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登山依杖行,何惧山高行路难———从“阅读兴趣的培养”到“作文那些事”

晨曦

<p>  为解决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两个教学难题,文山实验小学南校区利用今天下午的教研活动,邀请了欧阳光梅老师做分享,欧阳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与参会的老师们分享了“阅读兴趣的培养”和“作文那些事”。</p><p> “课改后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语文为王的时代已到来。”所以阅读能力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甚至重中之重的能力,那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这成为很多教师迫在眉睫的事情。</p> <p>  针对这个问题,欧阳老师从三个学段: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跟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的方法。</p> <p>  当孩子一年级,教师、家长该怎么做呢?一年级时,家长们对于学校工作和孩子的教育是非常关注,非常愿意配合教师的时候,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家长配合,养成一些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孩子的心理(犯错、不开心就会躲起来,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地带,寻找安全感),所以一年级怎样培养阅读习惯,欧阳老师这样做:</p> <p>  1.家长在家要布置一个读书角。这个读书角每天孩子做完作业,该读书的时候就要到这个读书角读书,或者平时阅读时也要在读书角进行。有了自己小天地后,孩子们会非常喜欢这个角落会喜欢上阅读。</p> <p>  2.家长每天抽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孩子的朗读,听完以后要给孩子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如:声音洪不洪亮?吐字清不清晰?等。</p> <p>  3.家长和孩子每周要进行朗读比赛,并且要进行互评。</p> <p>  4.在周末或休息时间,家长要多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读书的氛围。</p> <p>  以上的方法要家长配合,如果在家长没时间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欧阳老师是这样做的:</p> <p>  1.教师每天读20分钟的课外书给孩子听,那教师怎样选择课外书?——长篇故事、情节曲折,读慢一点,读生动一些。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做老师的“小观众”,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孩子也觉得老师读得太慢了,她们等不及的时候就自己会去寻找书来看了,教师要的就是孩子的“等不得”,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p> <p>  2.教师要设置班级图书角并认真布置它,然后制作一本图书借阅登记册,培养两个“图书管理员”每周或每天规定个固定时间进行借书还书,这样孩子们借阅图书时就井然有序了。</p> <p>  3.教师要肯花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每周一节阅读课,或者利用课堂结余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很多教师会觉得课堂时间太少了,要给学生上课,有一点点盈余时间都要让他们做题,时间这么有限,但教师还是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阅读。</p> <p>  4.要求学生书包里一定要有一本课外书。自己制作阅读记录卡,孩子做的阅读记录要展示做得好的,让孩子知道,原来他也可以做得跟别人的一样好。</p> <p>  那么到了中年级,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p> <p>  1.每周一节读书分享课。可以与跟同学分享精彩片段,还可以通过课本剧表演、辩论等形式,开展读书分享的活动。</p><p> 2.“让孩子手中的书活起来”。每个孩子会有很多的课外书,那怎样让他们手中的课外书“活”起来呢?欧阳老师是这样做的:在班里设计一个课外书的区域,然后让愿意分享的同学自己设计“存书目录”,写清楚自己有的并且愿意借给同学分享的书目,再自己制作一张“图书阅读登记表”,这样同学间就可以互相借阅图书啦。</p> <p>  到了高年级,孩子已有很大的读书量了,所以可以采用教师向学生推荐好书,或者同学间互推好书。如:《三体》、《明朝那些事》、《狼图腾》。当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向学生推荐,自己也应该阅读,可以师生互相比赛阅读,以此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让他们爱上阅读。</p> <p>  阅读的最终落实是写作,我们的阅读也是为写作服务。而作文教学也是教师们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欧阳老师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作文那些事。</p> <p>  “写作其实是个两条腿走路的人(阅读+作文方法)”现在很多教师却没有将两者相结合,所以学生的作文:假,大,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p> <p>  第一:字、词、句、段的准备;在低年级做字词训练时,教师要有意识训练。例如:“水”字组词,可以组那些词?你知道水的作用吗?生活中哪里有用到水?等等,这些问题,在低年级都是可以展开训练的,训练时要有意识的追问。</p> <p>  第二:写作方法的指导;</p><p> 1.教师要用好教材里的范文,低年级时允许学生仿写。例如写景作文可以仿写《日月潭》,写动物的作文可以仿写《翠鸟》等课文,在教学时可以教学生写作方法,然后让他们仿写。</p><p> </p> <p>  2.教好细节描写。欧阳老师以身示范,以一个自己进教室的过程,教会学生要注意细节,将细节描写清楚,文章才会更生动。</p><p> 3.在作文中学会利用“五感”。欧阳老师以“橘子”为例,每个学生发一个橘子,先看,再摸,其次闻一闻,接着剥开橘子观察、再闻,最后尝一尝。就用橘子告诉孩子写作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五感,让文章写得更有趣。</p> <p>  第三:生活阅历的准备;语文离不开生活,写作业离不开生活,学生要写好作文,那就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在平时我们的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写作。</p> <p>  除此之外,欧阳老师以《狼牙上五壮士》给我们分享了教读后感的方法——“引—议—联—结”。</p> <p>  以五年级的说明文单元为例,向我们介绍自己整合单元内容来教学说明文,给了我们要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利用好教材的启发。</p> <p> 作文教学中,写作前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写作后要做好作文的评讲,评改时多鼓励孩子,可以将好的文章分享给同学,让他们互相学习。</p> <p> 欧阳老师还每学期为同学们做一本作文集,让他们在收集自己作品的同时,也增加了写作自信,激发了写作兴趣。</p> <p>  总而言之,作文就是“万事万物皆可入文”,是个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p><p> 活动中老师们都认真听做笔记。欧阳老师也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给了我们很多的触动,很多的干货,给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直接利用的好方法。</p> <p>  最后欧阳老师给我们总结了,语文就是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要能基于教材又活用教材,以教材为指导又让教材为我们教学服务,实现最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p> <p>照片:覃 晨</p><p>编辑:杨应敏</p><p>审核:邓兴旎</p>

教师

阅读

老师

学生

作文

孩子

欧阳

课外书

分享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