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提高摄影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看佳作,多分析佳作,细致深入地分析每一幅作品的拍摄意图、结构的组织和瞬间的把握,日积月累培养摄影眼。</p><p><br></p><p> 本篇摄影名作赏析专辑是我的学习笔记,图文资料来自于《听书学摄影》。</p><p>(排版:图上文下)</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眼睛</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在画面中人物的视觉重量较大,而眼睛的视觉重量更大,一旦眼睛出现就会格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真实人物的眼睛构建起来,但有的时候一双假的眼睛更引人注目。这是阿莱克斯·韦伯在印度拍摄的一个街头场景。这家小店遮阳用的海报上有一双迷人的眼睛,通过紧凑的构图,将眼睛放在画面上方,起到了对人类面孔的模仿作用。而下方小海报上的侧面人物也有一只眼睛,从而形成了一个隐形的视觉三角形。但场景中所有成年人都被暗部笼罩了上半身,没有面部出现,只有一个从门里走出来的孩子,她的眼睛直视相机与海报上的眼睛产生了相似性,让画面里出现了有趣的关联。虽然这幅作品没有讲述任何具体的故事,但仅仅是图形元素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比例尺</p><p><br></p><p>布列松 拍摄</p><p>为了突出建筑物的高大雄伟摄影师往往会在画面中添加一个面积比例较小的人物作为比例尺,观众通过对比就能立即感受到建筑物的庞大。例如布列松1973年在意大利拍摄的这一幅,为了突出正在建设的这座桥梁的高大,他等到了一个人物从桥下通过,从而获得了比例尺。人物迈腿行走的动态给画面注入了活力,同时腿部的交叉效果跟桥梁下方的曲线支撑结构也有关联,一个支撑着人体,一个支撑着桥梁。在明暗关系上人物与背景和桥梁有醒目的反差,轮廓鲜明容易识别,能更好的实现比例尺的作用。人物位于画面右下角即将冲破右侧边框走出画面,也给照片增加了视觉张力。如果人物在左侧的框架当中,这种张力就会减弱。画面中充满曲线的几何图形成为最醒目的元素,图形之间面积不同形状不同明暗不同,充满了差异,形式感达到了完美的程度。</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形式感</p><p><br></p><p>布列松 拍摄</p><p>布列松的作品虽然是纪实题材,但画面中的形式感却非常强烈,带有一种绘画般的精致优雅。这幅照片拍摄的是1951年意大利马泰拉古城的居民,虽然看起来是房子,但其实是在石灰岩中开凿的洞室,因此这里的人也被称为洞穴居民。这幅照片中的形式感首先来自于左右三条楼梯,形成了醒目的斜线,而前景被下画框截断的小女孩看似很怪,但她却非常重要,她是一个顶点,是两条斜线的汇聚处,从而让隐形的视觉三角形得以建立,成为了画面的骨架。从更加细微的结构来说,画面上方的门窗水平排列,矩形结构有7-8处,再往下一层三个门中都有人物,到了楼梯口变为了两个醒目的人物,到了前景只有一个人物,这样视觉元素数量不断递减,也加强了指向机位的三角形结构。这样照片的内容和形式感就能有机结合,既展现了古城的风貌,关怀了贫困的居民,又让画面具有优雅的美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视线2</p><p><br></p><p>伊芙·阿诺德 拍摄</p><p>人物的视线作为重要的隐形线条,是给画面构建秩序,控制观众注意力移动的重要工具。但视线不一定从真实人物的眼睛里发出,即便是雕塑绘画里的人物,也会有视线的存在。这幅作品是1979年伊芙·阿诺德在中国拍摄的参加艺考的学生,从主题来讲表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西方文化开始有了更多的接受。而从结构上来说,四个面孔非常醒目,一个是石膏像的面孔,而三个是绘画作品里的面孔,它们全部都有视线的方向。组织好这些隐形线条对于画面最为重要,如何组织呢?创造差异最为重要,左侧三个面孔的视线都指向了右侧的画作,而右侧画作里面孔的视线则向左前方延伸。这样就产生了3:1的主导的走势,而不是势均力敌的2:2。画面左右的暗部让中间的高光部分更加突出,而左画框还截断了一个人物,形成了开放式的构图,增强了现场感。画面虽然没有一个真实人物的面孔,但是结构更加出色,对于事件的交代并没有受到损害。</p> <p class="ql-block">《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视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列松 拍摄</p><p class="ql-block">在构图中,人物的视线往往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虽然这是一条隐形的线,但会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沿着视线的方向移动。这幅作品中,画家背对我们,而模特立体的面孔,犀利的眼神第一时间就会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而后观众会跟随她的视线方向移动到画家的位置,稍作停留又会跟随画家的视线移动到画板上,最后我们才会注意到房间里的布置。