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 20px;">口述 :姜广玉 原沈炮副司令</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整理: 姜 </b><b>越 姜广玉之子</b></h1><p><b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 周建国 原炮10师老兵</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年的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纪念这场开国首战取得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浴血战斗,用三年时间彻底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由美国、英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菲律宾 、土耳其、荷兰、法国、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南非、卢森堡等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和大国地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这一天起,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祖国山河无恙,人民幸福安康。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197653名壮烈牺牲的志愿军英烈致敬!</span></p> <p><b>(原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姜广玉)</b></p><h1>姜广玉<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抗美援朝首批入朝参战的老八路,时任志愿军炮8师45团副营长,后任营长,炮10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师作训科长、炮45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沈阳军区炮兵司令部作训处长,炮7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沈阳军区炮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8年10月,姜广玉老前辈口述了炮兵45团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历史,并由他的儿子姜越同志进行文字整理,为我们展现了人民炮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span>的<span style="font-size: 20px;">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辉煌战绩。</span></h1><p><b style="font-size: 20px;">现将姜广玉老前辈的回忆,全文刊登如下:</b></p> <p><b>(姜广玉入朝参战前照片)</b></p><h1>1949年底,跟随四野中路集团打完衡宝战役后,我们炮45团从宝庆(今邵阳)宋家塘开赴湘乡休整。我当时在二营当副营长。</h1><p><br></p> <h1>1950年2月,根据军委命令,以第42军155师师部改编为炮8师师部,下辖12兵团直属的炮兵45团(原40军炮兵团),13兵团直属的炮兵46团(原38军炮兵团),15兵团直属的炮兵48团(原43军炮兵团)。</h1><h1>2月28日,炮兵第8师在湖南湘潭正式成立,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全师9311人,骡马2822匹,胶轮大车266辆,装备日制14式105毫米加农炮11门,90式75毫米野炮9门,38式75毫米野炮59门,改38式75毫米野炮7门,41式75毫米骑炮1门,75式75毫米改榴炮18门,共计105门,枪3049支。另有少量奥地利苏禄通高平两用机关炮。各团均是下辖三个炮兵营,每个营辖三个炮兵连,每个连4门制的编制。</h1><p><br></p> <h1>1950年3月,炮兵第8师转隶东北军区。当月,炮兵45团在师编成内,从湖北武汉出发,乘火车开赴松江省密山县(今属黑龙江省)进行农业生产。</h1><p><br></p> <h1>四月初我奉命带两个连到伊春去放木头挣钱,当地人叫“放溜”。</h1><h1>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汤旺河畔。伊春周边的原始森林里基本都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红松,原木大头的直径多在一米以上。