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进博物馆,对各门类的文物完全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在吴中博物馆的吴风、吴雅馆内浏览一遍,很吃力地寻找标注,看看说明,了解一下而已。</p><p> 幸运的是巧遇了张朋川教授。张教授最早是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2000年调任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p><p> 当我挤进内圈时,张教授正在讲铜镜:“宋代镜子中,龙的一个爪子是伸出来的,这是辨别宋镜的方法之一。但是有些明仿的铜镜也是爪子伸出的,这个需要专业人员从镜子的质地和其它特征上去分析了……”</p><p> 还没等我找到哪个是张教授说的宋镜时,馆方的老师请张教授点评一下独立展柜中那面超大的八瓣菱花镜(图五),说这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张教授仔细看了看,没有正面细评铜镜,顾左右而言他地笑谈起菱花镜的戏文故事。说《武家坡》中,富贵后的薛平贵见到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对着菱花镜一照,感叹说我老了……</p><p> 菱花镜是唐代出现的新的花式镜,近代考古学上,“菱花镜”专指镜缘呈尖状花瓣形的铜镜。不过也有人认为菱花镜是指装饰菱花纹的铜镜,还有人认为菱花镜并不指镜的形状,而是铜镜在阳光照耀下的影子形如菱花……</p><p> 张教授讲到三角缘铜镜,蕾蕾迷茫地连声问什么叫三角缘?我当然也不懂,但我不声张,马上动动手指查了查,三角缘铜镜是指铜镜边缘的横切面呈三角形……</p><p> 跟着张教授走,随处都有发现都有收获,张老的风趣幽默也常常令我们开怀大笑。</p><p> 走过钱币区时,张老说钱不看了,一是我不懂钱,二是我跟钱向来无缘。</p><p> 簇拥着的人群渐渐散去,张老身边就剩下两位吴博的老师和我们几位忠实粉丝。Mi 老师是每场讲座必听的,张教授的几次讲座中,Mi 老师一如既往的是那个大大的问号,张老印象深刻,而李卫老师是苏大数学系的,说起来,张老说他最开始想要数学系那幢精正楼做博物馆的,学校不给,幸亏没给,后来才知道精正楼白蚁泛滥,要做了博物馆,文物就遭殃了!</p><p> 转过一角,面前是一块墓志铭,字迹模糊。张老眼神很好,说“这是我们张家人的墓志铭,我们张家很厉害啊,哈哈,最厉害的是张天师,当皇帝也不如张天师!”大家轰然大笑。</p><p> 我跟着凑上去仔细辨认,果然有“唐故张?君?沈夫人…墓志…府君…先茔…”的字迹。</p><p> 张老看见了后面落款的年份“唐天宝二年”,说这是唐玄宗时的,我说743年!张老笑着说对,接着说:“苏州很奇怪的,唐代墓志铭绝少,不知道苏州的唐代人都死到哪里去了?”[偷笑]</p><p> 馆方的老师好不容易在墓志铭后找出了小小字的地址:西津桥北桥姚桥。就是现在的枫桥,寒山寺那边。</p><p> 张老兴致勃勃地说二十年前他刚到苏州时,苏州市场上还能收到很好的墓志铭,他就用很少的费用收到了一块文林写的墓志铭捐给了苏大博物馆。当时张老学生约他吃饭,席间学生说起曾经在某农家看见一块文林写的墓志铭,张老饭也不想吃了,说我们马上去找。于是驱车前往尧峰山脚下的村庄,没想到都拆迁了,根本找不到当时的农民,后来费尽周折,总算找到,那块石头还是静静地躺在破败的一个院落里……</p><p> 张老说:“文林的字漂亮极了,众人猜来猜去文徵明的小楷学这个学那个,其实人家学的就是他自己的老爸啊!”</p><p> 张老说二十年前苏博不收墓志铭,市面上很多,他说:“文徵明的我就收了三块,祝枝山的也收到的,那小楷极佳直接能做字帖用。还有一块王鏊岳父的墓志铭,你们猜是谁写的?吴宽啊!是汉白玉的,我买不起,于是动员了一个校友买下捐给苏大博物馆……”</p><p> 真是有趣的故事,我去过两次苏大博物馆,记得一楼有东吴碑廊,没注意看吴宽写的王鏊岳父的汉白玉墓志铭啊!下次再去仔细找!</p><p> 虽然对铜镜没有什么明确的表态,但是张老一路也上夸了吴博,澄湖出土的几件宝物很好,张老说吴博的陶制品比苏博好,其它的还是差一点,比不上苏博。</p><p> 一路点化了好几件文物,比如图五这个南宋影青粉盒,张老连夸了几个好字!我凑上去仔细看,出土地点居然是斜塘琼姬墩南宋景定三年墓,啊,这不正是我家现在的地址吗?原来,古迹就在我们平日进进出出的足下呢!</p><p> 图三这件龙泉窑青瓷炉,馆方标注成元代的,张老说标错了,这件肯定是宋代的,这个三足炉大,但是又不笨重,元代的东西比较重(我鹦鹉学舌都学不来,反正就是好就是好,甚至比苏博那个碗还要好[偷笑])</p><p> 有一对质地相同、形态略有不同的影青狮象烛台,也是跟上面那个三足炉一起出土于高景山元墓,我忽然明白为什么馆方把炉子标成元代了,因为高景山就是元代的墓啊!张老师说,元墓出土的不可能有后代的东西,但是完全可以有前代的宝物啊,元墓出宋物很正常啊!</p><p> 我查吴博的资料,对这烛台介绍很多,说这对狮象烛台是元代景德镇窑采用二元配方原料后的产品,采用了堆、贴、划等多种工艺,造型生动,色泽莹润,说这种元代象生瓷烛台极为罕见,堪称稀世珍宝。</p><p> 馆方老师紧张地看着张老,张老笑笑,说这影青烛台不错,但是为什么要在展板上写这么明显的字?是以为这书法很好,要展示给大家看吗?而且整个展厅的标注实在是太不合理了,要么找来找去找不到说明,要么弄这么显眼的字在背景上,人家拍照下来,那几个字喧宾夺主……馆方老师说这布展的格局是是外包的,所以有许多不合理处,他们也没办法……</p><p> 馆方老师带着去看他们的镇馆之宝釉里红云龙纹盖罐,罐子在最好的独立展柜中、明亮灯光烘托下,熠熠生辉。张老还是没有表态,再往前走几步,另一个展柜吸引住张老,元代的银槎杯!</p><p> 张老说这是件宝物,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铸银工匠,祖籍嘉兴,流寓木渎。同类宝物一共有三件,一件在故宫,一件在台北,故宫那件是清仿的,台北那件是明仿的,只有这一件是元代的真品,独一无二、绝无仅有!</p><p> 馆方老师还盯着问那件釉里红云龙纹盖罐怎么样?张老坚决地说:那个盖罐好是好,但是全国还有很多,不是一件两件,而这个银槎杯是独一无二的!</p><p> 馆方老师终于明白过来了。估计以后镇馆之宝会换换位置了!</p><p> ……</p><p> 闭馆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合影后分手,这样的观展体验真是太美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