布列松通过拉大两人的距离,增加了视线的长度并创造了视线的转折而不是对视,从而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长时间的停留在照片里。</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走入画面</p><p><br></p><p>拉古·雷 拍摄</p><p>如果画面中的人物从左右画框刚刚走入场景,那么他们本身的移动趋势就会引领观众的视线向画面中心区域移动,从而实现引导作用并增加动感。印度摄影师拉古·雷的这幅作品表现了雨季里海边街道的景象,右侧前景的一对情侣牵着手走入画面,男士的衬衫形成醒目色块,女士的面孔轮廓在明暗反差下格外醒目。而左侧画框边缘也有一对情侣走入,形成呼应关系。两处人物的运动趋势都是向海边走去,因此能让我们把视线很快移动到堤坝的人物上,三个区域之间形成了近大远小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纵深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面孔呼应</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人物的面孔具有很大的视觉重量,最能够吸引观众的视线,如果画面中既有真实人物的面孔,又有绘画作品中人物的面孔,那么就会让观众很自然的对其进行关联和比较,这样照片中就会出现强烈的呼应关系。阿莱克斯·韦伯的这幅作品表现了墨西哥农民子弟的生活片段,通过两面彩色墙壁的斜面,展现了一个立体化的环境,主体人物非常靠近前景,被下画框截断,从而给观众带来了亲临现场的感觉。前景男孩和后方壁画上的人物产生了面孔的呼应关系,而壁画人物是一个学者模样的人,暗示了农民子弟上学难的问题。第三个人物的出现,让画面形成了一个隐形的视觉三角形,从而带来了醒目而流畅的结构。</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面孔呼应2</p><p><br></p><p>久保田博二 拍摄</p><p>在面孔的呼应上,除了一对一的关联外,还可以通过多对多的手法进行表现。这幅照片是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1981年在平壤拍摄的,上方是理发店可以提供的发型样式,每一个样式还有编号,而下方一排等待理发的人数量也很多,这样就形成了上下之间全部是多点的结构。除了面孔的呼应外,多点与多点的呼应关系也让照片更有秩序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靠近</p><p><br></p><p>久保田博二 拍摄</p><p>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拍得不够好,是因为靠得不够近。很多时候,大胆靠近拍摄对象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久保田博二的这一幅漓江上的渔民与我们看到的很多同样题材的摄影比赛获奖作品不同,他将纪实与艺术结合在了一起,有唯美的表达,更有充分的信息量,对渔民的生活给予了关注。照片的信息量之所以充分就是因为机位靠得近,所以能够看到人物的动作,看到煤油灯的细节,看到鸬鹚的姿态,看到竹筏的狭窄,甚至是竹筐的质感。而在小广角镜头下,近大与远小的对比被适度扩大,更多的环境被融入进来。而在长焦镜头下,环境会减小,会贴在主体背后。渔民没有穿蓑衣,没有带斗笠,这是真实的生活,不是刻意的表演。画面左上角还有一块黑色的岩石,更显得自然真实,暗示了快速抓拍,没有导演和摆布。</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画面边缘的点</p><p><br></p><p>大卫·西摩 拍摄</p><p>在相对纯净的环境中如果存在一个较小的视觉元素,我们可以把其看成为一个点,通常会把该点稍微偏离画面中心来安排构图,但有些情况下,点也可以处于很极端的位置,也就是画面的边缘。这是1949年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的大卫·西摩在梵蒂冈拍摄的,画面中台阶的斜线成为主导,充满了几何感。上画框边缘的建筑立柱基座虽然面积很小,但暗示了地点。而画面右下角推车经过的人物成为点睛之笔,极端的位置安排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张力,构图新颖,引人注目。</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机场</p><p><br></p><p>最近大兴新机场成为拍摄热点,在国际上也有一位摄影家对拍摄机场非常着迷,他就是哈利·格鲁亚特。在他眼里机场非常具有视觉趣味,而从内涵上说机场则是冷冰冰的中转地。这幅照片是1985年拍摄于巴黎戴高乐机场,光影和色彩成为首先吸引观众的地方,强烈的明暗反差,暗部几乎没有细节,让观众的视线迅速集中的高光区域。阴影的斜线具有强烈几何感,马蹄铁形的座椅色彩艳丽。画面中明与暗、鲜艳与单色、曲线和直线产生了多重对比。隐约中两个人背对背坐着,毫无交流,一种疏离和陌生的感觉被委婉的表达出来。