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团大事记(1940--1941)

高山(186团那些事)

<b>要系统研究我团团史,需要查阅大量的地方志、首长和老兵回忆录、参照现已公开出版的史志和网络收集资料,同时还要互相佐证,保持其真实性,工程特别浩大。由于时间跨度达80年,资料又非常有限,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这样,编者仍然想尽力将一八六大事记编写出来,或许可为以后编史者提供参考。现将我团1940-1941大事记供战友们了解。如能提供相关资料的战友,敬请联系本人。</b><div><b><br></b></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八六团大事记</font></b></h1><div><b><br></b></div> 步兵第一八六团前身为八路军苏皖纵队陇海支队第一团“亢营”、新四军九旅萧铜独立营、淮北军区萧铜总队,后为萧铜独立团、新四军四师十二旅三十六团、华中野战军九纵七十九团、华东野战军二纵五师十五团、二十一军六十二师一八六团、兰州军区守备第二团。<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九四〇年</font></b></h1><div><b><br></b></div> 1940年5月初,八路军苏皖纵队陇海支队第一团(团长孙象涵、政委李浩然、参谋长杨明卿、政治部主任梁鸿志,副主任朱德群)命令,抽调该团二营六连(连长蔡书仙,指导员刘以泽),由二营营长亢为德、教导员朱德群(由团政治处副主任改任)、副营长吴端胜率领,以一个营的名义回到萧铜地区(萧县、宿县、铜山、灵壁的简称)的江苏省徐州南、安徽宿县北、津浦路两侧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以巩固稳定我部后方。<div><br>1940年5月22日,亢为德、朱德群率六连返回萧宿铜边区,刚踏上铜灵边的石集,即遭敌伪进攻,我据山头抗击,相持至晚。</div><div><br>1940年5月23日,六连继续西进至褚兰西之拐山,复遭敌伪进攻。此时原留在萧宿的游击队徐明古(原系该团二连指导员)率部投入战斗,在激战中,徐明古壮烈牺牲。</div><div><br>1940年夏,亢、朱活动到路西,曾找到我萧县县长纵翰民,研究与顽方争夺地方领导权问题。“亢营”进入萧铜宿边区后,连续作战,半年来进行大小战斗70多次,截至1941年4月,六连三个排长和司务长先后牺牲。</div><div><br>1940年秋,获息萧县曹村日军征集牛车前来皇藏峪伐树,亢营长率六连从五眼泉跑步到山口隐蔽埋伏。待日军自山里返回时打了一个伏击,毙伤敌伪10余人。亢营长一人就打死日军3人。至天色灰暗时,我又以一个排预伏于敌回曹村的必经之路大山口,打敌措手不及。此后曹村日军几个月内不敢出来伐树和骚扰。</div><div><br>1940年9月16日,时值中秋节,群众慰劳我军准备晚上会餐。中午,萧九区独立连报称在庄里日军赴曹村车站时遭该连伏击,敌伤亡七、八人,尚有几个日军据石塘顽抗,要求亢营支援。我六连1个排立即出动,在尤屋子奋力猛冲将敌伪全歼,此战全歼日军9人,伪军6人,缴掷弹筒一门、步枪10余支。我三排长孙修文壮烈殉国。</div><div><br>1940年冬,亢营和九区区队驻镇疃寺半山里。一日傍晚为“扫荡”的日军发觉。因天雨又逢大雪天气,没有引起我军注意。次日黎明,我游动哨在林东南与敌接火,才知被围。遂决定趁清晨大雾奋力向东西突围成功,我一排排长在乱枪中不幸牺牲。</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九四一年</font></b></h1><div><b><br></b></div> <div>1941年春,“亢营”进行了高庄战斗。萧县顽军刘瑞岐部一个营并纠集其它顽部共四、五百人,围攻我高庄,亢营长率部坚决自卫反击,顽军不支溃退,我乘胜追击歼顽40余人。</div><br>1941年3月31日,亢营与地方政府人员移驻萧二区徐暨时,突遭敌人五路围攻,且包围圈逐渐缩小。