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有句老话,叫做“金阊门,银胥门”。所谓“银胥门”就是指包括胥门皇亭街、万年桥大街、枣市街这一带的繁华商业地区。其实,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万年桥大街一带还是非常繁华热闹的,我也经常在下班后,到那里去买鸡鸭食品水果,新鲜又便宜。每天下午4点以后,这里的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更有好多农副产品是周边农民在船上直销的,所以万年桥下停满了农船。<div>7月12日下午,拍记协会组织对枣市街进行拍记。数十年前,枣市街可能是苏州人最“甜”记忆的地方。据说民国时期,这里有电气厂、火柴厂、铁工厂、米厂、面粉厂、冶坊、木行、油坊、酱园、桐油豆饼行、茶馆等,最多时达76家之多。</div><div>当天气温高达34度,仍有15名会员参与拍记,我们的拍记活动就从枣市街口的“嘉应会馆”开始。<br></div><div><br></div> 本图片来自印心。 先贴一张枣市街的旧照(来自网络)。 这是枣市街旧照,其实也不能算特别旧,毕竟有汽车和自行车在。 “嘉应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上世纪90年代初,会馆已经破旧不堪,其戏台濒临坍塌。后政府实施低洼地改造,将会馆按原样东移十余米,重建成“嘉应会馆美术馆”,内分三进, 一楼有五个展览厅,二楼恢复原有古戏台。周二--周日免费开放。 嘉应会馆古戏台。 会馆主厅。 印心讲述本次活动具体安排。 整个会馆的厅堂和庭院均经精心布置,处处禅意。 从泰让桥上看嘉应会馆全景。 这是嘉应会馆的东侧面,前方大楼为原“二药厂”主楼,与会馆隔河相望,现为苏州城投中心。苏州二药厂始创于1946年,2003年企业改制,2010年底公司迁出。 二药厂主楼和工厂辅房,它们与枣市街隔河相望。 二药厂的这些辅房,目前成了文创园区。西侧原来的小桥现在仍然名“药厂桥”,尽管二药厂已经不复存在。 河对岸这幢大楼,虽然郁郁葱葱,其实颓相毕现,可能正在等待新主人的出现,也可能会就地消失。 我们的下一站是“韩王庙”,其实韩王庙目前仅有五开间的“尚德轩”存在,其他建筑均已随历史烟飞灰灭。 “尚德轩”外观保存尚完好,只是铁将军把门。其院子周边停满了城管、消防等部门的车子。 “尚德轩”背面。 枣市街上的“归泾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边聚集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河面远处就是“枣市桥”。 继续沿枣市街前行,就到了现在的“枣市桥”。原石拱桥在1981年,因危桥而被拆除,后重建成此桥。 这一张是网上找来的“枣市桥”旧照。其原桥设计和拆下的旧桥石料,后来被用于外城河上建蟠龙桥了(2003年)。 枣市街上路过的理发店,这两张充满历史感的理发椅,爷爷用了近70年,然后孙女继续使用,现在孙女也已退休,可以想见其年岁了。 枣市街边,与供电公司相邻片区正在拆迁中,右侧楼房已经人去楼空。 枣市街主道已经较少居民,我们就到它的背街小巷里转转。 从“归泾桥”东堍向北行不足百米,就能看到一个L型河汊,河汊包围的是“通归桥弄”和“小河浜”这两条小街巷。 这是与归泾桥平行的一座小桥,石板桥侧面有繁体“重建通渭桥”字样,据说此桥建于清代。下桥左侧为“通归桥弄”(一条死弄堂),右侧为“小河浜”,一直通到劳动路。 通归桥弄的居民,正在维修自己的水上凉棚。 “通渭桥”堍,闲聊的老人们。红衣阿婆已经80岁,她8岁起就在工厂上班,所以退休工资有四千多元,家门口还开着一个小杂货店,邻居多称呼她“老板娘”。她告诉我,上世纪门前河道没有改造前,每年黄梅季节家里都可能被水淹。现在家门口河道里建有两道水闸,二十多年来再也不需要为水患忧心了。 这是阿婆家的客厅,宽敞、整齐、洁净。 这就是“通归桥弄”,其名称来自于相邻的“通渭桥”和“归泾桥”。