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疫情防控期间给全校学生家长的假期生活提示

美友59249217

<p>  疫情防控常态化,假期生活拉开了序幕。对于每个家庭而言,疫情带来的紧张担忧,长期居家的不自由感,以及短暂的复课开学,可能会让学生家长感到压力,同时,一些家长也发现孩子出现了作息不规律、学习缺乏兴趣、长时间玩手机或游戏、情绪烦躁等情况。我市虽已确定为低风险地区,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时刻,更加需要家长做好自己及孩子的身心调适,共同做好疫情防护,共同营造健康稳定的生活氛围。为此,我们向全校的家长提出如下建议:</p> 建议1 <p>普及疫情防治知识,不传递负面情绪。</p> <p>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外出必须携带口罩,根据需要佩戴口罩。恐慌和紧张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请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互帮互助。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p> 建议2 <p>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p> <p>  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保持积极心态。</p> 建议3 <p>帮助孩子判断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p> <p>  家长要直面孩子关于疫情的相关问题,积极与孩子沟通,不回避疫情状况,以恰当方式、以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的防控措施以及假期居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p> 建议4 <p>制定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p> <p>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p> 建议5 <p>有效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孩子沉迷网络。</p> <p>  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p> 建议6 <p>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p> <p>  不到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确定需要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p> 建议7 <p>分享逆行者感人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p> <p>  要让孩子了解,虽然我国的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但是全球疫情蔓延趋势很严峻。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斗中,有无数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安全。引导孩子关注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迹,学习他们勇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p> <p>  希望全体家长安排好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保持良好平和心态,全力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p> <p>👇👇温馨提示:以下链接、广告和我校新媒体中心无关,请不要点击浏览。</p>

孩子

疫情

家长

情绪

建议

生活

居家

防控

新冠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