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一年食菌季 云师大附属融创小学温馨提醒:谨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我是楠楠楠呀

<p>随着雨季的来临,云南又进入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时节。这个季节,野生菌早已作为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之一,融入在云南人的日常生活中。野生菌虽然美味却也“暗藏杀机”,加工食用野生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来听听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的建议吧。</p> 加工食用野生菌注意“7牢记” <p>1.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吃!</p> <p>2.不易识别的菌子不要吃!</p><p>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p> <p>你会听说有人吃鸡枞中毒,鸡枞是无毒的,是因为误食了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如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p> <p>3.最好不要吃杂菌!</p><p>杂菌不易识别,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p> <p>4.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p> <p>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p> <p>5.一定要煮熟炒透!</p><p>我们云南人最爱吃的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会中毒,可能出现“小人国"幻觉。</p> <p>6.吃菌子最好不饮酒! </p><p>酒精可以促进毒素的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重中毒症状,因而吃菌时最好别饮酒。</p> <p>7.吃菌子中毒必须立即就医!</p><p>凡是在吃过菌子后,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p> 远离毒菌的“两个金标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金标准:</p><p>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要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金标准:</p><p>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p><p>只吃熟知的食用菌!</p> <p>食用野生菌后10分钟到48小时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早到医院就诊,同步可以立即采取以下方法:</p><p> ⑴如意识清醒,可让病人饮浓茶或微温开水,然后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反复多次。</p><p> ⑵吐、泻严重者,要多饮水并补充电解质(药店出售的腹泻的口服补盐液即可)。</p><p> ⑶在自行救治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送病人到医院抢救,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p> <p>野生菌虽然美味,食用也要注意安全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