</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错觉</p><p><br></p><p>布鲁诺·巴贝 拍摄</p><p>在画面中制造一些错觉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布鲁诺·巴贝的这幅作品拍摄于上海南京路,画面下方看似是城市的景观,其实是街边的巨幅海报。而上方左右两个人物是手表广告里的明星,他们的面孔家喻户晓,但似乎广告里又多了一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搭建下方展板的工人,摄影师调整机位,让工人的头顶与后边手表广告的上边框保持完美契合,而没有突破出去,因此好像工人成为了广告里的人物。这种错觉让观众无法在第一时间看懂画面,因此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在照片上停留更长的时间。</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复杂</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摄影中的很多原则都可以被打破,我们常听到的摄影是减法就被“彩色时代的布列松” 阿莱克斯·韦伯所颠覆。这幅作品拍摄自纽约布鲁克林的跳蚤市场,视觉元素众多,商品琳琅满目,如果用减法的方式,靠近某件商品或某个人物拍摄,很难把场景的面貌和氛围有效传递。加法是更理想的方式,但加法不等于混乱,而是在有序的结构中进行增加。画面里众多的矩形建立起了结构,大镜子、小镜子、铁丝筐、浅色立柱带来了面积大小不同,长宽比例不同的矩形,获得了良好的结构。四个人物成为不同框架里的兴趣中心,商品的杂乱和生意的萧条委婉的映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这样将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与纪实摄影的内涵有机结合。</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对比</p><p><br></p><p>史蒂夫·麦凯瑞 拍摄</p><p>在表现时代的变化,传统与现代的差异时,摄影师经常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视觉元素并置在一个画面中,产生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主题。史蒂夫·麦凯瑞在表现日本社会时,就将传统的建筑和现代建筑通过长焦镜头压缩在一起,前方的传统建筑古朴典雅,结构复杂,并且与下方的树木几乎融为一体,暗示着传统和自然联系更加紧密。而后方的现代建筑冰冷生硬,这一对比也体现了作者的态度和审美倾向。为了让画面具有更多活力,构图上没有采用对称方式,古建筑稍微偏左,但其最下方的屋檐与绿色植物持平,形成了完整的色块,具有出色的结构。</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突破边缘</p><p><br></p><p>史蒂夫·麦凯瑞 拍摄</p><p>一般拍摄人物、花卉或者具有完整形状的物体时我们都不太敢突破其轮廓,但突破边缘其实会让照片更有魅力,观众能更多的参与进来,在自己的脑海中自动把图形补充完整。例如史蒂夫·麦凯瑞在缅甸拍摄的单脚渔夫,就是机位靠近前景的渔网,只保留了圆形边缘的一个部分,形成了近距离观看的身临其境效果。左侧的渔夫具有标志性的单脚划船动作,右侧的佛塔与人物产生了平衡。摄影师更加精确的安排了渔夫左脚的位置,因为渔网的放射线条会导致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汇合点上,所以让脚与汇合点重合可以让渔网和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和谐。</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相对运动</p><p><br></p><p>史蒂夫·麦凯瑞 拍摄</p><p>不同物体具有完全相反的运动方向会强化照片里的动态表现,史蒂夫·麦凯瑞通过高视点拍摄的这个画面中,瞬间的选取就以产生相反的运动方向为出发点。左侧数量众多的人物向画面上方移动,而右侧一家三口则向画面下方移动。这样要比单独拍摄某一方向的人物具有更强的动态效果。同时,栏杆的斜线安排也增强了动态。当然人物数量的多与少对比也是趣味点,右侧人物更加靠近画框边缘,更好的实现了构图平衡。</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悬空</p><p><br></p><p>马克·吕布拍摄</p><p>照片中如果有一个跳跃点,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觉元素,那么画面就会有主次,观众的视线移动会被更好的引导。大面积暗中的一点明亮,大面积萧瑟中的一点鲜艳都可以做到这点,而更加有效的是悬停在空中的一个元素,例如马克·吕布在南斯拉夫拍摄的这幅照片中,一个少年从海边的礁石上跳入海中,做出了跳水运动员一般的优美姿势,由于摄影师的机位低于礁石,甚至不用向上仰拍就能把他的位置安排在建筑物以上,从而形成完整的人物轮廓,突出悬空的瞬间。下方几个孩子看向他的视线也成为隐形的视觉引导线。这样的画面不是跳水比赛现场,而是融入在了普通的真实生活中,因此能够成为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缩影。