约30公里,并有京杭运河连接。应该是这一片都是古战场,才会到清代还有“青磷”跳闪、“遗簇”出网这样的事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檇李,是一种水果,是李子的一个品种。出产于浙江桐乡,现仍为桐乡特产之一。檇李作为地名存在于嘉兴和桐乡两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500年前,这里的水域没有多少是有正式名字的,一群人聚族而居、围圩筑室,再以此为中心,东南西北地确定周围的山川,而民间百姓又时常按照约定俗成去称呼某一件事物或一处地理名称,这就导致,有许多名称标示同一个地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按照传说故事,“御儿滉”是吴军抵御越军的水塘,“滉”,水深而广,就理解成今天的湖吧。“御儿”就是抵御越国小儿。“御儿滉”也被称为“鬼头潭”,据说吴国士兵将越过战俘沉潭于此。2500年前的御儿滉,今天叫“囡囝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囡”,女宝宝,“囝”,男宝宝。按照传说,2500年前,囡囝荡东有甘浜村,甘浜村人称囡囝荡为甘西荡。甘浜村有一对青年,根囝和凤囡,本是要喜结连理之时,吴越开战,根囝被征为船夫,一场战争下来根囝战死沙场,之后几天夜空中回荡凤囡的哀哭声,当那哀声消失时,人们发现凤囡投水殉情。自此御儿滉更名囡囝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这是陆龟蒙的《别墅怀旧》,在甪直古镇一篇中,说到陆龟蒙在甪直附近置田地,筑别墅。但这篇怀旧中的别墅不在甪直在黎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面讲到的囡囝荡,通过小泾与陆家荡连接,又通过鸭栏泾与塔荡(原名塔浪荡)连接,塔荡和陆家荡现在实为一片湖潭。这也许是,千百年来浪冲涛刷,泥塞岸崩的结果:原来的大湖沼变成小池塘,原来的零星塘池连成大片湖荡。陆家荡“南受秀水水,荡北有陆龟蒙别业,因名。”(清《黎里志窑山水卷》)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处别墅先于甪直的别墅,陆家荡因陆龟蒙而名,边上的鸭栏泾也因他的鸭子而名。在荡北建起“鲁望别墅”,养鸭、钓鱼、吃茶、饮酒、看书、作诗,好生快活的日子。陆财主的快活惹得其他财主眼热,有人告发官家:陆龟蒙养的鸭子是怪鸭。州府派人来微服调查,结果得到陆财主一番热情加雅致的招待,再看那鸭子也无甚稀奇,就判诬告者受罚。陆龟蒙得知此事后,悄然离开黎里去了甪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黎里古镇沿甘南路向南经过鸭来泾(鸭栏泾)就是陆家荡,荡中有一片沙洲,王黎公路从上经过,沙洲东边水域就是塔荡。</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人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唐朝时期,这里的人口也不是很多,陆龟蒙可以随便找一片田地种稻、随便找一片水塘养鸭钓鱼、随便造几间房舍读书作诗。就是到了南宋时期,这里的百姓也是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十几座村庄里。现在的黎里在那时是东西两个村庄。两个村的人口都在200户上下。其中一村因村边多种梨树而名“梨花村”,后又改名“黎花里”。另一村庄叫“何家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朝,社会基层的管理是有家有业的富户充当管理者,这两个村也都是最富户管理一般富户和平穷户,那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村庄内部的为富不仁恃强凌弱、转嫁赋税;村庄与村庄之间就是地方豪强封地占水、武断乡曲。黎花里和何家浜在两宋交替期间,各自内部贫富不均、矛盾加剧,相互之间为土地开垦、水源利用更是摩擦对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又有北人南渡,汹涌而来的移民,在两座村庄之间的地带安营扎寨,开荒种地。两股势力冲突变成三股势力的较量。一个调停人的出现,诞生了黎里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古镇在15世纪下半叶发展成吴江巨镇,来自浙江、安徽、湖北、河南的达官贵人、名门望族来此定居发展,到清朝中期,周、陈、李、蒯、汝、陆、徐、蔡,这八姓家族为黎里古镇的中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成为吴江巨镇,绝不仅仅是人口众多。而众百姓中的诗书传家、贸易商家、官宦人家等等,都为近代中国贡献了一批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古镇的一个游客中心,位于镇子东端,也是公交车站。黎里古镇沿市河分布,这条市河也叫黎川。本篇游记就是沿黎川由东向西走一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倪氏故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黎里古镇东端游客中心的南面,黎川北岸。</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氏故居的资料几乎没有,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开门迎客。但在这座宅府里走出了兄弟两人,成为近代名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征燠(1906~2003年),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1929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博士,之后在大学从事国家法、法理学教学工作。解放后担任外交部法律司顾问,代表国家出席国际法律会议,出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征燠在1946~1948年作为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组成员、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参与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的工作,直接负责甲级战犯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的公诉。</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倪氏故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慰农((1889~1961年),本名征旸,辛亥革命后,入国立京师农政学堂学农政,毕业考试全科第一。应南通张謇邀请赴清江浦(今淮阴)办气象观测站,后入农商部商标局工作。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7年,倪慰农辞职回乡。在家乡创办农业试验场“慰农学圃”,引进番茄、包心菜种植技术、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白猪、长毛兔的养殖技术。抗战爆发,因不与伪寇合作,不得不流亡他乡,故宅也被日军炸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秋显宝”是黎里当地的民俗活动,居民将自家的古董珍玩拿出来展示,倪慰农在中秋显宝活动时,展示的都是“慰农学圃”里试种的产品,请乡邻们试吃,推广种植技术,中秋显宝逐渐变成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展示农产品的展览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倪氏故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寿芝(1864~1946年),18岁结婚、21岁守寡。夫死回娘家陪伴母亲,不久母亲也去世。再回王家,因无子女,其处境就有些不堪,精神非常抑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02年,倪寿芝的弟弟从日本留学回来,作为同盟会早期会员之一,他给这个江南小镇带来了清新的风气。在弟弟的鼓励下,38岁的倪寿芝赴上海学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03年倪寿芝回乡,开始惊天动地做大事。