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期,一5岁南召患儿,以”腹痛一周,呼吸困难1天”急诊入院。期间有一过性发热。当地检查提示“心包大量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p> <p>增大的心影</p> <p>心包积液,胸腔积液</p> <p>入院后紧急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出积液50ml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p> <p>只有一过性发热的多浆膜腔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细菌?病毒?非特异病原菌?寄生虫?结缔组织病?心肌炎?……感染,从孩子的情况看显然不是。抽血,骨穿,宏基因检测,尽可能全面的检查,查找病因……检查结果出来了,除了血常规中嗜酸细胞较高外,其它化验结果都正常,感染除外了,结缔组织病也除外了,血液疾病除外了。嗜酸细胞高提示过敏性疾病或者寄生虫病,结合多浆膜腔积液,是寄生虫吗?送检的宏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又难道不是寄生虫吗??经科室讨论,一致同意积极的在寄生虫方面进一步查找原因,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儿童常见的蛲虫,蛔虫,鲜有引起大量心包积液的。而丝虫病、吸虫病这些又常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方发生,我们南阳地区发病率极低。外送的化验一家阴性,不气馁,再选另一家,终于结果回来了,原因找到了,可以给予对因治疗了😊😊😊</p> <p>明显升高的嗜酸细胞</p> <p>真凶。外送三家,两家的阳性结果。</p> <p>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肺内病灶</p> <p>经一周的治疗,胸腔积液消失,心包积液明显减少。原右侧病灶消失,左侧近胸膜有新的病灶</p> <p>左侧出现少量胸腔积液,病灶较前增大。符合“游走性”特点</p> <p>网络资料</p> <p>右肺多发囊状、穴窟样低密度影和小片状渗出。</p> <p>多发空洞,呈“隧道征”</p> <p>双肺斑片状渗出,并可见小囊状影。</p> <p>(图片来源于杂志)</p> <p> 肺吸虫病是一种在国内广泛分布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多侵及肺、腹腔、大脑等脏器,淡水蟹、蝲蛄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人因生食含肺吸虫囊蚴的溪蟹或蝲蛄,囊蚴进入消化道发育成幼虫,在小肠中脱囊而出,穿越肠壁进入腹腔沿肝脏上行,穿过膈肌达胸腔,主要寄生在肺内或胸腔内。肺吸虫童虫或成虫向上经纵膈、颈部疏松组织移行到脑内,引起肺吸虫脑病。儿童肺吸虫脑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尤其男童易接触蟹、蝲蛄等传染源,儿童颈部相对较短,颈部软组织相对疏松,肺吸虫极易进入颅内引起脑内感染。</p><p> 肺吸虫亦可以侵犯肺部及胸膜,CT表现与病理三期相对应:1、组织破坏期(脓肿期或侵润期),虫体在人体肺组织中移行引起线状出血灶或隧道状机械损伤。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而且因虫体的移行,病灶部位随之改变。并可见斑片影之间出现“隧道”征表现。胸膜侵犯亦很常见,胸膜增厚,特别是常见局限性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甚至早于肺内改变。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双侧胸腔交替性积液,即一侧胸水减少或吸收后出现对侧胸水,少数病例有多次交替或同时出现胸水。心包增厚或心包积液亦可见。</p><p> 临床肺吸虫病诊断标准:1、来自疫区有肺吸虫传染源接触史;2、痰、粪便或肺组织中发现并殖吸虫虫卵;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升高;4、血清免疫学检查肺吸虫抗体阳性;5、有并殖吸虫在体内移行造成的过敏性病变和相应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征象;6、抗肺吸虫药物治疗有效。</p><p> 该患儿因疫情不能到校,经常随其父亲去水库边捕捉水螺,河蚌玩耍,甚至把生的含在嘴里玩耍,这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因吧。比较幸运的是目前头颅影像学正常,也没有脑部受累及的相关症状。</p> <p>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对于早期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显著,或不明原因的多浆膜腔积液,应立即进行全身反复细致检查和针对性实验室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p> <p>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溪蟹、淡水螺和螬蛄,不喝生溪水...</p><p>谨防“病从口入”!</p><p>目前孩子仍在治疗恢复中。</p> <p> 本病例的正确及时诊断,得益于我科年轻的张义堂副主任医师及赵静主治医生的认真钻研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