</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内容与形式兼顾</p><p><br></p><p>马丁·弗兰克拍摄</p><p>摄影的更高境界是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兼顾,马丁·弗兰克拍摄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假期主题。1936年法国工人大罢工后,才第一次获得了每年12天的带薪年假,在这一政策实施40周年纪念时,她拍摄了这幅照片,表现工人的度假生活。从这个角度上说,照片具有历史价值,具有好的内容。而从形式上来说,前景在吊床上的男子具有轻松的姿态,地上的影子更增加了趣味,二者共同构成了充实的前景。人物隐含的视线指向远方,中间和远处的人物具有不同的姿态,但同样表现了放松的假日生活。通过近大远小表现了纵深感。左侧草地边缘的曲线带来了优美流动的感觉,所有元素在形式感上也达到了出色的效果。</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雨水造就写意画面</p><p><br></p><p>吉姆·理查森拍摄</p><p>尽量抽离现实元素的写意风格照片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尤其在拍摄一些人们非常熟悉的标志性景点时,如果运用写意手法,会让照片具有新意。吉姆·理查森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拍摄的这一幅作品就是利用了雨水而实现写意效果的。地面积水反射了建筑和灯光的暖调色彩,两条深色直线成为重要的结构性元素,它们分割了画面,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区域。让三个区域面积不等,产生差异,是构图的重点。而面积最大的区域里的鸽子则是兴趣中心,它避免了整个照片变为抽象。这样倒影的虚幻和鸽子的真实结合在一起,写意的画面让熟悉的场景具有了陌生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画面的诗意</p><p><br></p><p>李少白 拍摄</p><p>拍摄写意的风景和古建需要尽量减小现实痕迹,将场景里的美点加以提炼和突出。李少白拍摄的这一幅故宫,用很窄的视角只框入了宫殿的屋顶,形成垂直线条并且远近之间还有冷暖的对比,同时也没有框入前景完整的海棠树,而是只截取了花朵开得最盛的一个局部,从而形成红色粉色和绿色的散点,以及树木枝干的众多斜线。前景乱花迷人,但依然可以让视线穿过看到宫殿,给观众带来一种具有诗意的视觉体验。</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玻璃</p><p><br></p><p>杰伊·梅塞尔 拍摄</p><p>玻璃的颜色可以给场景蒙上一层色彩,就好像彩色滤镜一般,而如果玻璃表面是湿的则会让写意效果加倍。杰伊·梅塞尔在香港拍摄的这一幅作品就让玻璃阻挡在了相机和繁华都市之间,让摄影语言更加委婉。玻璃上的三个垂直条带增加了变化,构图中右侧的条带不完整,从而避免了过于工整,带来了更自然的抓拍效果。大雨让玻璃外墙上产生了一条条水流,进一步改变了光线传播方向,给城市增加了模糊朦胧的写意效果。</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帘子</p><p><br></p><p>杰伊·梅塞尔 拍摄</p><p>帘子也可以给画面带来写意的效果,这一幅照片中杰伊·梅塞尔从室内隔着密集的珠帘拍摄明亮的室外,合焦位置放在了帘子上,因此让前景具有了清晰而密集的点和垂直线条。而室外明亮环境下的一辆老式汽车若隐若现,朦胧写意。珠帘给画面带来了陌生的视觉感受,此时汽车就要进行完整的构图,保留可以识别的轮廓,才能让观众从陌生中发现熟悉,让画面实现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效果。</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错觉</p><p><br></p><p>杰伊·梅塞尔 拍摄</p><p>比萨斜塔是知名的景点,无数人曾经拍摄过。如何将其拍出新意拍出趣味,杰伊·梅塞尔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他注意到塔的下方一位给游客拍纪念照的摄影师经常会有歪着身体检查相机的姿态,于是将这个人物与比萨斜塔并置在一起,把两个都产生倾斜的元素进行关联。甚至在拍摄时还故意将地平线处理为倾斜,加大了比萨斜塔的倾倒角度,给人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向右倾倒一样,而此时画面左侧的这位摄影师好像拼命想往另外一侧改变重心,避免滑落一样,照片因此制造了错觉产生了趣味。</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独特性</p><p><br></p><p>索尔·雷特 拍摄</p><p>摄影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独特性,照片并不是简单的记录现实场景而是摄影师内心世界的表现,因此独特性最为关键。索尔·雷特在纽约拍摄的这幅作品中没有人物的面部,无论出租车司机还是乘客都被遮挡,只有一只手成为醒目元素,这样就剔除掉了很多现实世界的信息。更为突出的是出租车的黄红色块以及几何结构,车窗上下都有似乎被截断又能够连接的线条。