她自任会长,帮助缠足妇女,承包所有经费,请人传授放足方法,设计放足之后的鞋样和制作鞋子,提供给放足妇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时她变卖所有首饰,会同两位弟弟和同镇有志者,以私宅为讲堂,开设“求我蒙塾”,所设课程为新式现代教育课程,开创吴江现代科学教育之先河。一年后在柳亚子等人的支持下,“求我蒙塾”更名“民立小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妇女的福祉,不仅让女童读书,说服女童家长放弃为女童缠足的恶习,还开办“嘤鸣手工会”教习妇女刺绣、缝纫、记账等技能。手工会的作品在“南洋劝学会”展出获奖。倪寿芝的成功,这极大地鼓励了女性,也让保守势力很是不满,耍出各种手段诋毁她,倪寿芝意志坚定,坚持以培养新颖女子,改变黎里风气为己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青龙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始建于1482年,重建于1829年,均为石拱桥。青龙桥最早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根据地方志,至少在12世纪下半叶,青龙桥就已经存在,当时是一座木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青龙桥边还有一座“太平桥”,太平桥也称东风桥。太平桥初建于何时无考,在明朝嘉靖年间由道士杨浩然重建,康熙年间乡里人再次重建,现桥为1972年重建。难怪会叫“东风桥”。</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东圣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赵磻老(1121~1200年),山东东平人。这可是个人物,他的叔伯做过副丞相,他的夫人是欧阳修的孙女,也是因为岳丈的遗泽,赵磻老21岁恩补入仕。到1179年辞官,他先做县长秘书(县主簿),两次出使金国(外交官),两次暂代知州(代理市长,兼管军事民政),京畿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政府史官,工部侍郎。这真是一个内外兼修、文武双全的官儿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78年赵磻老在工部侍郎任上还兼着临安知府的职,结果临安府招兵买马的官舞弊,赵磻老被贬谪江西。接着1179年,由赵磻老举荐的湖州知府贪腐,赵磻老被降三级。宋朝对官员行为的规定非常详细,任人不善、荐人不谨,都有连坐的处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连续两次被罚,赵磻老权衡再三,认为仕途无望,就辞官归隐到黎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东圣堂庭院莲花</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赵磻老辞官之后,在梨花村一条无名小浜西侧营建府邸,这座府邸带有一个花园,并且全年向居民开放。在宋朝所有私家花园、包括皇家花园,都会在特定的时日对民众开放。赵磻老并没有给自己的府邸取名,当地人称为“赵家花园”,花园边的那条无名小浜也就被称为“花园浜”。这是赵磻老在黎里做的第一件大事建造自己的花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赵磻老的历史,为官在《宋史》里留名,归隐则在《黎里地方志》里留名。在方志里,赵磻老在黎里做了三件大事而名垂青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面讲到北人南渡,在黎里东西两村之间建造居民点,在本已矛盾重重的东西两村之间冒出一股了“第三种势力”。赵磻老多年的从政经历中,从县主簿到知州,做的都是宣礼教化、措置屯田、经营米钱物资的工作。他将三方百姓召集在一起,认真倾听各方情曲理委,再带领各方代表实地勘察测定,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三方都接受的方案上报朝廷,这一方案获批,三方势力被整合在一乡之内。15世纪下半叶,黎里乡已有居民百千家,是吴江大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乡建成了,赵磻老开始着手做另一件大事:整治河道,开发街市。黎里市河黎川是一条天然河流,如果人工不介入整治很容易淤塞,而在黎里镇内还有一六丈高土山,导致黎川在山脚下不得不拐弯,这也让黎川的排涝功能受到影响。赵磻老动员起全乡百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挖河泥筑堤岸,平整出沿河南北两条街道,土山的泥土填埋到低洼处。当时黎川上只有青龙、明月、大陵三座木桥,河道平整好后,赵磻老又带领大家在黎川上架起十几座木桥,这些桥使用到明朝,才得以重建为石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东圣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1200年赵磻老去世,他不仅是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在《全宋词》中留下18阕词,另著有《拙庵杂著》30卷和《拙庵外集》4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赵磻老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黎里的“缔造者”,为此黎里百姓不仅在方志里用文字表彰他,还为其建造纪念堂。纪念堂位于镇东而名“东圣堂”。他被颂圣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宋时东圣堂由道士管理。元代1299年东圣堂来了和尚,改名“普济院”。1524年明代中后期,东圣堂被作为社坛,就是乡、里长这样的地方长官,向百姓宣讲乡规社约、百姓在地方官带领下进行春秋社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东圣堂从名人纪念堂到佛院、再到社坛,赵磻老的雕像一直立于其间,直到文革。现在东圣堂是黎里民俗博物馆,并重塑赵磻老的雕像。</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天主教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主教堂和东圣堂隔河相望,也是一种风景,和谐的风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主教在1898年由苏州传入黎里,1903年苏州主教买下了现在这块地产,本来也是宗教产业。经过翻修后建成现在的天主教堂。门面钟楼是西式天主教建筑,但钟楼后面是中国的古典建筑。这一古典特征还反映在门匾、门楹一点都不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6年,圣名依纳爵的上海人沈初鸣来黎里任神父,在任期间创办了“有原小学”,学生为教民子女,也兼收贫民孩子,开设现代科学教育课程,课余组织孩子们排演话剧、踏青郊游。学校于抗战时期被迫停办。</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弄堂</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古镇特色之一是它的长弄堂。前文提到,作为吴江巨镇后的黎里有许多世家大族在此,有名有姓就有八姓。大户人家聚族而居,整体建筑群的划分、或与邻居的分隔都是一条条弄堂,这些弄堂时常会用姓氏标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弄堂还有明暗区分,明弄堂就是露天的弄堂,个人认为这些弄堂一定是家族建筑群与邻里区分的弄堂;暗弄堂是有屋顶的,通过屋顶上开天窗或墙壁凿龛置灯的方式照明,这些弄堂以前很可能是建筑群中的通道,而后分家、转售房产易姓,这些弄堂就成为市镇公共通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所示就是明暗两弄堂。之所以特别强调弄堂,是因为黎里的弄堂确为一绝:非常非常长。全镇现保留弄堂115条,暗弄堂90条,过百米弄堂11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中的暗弄堂就有几十米长,一直走到景区之外。如果去黎里古镇请不要忽略掉这样破旧黑暗的弄堂,走进去也许有“不一样”。</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悠长的弄堂中,探寻到的也许只是一片荒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黑暗的弄堂,也许可以找到一片安逸。