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明建市历史中,梁灵光是名字频频出现的省级领导(时任福建省副省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既然有缘看到《梁灵光回忆录》,并被其传奇经历所吸引,就梳理个全书概貌,以满足自己书生爱书的心理,也顺便以飨有同好的读者。 <br> 序与后记<br><br> 梁灵光著《梁灵光回忆录》1996年11月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大32开,精装,48万字,正文746页。<br> 叶飞为其作序:<br> 梁灵光同志的回忆录已经写成,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我和灵光同志相识已经半个世纪了,确有责任为这本回忆录说几句话,欣然命笔。<br> 我和灵光同志在1940年5月相识。那时正是艰难岁月,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的抗战局面还未打开,而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挫于华北之后,正把磨擦重点转移到华中。我率领新四军挺进纵队进驻江都郭村,准备击退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发动的反共进攻。此时,灵光同志是苏北游击第二纵队(原代号为抗战支队)第二支队队长,这个部队的建制属于国民党省属游击部队,被迫北移,并将投入进攻八路军南下部队的内战战场,地下党组织准备组织该部战场起义,他来郭村与我联系此事。以后,这个支队的一大队在洪泽湖畔与八路军遭遇,于是发动了武装暴动,加入了八路军;二大队被反动武装包围缴械,一部分干部来到郭村,参加了挺进纵队。这年8月,我军进入黄桥地区,灵光同志在我队活动的中心地区如皋县任县长。11月,他根据通如海启四县联席会的协议,带了一个秘书和一个警卫员接管旧南通县政府和县保安旅,成立抗日民主政权,担任南通县县长兼旅长,颇有传奇色彩。<br> 这段时间,相处不久,又是戎马倥偬,但我对海外归来的同志颇有好感,因此对灵光同志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灵光同志出身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儒商家庭。他年轻时追求真理,向往革命,曾参加上海的爱国学生运动,嗣后辗转到了南洋,在马来亚执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他放弃优裕的生活,从南洋回国,投笔从戎,共赴国难。他在国民党统治区游击部队的复杂环境中从事抗战活动,确也经受了锤炼,增长了才干。<br> 1943年春,日寇对苏中根据地四分区进行残酷的“全面清乡”。10月,梁灵光同志担任该区抗日民主政权的专员,坚持原地斗争。我虽然曾主持过苏中区党委和军区的领导工作,由于斗争环境的艰苦,与灵光同志见面的机会不多。直到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整编,我任第10兵团司令员,意外地发现灵光同志担任兵团所属第29军的参谋长。这是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临危受命,组建华中九分区,坚持敌后斗争,发挥了军事才能,部队也发展壮大,上升到第29军。第10兵团进军福建,就派他率领先遣部队先行入闽。<br> 福建解放,省委要我推举厦门市的领导人选。厦门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鸦片战争后就是“五口通商”之一,又是侨乡。灵光同志文化水平较高,有侨居国外的经历,又有军事、政权、经济、统战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就把他从军队中抽调出来担任厦门市市长工作,以后又调任福建省副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主管工业、计划工作。<br>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在劫难逃,一同受到残酷追害。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虽然分开在不同的部门和地方工作,但仍经常保持来往。1988年,我们又在全国人大重逢,共同为人大和侨务工作尽绵薄之力。<br> 《梁灵光回忆录》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自己所经历的错综复杂、艰难曲折的革命生涯,真实地叙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诸如:一二九学生运动、开辟苏中四分区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斗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建国后的福建经济建设、“文革”后调北京主持轻工业部工作,以后又调广东参加广东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等等,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他所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的历史,这是极为宝贵的。