日伪时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采伐了。一般冬天上山伐木,趁冰雪未化用拖拉机把原木顺下山,在河边码成大垛,等河冰开化就推到河里顺流放木排(放溜)。</h1><p><br></p> <h1>伊春现在已经是一个地级市了,可我们去时伊春根本没有什么居民,只有日伪时期设立的林务所,常年驻有200多伐木工人。再就是林子里散布着不少猎户,其中有一些白俄人家,已经在这繁衍了两代,但仍说不好汉语,他们以狩猎、采山货为生,不怎么与外人打交道。</h1> <h1>伊春当时通火车,向南沿着汤旺河经南岔、汤原、可达佳木斯,全程约500里。在南岔还分出一支,向西经铁力可达绥化。火车一年四季都在往外运木头,但大部分原木要等河水开化后顺河放木排。</h1> <h1>汤旺河水向南在汤原汇入松花江,顺松花江再向东约200里,就是佳木斯。</h1> <h1>我们要干的活就是开垛,然后把原木滚到河里去,再顺河放到南岔就算完成任务。</h1><h1>放溜、开垛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搞不好就会砸伤人,所以我们都分外小心。</h1><h1>活虽然挺累,但对我们这些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来说不算啥,加上生活还不错,所以官兵们情绪都挺高。那时我们的生活用品都靠火车运来,我们也时常用些富余的生活日用品,跟猎户换些狍子、野鸡、野兔等改善伙食。</h1> <p><b>(朝鲜人民军部队向汉城进军)</b></p><h1>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10日,炮兵第8师编入刚成立的东北边防军。炮45团奉命停止农业生产,收拢部队,我们也转回了密山。原都以为解放了,该好好享受一下太平日子了,加上那时朝鲜人民军打得正顺呢,所以我们这些基层干部都对突然战备有点摸不着头脑。</h1><p><br></p> <p><b>(朝鲜人民军部队占领汉城)</b></p><h1>但很快知道了美国军舰已经进驻台湾海峡,联合国也通过了由美国带头出兵干预朝鲜战争的决议。当时虽然了解情况不多,但隐隐约约开始替朝鲜人民军那十几个师担心,希望他们赶紧在美军大规模插手前赢得胜利,否则怕不是强大的美军的对手。朝鲜战事如不能速决,恐怕就要逆转。真若那样,战争就离我们不远了。</h1><p><br></p> <h1>1950年7月26日,炮兵第8师率第45、46团及新编入的炮5师第44团(原49军炮兵团加46军炮兵团一部分组成。该团1950年7月在吉林转隶炮8师。)分别从密山、鸡西出发,乘火车向中朝边境开进。</h1><p><br></p> <h1>7月31日,师部与炮44、46团先后到达通化,炮45团到达辑安(今集安),炮48团和师警卫营留密山继续执行生产任务。8月起,全师进入临战训练,补充调整武器弹药,换领被装,并补充朝鲜语、英语翻译197人。全师共8514人,配备日式加、野、榴炮112门。</h1> <h1><b> (杜恒荣副团长)</b></h1><h1>当时炮45团团长蒋有全,政委马绪东,副团长杜恒荣,参谋长杨文义,主任杜秀松,副参谋长杨慰溪。全团约2600人。</h1><p><br></p> <p> <b> (姜广玉)</b></p><h1>我们二营营长王化东,教导员冯有章,我是副营长,副教导员赵如金。营部配有参谋、书记、管理员、文化教员、翻译和警卫员、通讯员、卫生员、马夫(营以上干部都配有坐骑)等。营部还编有指挥排(辖侦察、计算、电话班),运输排(有十多掛大车,能携行全营一个基数的炮弹、营部7日给养及其他物资),警卫排、通信班、炊事班,包扎所等。营部约200余人。</h1><p><br></p> <h1>营下辖四、五、六三个炮连。每个连都150余人。</h1><h1>四连配备三门日制14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连长国兴隆;五连和六连各配备四门日制38式75毫米野炮,五连长黄文信,六连长李芳春。炮连下辖两个炮排(每排两门炮),一个指挥排,一个运输排(5掛大车),全连有40多匹骡马(每门炮需6匹骡马拖曳,加两匹备用的和运输排的骡马)。我们全营有近700人,200多匹骡马。</h1><p><br></p> <h1>那时消息不灵通,不知道朝鲜战事的发展状况,但迟迟不见朝鲜人民军的捷报,加上新的作战训练指示越来越多,各级各部门检查越来越频繁,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已经猜到朝鲜战局情况不妙。</h1><p><br></p> <h1>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急转直下,美军飞机开始在鸭绿江沿线侦察扫射轰炸。</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美军士兵攻占平壤)</b></h1><h1>一年没打仗了,又闻到了战火味道,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感觉。脑子里想着别再打仗了,可一听见枪炮响,就总有种莫名的兴奋和冲动。