前景反射的色彩占据很大面积,给画面增加了唯美奇妙和安静的感觉,一种在喧闹繁忙都市中难得的静默柔软的感觉被表现出来,画面独特,令人过目不忘。</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壁画与人</p><p><br></p><p>史蒂夫·麦凯瑞 拍摄</p><p>将壁画或者街头商店海报上的内容与真实人物并置是一种常用的拍摄手法,史蒂夫·麦凯瑞拍摄的这一幅壁画上都是美国知名的电影演员,而下方的人物坐在车里望向窗外,也是典型的美国形象,这样壁画和人物之间就有了内涵上的关联。但更重要的是摄影师对汽车采用了开放式的构图,没有将其完整框入,只保留了车的顶部,这样就让观众能够更好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之间的关联上。</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环境与人</p><p><br></p><p>布列松 拍摄</p><p>静态环境的形式感加上动态人物的位置和姿态往往就能成就一幅佳作,布列松的这幅作品拍摄于巴黎荣军院,古典的建筑他只截取了一个局部,建筑物在左右之间有一条纵向的分界线,右侧面积大,左侧面积小,比例和谐。右侧的部分中有三层醒目的形状,带来良好的秩序。下方阴影中的人物被明亮的墙壁衬托,形成了轮廓容易识别的剪影,而人物迈开腿走动的瞬间姿态最具动感。另外左侧大炮的炮口也处于明亮背景前,并没有与右侧的立柱产生重叠。</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环境与人(2)</p><p><br></p><p>杰伊·梅塞尔 拍摄</p><p>具有良好形式感的建筑环境加上动态人物的拍摄手法被很多摄影师所采用,杰伊·梅塞尔在耶路撒冷拍摄的这一幅照片中,清真寺具有良好的结构,左侧矩形的墙壁,与右侧台阶和优雅拱门后的建筑形成了三个重要区域,分别具有粗糙质感,重复的水平线条以及优美的曲线和色彩变化,因此充满差异,形式感出色。人物则是前景玩耍的孩子,一个正在空翻的小孩头朝下,被定格在空中,这种悬空的瞬间带来了更强的动态效果,与建筑的稳定坚固古老沧桑之间产生了对比。另外两个小孩还存在醒目的反差,一个人物是被亮部衬托的剪影,另一个是被暗部衬托的明亮区域,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也给画面带来了更有活力的前景。</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让清冷成为主导</p><p><br></p><p>麦克·山下 拍摄</p><p>当一幅照片里具有缤纷的色彩时会给观众带来欢快热闹的视觉感受,但有些时候摄影师需要刻意减小照片里的色彩数量,让一种颜色成为主导,才能营造出更好的氛围。麦克·山下拍摄的这一幅雪后的山坡就让大面积的阴影区域为主,这里色温高呈现为冷色调,不仅树木甚至包括白雪都变为蓝色。摄影师没有忠实还原雪的洁白,而是将白平衡作为调色工具获得了更好的效果。而在大面积清冷色调的主导中,山坡顶部窄窄的一条曲线变为应有的洁白明亮,给画面整体带来了变化,突出了差异变化。</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抓住特征</p><p><br></p><p>麦克·山下 拍摄</p><p>在旅行中拍摄当地人物一定要抓住并突出典型特征,例如麦克·山下拍摄的这一幅作品,人物的大金牙被放在画面正中间,金牙的反光也使其亮度高于其他区域,因此从构图和曝光两种手法上让这一有趣的特征得到强化。当然,金牙的面积比例也很重要,在保留人物面部完整形象的同时要尽量突出,所以构图十分紧凑,红色的外套只保留了较少的部分,而黑色头巾更是没有框入完整轮廓,也没有细节。人物视线向下,没有醒目的黑眼球边缘轮廓,更没有眼神光。所有这些区域的弱化都是为了突出主导特征——大金牙。</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形态的呼应</p><p><br></p><p>麦克·山下 拍摄</p><p>无论拍摄风光还是人文,都要透过景物的表象提炼出形态,将形态加以组织就会得到更好的照片。麦克·山下拍摄的这一幅冬季的张家界气势恢宏,看似前景落雪的松树枝条形成了框架,让造型奇特的山峰更加突出,其实更加重要的是山峰和松树枝条在形态上具有强烈的相似性,都有一种向外扩散的多线条效果,因此将它们组织在一幅画面中就产生了形态上的呼应关系。只不过在这个俯拍的角度下,山峰具有向上的态势,而松树枝条具有向下的态势,让二者产生差异,有强有弱而不是势均力敌,就成为画面组织的关键。</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开放式构图</p><p><br></p><p>尼科斯 拍摄</p><p>合格的文章交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更吸引人的文章会采用开放式的结尾,让读者能够自己参与进来,给他们留有更多想象的空间。在摄影中也是一样,如果画面内与画外空间具有更紧密的联系,摄影师交代画面以内的元素,而观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完善画面以外的部分,将是更出色更新颖的表达方式。摄影师尼科斯在希腊拍摄的这个婚礼场景中,机位非常靠近前景的村民,用四条画框将人与物截断,除了中间的两个人都没有留下完整的外形,从而让这些元素都能够向画面以外延展,观众自己在脑海当中会将他们补充完整。