</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穿过黎里的弄堂,也许能发现黎里的秀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迎祥桥处有一条楼下浜路与黎川垂直。楼下浜路有“毛啸岑旧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啸岑1900年出生在黎里,无锡师范毕业后回黎里小学任教,积极呼应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精神。1923年结识柳亚子,参加新南社活动,信仰”三民主义。1930年成为“农工民主党”创始人。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毛啸岑回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是沈安娜的革命启蒙老师,沈安娜后为中共党员,作了国民党中央党部速记员,在蒋介石主持的高层会议上收集重要情报。1938年毛啸岑开始从事地下工作,并动员弟弟妹妹也从事抗日工作,毛家成为华东抗日武装联络点,为此其弟弟家产被汪伪政府没收。1944~1945年毛啸岑在重庆的家成为文化各界人士、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人聚会的场所。1946年在上海创办中信商业银行。解放后一直在工商领域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啸岑旧居边是 “进士第”。进士第属于汝氏,初建于明朝,清朝重建,这座宅子里于明弘治9年(1496年)、明嘉靖17年(1538年)、清康熙36年(1697年),出了汝泰、汝齐贤、汝先标三位进士。</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迎祥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迎祥桥建于1441年,1869年重建,梁式三孔石桥,桥柱为石壁竖立而成,给人一种瘦削单薄的感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迎祥桥又名“汝家桥”。明朝时建造迎祥桥的人为汝氏家族汝昊等众位兄弟。汝氏是随高宗南渡的北人,最初定居于江西。元代黎里汝氏的先祖汝尚质举家迁徙黎里定居。之后人口增加,不得不到河对岸建造房舍,为方便自家往来也普惠乡邻,汝家出钱用力建造迎祥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汝氏为黎里八大姓之一,定居黎里后第四代,明朝建立,其后众子弟多半读书举科入仕,为官则克己奉公、勤政为民忠于国事;为民则安分守己、乐善好施造福乡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石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河埠码头的标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寿芝是黎里出来的女教育家,汝文淑是黎里出来的女画家。据说黎里历史上出过才女6位,汝文淑还不在其列。想女性在黎里都人文荟萃,那黎里的文化氛围真是没得说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汝文淑(1573~1633年)待字閨阁时就临摹宋元明时期的名家作品,尤其喜欢文征明。与本镇同为书香门第出生的毛以燧结婚,夫妻二人都精于书画诗文。毛以燧因受业于松陵沈琦,被誉为“松陵八骏”,而汝文淑被誉为“三百年来大方名家”,毛的特点是“诗中有画”,汝的特点是“画中有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的中秋显宝活动,夫妻二人是最热心的参与者,每遇有名家手笔,一定登门求览,借回家中临摹,几日之内必烂熟于心,归还时必致谢再三。因此同镇乃至本地区,书画收藏家也都愿意将书画佳作出借给他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平日夫妻二人或隐居在黎里禊湖和苏州葑溪,或游历名山大川。汝文淑流传于世的最重要作品是《画扇十八面册》。2008年北京的一场拍卖商品中有她的一组扇画(大约10幅),估价300万以内,成交价超过450万。</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道南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南桥架跨南港河,南港河是黎川的支流,南港河的一支小支流是花园浜,就在照片中“黎里”二字的后面一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南桥始建于1712年由里人陈永年建造,1897年由阖镇士民重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位陈永年是清初的秀才,以居家开设私塾,教育英才为乐。据说每年春节他家门前谢师的学生、返乡探望的子弟不绝于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书育人的同时,陈氏也乐善好施,40岁后利用积蓄的私财行善,架桥铺路、修筑驳岸、周济灾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修筑“道南桥”只是其功绩之一,当时有民众提议该桥为“永年桥”,陈氏不肯,但为感念陈氏善行,清末在重建道南桥时,百姓们勒石:“康熙五十一年里人陈永年捐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姓是黎里第二大姓,陈永年的两个儿子都入仕为官,到乾隆年间他的五个孙子也科举晋升,被乡邻盛称“五子登科”。陈永年身后,陈家日益壮大,有“陈半镇”之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南港河和道南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川”,是黎里古镇一条东西向河流,像许多古镇一样,这条河也被称为“市河”。黎川也是黎里的古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禊湖”,禊湖位于镇子的北边,湖中间有禊湖道院一座,湖中雾气弥漫时,道院如腾浮云中。禊湖也是黎里古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有就是前文讲的,因村边尽植梨树,黎里也称黎花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王家弄王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一个大家族子弟太多,就不得不分开建房,有时就要特别标出具体的位置。这处王宅位于王家弄,因此要称“王家弄王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处宅子是黎里秀才王燮卿的宅子,1903年倪寿芝就是在这里开办了“求我蒙塾”。这座宅子现存四进。建筑内木雕砖雕都很精致。</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王家弄王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寿芝的学堂顺应历史发展,得到社会呼应。学生不断增加,民国元年校舍迁往镇公所,改为公立,这时当年帮助她创建学校的人,都去外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学校的校务由倪寿芝一人承担。1914年校舍再次告急,经过吴江县调停,与同镇另一女校合并成“第四区女子学校”,倪寿芝仍然担任校长。可不久学校又呈“人满为患”之势,倪寿芝一面四方奔走多方筹措,一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建造新教学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4年,倪寿芝以年逾花甲、体弱多病为由辞去校长职务,上至教育管理、下至百姓邻里都出面挽留,倪寿芝举荐内侄女代为校长(这个内侄女与倪征燠、倪慰农一辈),并慷慨捐出私田70余亩充作学校经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倪寿芝的学生也没有辜负她的努力,许多人成为社会栋梁。</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毛家弄毛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氏家族不是黎里大户,来自浙江金华,吴江这一支的始祖是毛武一,于1621年落户六都。