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活着

王沛然姐姐王浩然

<p>快乐的活着</p><p>-----写给乐乐(2009年8月,王浩然两岁)</p><p> 从你还没有出生,爸爸就想写点东西给你。可是,久久一直没法动笔,因为,爸爸突然觉得这件事是如此重大,大到千头万绪却都不值得在你面前一提。终于,今天早上爸爸好像稍微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了。</p><p> 昨天你和妈妈到爸爸的办公室玩,你一会爬上沙发、再爬上桌子,一会又拿扫帚、簸萁,生龙活虎的一塌糊涂。我就想:要是你能永远这么快乐的生活着,应该也是一件幸运的事吧?可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你总要面对自己的人生。而我能看着你的,不过短短几十年,所以有话早点说。</p><p> <b>一、&nbsp;要“活着”,</b>你要知道,不管你的爸爸妈妈在哪里,都希望你永远像现在一样活着。世间丑恶的东西太多,多到无法一一列举,但你要记住:只要你不往自己心灵上留下阴影,就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够给你留下阴影。爸爸最欣赏彭德怀,敢于向毛泽东保证:“我一不做反革命,二不自杀”,这种坦坦荡荡的胸襟恐怕也只有你的爷爷这样一世光明磊落的人才有吧?《基督山伯爵》里面的努瓦帝耶(老维尔福)即使病到只能动动眼皮,却依然是精神上强大无比的智者和现实中的胜利者,所以不管你受到多大欺辱、到了何种境地,谭嗣同、张志新式充满抗争的结局,至少让家人知道仇人是谁,也更对得起自己,比莫名其妙的“三毛式”要好得多。你的爷爷文革中倍尝非人待遇、你的奶奶历经艰难困苦,如果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也就没有今天的爸爸和你,所以无论什么境遇,都不能构成自我毁灭的理由。</p><p> <b>二、&nbsp;要有活力</b>,李军叔叔很喜欢爸爸的一句诗“但留心头生机在,人生无处不春天”,乐观的生活态度由坚强的意志、通达的知识和广阔的胸襟构成,但贯穿一个人 人生的真正快乐,永远只跟她自己的人生态度有关。那种时刻盼望别人来逗自己开心,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女孩是永远无缘于心灵的大快乐的。你强大,你快乐。</p><p>&nbsp;&nbsp;&nbsp;&nbsp;&nbsp;爸爸希望你能记得锻炼身体,永远保持像昨天那样旺盛的孩童般的精力,即使到你渐渐年老,你也要保持灵活的思维和勃勃的生机,让自己的人生像曾国藩希望曾纪泽的那样“活泼泼地”,不要浪费了这多少亿年才能由茫无知觉的零散物质组合成万物之灵的“人”的机缘,做一个快乐的人。</p><p> <b>三、&nbsp;眼里要有“活”,</b>其实,就爸爸来看,前两点已经足够了。对于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成功”与否,爸爸根本也搞不清楚它的意义与途径,所以也本来没有什么发言权。可是,如果你自己打算像当年爷爷内心深处希望爸爸的那样(他从来也没有讲过),决定在这个社会上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印痕的话,我想:你眼里要有“活”。爸爸之所以没有成为“当年明月”那样的历史写手,除开机遇等外在条件不外乎就是因为眼里没有活,有了一切条件,自己却没有去做。就爸爸的认识上看,这就是“成功”与否的分界线吧?</p><p>至于什么“仁义礼智信”、“孝顺”或者“智欲圆而行欲方”之类的原则或技巧,有些爸爸自己坚守了一些,却觉得只跟个人的心态和家庭有点关联,到社会上真正是否有用也不见得,有些则被前人欲语还休的遮遮掩掩的失去了本意,还有些则是千百年来就装门面、哄人用的。也就不再推荐给你了,你自己的社会和爸爸的是不一样的,爸爸虽然想做先知,却没有神来托梦,只好汪洋兴叹而已。</p><p> 你要记得:虽然能够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女儿,是爸爸比较得意和有成就感的事情,但这也不过只是一点小虚荣心罢了,和奶奶喜欢看见爸爸能升职、妈妈能记得买礼物给阳阳哥哥一样,凡事总得随机而动、量力而行,就像是饭后的甜点,有固然好,没有也并不会带来什么影响。</p><p>&nbsp;&nbsp;&nbsp;&nbsp;最后,爸爸还提醒你,不管你多么的爱一个“别的人”(像是你的孩子、爱人),首先要记得他是个“人”,对他人的尊重其实是基于你自己的人格独立,这,也是爸爸今天写这些话给你的基础和缘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