当然这也符合我们靠近观看时周边景物不完整不清晰的视觉规律,从而让照片更有现场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重要的数字三</p><p><br></p><p>杰伊·迪克曼 拍摄</p><p>在摄影中三是个非常重要的数量,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可以构建起一个隐形的视觉三角形,能给照片带来更好的结构。三是奇数,不会出现两两一组后过分精确带来的呆板。杰伊·迪克曼在加德满都拍摄的这一幅照片,采用了较高视点俯拍,突出了前景三个卖棉花糖的少年,三者之间呈现为近中远的关系,带来更好的纵深感。三个点形成的视觉三角形任何一条边都不与画框平行,因此获得了最自然流畅的视觉感受。一下让这个标志性景点的照片获得了新意也包含了人文关怀的内含。</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反射</p><p><br></p><p>杰伊·梅塞尔 拍摄</p><p>利用镜面反射让不同方向的场景融合在一起,产生近似多重曝光的奇妙融合是摄影师常用的手法。杰伊·梅塞尔在罗马拍摄的这一幅照片中摩托车的挡风玻璃反射了对面被阳光照射的建筑物,这个区域因为挡风玻璃表面不平整而变形,产生了扭曲的新奇画面。而这个部分的强烈暖调和周围处于阴影中的街道具有的冷调产生了对比。构图中没有把摩托车的完整轮廓表现出来,而是采用开放的方式强化了图形效果。</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靠近</p><p><br></p><p>史蒂夫·麦凯瑞 拍摄</p><p>当场景中近似的视觉元素数量较多时应该如何组织呢?史蒂夫·麦凯瑞在多哥拍摄的这一幅民俗表演给出了很好的范例,照片中的演员戴着同样的草帽,穿着一样的服装,形态上非常相似。环境方面色彩一致,没有太多跳跃。如果采用常规的手法,人物在画面中处于同等地位,那么照片就会非常平淡。更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广角镜头靠近主体,让前景人物呈现为不完整的开放式结构,产生出近大远小的对比。这样对于前景乐器的细节交代也会更加到位,人物面部表情和视线更醒目。前景左右两个人物所占面积具有差异会让画面更加自然,仿佛快速抓拍没有经过太多思考一般,而且他们守住了左右画框,也能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好的向中间聚拢。</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散点</p><p><br></p><p>艾伦·夏勒 拍摄</p><p>较纯粹背景中的多点布局是构图中的难点,很容易散乱缺乏秩序,提升效果的关键在于点之间的连线。摄影师艾伦·夏勒拍摄的这一幅雪景画面将人物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通过提升反差让每一个点更加醒目。人类的视觉习惯是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点用隐形的直线连接,不会用曲线也不会刻意连接较远的点。这幅画面中从前至后两条隐形的斜线成为最重要的结构,都将观众视线引导向远方的房子和树木,从而获得了秩序。另外,瞬间的选择也是个亮点,前景小狗奔跑的姿态,大树前方小孩准备弯腰的动作,还有右侧跑入画面人物舒展的四肢,都让原本安静的场景获得了动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活力</p><p><br></p><p>詹姆斯·斯坦菲尔德 拍摄</p><p>有的时候一个极短的瞬间就能让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巴黎卢浮宫摄影师詹姆斯·斯坦菲尔德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瞬间,在古典庄严的建筑和贝聿铭的玻璃金子塔形成的对称结构中,一个女孩欢快的跳起来,两只脚在空中相碰,做出舞蹈演员一样的动作。在逆光下她的头发产生了金色的边缘,影子留在了地板上。如果要是在运动场或者沙滩上,这样的动作会显得很普通,正是因为建筑物表现出的稳定感和沉重的历史感很好的衬托出了人物,从而突出了纯真、活力与快乐的主题,通过强烈的对比,照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梦幻</p><p><br></p><p>平卡索夫 拍摄</p><p>摄影大师曼·雷曾经说: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梦幻。旅居巴黎的俄罗斯摄影师平卡索夫利用玻璃反射和折射效果拍摄的这幅画面充满了梦幻,里面人物众多但都不完整,有街道的路面却不容易辨识,有自行车的轮子却好像重影。虽然视觉元素众多且凌乱,但却与梦境中的世界如初一折。照片源于现实却远远高于现实,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漂亮,却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敏锐(一)</p><p><br></p><p>平卡索夫 拍摄</p><p>摄影人要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被别人忽略的地方,马格南图片社的平卡索夫在表现日本东京时,虽然也拍摄了鱼市、地铁、公园等常见地点,但是却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从细节入手,找到关联,表现光影。