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觉察作业:</p><p>1、觉察自己接受不了孩子身上的哪些问题?</p><p>——返照自己接受不了自己身上的哪些问题?</p><p>——接受不了自己的什么身份定义?</p><p>——比如,我怎么是这样的妈妈,怎么是这样的妻子,是自己接受不了的。</p><p><br></p><p> 我接受不了孩子邋里邋遢的;不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说话爱炫耀,喜欢报怨,碰到困难,不动脑筋自己先想办法,向外求,做事情不认真。</p><p>接受不了孩子的这些问题,同样也照见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这些行为。看到家里任何地方有脏,乱,差的地方就心烦,看到孩子不讲卫生也烦,起情绪。在学堂看到厨房脏乱就很烦。我自己不喜欢说大话,也很不喜欢自己报怨。凡事儿能自己做到的就不愿意去麻烦别人。比如让别人帮我洗衣服,烧热水,找这找那等等,只有在自己一个人完成不了的情况下才肯麻烦别人帮忙。</p><p>我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坏女人,不合格的女儿,不称职的老师,一个不努力的人等这些身份认定。自己对这样的身份是抗拒的,所以看到别人是我所认为的这样的身份时,也对这样的人很抗拒,不愿意多接触。</p><p> </p><p>2、 觉察你对待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后的评判标准?</p><p>——是否用自己看到和认为的结果去评价孩子做事的过程?</p><p>——比如,对孩子洗碗这件事,你是在看到孩子没洗干净这个结果之后,根据自己认为的不干净就评判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没有用心呢?还是可以看见孩子在做的过程中的努力和专注?</p><p>——觉察自己的模式后,思考怎样可以“阴阳”结合的对待孩子的做事?</p><p><br></p><p>我一向以孩子的做事情的结果为评判标准。比如洗碗洗不干净,会当然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做事不认真,不努力;早上不能按时起床,我会评判孩子懒,没有自律性;跑步没有按规定时间跑完,我会评判他中间肯定玩儿了或者走了;孩子衣服很脏了还不换洗,我评判他不爱干净;孩子爬梯子,最上层不敢上,我会评判他胆小不够勇敢等等。细想了一遍,我给孩子的评判好多好多。</p><p> 反思:每当给了孩子一种评判时,就会有情绪,给孩子投射出的能量也是负能量。不论孩子的行为结果怎么样,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体验,是自己动手的过程,对他都有成长,所以做为妈妈,老师更多的是体会孩子做事的过程,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