就像遇到某种你又讨厌又期待已久的东西。</h1><h1>当然还有一些紧张,终究没跟美军交过手。随着美军飞机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我们这些基层干部也都明白,这一仗怕是免不了了。</h1><p><br></p> <h1>美国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和它大张旗鼓大规模出兵的架势,让我们认准了一点,帝国主义不想让我们过好日子。对我们这些在战火中滚了十多年的人来说,都深知这好日子来之不易。那是多少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甭管他是谁,也甭管他强大不强大,想欺负我们不让我们过好日子,那没二话,豁出命也要跟他拼到底。</h1> <h1>我们一面关注朝鲜战事,一面开始积极进行作战准备。大约是10月10日,部队刚换完冬装,就接到命令,部队改称志愿军,消除一切解放军的标记。要求很严格。</h1> <h1>1950年10月15日,美军占领平壤。10月16日,炮8师先遣人员,跟随42军先遣队过江进入朝鲜。随后炮兵45团奉命配属39军作战,并作为师第一梯队,于10月19日夜,在42军部队后面跟进。由吉林省辑安过江入朝,天亮前到达朝鲜满浦地区隐蔽宿营。师部和炮44团也于19日入朝。23日夜,炮46团入朝并配属38军作战,从此脱离炮8师建制。</h1> <h1>满浦与辑安隔江相对,小镇不大,已被美军飞机的连续轰炸炸成一片废墟。我们二营是团先遣营,夜里经过满浦,看到不少残垣断壁还冒着火苗。四周不时传来朝鲜老乡的呜咽声。美军的暴行,让干部战士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部队趁机进行教育动员,鼓励战士们为朝鲜人民报仇,为祖国立功。为了保密,也为了避免遭美军空袭,入朝后部队都是昼伏夜行,这显然会影响行军速度。部队为此专门制定了一些措施。</h1> <h1>21日白天,部队正在满浦东南五十多公里处的朝鲜临时首都江界附近休息。团突然接到命令,配属42军124师,速在黄草岭、赴战岭一带组织防御。从江界到黄草岭直线距离不到二百公里,但中间隔着连绵起伏的狼林山脉,我们炮兵离不开道路,可最近的道路也有差不多四百公里。部队马上动员准备,当夜便马不停蹄的匆匆上路了。</h1><p><br></p> <h1>虽然都是昼伏夜行,但也十分紧张,因为头上总有美军的夜航机,还有特务不时打信号灯和照明弹。开头部队经常走走停停,后来因赶时间索性干脆不理它们了。朝鲜北部山区的道路本来就崎岖坎坷,加上美军飞机的破坏,有些地方必须自己动手修路,否则难免翻车翻炮。任务紧急路况险恶又是夜行军,速度上不去,我们压力都很大,好在一路都是有惊无险,没出什么大事。</h1> <h1>部队一路狂奔,坐在炮车上的炮手们,呲牙咧嘴的叫唤说,屁股都墩成八瓣了。大概跑了几个晚上,部队便安全赶到了下碣偶里附近的集结地。此时,124师370团等部队已经在黄草岭前沿的烟台峰、芳草岭等阵地打上了。</h1> <h1>我们刚到,命令就下来了,天亮后,配合124师反击当面之敌。虽说是骑马坐炮车赶路,但也是又累又乏,可命令一下来,干部战士全都嗷嗷叫着要打好第一仗,早把疲劳都甩到脑后去了。</h1><h1>战斗准备紧张有序。侦察兵迅速前出与步兵一起设立前方观察所,标定目标,区分任务,商定协同动作。各连立刻勘察阵地和进出道路,开设阵地和营指挥所(营指挥所与124师前指在一起),感觉还没怎么忙活,天就快放亮了,全营迅速组织向阵地开进占领阵地。</h1> <h1>受地形限制,全营11门火炮,按四、五、六连的顺序,依次从东向西排列在一条山沟里(四连东侧还有朝鲜人民军一个苏式122榴弹炮连)。各连骡马都隐蔽在三里地外的树林里。占领完阵地已经快七点了,按照124师的反击计划,战斗9点才打响,所以部队匆匆吃了顿早饭,便开始射击准备。</h1> <h1>四连的105毫米加农炮,射击准备时间长,所以先拆除了伪装卸去了炮衣。不料有几架美军飞机突然临空,四连和朝鲜人民军的炮阵地暴露,美军飞机立刻开始顺山沟依次俯冲攻击。发现了美军飞机,各连便迅速撤收转移,但四连火炮太笨重,没有骡马转移很慢,结果全部被美军飞机炸毁。朝鲜人民军的122榴弹炮连也损失惨重。我五连有两门火炮受损,抢修好一门。六连火炮受损不大。</h1> <h1>第一波空袭刚过,美军便开始了炮击,步兵阵地上顿时一片火海。原来当面的美军陆战一师、美七师、伪首都师于八点抢先发起了进攻。</h1> <h1>124师立即取消了反击计划,命令我部支援步兵坚守。按原预定的分工,营长王化东应该在营指挥所指挥全营,我在阵地负责阵地指挥。可战斗打响时,营长王化东正在阵地上检查,而我在营指挥所正与派出的前观人员核对目标情况。情况突然,命令紧急,我和营长电话一碰,我们也随机应变。他在阵地指挥,我负责掌握营指挥所。全营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展开了炮火反击。</h1> <h1>虽然我们火炮的数量和口径远不如当面的美、李伪军,但我们打得准,打得巧,打得狠。根据步兵的要求,我们分别对敌人兵力集结地、进攻中的装甲目标、前置的炮阵地等予以打击,并在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支援了124师坚守分队的防御作战。