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场战役”完成“三重角色”

叶君

<p><b style="font-size: 20px;">——车都税务人就地转化,继续奋战防汛一线</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洪不怕险情多,就怕查险走马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险段上藏新险,涵闸险情是大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及时发现是关键,果断处理安全多。</p><p><br></p> <p>  为方便队员记忆,武经(汉南)区局防汛先锋突击队队长刘志念提供“顺口溜”,提醒队员防汛要点。作为突击队队长,每天除了亲自参加不间断巡堤工作外,还肩负着首批三个巡堤查险小组的组织协调、纪律检查、安全教育工作,一天下来,忙得脚不沾地,是他的工作常态。而两个多月前,他还下沉在武经(汉南)新渡大队开展防疫工作,从1月29日到4月20日,转运病人、入户排查、运送物资,处处都有他的身影。</p> <p>  7月12日,武经(汉南)区局防汛先锋突击队集结完毕,首批3个巡堤查险组51人按照区、街指挥部要求到达指定的东荆街道通顺河责任段,负责位于通顺河和长江大堤之间总长近6公里大堤的巡堤查险工作。通顺河通过军山黄陵闸口与长江联通,日常水位21米,警戒水位26米,当前水位26.89米,离区局堤防段最高处2.1米,最低处1.2米,持续高位,形势严峻。一旦溃堤,周边2800亩农田,1200亩鱼塘,都将会损失严重,洪水会直接越过区局防线,汇入长江,对长江整体防汛造成巨大压力。队员们接到任务后,立刻投入战斗,3个组与当地干部一道按照每公里40人的配置开展不间断巡查。在6公里的防段中,有4公里为重要险堤段,坡面均为松软泥土,抗渗能力差,杂草丛生,蛇虫繁多,有2公里白蚁洞密布,巡查任务艰巨,工作条件恶劣。</p> <p>  在首批冲上防汛一线的51名干部中,有41名干部也冲在了区局对口社区的防疫一线,95%以上干部都下沉就近社区开展防疫工作,80%以上来自各政策业务科室和税源管理所。这是一支始终忙碌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防汛救灾的队伍,在“三个战场”之间迅速转化,努力完成下沉干部、税务干部和防汛干部的“三重角色”。</p> <p>  军山税务所的张武德同志,是一名军转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高度服从组织安排,克服路途遥远等困难,前后奔赴多个对口社区支援工作,在复工复产期间,认真落实企业“两税”困难减免优惠工作,总结“四个全面”工作法,形成可推广经验。98年在空军部队守护过赤壁大堤的他,如今又主动报名走上大堤,发挥“老带新”作用,总结“四防”工作要点,建议抗洪一线大堤人员在巡查时,“防渗水,防管涌,防土堤草动,防蚁穴鼠动”,为防汛工作保驾护航。</p> <p>  85后干部黄祥辉同志,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批报名,后期又发挥写作特长,采写了一批质量好、实效强的防疫宣传稿件,为防控工作凝心聚力发挥积极作用。7月11日上午,得知区局正在组织突击队后,他再一次第一时间报名,截止目前已经在大堤上全勤达50多个小时。13日值守时,在与另两名同志巡查责任堤段中,由于夜雨路滑,他不慎摔伤,当即鲜血淋漓,但他简单处理后立刻与组员汇合,继续开展巡查工作,用行动表明了青年干部的坚守与担当。</p> <p>  目前,51人已经在大堤坚守了2天2夜,已标记管漏点17处、蚁洞27处、散浸点141处,处理蛇患6次,开展除杂清路近千米。</p><p> (by 陈明 黄祥辉 叶君)</p>

防汛

大堤

工作

干部

区局

巡查

查险

巡堤

防疫

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