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7月13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却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事件。</p> <p> 星期一的早晨,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奔走于各个病房之间。大约10:25许,一阵急凑的电话铃声传来,当班护士孔艳接通电话,只听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快来心电图室抢救病人”,孔艳立即跑步告知值班医生刘莉,二人飞速跑步至心电图室,只见心电图室门口的地面上,平躺着一个约60岁左右的男性,双目紧闭,叹息样呼吸,心跳已经停止,消化内科科主任司华主任医师(早晨正上专家门诊)接到通知已经先一步赶到现场,正在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心电图室余玲主任正在调度科室人员,协助吸氧等抢救措施,刘莉医生及孔艳护士赶到现场后,迅速投入抢救行列,与心电图室工作人员轮流进行心肺复苏。随后,消化内科张洁医生与彭茜茜护士,携科室抢救车也快速到达心电图室参与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并遵照科主任司华主任医生医嘱给予抢救药物治疗。</p><p> 作为首诊医生的司华主任医师,考虑该患者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的猝死,遂立即安排在场人员致电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心内科金功烈主治医生及陈婷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迅速到达现场协助抢救。心电图连接肢体导联后发现室颤,心电图室余玲主任立即安排准备除颤仪及除颤用品,由金功烈主治医生给予电击除颤,多次除颤及复苏抢救药物治疗后,患者仍没有自主呼吸及心跳,金功烈主治医生在抢救的同时,命陈婷医师向正在上专家门诊的心内科主任方春娥主任医师汇报情况,并吩咐在场人员联系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方主任迅速到达现场,评估病人情况后,主张继续除颤及复苏药物治疗。</p><p> 持续抢救约30余分钟后,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呼吸及心跳,大家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但没有一个人想过放弃,“努力一下,再努力一下,也许下一秒,会有奇迹出现”,大家都抱着这样的信念,紧张而有序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p> <p>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奇迹出现了!!!11:00,当我们的麻醉师正准备做气管插管的时候,患者微弱的叹息样呼吸,被麻醉师捕捉到了,立即停止胸外按压,听心脏,心跳有了!触颈动脉搏动,有了!!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讯息!!!</p> <p> 有了新的希望,在场的每一个人,更是毫不松懈,继续着紧张有序的工作。而此时,在场看了心电图的医生,心又揪了起来,因为此时的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心梗!!!急性心梗,一个让毫无医学基础的普通人都闻风丧胆的疾病,作为医护人员,在场的每一个人又岂能不知它的凶险!而在二级医院,我们现在还无法进行支架手术。此时,心内科方主任当机立断,迅速将患者的儿子唤至身旁,建议溶栓治疗,也唯有这个方法,可能给患者带来一线生机!</p> <p> 作为患者在场唯一的血亲,他的心情是最复杂的,但是此时的他,也毫不犹豫,明确的表态,肯定的接受了方主任的建议。于是,紧张的溶栓治疗准备工作迅速展开了,谈话、签字、多路液体扩容、前往药房借溶栓药物……短短10分钟,准备工作已就绪。而在此期间,患者出现了烦躁不安,给予镇定药物后,消化内科的护士们全程都紧紧握着患者扎有液体的手和脚,并用言语安抚着还有些许烦躁的他。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大家齐心协力,将患者搬运到平板车上,护送至心内科住院部治疗。</p> <p> 奇迹,永远不会自己凭空出现!所有的奇迹,都需要有人为之奋斗和努力!作为医护人员,这样的场面,我们屡见不鲜。每一次的奇迹,都是我们共努力、不放弃换来的!</p><p> 这个病人是幸运的,之所以幸运,原因有三:</p><p> 1、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是基础:在现场,患者唯一的直系亲属是他儿子,眼见着平时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倒地,内心的着急、慌乱不言而喻。他很清楚,此时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场医护人员的救治和帮助,虽然他也心急如焚,但在抢救过程中,他忍住了自己的情绪,任凭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也只是默默的守着他的老父亲,配合着医护人员解答询问的问题,心里抱着一个“请你们全力抢救”的信念!抢救,我们是专业的。但抢救的过程,我们怕打扰,患者家属的信任和不添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p><p> 2、医护人员迅速的反应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前提:对于猝死的患者,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这个患者是幸运的,因为他倒在了一个有着专业医护人员的场所。心电图室主任及工作人、消化内科主任及医护人员、心内科主任及医师、麻醉科医师,他们都是有着多次专业培训以及临床抢救经验的人员。患者倒地的瞬间,迅速做出反应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为患者后期的抢救及治疗,赢得了时间,也为患者赢得了生的希望。</p><p> 3、专科治疗是关键:当我们齐心协力,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这只是第一步,死神随时可能再次将患者抢回去!只有专业、及时、有效的专科治疗,才能给患者更大的生还希望!心内科方春娥主任医师,有着雄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患者复苏后,当机立断,及时的给予溶栓治疗,才使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也为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做进一步的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