为保护萧县县长纵翰民、许西连等同志的安全,由亢营长率一个排先突出去,其余部队组织火力掩护,待亢营长突围后再迂回掩护余部突围时,展开异常激烈战斗,我伤亡22人,二排长张继忠光荣牺牲。政府人员安全突围无一伤亡。<div><br></div><div>4月4日,“亢营”移驻龙泉寺,夜间,副营长吴端胜将六连战士骗至梁庄,欲投顽县长朱大同。次日晨,亢为德营长得知后,即派连长蔡书仙前去劝阻。许西连也前去做争取工作。数日后,吴承认了错误,又将部队带回了营部。<br><div><br></div><div>1941年5月,第四师经过艰苦卓绝的三个月反顾斗争,奉命转移到路东皖东北地区。萧铜形势日趋险恶。铁路两侧日军白天经常“扫荡”,夜间区乡土顾频繁袭扰,“亢营”活动区域日渐缩小,只能在皇藏峪附近两三个乡活动,利用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险要的地理条件,机动灵活与敌伪顽周旋。</div><div><br></div><div>6月,萧县顽县长朱大同,拼凑了刘瑞岐、窦衍辉的五六百人,夜晚向我皇藏峪进攻,企图乘我困难而消灭之。我以“亢营”两个排由许西连、蔡书仙率领,埋伏于汪庄北大沟,以一个排和九区区队由朱德群率领,埋伏于皇藏峪后山龙虎峪小路。晚8时许,顽军经抄沟大道汪庄而来,遭我伏击,顽军狼积逃窜。此战对稳定萧铜局势作用甚大。经由许西连等倡议组织萧东办事处,许任主任,冯蕴言为秘书,吴端胜为副主任。</div><div><br></div><div>8月,“亢营”深入萧县二区活动,乘机打垮了国民党二区区队(区长窦远辉,系朱大同的嫡系,国民党特务)。刘瑞岐方面以潘静庵、赵阆仙等为代表,萧东办事处以民政科长张立轩为代表,于九区卯山举行会谈。双方商定,萧东办事处及“亢营”以九、十区为活动范围,刘瑞岐则活动于二区以西,停止磨擦,联合抗日。</div><br>10月,萧东办事处主任许西连带萧铜部队驻二区庙山坳,刘瑞岐派政治部主任潘静庵前来慰问,企图改编萧东武装。许西连严词拒绝了刘瑞岐的要求。<div><br></div><div>同月,顽军第四十纵队司令王传绶率六个营向我大举进攻,我分散隐蔽,在龙岗山口猛袭顽部,毙伤敌20余人。<br></div><div><div><br>11月,亢为德营长因长期劳累病情加重,组织命他去南京治病,在他去办理证件时被叛徒刘启亭告密而被捕。之前的一年时间里,亢营以原六连为基础,已在萧铜铁路东西两侧扩编为两个连队,一直坚持战斗在铁路两侧。</div><div><br>同月,因营长亢为德被捕,教导员朱德群调入华中党校学习,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师长、邓子恢政委召见顾寒星(九旅25团政治处主任)谈话,并任命顾寒星兼任营长。顾寒星调任“亢营”时,同时带来范文典、刘明川、滕乃彬三名政工干部。王一平为教导员,李学智为副营长,范文典任副教导员。“亢营”编为新四军九旅萧铜独立营,对外仍称“亢营”。</div><div><br>12月,根据师旅首长“以巩固发展路东为主,坚持路西为辅”指示精神,“亢营”营部移到路东,县委随营部行动。随之将路西原有连队扩建为一、二两个连,称“西亢”,由副教导员范文典率领。将路东连队扩充为五、六两个连队,称“东亢”,滕乃彬、刘明川分别任五、六连指导员工作。由营长顾寒星、教导员王一平指挥。两侧部队统归顾寒星、王一平、范文典等领导。</div><div><br></div><div>同时,独立营建立了党总支,坚持连有党支部、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加快萧铜地区武装建设的发展。</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167efb">以上内容资料取自:1、长征出版社《抗战在淮北》第一辑《萧宿铜边抗日武装的成长与斗争》作者:孙象涵、顾寒星、朱德群、杨明卿;2、陈明智《抗日烽火 燃旺桃山》--兼忆“亢营”战斗历程;3、《铁流万里》第一辑《淮北拂晓》相关文章;4、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萧县地方史》;5、王皇义政委《一八六团史略》及相关网络文章。特此鸣谢。</font></b></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