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预防溺水</p> <p>溺水事故大多发生在暑假期间,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同学朋友邀约去水边玩耍或游泳,极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各位家长必须高度重视,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务必做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 *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p><br></p> <p>1. 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p><p> 2. 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p><p> 3. 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p><p> 4. 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p><p> 5. 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p><p> 6. 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p><p> 7. 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p><p> 8. 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p><p> 9. 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p><p> 10. 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p><p><br></p> <p>遇见地震如何逃生</p> <p>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p><p>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p><p>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p> <p>1.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诱惑和侵害。</p><p> 2.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p><p> 3.不沉迷手机、网络和电子游戏,不玩暴力等不健康网络游戏;</p><p> 4.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p><p> 5.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p><p> 6.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p><p><br></p> <p>1.暑假期间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食物,少吃辛辣食物。</p><p> 2.注意饮食和饮用水卫生,不吃变质食品,防止病从口入,防止食物中毒。</p><p> 3.不采摘、捡拾野生菌、野菜、野果食用,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p><p> 4.不购买食用流动摊点的食物,发生食物中毒,及时拨打120。</p> <p>1.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p><p>2.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马路边或停放的车辆后玩耍、打闹。 </p><p>3.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未满12周岁不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车,乘车时须系好安全带。 </p><p>4.严禁搭乘农用车、摩托车、拼装车、报废车等“三无”车辆、超载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p> <p>1.在家要特别注意用火、用电、用气,防止在使用家电时触电,防止使用液化气时煤气中毒或发生火灾。</p><p> 2.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在山林里玩耍或野炊,不在野外点燃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p><p> 3.外出时要关好炉灶开关,以防失火。</p><p> 4.电风扇、空调等不宜长时间通电,外出时务必断电,以防自燃起火。</p><p> 5.不同时将几个大功率电器一并使用,防止引发火灾事故。</p><p> 6.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