至六世毛衢由六都再迁黎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衢(1495~1544年),字大亨。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温岭、永康知县、刑部员外郎、四川按察司佥事、云南布政使参议,四川提学副使。是一位敢作敢为,又清正廉明的官,最后年老致仕,终老家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氏家族不仅书香世家,还是簪缨世族。</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毛家弄毛宅</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家弄长约80米。毛衢首先建造了前面四进。这座宅子走出好几位进士,毛衢有两个儿子中进士,三个儿子做官,其中一人还进了“乡贤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古建修缮专家考据,这座建筑后来被扩建成六进院落,又在清代被大规模翻建,原来第一进门厅改建成楼房,可能是为了租赁给别人开店,第二、第三进和第六进都有翻建的痕迹,第四、第五进保持原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这座古宅一部分为“中国锡器博物馆”,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锡器博物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迎恩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宋朝时有一个特别的科考规则,考进士的人,如果屡举不中,会被另行造册,上报皇帝,由皇帝选择,赐予进士出身,这种情况叫“特奏名”。在1244年宋理宗选了一位状元,就是黎里的魏汝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魏汝贤的高祖魏志和其兄魏宪分别是1091和1097年的进士。在魏汝贤幼年时家道中落,父亲早亡,母亲靠几亩薄田养育孩子。魏汝贤天资聪明,自小发奋读书。21岁中举。1244年,在昆山陈墓商人的资助下,前往临安会试,成为特奏名状元。为表彰其刻苦读书,当时吴江知县特立状元牌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魏汝贤的中状元后,在温州任职。而他的高祖魏志和魏宪都是官声很好的人物。</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展示中心</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展示中心就在迎恩坊前。展示黎里古镇的历史变迁、古镇的建筑特色、历史名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展示中心</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端本园</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端本园为清乾隆时期的通判陈鹤鸣所建,是吴江名园之一,既可体会苏州园林之精妙,也可享受江南园林之清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鹤鸣是陈永年的儿子,在外做官一定做得很好,使得父母也得到朝廷封赠。</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端本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端本园也被称为“郡马府”,陈鹤鸣的二儿子与清宗室、满洲正白旗副都统永豪杰的爱女成婚,因此得名。不知为何乾隆时期已经满汉通婚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还有一座园林比较有名“五亩园”,似乎还没有整修完,五亩园是完全废弃的重修工程,已经进行好久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展示中心西侧就是柳亚子纪念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柳亚子(1887~1952年)中国近代政治家。在他众多的革命生涯中,他创办的“南社”,是一个与黎里有关的革命团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朝中期以后,文化人组织的文化社团在江南地区就很普遍,古镇游记的前面篇章中提到的“复社”,就是之一。心气相通的文人在一起切磋写作技艺、议论时局政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万历年间在苏北地区有过一个名号“南社”的文学团体,因为参与者居大江南北,这个南社也称“江北南社”,后来与“复社”合并。南社、复社、云间、香山这些都是文社,以文结社,议论时政也是必然的内容。明末清初之际,其中一些江南文士,拒不仕清,“操南音而不忘本”,是他们反清的口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操南音而不忘本”到了新世纪,又成为“南社”宗旨:以提倡民族气节号召,以应和民族民主革命,发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社于1909年在苏州成立,第一次“雅集”的17人中有14位是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是发起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中桥梁为梯云桥,位于迎恩坊东侧,又名唐桥。南北走向单孔石梁桥,初建年代无考。</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古镇一径</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张照片是在一座商店的里面拍的,去端本园的路从这里开始。当然还有其他的“正规路线”,在黎里有时需要“剑走偏锋”,才能看见更多的风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社从推翻清朝统治开始,之后在绍兴、广州、南京、沈阳分别成立越社、辽社、淮南社等分社,年轻时的鲁迅就是越社成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武昌起义成功给南社成员极大的鼓励,民国的建立也给了南社顺利发展的条件。南京临时政府对袁世凯的妥协,又让南社同仁分外失落,他们支持北伐,为反抗清朝统治而牺牲、为讨伐袁世凯而战斗、为民主思想而呼号这是南社最光彩的时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久南社就陷入分裂:社团内部的管理方式、对文学内容偏好和外部政治环境的认同。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一个变化莫测的时代,宣统走了、民国来了;袁世凯走了,张勋又来了;每一次政局变化,就分解南社一次。到1917年,南社内部的矛盾也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1923年曹锟在北京为选举收买选票,有19名南社成员收了钱,就此南社走到头了。</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周赐福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赐福弄位于锡器博物馆和柳亚子纪念馆之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黎里八大姓氏之首。荣得如此地位是因一个叫周元理的人。周元理祖籍浙江,母亲出自黎里第二大姓陈氏。周元理9岁父亲去世,母亲就带着周元理回到黎里。周元理的舅舅就是端本园主陈鹤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鹤鸣在自家设私塾,宗族子弟和乡邻后生来此受教。周元理就在此读书考科举。一路从知府到知州,而巡抚、而总督,最后工部尚书。在被乾隆皇帝再三挽留后,以75岁高龄退休,第二年在家乡去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北京为官,一直很得乾隆赏识:“周元理品行端正,为官称职。“ 连续13年得到乾隆赐御笔“福”字。周家在翻修宅府时,将住宅命名“赐福堂”,就是现在的柳亚子纪念馆。