<br> <p> 梁灵光的后记记述了该书的诞生过程。</p><p> 梁灵光与张维兹同龄,都是1916年出生的,与张老80寿辰之时谢绝一些老同志和有关部门计划为其写一本传记的好意不同,他则是在已成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p><p> 1994年前,在一些老战友和较熟悉的朋友及一些年青同志的多次提议催促下,考虑到我个人的命运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密不可分的,而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自己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的翻身解放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为了给后来者总结一些经验教训,提供借鉴,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生做一次全面的回顾总结,我才下決心写这本回忆录。</p><p> 两年来,在广东、福建省委,南通、厦门、广州市委和永春县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经济貿易委员会,南通市委党史工委,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中国轻工总会轻工业史学会,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共同协助,使得我撰写回忆录的工作顺利进行,并多次易稿。最后终于成书出版。其间,我还得到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州市委办公厅及广东、福建、广州等省市档案馆、从化温泉宾馆等单位的热情帮助。而惠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美嘉彩印公司、广东(香港)旅游公司、中山今日集团、金海商厦、东莞先弛公司、广州叉车经销公司等单位更为这本书顺利出版鼎力相助。</p><p> 在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我还得到方忠英、戴致君、邱文生、汤爱民、卢荻、李芮以及王强、吕东征、陈国梁、杜玉琦、刘永生、沈维丽等同志的协助。卢荻、彭澎同志最后协助修改润色。杨万秀、黄慰慈同志为本书提了宝贵的修改意见。</p> <br> 要目<br><br> 全书正文共十八章,没分单元,为阅读和记忆的方便,我自己将其归纳为七个单元。<br> 第一单元是两章。这一单元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言来命名的话,是他那个年代的“鲜衣怒马美少年”。第一章“童年和少年”,分两节:“童年和家庭”和“少年生活”;第二章“从事地下活动”,分五节:“思想转变”、“参加党团地下活动”、“编辑《平话》”、“一二九学生运动 参加沪、宁请愿”和“马来亚执教 参加革命活动”。<br> 第二单元“抗日战争”有三章。第三章“回国参加抗战”,分七节:“返回苏北”、“任视察委员”、“组织抗战支队 初进江海平原”、“组建政工队发展抗日武装”、“风凰桥事件”、“金锁镇风雨”和“从郭村到黄桥”;第四章“开辟苏中四分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分八节:“筹建如皋县政府 黄桥决战”、“争取薛承宗”、“‘单刀赴会’ 接管南通县”、“改造保安旅 发展地方武装”、“发动群众 减租减息”、“开辟通东、通海、通西地区”、“反‘扫荡’、反‘清剿’”和“欢迎邹韬奋考察抗日根据地”;第五章“反日伪‘清乡’的斗争”,分六节:“反‘清乡’的准备”、“反日伪‘第一期清乡’”、“奉调四专署 反延期、高度‘清乡’”、“改造基层政权”、“财经文教战线的斗争”和“迎接抗战胜利”。<br> 第三单元“解放战争”有三章。第六章“解放战争中坚持敌后”,分七节:“备战如皋城”、“‘白浦事件’与‘南通惨案’”、“临危受命组建华中九分区”、“南马塘首战告捷与新七团的组建”、“西亭、刘桥战斗受挫”、“插回南线 打开通中局面”和“灵甸大捷”;第七章“转战通如海启”,分五节:“群众游击运动蓬勃兴起”、“分区主力连战皆捷”、“解放区的财经文教工作”、“土改复查、‘三査三整’和大参军运动”和“率部上升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八章“在解放战争的最后岁月里”,分五节:“参加准海战役”、“横渡长江天堑”、“攻克月浦、吴淞解放上海”、“先遣入闽”和“追歼逃敌 解放福州”。<br> 第四单元“在福建”有三章。