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一两幅跨越世纪的《纪念塔下的纪念》照片的厂感慨</h3><h3><br></h3><h3> 王乐群兄近日在《美篇》发表纪念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六一级毕业五十周年文章,刊出全班同学拍摄于哈尔滨市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下的两幅合影照片,一幅拍摄于一九六二年四月,另一幅拍摄于二0一八年八月,照片拍摄地同为一个景点,表现对象同为一个群体,而时间点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二十年代跨越了近六十个春秋。我从文中扒着照片放大再放大,看了再看,仔细的寻找着、对比着、回忆着当年那一群英姿勃发青春靓丽的身影。然而,世事沧桑,岁月无情,如今早已风影疏落,韶华不再了,不免让我泪眼模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无情的岁月洗自了我的记忆,而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六一级却让我终生难以忘怀。</h3><h3> 这是一分跨越世纪的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三十名同学从黑龙江省内外走进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六一级同窗学习。五年间,我们朝夕相处,刻苦读书,学工、学农、学军,参加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接触社会,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在松花江滾滚的碧波里,都曾经激荡着这一群人青春的旋律。一九六六年毕业前夕赶上文化大革命滞留学校两年,直到一九六八年八月才分配离校。一恍六十载春秋过去了,同学们彼此挂念着、联系着、鼓励着,成就了一分跨越世纪的同窗情缘。</h3><h3> 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全班三十名同学多为应试考取的学子,也有社会推荐保送的"调干生",大家和谐相处,互帮互学。"老班长"崔振益是省政府机关保送入学的,年长几岁,大家都叫他"老大哥"。记得刚入学一次班会上,"老班长"提议为照顾体质较弱的同学,动员大家发扬雷锋精神调整宿舍。这样,林永安、田丰、许师东、朱东宇、吴海天、刘学宪和我七名同学便住进楼道北侧阴面的"228"室,一住就是七年(加文革二年)。哈尔滨冬季非常寒冷,加之取暖条件不好,南北侧宿舍室温相差3度左右,大家毫无怨言。正是这种团结互助、求知进取、艰苦奋斗的"228精神"把我们凝聚成一个坚强友爱的群体。几十年来,我无论身处何处都把"228“怀记心中,成为终生难忘的精神港湾。</h3><h3> 这是一群献身社会事业的中坚分子。一九六八年八月,正当文革高潮的时候,按照中央提出的"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基屋、面向边疆)方针,我们分配离校,走向祖国四面八方,我被分配到"北大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几十年来,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当起一分社会责任,勤勉工作,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发光发热,塑造着一个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成长为学界精英、商界骨干、文艺界作家诗人,以及政府公务人员,成长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许师东同学后来担当起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成为母校的骄傲,也是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六一级的骄傲。</h3><h3> 这是一群游戏人生的江湖乐叟。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当我们走在老年人生的节点上,翻开这一群人老年人生的日子,身处江湖之远,早已放下昨天的负累,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读书、健身、品茶、写字、绘画、发微信、玩抖音、斗地主、看大片、跳广场舞、品美食,玩得不亦乐乎,成为无忧无虑、笑对生死、游戏人生的江湖乐叟。</h3><h3> 这是一分人生的答卷。透过眼前两幅跨越世纪的《纪念塔下的纪念》照片,回望我们走过的路,忽然感觉人生就是一次负重旅行,一路风雨兼程,不辞艰辛,把满腔热情、一身能量化作一分责任、一分担当挥洒在路上,为社会、为他人主动付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六十华年似流水,一生往事成云烟。当人生走近终点清理背上行装,发现留给自己的除了满身疲惫,只剩一幅空空的行囊。今天,在人生行将谢幕的时候,可以拍着胸口自豪的说:" 我们一生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百姓,中间对得起自己这颗良知的心,交上一分人生的答卷。”</h3><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