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金山的日子

依柳

<p>疫情期间停下了旅行的脚步,生活在金山石化的海滨小城。远离喧嚣,享受悠悠然的慢生活,逛逛石化,看看金山的一些小镇,收获快乐,记下过程,三言二语,慢慢品味……</p> <p>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是围海造田而建成的,这块碑之处就是当年海堤与海水的分界地。</p> <p>七十年代建厂的介绍</p> <p>曾经的滨海电影院。当年市区放得首轮影片一样可以同步看到,石化人那个自豪呀……</p> <p>石化百货商店,留在记忆中。儿子为了买辆玩具小汽车赖在地上不肯走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电影院百货商店都落寞了,只是还静静地守在经纬交织的十字路口。</p> <p>由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为主体得医务人员来到金山,建立了金山医院的前身。老石化人当年去院治疗会说:去四院看病!如今旧址已成了法律、公证等办公場所,新院搬到了北边了。</p> <p>医院旧址外的人行道,静悄悄的。</p> <p>当年海堤下随塘河填埋而建的荟萃园。</p> <p>北随塘河路,老石化人称呼“步行街”,当年开张时人声鼎沸,如今随着石化城不再向南向大海要田,北边新城矗立,步行街已冷落许多。</p> <p>曾经的石化商业中心,最热闹的十字路口,右下角这块地方被电影“黑三角”放映后也称为黑三角,在那个年代由一些无所事事,被认为小混混扎堆地方是事非之地,因而得以这称呼,老石化人至今还是叫这儿黑三角。这儿也曾经扬眉吐气过一回,某次国际足球赛,中国队赢了,国内到处小青年上街庆祝,黑三角也足实热闹了一次,欢呼雀跃,呼喊爱国口号,直到深夜还有兴奋的球迷久久不愿离去………</p> <p>医院对面小公园还在,小公园三字好亲切。儿子从小就是这儿常客。</p> <p>当年的小树已成参天大树。</p> <p>曾经陪儿子捞蝌蚪的小河。</p> <p>荟萃园小巧玲珑,尽显江南园林特色。</p> <p>荟萃园东边的一大片绿地也是由随塘河填埋而建,当年抽调各单位人员参与“会战”,我也荣辛成为了其中一员,挥汗大干。如今看着已成森林公园的绿地,那后来又添加的生肖石雕很是欢喜,那小女孩的形象可是很久远啦!</p> <p>已成天然大氧巴的绿地。当年在幼儿园工作时,带孩子会到这块绿地嬉戏晒太阳,那时坐在绿草坪上可以见蓝天,如今己绿荫遮天。</p> <p>绿地尽头,就是围海造田而建的金山宾馆。左楼是后来又造的新楼。</p> <p>梅州村北边幽静的道路</p> <p>无人打扰的人行道,绿意盎然。</p> <p>新兴的石化城周边,可以走走看看的小镇很多,亮点不少,首先踏进金山卫镇。</p> <p>金山金卫镇的抗日遗址纪念馆。</p> <p>当年侵华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冲入南门,在此烧杀抢夺,这是杀人塘所在地,多少国人倒在东洋鬼子屠刀下,日军由此一路北上攻入上海市区,又杀向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历史不能遗忘、历史不能被肆意抹杀!</p> <p>金山卫镇被害人的名字一一刻在历史的墙上,这是冤魂无声的抗议!!!</p> <p>走入松隐镇的华严古寺。</p> <p>金山松隐禅寺。</p> <p>建于元代时期的古寺。</p> <p>寺院边的小溪民居似一幅水墨画。</p> <p>金山亭林镇。</p> <p>元代文学家杨铁崖手植古松</p> <p>已有六佰多年的古罗汉松</p> <p>古松园内一角</p> <p>古松园外格桑花开得正艳</p> <p>亭林名人,江南孔子顾野王。</p> <p>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又著有舆地志,为全国地理总志。</p> <p>曾经在此山丘筑屋苦读,后人故名读书堆。</p> <p>舆地志的介绍</p> <p>楷书的介绍。可惜原书已不复存在,唯留下残卷几千字留在日本国,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走进全国卫生城镇张堰。</p> <p>金山张堰</p> <p>姚光故居,也是南社展示地。张堰的南社纪念馆是姚光原故居,他也是南社一员,已于新中国成立前去世。</p> <p>姚光家族捐献了很多书籍给国家,这是老市长陈毅写的回复,盛赞姚家。姚石子即姚光。</p> <p>前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书写一幅。</p> <p>江南绵绵雨期中来到了漕泾水库村的尚品书院观荷。</p> <p>金山漕泾水库村尚品书院。</p> <p>晶莹水珠铺满荷叶</p> <p>书院的读书屋</p> <p>雨天观赏荷花是个绝佳选择。</p> <p>书院陈列的抽象艺术雕塑。</p> <p>网络截图的水库村曾经在秋季举办过的丰收节图片。</p> <p>石化城,经历着和它一起成长,一起走过的路,如今老城区保持着幽静,新城区更加美丽,祝福金山、祝福石化城!</p> <p>新建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p> <p>石化新城区,面对区政府。</p> <p>绿地似公园,还有人垂钓中。</p> <p>雨盟咖啡馆边的荷花开得真艳</p> <p>愿金山,石化城,犹如破茧成蝶的美丽蝴蝶带给我们美好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