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月5日,距离高考还有两天,高三学子正在做最后的冲刺,为了让同学们认识自己为什么而读书,更好地传承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政教处联合1911班班主任组织了这次主题班会。本次主题班会有三个环节:</p> <p>首先,陈老师说周恩来在少年时期曾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呢?有没有想过为何而读书?</p> <p>第一个环节:猜一猜</p><p>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眉,脸色红润,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丑陋的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p><p>A 一定会 B 一定不会 C 可能会</p><p>很多同学把题目中的他当成了男朋友,认为可能会放弃。可当老师说题目的他是父亲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不会放弃她。父母的爱对于孩子来说是无条件的。</p> <p>接着第二个环节,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欣赏韩红老师说《天亮了》,一首简单的《天亮了》的歌曲,牵扯了一段过往的事件,事件中的那对夫妇为了儿子活下去创下了一个奇迹,他们的行为同样诠释了父母的爱。</p> <p>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感动。接着,陈老师让同学们写下父母为你做了什么,你为父母做了什么。对比思考一下,这个爱的天秤是否有倾斜。</p> <p>第三个环节:陈老师在课前布置了护蛋行动,她问同学们你在护蛋的过程中用了真感情吗?当你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当鸡蛋在你手中破碎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通过分享过程了解父母的爱是不容易的。父母的期盼,是对孩子爱的期盼。</p> <p>最后,陈老师说,孝顺父母,好好学习,务正业就是最大的孝顺的。我们为何而读书,为了自己而读书,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