这幅照片拍摄于一家酒店的花园,看似失败,人物的头部都没有框入画面,只有这位女士手中玫瑰红色的提包和近似颜色的衣服格外突出。但摄影师其实关注的是锦鲤身上的色彩与人物色彩之间的关联,体现出了机智和巧妙。照片并没有讲述什么故事,也没有特别的深刻内涵,但这种有趣的视觉关联却与摄影的本源更加接近。</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敏锐(二)</p><p><br></p><p>平卡索夫 拍摄</p><p>敏锐的观察能力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发现原本不相关景物之间在视觉上的共同点,平卡索夫拍摄的这一幅照片中,左侧人物背对相机,没有面孔,看似失败,但其实她衣服上的黑白图案是最为关键的视觉元素,这个图案的黑白对比和形态纹理与右侧水面上的反光区域非常相似,二者并置在一幅画面里产生了趣味,体现了摄影师超乎常人的敏锐观察能力。</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加法</p><p><br></p><p>马克·吕布拍摄</p><p>摄影不一定是减法,有的时候加法是更合适的表现手法。马克·吕布在1955年拍摄的这一幅伊斯坦布尔的街头画面中就采用了充分的加法,人物众多,街道房屋也很多,看似杂乱,但又仿佛一幕舞台上的演出,每个演员都很鲜活,充满了故事。前景中间一个男孩好像在跟小贩讨价还价,右侧的小女孩看着母亲,好像有什么请求。左侧三个小姑娘看向画面以外,有未知的故事。加法的运用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特点,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可以让视线停留的趣味点。</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抽离色彩</p><p><br></p><p>迈克尔·肯纳拍摄</p><p>抽离掉色彩,将现实场景简化为黑白灰更能突出线条结构,也能更好的强化氛围。迈克尔·肯纳就擅长运用这样的手法展现出不一样的世界。这幅照片拍摄于意大利,水边的树林与其倒影组合起来形成了柔和优美的纺锤形。通过压暗天空区域的边角以及前景水面,使用柔和的明暗渐变突出了树林和倒影边缘的轮廓,强烈的颗粒感去除了画面的数码味,更有复古的感受。原本普通的场景,通过摄影师的提炼,通过黑白的表现,营造出了一种萧瑟孤寂宁静的氛围。</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动作分解</p><p><br></p><p>克里斯·斯蒂尔-珀金斯 拍摄</p><p>摄影不是视频,对于连续动作的表现天生不占优势,但如果从艺术角度来说,摄影反而有自己的特点。克里斯·斯蒂尔-珀金斯拍摄的这一幅鼓乐队队员训练的画面中,小队员正在练习抛起鼓锤并准确接住,定格的这个瞬间中每个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有的失败了正从地上捡起,有的正要弯腰去捡,有的鼓锤正下落在半空,中间队长模样的高个队员正在进行示范,而她的鼓锤稳稳的拿在手中。这样一个连续的动作就被分解开来,以不同的瞬间定格在同一幅照片中。因为队员服装一致,更好像是一个人的动作被分解开来拼贴在了一起,产生了趣味。</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彩色滤镜</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使用彩色玻璃作为前景可以给画面带来奇特的效果。阿莱克斯·韦伯在莫斯科拍摄的这幅作品中使用红蓝黄三色的玻璃形成了三个色块,面积上红色块最大,蓝色居中,黄色面积最小,从而产生了差异,带来了自然的效果。而即便在红色区域当中,通过一条垂直线又进行了分割,带来了矩形长宽比例上的更多差异,形成了良好的结构。在每个框架当中都有不同的兴趣中心,有的聊天,有的行走,有的朴素,有的神秘,也暗示了社会生活的不同面貌。</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多区域反射</p><p><br></p><p>大卫·古滕费尔德 拍摄</p><p>通过镜面反射可以制造多重空间交错的感觉,如果借助场景里多个不同区域和角度的镜面反射,则可以创造更加奇幻的空间效果。大卫·古滕费尔德在日本拍摄的这一幅照片中,通过商场门口巨大的多角度镜面反射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热闹,同时又具有新颖的视觉效果。虽然反射面多,人物繁乱,但中间区域三次突出了两个女学生,让画面也有重点,旁边人物手指的动作更强化了这对核心人物。在结构组织方面,镜面和线条非常有序,中间偏上的多线汇合点是最重要的位置,它与左下方另外两个汇合点形成了流畅的三角形结构,没有任何一条边跟画框平行。让整体线条结构也有一种向右侧倾斜的动感,当然右下角精心构建的三角形实现了支撑平衡作用。每一个镜面区域中都不空是最关键的,即便是左上角这样小的反射空间里也有兴趣点分布,让画面饱满而有趣。