第九章“主政厦门”,分六节:“同安集训”、“接管厦门 民主建政”、“打破封锁 复工复业”、“反特防奸 巩固海防”、“修建厦门海堤”和“让朋友们靠拢我们”;第十章“福建工业的艰难起步”,分五节:“‘一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对私营工业企业的改造”、“‘以轻为重 以轻养重’”、“古田溪水电站的建设”和“修建鹰厦铁路与南福铁路”;第十一章“在福建省政府十年”,分七节:“制定福建地方工业发展纲要”、“‘地方工业遍地开花’”、“三明工业城的崛起”、“大炼钢铁的得与失”、“三年困难与七千人大会”、“战备支前与‘小三线’建设”和“‘四清’与‘五反’”。<br> 第五单元“‘文革’与赴京”有两章。第十二章“‘文革’十年的磨难”,分三节:“‘在劫难逃’”、“蒙冤•受审•辩诬”和“复职之后”;第十三章“出任轻工业部部长”,分四节:“拨乱反正 调整整顿”、“改变重‘重’轻‘轻’的状况”、“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积极引进 促进开放”。<br> 第六单元“在广东”有三章。第十四章“广州改革开放初展端倪”,分七节:“受命南下 主政羊城”、“解放思想 统一认识”、“调整国民经济 加快改革步伐”、“减少流通环节 促进农业发展”、“大抓市政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第十五章“主持广东省政府工作(上)”,分六节:“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试办三个经济特区”、“开放广州、湛江两个港口城市”、“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开发海南岛及‘海南汽车事件’”和“放宽政策 振兴山区”;第十六章“主持广东省政府工作(下)”,分四节:“经济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大抓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重视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和“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br> 第七单元被我起名为“高天晚晴霞满天”,有二章。第十七章“在广东省顾委和全国人大”,分六节:“为省委出谋献策”、“加强侨务立法”、“出国考察侨情、慰问侨胞”、“关心国家社会大事”、“兼任香港中旅董事长 创办深圳华侨城”和“兼任暨南大学校长七载”;第十八章“对外友好交往”,分七节:“广州与洛杉机结成友好城市”、“广州与马尼拉结成友好城市”、“广东与马萨诸塞结成友好省州”、“访问英国、法国”、“访问日本兵库县”、“参加‘地方时代’国际会议”和“访问夏威夷”。<br> 这些要目,导读着比砖头还厚的《梁灵光回忆录》,浓缩了他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br> <p><br></p><p> 书缘故事</p><p><br></p><p> 我最初知道《梁灵光回忆录》是在市政协2000年出版的《崛起》上,前面第一辑“运筹帷幄”的首篇就是梁灵光的《三明工业城的崛起》,文末标注节选自该书。在三明建市40周年之际选编的《崛起》,是当时最权威也最全面的三明建市历史书籍。因此,第一辑“运筹帷幄”收入的是省市级领导鲜为人知的运筹帷幄故事;另几篇文章分别是:伍洪祥《叶飞与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张维兹《三明回忆》、陈明《忆三明建市设想的实现历程》和丘建平《三明市创建初期的回顾》。</p><p> 在三明建市历史中与梁灵光紧密相连的自然是张维兹了。《崛起》中所选的《三明记忆》更早时刊载于李晋田主编的《三明面面观》(福建地图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p26-30),那本书登有我与童大焕合写的《三明地域文化》,所以会有收藏。因小时在市委大院这些父辈好官的身边长大,随后又卖书为生,还特别关注建市历史,一阅之下就知这是对1958年始的建市历史说得最清楚的文章,没有之一!以至时常翻阅,百读不厌。再后面我在2006年8月将陈盛美、林荣发《三明建置沿革》(《三明日报》1999年6月2日、9日、23日、30日)和张维兹的《三明记忆》合写成一篇读书笔记《三明建置的变迁史》。又过了十年,我在2016年年底时加上三明市档案馆馆藏照片和档案,做成美篇文章《我的三明我的家1建置沿革》发出去了。两年后我发第二轮时,文联主席黄莱笙下半夜4点给我发来一浙江作家说“三明人不懂贺敏学是忘本”,让我开启写建市元老的历程。我写贺敏学第二篇时,想写张维兹的念头就一直冒出来,是被我硬压下去的。</p><p> 2018年12月1日上午,我喝咖啡开始写张维兹这篇。从贺张见面,再加上我想要的这块土地与外来文人不一样的描述开始一路往下梳理着,一直到晚上下半夜2点,只剩结尾点题的时候,妻子来叫我去休息并问我在写什么,结果我胸中郁集的文气是讲她听掉了。