府邸边的这条弄堂就是周赐福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氏赐福堂前后六进,南北两边都通河道,这条陪弄全长93米。</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柳亚子纪念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赐福堂是黎里第一大姓周氏家族的产业,主人是清乾隆时期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旧“南社”名存实亡的情况下,柳亚子也是备受打击。1923年柳亚子、叶楚伧(他的故居在周庄)、邵力子、陈望道等八人组织了新南社,其中邵力子和陈望道是中共党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旧南社以文结社,为了领导文坛,开一代风气。可是他们文化理念就各有不同,再被政治气象左右,分裂也是必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2年因旧南社的矛盾,柳亚子失落地来到黎里,他的出生地在黎里东边的汾湖附近,沿太浦河走约10公里左右。他在黎里向周氏后人典租了这处宅子,在新南社成立之后,这里是南社成员活动的场所。柳亚子会见各方人士、议论国事、编辑南社刊物、撰写诗词文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赐福堂的北面还有一处园林“五亩园”,似乎还没有开放,从介绍上看,是一处相当讲究、相当有规模的园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平天国时,慕王谭绍光在此驻守,将赐福堂作为王府,并好好地修缮过一下,赐福堂的瓦当上还留的慕王的龙凤图案。</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赐福堂弄向西,首先是作为柳亚子纪念馆的赐福堂。赐福堂西侧是邱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邱宅的主人叫邱玉麟,翻新邱宅时,邱玉麟是乾隆时期的六品冠。这是一块可以建造面阔七间的地皮,邱玉麟怕僭越制度,又不想浪费了地皮,就建造了并排两个面阔三间的院落,加一个墙门间,看上去就是一个面阔七间的气派,两座宅子分别命名“德芬堂”和“敬芬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邱玉麟英年早逝,留下陈姓妻子和三个儿子。陈姓就是黎里八大姓之一,三个儿子都中了秀才。在黎里方志中也有记录。邱家后世子孙多数成为知识分子,从事教育医学方面的工作。</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树滋堂</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向西是中丁家弄,弄内有一幢西洋小楼,为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1904~1989年)建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殷明珠是殷氏后人,曾祖父是翰林;祖父是举人出生,在浙江为官;父亲是秀才,专事丹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殷明珠早年在上海读书工作,后成为电影演员,1921年担任《海誓》女主角,到1939年《大闹水晶宫》。之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客居香港并息影。大约有近20部作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树滋堂</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蒯氏,黎里第四大姓。蒯氏祖籍在吴县香山(今苏州吴中胥口镇),这一家族在明朝初年就产生一个大人物,香山蒯祥。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群体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着苏式建筑的最高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蒯祥带着全部技艺:木竹、泥瓦、石料、油漆,应皇帝朱棣之招,参与了北京紫禁城的建造工程。皇帝高兴地称蒯祥是“蒯鲁班”,蒯祥最后官至工部侍郎,成为百工总头领。蒯祥被奉为“香山帮”的鼻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山匠人是在两晋时南渡入吴的,吴越地区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让避祸而来的文人雅士有了逃避政局寄情山水的环境,而追随他们的能工巧匠们,也通过建造“高雅精巧的建筑,完成了中国古典建筑这一概念,并在明清时期通过皇家宫殿和园林的建造得以实践,让中国古典建筑成为一种不朽。在甪直篇中提到的唐代雕塑家杨惠之,就是苏州香山出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蒯氏一族在大明王朝深受皇恩,家族发展迅猛,黎里曾经有新旧蒯家弄、南蒯家弄和南栅蒯家弄四条弄堂,有“敦睦堂”、“鄂桂堂”、“礼耕堂”、“树滋堂”、“崇礼堂”“礼进堂”、“荣寿堂”、“慎余堂”共八座建筑群。现在新旧两条蒯家弄保留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树滋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蒯氏在黎里的始祖是明朝灭亡时的蒯驹,在支持抗清势力失败后,蒯驹潜隐到黎里。蒯驹首先在浒泾岸边建起老蒯家弄和敦睦堂,自此安家黎里。此后的蒯氏家族不再做工匠,而是走上科考入仕的道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树滋堂的主人是蒯嘉珍。蒯嘉珍(1762~1830年)是黎里蒯家第五世。太学贡生出生,做过官,40岁时辞官回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蒯嘉珍自少年起,就好吟咏、爱书画,他认为:读书做官对得起列祖列宗,留些时日为自己生活。回乡后,夫妻二人书画诗赋自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树滋堂是蒯嘉珍建造的府邸,这里近乎是黎里及周边地区文化人沙龙,在此谈诗作画。这处宅府到晚清民国更是成为黎里的书场,听书、喝茶,据说厅堂音响效果极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在蒯厅说书有一个限制,就是不可说《杨乃武和小白菜》。</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树滋堂</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蒯贺荪(1806~1875年)是蒯嘉珍的孙子,1844年入仕。能带兵剿匪,剿匪只杀首恶,不累其余;能为民请命,减税降赋百姓颂德;与捻军作战,只身犯险,说服对方自行解散,当时是两宫垂帘,对他有劳苦功高之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蒯贺荪官声极好:“为人真诚爽直,无隐讳,与人交,坦白胸怀,绝无城府。廉俸数万金,周恤亲旧知交不少吝,人多思之。” 这样的好人、好官于1875年,70岁时在浙江按察使任上自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一位行将退休的老人自杀的原因就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余杭“杨葛案”。</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树滋堂</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树滋堂北面有一处叫“退一步处”的院落。是清末武将张曜的故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曜祖籍浙江,年少时是孩子王。由监生捐为县丞。蒯贺荪是张曜的姑父,当时太平军、捻军兴起,张曜就追随蒯贺荪操办团练,因智退捻军而获赏蓝翎。1855年开始做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总兵等职都是在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并以胜利为自己更换顶戴。消灭西捻军得赏黄马褂,随左宗棠平定甘陕回民起义,并收复新疆。