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夏天,襄河种马场场部为了解决冬季取暖燃料短缺问题,作出了派遣人员到近一千公里之外的黑龙江七台河市寻找煤源开办煤矿的决定。决定由二分场的金队长任矿长,谭队长、刘队长任副矿长,指派20名刑满释放留场农工,在七分场选派22名男知青(天津10名、上海12名),择日开赴七台河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极大反响。一些人认为煤矿又脏又累又危险,何必自讨苦吃; 一些人在七分场已分配到较理想的工作部门,诸如食堂、牧马、小卖部、卫生室、汽车队,还有一些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的,不愿轻易调动;还有一些人基于各种想法,诸如穷则思变的、贪图煤矿待遇高的、置生死于度外并充满冒险精神的、抱着“树挪死人挪活”想法的都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我没有征求家里意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的事自己决定,报了名并有幸被选中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天津知青有张德胜、郭大水、孙玉东、宋乃强、刘志强、孙良仲、刘云洪、杜连池、刘永光(已故)、刘顺奇10人;上海知青有朱根喜、孙爱光、陈龙定、丁汝琪、张维奇、孙荣庆、张必祥、崔恩弼、姚忠信、陈邓武(已故)、高晓声(已故)、徐东海(已故)12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台河市(当时还是特区)在佳木斯和牡丹江之间的勃利县附近,这一带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鸡西煤矿、双鸭山煤矿、鹤岗煤矿等。日本人在侵略中国东北期间,曾在此地疯狂地掠夺式开采。七台河有东风(2005年11月27日七煤集团东风煤矿特大矿难还记忆犹新吧)、新建、新兴、桃山四大国营煤矿,我们只能是寻找国营煤矿放弃的煤层厚度不超过1.5m的煤源来开采,其实就是民办小煤窑,而寻找合适的煤源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我们在茄子河的山坡下搭起带来的帐篷,用树棍搭成铺,铺上稻草;厕所也不用、随地解决,反正40多人都是男的;曾在火车上任二级厨师的李师傅(也是留场农工)掌勺,虽说当时尚属缺油少肉的年代,但是李师傅的烧茄子、地三鲜颇具“馆子味道”,大家时常是四个大馒头两份菜,算得上大快朵颐;饮用水则就地取材,在河沟里挑水(后来因水中含有不明成分的微生物,40人大多数都得了红眼病)。随即开始了寻找煤源工作。每天任务就是挖1m宽2m长3m深的 “探槽”,看看有无煤源的痕迹。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地持续了一个月,毫无结果。经人指点,找到了煤源,在“缸窑沟”(位于七台河火车站的前一站,今后向襄河种马场运送煤炭较为便捷)附近选好了址,白手起家开办了“七台河市襄河煤矿”,我们也从农场职工变成了矿工,我们也从帐篷里搬到稍许简陋的房间里,结束了风餐露宿的野外勘探生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一身新的工作服穿在身上时,大家别提多高兴了,戴上矿帽,结伴去七台河特区唯一一家照相馆拍了合影照以示纪念。</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部分天津矿友摄于1970年(七台河特区唯一一家照相馆)</p><p>前排左起:杜连池、刘云洪、郭大水</p><p>中排左起:宋乃强、孙玉东</p><p>后排左起:刘永光(已故)、刘志强、孙良仲</p> <p>七台河市风光(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著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