</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肥皂泡</p><p><br></p><p>大卫·古滕费尔德 拍摄</p><p>有些视觉元素与某个主题天然就具有密切的关联,例如空中飞舞的肥皂泡就与快乐的童年相关,但如何拍好这类画面呢?大卫·古滕费尔德给出了很好的范例,最基础的就是要尽量靠近,距离肥皂泡和孩子都要很近,要有充实的前景,带来丰富的细节,让观众一目了然。第二就是要让较大的肥皂泡与人物产生重叠,框住面部,带来趣味的同时气泡表面的彩色反光也能更好的强化梦幻活泼的童年主题。</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现场感</p><p><br></p><p>马丁·弗兰克拍摄</p><p>有些题材的照片需要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样能够更好的打动人,让观众对主题产生更多的关切。马丁·弗兰克拍摄的这幅画面表现了老年人的生活,“三”再次成为重要的数字,三个老人姿态各异,坐、站、走,位置安排为左中右,在黑白灰关系中三个人物是较暗的灰,三把椅子是最明亮的灰,人物和椅子之间产生了呼应关系,在结构上也共同构成了一个纵深方向的三角形。更重要的是摄影师的机位特别靠近前景老人,旁边的椅子被下画框截断,人物也不完整,因此产生了观众自己也站在椅子这一头,亲身参与到这个场景里,感受老年人生活的真实触动。</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场景中文字的价值</p><p><br></p><p>布列松拍摄</p><p>场景里的文字往往能够对照片主题起到很好的说明作用。布列松在前苏联拍摄的这一幅照片中,通过门的框架可以看到两位正在排练舞蹈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普通的工人,为了参加工厂的舞蹈比赛而进行练习,女性的手臂优雅的伸展,具有很好的动感。摄影师并没有走进去直接拍摄人物,而是站在门外,带给观众一种保持适当距离的冷静观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右侧墙壁上列明的名言: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这些文字与左侧的人物紧密相关,突出了主题。画面中的文字,即便对观众来说是看不懂的外文,也具有很大的视觉重量。摄影师在发布作品时,通过附带的一小段说明,就能把文字的含义传递给观众。</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挖掘含义的关联</p><p><br></p><p>康斯坦丁·曼诺思 拍摄</p><p>大多数人在看到某个视觉元素后总会停留在对外观的辨识上,但摄影爱好者不仅应该看得更细还应该思考得更深。康斯坦丁·曼诺思在希腊拍摄的这幅照片中,前景是一位看报纸的男士,远处是一座灯塔,摄影师之所以将二者并置在一起,因为两个视觉元素的背后具有近似的内含。灯塔给船只指明方向,图书报刊给人带来更多知识和信息,也起到了启发和指明方向的作用。二者的关联并不在表面形象上而是在内含上。当然画面结构组织也很出色,人物在前景靠右,灯塔在背景靠左,前后都有线条结构,画面整体平衡和谐。</p><p><br></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光影游戏</p><p><br></p><p>哈利·格鲁亚特 拍摄</p><p>有的时候照片不一定非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仅仅是明暗的对比光影的游戏也是成功的作品。例如哈利·格鲁亚特在摩洛哥拍摄的这个街头场景,普通的街道中一个男子步行到了路口,一个人骑车也在通过,一切都稀松平常。但步行的人物即将迈入大块的阴影当中,骑车人马上就要进入大块的明亮区域,二者身上都既有明又有暗,步行者上半身的阴影在明亮的墙壁衬托下变为剪影,轮廓醒目。而骑车人的上半身已经被光线打亮,在阴暗的街道衬托下成为高光的小点。光影的游戏就是这幅画面的核心,你不必揣测摄影师的意图,非叙事性和图形化就是他看世界的方式。</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单点的位置</p><p><br></p><p>乔纳斯·本迪克森 拍摄</p><p>单个点的位置安排是构图的起始点,在摄影师乔纳斯·本迪克森拍摄的《格陵兰岛消失的村庄》专题中就采用这幅照片作为开篇。在茫茫雪原中孤独行走的一个人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摄影师特意采用了远距离的机位,让人物所占比例很小,从而突出了环境的广阔。当然人物如果小到无法辨识,也就失去了意义。人物黑色的衣服与周边反差极大,进一步强化了其醒目程度。最关键的就是人物所在位置,首先如果人物周边是一片洁白的雪地,那么他会成为唯一的视觉焦点,有利于画面表达。其次,人物还要与旁边的山坡取得平衡,保持构图的和谐。所以,人物位于画面左下方,能够与右侧的山坡和远处的岩石产生平衡关系。人物如果十分靠近画框边缘将会是很极端的构图手法,而这里表现了宁静孤独和对未来的担忧,让点距离左侧和下方画框有合适的长度但二者又不相等时最为理想。</p> <p><br></p><p>编辑整理:Gun&Rose</p><p>背景音乐🎵:愿你快乐</p><p><br></p> <p>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