我说:张维兹这名字从他来三明我爸做他的部下开始,在我的耳边和心里响彻了60年……我从一开口跟她说开始就满眼是泪,那是我想写这篇东西60年来的心理因由,是我一生命运与追求的病灶与痛点。后面待妻子睡着后再去电脑前往下写,激情状态已在讲述时发泄掉了,就只能简要地复述一下,文字没初说时那样富有激情了,但还是写得流泪。我到后面全部写完再放上美篇,过审了再放朋友圈和好友,都到3点左右了。这一天整个是激情燃烧的状态,为了新视角的三明建市历史,为了自己的使命。临睡前看点击率,都下半夜了,还是有人在看。次日一天里有数千人看,后面点击率一万多,这在三明这样的小城市,已经是破天荒的数字了,是我迄今为止美篇文章的最高纪录!其次才轮到写陈景润的贤妻独子那篇。</p><p> 再后面,我按顺序写过了范元辉、张振福、侯林舟和许集美之后,继而写迁明企业,梁灵光在《三明工业城的崛起》提及的三明的地利就进入我的眼帘。文中披露,50年代初空军入闽选机场时曾选中三元县这块土地,后因列东后面的虎头山超过机场的净空高度而放弃。后来为化工厂选址的陈明从铁路沿线的军用地图上发现三明等高线很低,是大山区中的一块罕见的小平原,两人和张维兹等一起促成了省重工业基地落地三明。我将此精彩记述写进了关于建市历史的美篇文章中。再后面,我就顺势一路往下做迁明企业、三标厂和三明知青。因三标厂那本写到余震岳,我有送本给他,便跟他有了联系,并就此接触到久闻大名的《梁灵光回忆录》。</p><p> 2020年5月27日上午,我去采访余震岳时,这位已是90高寿的老人家带给我《梁灵光回忆录》、《伍洪祥回忆录》和《上善若水――张维兹纪念文集》、《南下风云》等。随后,余老知道我喜欢这几本书,但手头上又没有,就四处为我去找寻。</p><p> 7月4日上午我去列东,到杨庆桢家。余震岳来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杨庆桢这,就在他家楼上。他很高兴,说那他上来。上来后他讲帮我找张维兹的媳妇林强要的《上善若水》,这天刚收到。他即送上5楼到杨庆桢家亲手交给我。他还和我讲述了与林强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我听了很感动,为张老的为人,为大家对张老的怀念,为张老家人的明理,为张老与万方、秦文琴和方建国老师这些前辈文人的深厚情谊,也为余老这样的前文人官员为我这样的后辈书生找书的古道热肠而感动。</p><p> 后面,余老又为我找到一本《伍洪祥回忆录》,来电话说我手上这本可以不要还他了;《南下风云》市政协还有,可以去找他们要;就是《梁灵光回忆录》没有着落,还要还他。我爱书如痴,好书过手,就愿留香,便想得写篇读书笔记。既然要写,就写一组,我上次写张维兹意犹未竟,且跟《上善若水》此书有缘,就先写了《历史铭记张维兹》,再来写《运筹帷幄梁灵光》。</p><p> 7月13日上午,我在理《梁灵光回忆录》的文字时,前村知青陈体元留言:“我把你写的《历史铭记》发给他儿子和儿媳了。”我想,他是转发给同为前村知青的林强了。我去年编《三明知青》因稿子不够有向体元兄索稿救场,他给我一组文稿,其中就有林强的文章,她这位张老的儿媳妇也成了我所编的书的作者之一。</p><p> 他又再发来:“体元早上好!/感谢你转的信息,重温了老爷子的为人处世的一生,的确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我们工作生活严格要求,精确到不许迟到早退以早回家,那怕是早几分钟都不允许。一生无存款,他告诉儿女有困难提出来可考虑,否则都捐出,捐的对象是他的部下生活困难,特别是子女下岗、孙辈上学的,定期补助。小丁兄妹都有工资收入谁也不会开口索要,我们在他身边非常支持他善举,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得到精神上的食粮。回忆生活几十年居然从来没有口角和不高兴过,晚年老人对我说:对不起这么多年你这么照顾我,可我什么都没留给你,我答别这么说照顾家人是应该的,他说我从没把你当儿媳妇而是一直都是当女儿看待。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我也永远怀念他。”</p><p> 我猜这是林强的留言,从儿媳妇的角度勾勒出张老晚年和蔼可亲的形象,看了很是感动。</p><p> 快12点时有电话来,是林仁华的,说出版社将《三明知青》书稿寄来了。下午我冒着大太阳赶去。15:30多仁华拿着快递来,已经拆开,还有新的封面。这次的封面和彩页是铜版纸的。屝页上有标是二校,还有日期。封底上有条形码,封面上的下方有标上“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名称。我让仁华在手机上问对方:书号批下来没有?对方很快答复,说批下来了。我听了很高兴。总算给我盼到了!</p><p> 我坐沙发上将书稿放在茶几边上校看。拿出笔来,对方有询问的地方当场标记。我一页页翻下去。一个下午全部看掉,处理好,再交给仁华,让他明天寄还给出版社。</p><p> 晚上接着弄梁灵光这篇。</p><p> 时间的流水滚滚向前,张维兹和梁灵光他们老一辈有责任记下他们的历史轨迹,让我等后辈钻研与传承;我们这一辈也有记下自已这一辈的命运和追求的使命。社会,人生,就是这样环环相扣、浪浪相推地往前行进着……</p><p><br></p><p> 二0二0年七月十二日至七月十六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