又得赏双眼花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西北回来,张曜又在山东任职,又在治理黄河水患方面颇有功绩。张曜显然读书不多,多次被人诟病“目不识丁”,但说他是一武夫也不对。在新疆、在山东张曜办书院、设义塾,他关于太平军、捻军的论述是近代中国历史资料的一部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曜为改变“目不识丁”,拜自己的妻子为师,因此流传有张曜畏妻的故事。张妻一说是蒯贺荪的女儿,一说是蒯贺荪堂兄的女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新蒯家弄底建造自己的房子“退一步处”,是有归隐之意,但张曜始终都在打仗,在关心海防,正是他促使李鸿章同意在胶州湾驻兵设防,而这一行为使青岛由渔村变为军事要地,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步伐。最后在河道浚疏工地病倒,抬回济南不久就去世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向中国近代史贡献了四位特别的秘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名是柳亚子,1906年柳亚子先后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用他自己话就是“双料革命党”。1912年柳亚子成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可惜只做了三天就辞职走了,原因是无法适应军政机关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名秘书是蔡寅,他是柳亚子的姑父,也是同盟会会员,他是临时大总统府做秘书。孙中山去世后,致力于法律工作。蔡姓为黎里第八大姓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位秘书是柳无垢,柳无垢是柳亚子女儿。她毕业于燕京社会系,为宣传抗日被捕。卢沟桥事变前夕从美国留学回国,在上海国际劳工局工作,这一时期与廖梦醒认识后,接受廖梦醒之邀,将孩子交给母亲,只身前往香港,与廖梦醒一起担任宋庆龄的秘书。香港沦陷后,柳无垢转往大后方,与宋庆龄保持联系。解放战争后期,担任毛泽东与宋庆龄之间的联系人,并陪同宋庆龄去北京参加第一次人民政协会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四位秘书是蒯斯曛,蒯斯曛在黎里读小学,与柳亚子的儿子柳无忌和另外三名同学一起,被称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的“五虎”,同班同学还有倪征燠。在上海就读复旦大学,1926年前后发表小说,参加柳亚子主持的《上海通志》,1938年参加《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在苏中根据地做编辑工作。1944年一架美国飞机在盐城地区失事,当地百姓救下五位飞行员,在护送这些飞行员的过程中,蒯斯曛被派来担任翻译。之后蒯斯曛出任粟裕的秘书主任。</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蒯家弄向西有一条鸿寿弄。鸿寿弄是黎里周氏的第二大建筑群。是康熙年间的周姓父子在元明老宅建筑上翻修建造的纵深七进的豪宅,后来又延长到九进。第三进的明代平厅整修后取名“鸿寿堂”,此厅的楠木柱础为明代实物。第五进院落取名“洛雅草堂”,其题匾为当时苏州状元亲书。</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浒泾</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浒泾与黎川垂直,呈南北流向。这里也是黎里古镇景区的一个出入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黎里30年代的地图上,浒泾还是一条悠长的流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右侧的建筑是老蒯家弄,是蒯家来黎里定居建造的第一批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五开间七进院落,沿河排四路四进方阵。堂号是“敦睦堂”、“鄂桂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左面是浒泾弄,浒泾弄的北端通罗汉讲寺,在《黎里志》中有两次记录说:康熙初年,罗汉讲寺竹园有老虎出没伤人。原来浒泾弄竟是“虎径”。</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鼎新桥和登瀛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单孔石拱桥是鼎新桥,又名“鼎丰桥”,跨越市河黎川。1550年明朝时初建,上世纪70年代石拱桥被拆除,改建为水泥平桥。现在的石拱桥为近期再次改建而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登瀛桥为单孔石梁平桥,原名浒泾桥。现桥也为新建。</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登瀛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鼎新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鼎新桥南端东侧有“苏州徐悲鸿艺术馆”。艺术馆设在一处三进院落内,展品中有徐悲鸿真迹十幅。</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南社通讯社旧址</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处作为南社通讯社旧址纪念馆的建筑也是周元理的宅子叫“寿恩堂”,堂匾还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柳亚子在这里住了24年,这里也就一直作为南社的通讯处。柳亚子的很多文章是在这里写就的,南社的许多刊物是在这里编辑整理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处建筑位于登瀛桥西端,鼎新桥北侧。</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周氏义庄</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义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风俗,是一种善举。捐赠人拿出一定数量的田地,这些田地的全部收获、或部分收获专门用于慈善目的。义庄的内容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设施。这些善举的对象可以只针对宗族内部成员、或是为宗族服务的外姓成员、也有针对全部乡邻、或者需要帮助的外乡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最早的义庄氏范仲淹设立的范氏义庄。随着时代进步,义庄的功能也在扩展。在城市有些医家会开设义庄性质的药铺,在异域生活的人死后一时无法安排回乡归葬,就可以寄放在义庄之中。古代赶考的举子,如果过于困顿也可以找义庄帮忙救助。总之,义庄就是早期中国农业社会的自发的慈善救助组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氏义庄位于市河南岸,鼎新桥向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周氏族谱和黎里方志,义庄是周元理的孙子周光纬所建,当时将个人田亩钱财房屋折合成白银29700两捐出。义庄为六进庭院,门前的“乐善好施”牌坊为道光皇帝谕令所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江苏,范仲淹的范氏义庄除了“范庄前”这个地名外,丝毫无存。现在无锡有两座义庄和黎里的周氏义庄共三座。有牌坊的义庄仅周氏义庄。周氏义庄目前仅余牌坊和第二、第四进部分。周氏义庄在建筑规模上也是三所义庄中最大的。</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周宫傅祠</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宫傅祠是为纪念周元理而建的专祠,建于1795年。