</h1> <h1>这次黄草岭战斗,我团只有我们二营参加了战斗。由于四连在战斗打响前,火炮全被美军飞机炸毁,全连成了徒手运输队,所以实际参加战斗的只有五连和六连。在连续四天的战斗中,敌机十多架,持续对我营扫射投弹,加之敌密集的地面炮火,使我各连伤亡不断增加,但全营官兵仍顽强奋战,支援步兵的炮火始终没有中断。</h1> <h1>看着我营冒着敌密集的地、空火力,不惧怕伤亡,英勇奋战并取得出色战果,124师前指的人都很感动。始终在前指的副师长,一再夸我们打得好。到师前指来的军里的领导,也表扬了我们,勉励我们要再接再厉,并代表一线的指战员感谢我们。这让我们深受鼓舞。</h1> <h1>10月30日,我营奉命撤出战斗(准备随团转向西线,用于第二次战役进攻熙川)。我们又顶着敌机的扫射轰炸,组织全营顺利撤到柳潭里休整。刚到柳潭里,就赶上了朝鲜北部的第一场雪,一场真正的大雪。</h1> <h1>在继续北撤的路上,我们遇到第二批入朝的九兵团部队。看着他们穿着薄棉袄和力士胶鞋匆匆往南赶,愣头愣脑的警卫员小赵还羡慕地说:“他们真精神,是不是吃了啥扛冻的东西,这身上多轻巧,多利索啊。”几天后一场寒流袭来,温度连续下降,到11月中下旬,朝鲜北部山区已降到零下三十几度了。想想那些九兵团的弟兄们,倒真希望小赵说的能是真的。</h1> <p> <b> (杜恒荣)</b></p><h1>黄草岭一战,是我们入朝的首战,也是我们首次与美军交锋,首次体验了美军的陆空立体战。我营出色地协助124师完成了预定任务,受到了124师和42军的表扬嘉奖。</h1><p><br></p> <h1><b>(1952年由全国政协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b></h1><h1>我营也付出了数十人伤亡、数门火炮毁伤的沉重代价。残酷的战争现实,逼着我们思考“如何在没有制空权的战斗中,发扬火力战胜敌人”。</h1><h1>战后,42军为我营记集体一等功一次。</h1><h1>授予我营5连4班“黄草岭英雄炮”称号并记集体一等功一次。</h1><h1>为宁死不退,战死在炮位上的我营6连副班长许贵胜等四位烈士追记一等功。</h1><h1>为单人完成瞄准、装填、射击,独自坚持战斗两个多小时的我营6连副班长司徒阴森等五位同志,各记一等功一次。</h1><h1>炮兵45团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配属42军124师坚守黄草岭之后,第二次战役配属40军向球场洞突击;第三次战役配属39军116师突破临津江,进占汉城;第四次战役配属39军向砥平里突击;第五次战役配属20军、67军等在春川、桦川等地坚守防御作战,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用火炮打出了国威军威。</h1> <p><b>口述者简介:</b>姜广玉(1926年3月15日—2020年2月17日),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历任太岳军区政治部公务员,太岳军区司令部青年队战士,太岳陆军中学三队学员,抗大七分校三大队九队学员,延安炮校二大队六队学员,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旅一团排长,东北民主联军七旅炮兵营排长,辽宁军区炮兵团排长,辽东军区炮兵团排长,东北野战军三纵炮兵团排长、副连长、干事、指导员,40军炮兵团副连长、军务参谋,炮45团连长、副营长,东北边防军炮8师45团副营长,志愿军炮8师45团副营长、营长,炮10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师作训科长、炮45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沈阳军区炮兵司令部作训处长,炮7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沈阳军区炮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军区炮兵留守善后领导小组组长。1955年被授少校军衔,1959年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55年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8rk6r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人民炮兵简史(上)</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hbtc5z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人民炮兵简史(中)</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j9rzxi?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开国首战:确立大国地位</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