其实在1980年前,它叫“网船浜”。顾名思义,早期聚居在这里的居民,基本上是“网船”上的人,也就是一只小船,捕鱼捉虾网螺蛳,或搞点水上运输,多是社会最底层居民,在此搭建的棚户区。<div>现在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大多翻建了楼房,但街道狭隘,缺少阳光,在这梅雨季节更是衣服晒不干,家里东西容易发霉。逢到天晴,赶快把衣服全拿出来晒晒。</div> 看,河边的一米阳光是多么的宝贵。 天气炎热,在家还是赤膊舒服。 麻将搓起来,也是生活一乐。 这位先生我称他为“白眉大侠”,其实他只有64岁呢,颈上一条很粗的金项链,喜欢穿红袜子。 看看他家里搞得多干净,穿过3间房,后面就是小河浜,他们的卧室在楼上。 老卢和这位老先生聊得不错。 走到这里,“通归桥弄”到底,全长130多米。 来到“小河浜”,老远就吸引我的,是这位躺椅上的老伯,手持电蚊拍,身边一壶茶,头顶一只八哥,两只黄雀,守着一个小杂货铺,好一付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 他看我们注意他,主动与我们聊天。告诉我八哥会讲话,他能呼鱼唤鸟。 拿出鱼食,呼出数条半尺余长的泥鳅。你说怪吗?通常人养金鱼,他养泥鳅,这些泥鳅还真的很听话,在他指缝间穿行。。 更绝的是他能呼唤麻雀,麻雀肯在他头顶上歇息,在他手上觅食,有的麻雀还能被他抚摸。原来他号称“麻雀司令”、”鸟叔“,2012年起就有媒体报道过,苏州日报也曾对他做过专访。真的高手在民间。 他店里居然还有一元的棒冰(冰棍),少见了。 他的杂货店柜台上,也放着有水草的玻璃缸。 顺便,我还到周边转了一圈。 这是创建于1920年的鸿生火柴厂,目前仅剩这幢办公楼。由于被饭店占用,其西侧和北侧均已被新建的辅房(厨房、露天餐台等)包围,所以只有这个方向还能看到其旧貌,即使如此,正门处也已被遮蔽。 2004年重建的万年桥,打到一只鸟。解放后该桥一直是一座钢筋水泥平桥,直到2002年被鉴定为危桥后,拆除重建成历史上的三孔石拱桥,但它保留了原老桥的石砌墩台。 万年桥堍的仿古建筑,我的记忆中,这个位置是过去“苏杭线”轮船码头的位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杭州夜航轮船异常火爆,后因高速公路的兴起,耗时一夜的轮船旅行也就没落了。更早的历史可能就是接官厅吧。 这是环城河边上的万寿亭,亭子左侧是皇亭三碑。上世纪末以前,这皇亭街在每年洪灾期间,都会被水淹,是苏州有名的低洼地区。1999年底,皇亭街低洼地改造开始,到2000年底,改造工程结束,180多户小区居民回迁,彻底摆脱了洪水的侵扰。<div>皇亭街的得名与康熙当年南巡苏州有关。1684年,康熙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他到苏州的时候,告诫当时的地方官员要廉洁奉公,体恤民情,使人民安居乐业。当时的江苏巡抚汤斌,把康熙这段行程以及口头指示勒石树碑,还为这块碑盖了一座万寿亭。苏州老百姓习惯称其为“皇亭”,此处一段窄窄的弹石路也因此得名“皇亭街”。除此之外,皇亭街还有两块御碑,分别是乾隆十六(17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的春天,乾隆帝两次下江南,来到皇亭街写下的诗文。<br></div><div>万寿亭也是改造时重建的(原琉璃瓦的万寿亭,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坍塌消失数十年),皇亭三碑也从民居里抢救出来,竖立在万寿亭一侧。万寿亭上的匾额、对联,则是一位周登良老先生,于2014年自费捐赠的。<div><br></div></div> 目前两块碑上的大多数碑文,还清晰可见。 皇亭街小区临河部分,万寿亭周边,现在已经建成小游园,供居民、游客休闲娱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