周元理为国家、为皇帝奉公廉洁、鞠躬尽瘁,他去世乾隆皇帝好生悲伤,亲自写了“祭文”,这种祭文叫“谕祭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宫傅祠与周氏义庄同在市河南岸,两处相隔一条街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宫傅祠为六进院落前三进为祭祀周元理专用,第四进为周氏宗祠,五六进在晚清、民国时期是黎里民众举行祭孔活动的场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宫傅祠为一座坐南朝北的建筑群,后门开在市河岸边。后面两进院落是周家私塾所在地,学生们在学习期间,都要拜孔子像。另外黎里周氏家族认为中国理学大师、中国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是他们家的始祖,因此家学中,还要祭拜周敦颐的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乾隆皇帝的谕祭文也被勒石刻碑,在周宫傅祠中就有了一座御碑亭。而御碑也是几经历险,现在残破缺损,却也还是立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周宫傅祠南侧原有禊湖书院,是清代废除科举后的一座初等学校,民国改名“树人高等小学”,1915年改为吴江县第四高等小学,毛啸岑在此任教于,也出任过校长,柳、毛二人向学生宣传新文化思想、民主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改名黎里中心小学,2005年小学已迁出,书院遗址在规划整修中。</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照片是黎川北岸,南社纪念堂西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靠近南社的是李厅,李厅弄是黎里最长的弄堂,长达135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氏是黎里第三大姓,这一家族落户黎里以后,由耕织转向经商,家境日益富庶,儿孙皆读诗书举科考。李姓黎里始祖李元绅的孙子李璜是一系列儿孙中的佼佼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厅为清代前期建筑,五开间八进院落,在门楼的砖雕上可以看到康熙年号。第三进正厅为“传经堂“,李厅也叫“传经堂”。李璜及后代续建翻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璜做过国学同知、捡发淮河工、南韶连兵备道。在广东任职期间,发生“别传寺公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朝遗臣李永茂兄弟带领家眷族人来丹霞山避难,他们在此结庐筑室,到清顺治初年,见复明无望,就决定回归故乡,将丹霞山产业施予澹归和尚。之后在澹归和尚的主下,开辟道场,扩建佛堂精舍,寺宇日益扩大。李氏被视为丹霞山佛寺开山鼻祖,澹归和尚则为第一任住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澹归和尚金堡(1614~1680年)在明朝灭亡前进士及第,在南明王朝供职,随永历帝辗转奔逃,在桂林落发。金堡精通诗词、书法,尤其擅长草书。诗作有《岭海梵余》和《徧行堂集》,参与编修《韶州府志》和《曹溪通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璜在其淮河治理工程中用尽气力,甚至拿出自己的俸银和家中积蓄,为此深得上级和百姓的好评。到岭南后也是修路筑桥办学济贫,这样一位在民政方面功德无量的官,却最后成为“血腥屠夫”,还累及后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日李璜到丹霞山游玩,同行官员向他介绍了别传寺寺名的禪理,李璜对佛教兴趣不大,但还是走进别传寺,一面接受住持和尚奉茶,一面以地方官的责任,关心别传寺的香火和僧人们的生活。交谈间,李璜发现方丈室的一些壁柜,密密麻麻横七竖八贴满封条,李璜是多疑之人,住持和尚是坦诚之人,在李璜的询问之下,就回答柜中为本寺寺祖传密柜,别传寺从康熙时开始,每变更一位住持,就在柜子上加一条封条,柜内装有何物,谁也不知道。听到此言,李璜当即命人开柜检查。结果搜到《徧行堂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仔细一看《徧行堂集》中有大量反清复明的诗句,别传寺公案就成为乾隆朝130余件文字狱之一。虽然澹归和尚圆寂已有90余年,别传寺的和尚们也无人知晓这柜中反言,与澹归和尚有关的一切尽被销毁:澹归的骨塔、碑志、遗著、墨迹,连地方志所刊诗文也一律铲削,参与刻书、作序之人也受处罚,澹归派僧人全部驱逐,别传寺住持换人。</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察秋毫、举报有功”的李璜接圣旨进京觐见皇帝,李璜一路风光北上,在见皇帝前突发急症病死在京城驿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廷为表彰李璜就将李璜的儿子李大翰留京做官,游玩丹霞山时这个儿子就在李璜身边。李大翰在刑部供职一年后,忠心于王事、为官清廉,就被派任汉阳知府。在往汉阳赴任途中,一夜李大翰恍惚间看见一身披袈裟的和尚浑身血红,双手合掌不声不语前来募化。次日清晨李大翰猝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至少还有两位李璜后代子孙,在官场得意时突遭噩运,而且死前都有“红衣和尚”出现。据《李氏家谱》记载,因为厄运连连、又以讹传讹的扩散,“和尚”成了李氏家族的避讳,并将住宅“传经堂”更名“易安堂”。李氏后代也散居各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清,评弹在本地兴盛,易安堂被辟为书场,称为“易安书场”,直到为修整恢复古建筑风貌,书场于1984年关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徐家弄</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厅弄继续向西就是西徐家弄。这条弄堂附近有两户旧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一“彭宅”。这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二“徐达源故居”。徐氏为黎里第七大姓。族祖父在康熙翰林院上班,祖父辈都是吴江饱学之士和弈林高手。徐达源自小勤学,过目成诵。徐达源也在翰林院待了一年,就返回故里闭门著述,与当时的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文学家法式善等人结成莫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徐达源(1767~1846年)工诗文、擅绘画,最妙者徐达源夫人吴琼仙也工诗书、擅绘画。这座故居的第三进“写韵楼”就是吴琼仙的书房。吴琼仙刻印《写韵楼诗集》,不少名士为其题咏,其中就有写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赵翼。吴琼仙的写韵楼后来也成为一大名胜,文人们来黎里,一定要来写韵楼会诗,而在写韵楼会诗也一定“佳句妙词喷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五进院落是“新咏楼”,是徐达源的住所,在这里徐达源写就了《黎里镇志》、《吴郡甫里人物传》。徐达源的《黎里镇志》,用时三年完成这一夙愿“达源少时,即喜人谈里中往事,间有所闻辄笔于书。几长,阅新旧县志,与黎里有关涉者不满三数页,心且陋之。”</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黎里镇志》800多页,是一部体例完备、史料翔实的方志,徐达源在方志中附图10张,其一为黎里全图:湖荡、圩岸、市河、桥梁、寺庙、官舍、学舍、古迹尽数描绘其上,使今天的人也可以看见200多年前的黎里水乡。这是徐达源为黎里做的一大功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徐达源的家是文人在黎里的旅店、是文人雅集的场所。那个以为自己入了“桃花源”的袁枚,来黎里就住在徐达源这里,作诗绘画,谈古论今。在与朋友们诗文交流之间,徐达源选出部分文章、墨迹、画作勒石作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872年南浔富豪周昌富途径黎里,在一古董商处用重金购得这批石刻,置于自家花园“怡园”内,后这批石刻又被南浔小莲庄刘氏获得。这就是在南浔小莲庄长廊壁嵌的《紫藤花馆藏贴》。《紫藤花馆藏贴》刻石31方,为徐达源、刘墉、法式善、袁枚、梁同书、王文治、赵翼、阮元、洪亮吉等20余位著名文人学者的作品。这是徐达源为后人留下的第二大功绩。</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大陵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陵桥也称庙桥,单孔石梁桥,初建无考,明朝1477年由道士吴云山重建,清朝1775年再重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陵桥北端正对庙桥弄,弄长超过90米,最宽处有3.5米,是黎里弄巷最宽的。之所以名称中带“桥”,是因为原来在桥头有庙宇,甚至有人说是桥两端各有一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市河南部庙桥弄向南与船长浜弄直角相连,共长190米。</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庙桥广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庙桥广场位于大陵桥北端,原来这里有全真道观一座,俗称“大庙”,。大庙在上世纪末被拆除,仅剩道院棂星门石柱还在,石柱上清晰可见道院修建年号和工匠姓名,这也证实《黎里志》所记:全真道院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南宋的,被拆了,真可惜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院原址现在为庙桥广场,棂星门石柱被保留着,广场上有一戏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庙桥广场西侧就是“闻诗堂”。是属于殷氏家族。就是前面殷明珠的祖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殷氏家族有两兄弟在清道光年间先后中举,其中为兄者是二甲一名,就是排在榜眼后面,俗称“传胪”。二位兄弟当时的住所被翻修,为记住瓦屋苦读的日子,新居命名“闻诗堂”。</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庙桥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庙桥弄用条石铺成,明清两代这里都是黎里的商业中心。弄堂内每隔寻丈,总能找到一块两头凿有象鼻眼的条石,那就是古代的窖井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庙桥上还发生过日本兵被偷袭夺走枪支的事情,此事发生后,日本兵不敢单人在黎里活动。</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市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黎川是黎里古镇的市河,是一条丁字形的河流。在古镇景区西侧是一条南北向的河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上最左侧的河流向北约300米,通向禊湖,那里有一座道观“昭灵侯庙”,也是黎里古镇的城隍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中间的水向东流一直流出古镇景区,注入揽桥荡,那里现在是湖景公园。古镇景区东端的青龙桥到揽桥荡约200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最右侧河水向南流约700米,就是囡囝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昭灵侯庙(照片来自百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座道观始建于唐代,明朝重建、清朝经历数次毁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道观最绝妙处是整座建筑建在湖中央,晴天,蓝天黄墙绿水,色彩艳丽。雨天,雾气飘茫,道观如轻浮云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说唐太宗的第十四子,曹王任苏州刺史,在任时遇天灾,农家颗粒无收,百姓疾苦。当时禊湖有官仓贮粮万石。曹王等不及朝廷旨意到达,就开仓赈民。因此被参奏。曹王自忖:父皇处置此事为难,杀他,亲情难舍;不杀他,当众说不过去。于是投湖自尽。百姓感念他救命之举,为他建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代时期,吴越王被围困,来李祠祈祷,很是灵验。就封这位已故李唐王子为昭灵侯,并改祠为庙。后来的个朝代,对这位侯又有加封,庙的级别也层层上升,到康熙已经进为“广佑王”,同治时又封“普庇按会典城隍神”。</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明月桥</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月桥建造两条市河交叉处。明月桥也名“杨家桥”,这座桥有个凄美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末元初,杨明丰带着母亲一路南来,在黎里镇西侧落脚,就是照片上半圆形的建筑所在地,而杨家桥当时是一座无名小木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明丰与母亲搭起两间平房以卖肉为生,母子为人厚道、买卖童叟无欺,一年后就打算将房子修整一下,可这时他们周围已经没有空地,北人的涌入让这里迅速变得人口稠密。杨明丰就将平房改建成楼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明丰的肉铺对面是施姓人家的烟杂店。施家有一女施月珍正待字闺阁。每天午后杨家肉铺是生意清淡的时间,杨明丰、施月珍在偶然向窗外一瞥而含情,到每日四目相对情深幽长。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惜施家看不上这个外来难民,对杨家的提亲也一口拒绝。同时要求施月珍的兄嫂看住妹妹;调换施月珍的房间,不许他们再隔河相望。施月珍趁家人不备,逃到杨家,结果是施家兄嫂追来,一番口舌之后,施月珍纵身跃入河中。面对如此结果,杨明丰悬梁自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明丰留下遗言:望乡邻善待老母、希望与施月珍同冢、留出母亲养老之用,尚余者修造新桥。施家父母也是追悔莫及,他们将两人合葬一处。施月珍的父亲亲自主持建造新桥,一年后新桥建成,他用杨明丰和施月珍名字各取一字,命名新桥为明月桥。</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廊棚</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廊棚,在许多人的概念里,似乎廊棚是江南水乡的必备建筑。其实不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廊棚在西塘、南浔古镇是作为古镇特征的存在,但在苏州地区的古镇,周庄、同里、千灯、甪直等,廊棚只是偶尔有之,更没有作为城镇特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廊棚在黎里确实是很普遍,下一篇的震泽古镇也是如此。黎里和震泽位于苏州南部,与苏州相比,到嘉兴的距离更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与浙北更同吧。</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轩书院</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市河西端的一处民宿,外面古朴内中典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几个古镇转悠了数月,发现有一家标注“寒舍”的人家,在各古镇都有业务:民宿、酒店、酒吧和茶楼,总之是掺杂“文化品位”的旅游服务设施,不知道是不是一家公司经营管理,外面看着还行,至少“肉眼可见”地“文艺”和“典雅”。</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茶室风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家是枕水而居,游客则亲水拍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上半张好像就是一家“水岸寒舍”的茶楼或酒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下半张是黎里一家小饭店,这里的小饭店以吃面、馄饨类为主,也可以坐下喝茶。</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黎里古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