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四大金殿(铜殿),今有地宫金殿一一一山西大同华严寺。

刘廉荣

<p>大家知道,国内有四大铜殿(金殿)流传至今!它们分别是武当山铜殿、五台山铜殿、昆明鸣凤山铜殿和北京万寿山铜殿。</p> <p>山西大同华严寺,藏经阁地下铜殿,建造于2011年。</p> <p>藏经阁全部用木料建成,规模仅次于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现代技术建造一座纯木榫卯结构的宝塔也并非难事,所以木塔本身并不是游览的重点。这里最主要的景观是宝塔下面的纯铜地宫,虽然也是现代建造的,但规模和精致程度的确令人赞叹不已。沿着楼梯来到宝塔下面的地宫中,立刻被地宫的精致与豪华惊住了。</p> <p>华严寺铜地宫位于总高43.5米的藏经阁之下,采用130余吨纯铜打造而成,从天花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全部用铜制造,是一处名副其实的铜宫殿,也是全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p> <p>藏经阁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30余吨纯铜打造而成,从天花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全部用铜制造,是一处名副其实的铜宫殿,也是全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p> <p>铜殿内大到3米、小到33厘米的铜佛造像,就达到1000尊。</p> <p>铜,本为自然中本就有的元素,为自然原始材料。在佛教看来,铜是可以再生的,符合佛教轮回的观念。另外,辉煌、多彩、耐寒、耐热、耐压、耐腐、长寿的特点也让铜在佛教营造中应用广泛,地位非常高。</p> <p>整个地宫,做工精细,金碧辉煌,佛教氛围浓厚,让人为之震撼。</p> <p>地宫金光闪闪,十分震撼。</p> <p>佛教氛围浓厚,让人为之震撼。</p> <p>地宫四壁上供奉着448尊小供养佛。</p> <p>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供奉着佛界高僧舍利。</p> <p>舍利塔。舍利为白色,黄豆粒大小,第一次可以如此近距离的欣赏高僧的舍利子。</p> <p>地宫中央舍利塔上藻井。</p> <p>壁画,地宫四大天王。</p> <p>壁画,四大天王。</p> <p>浮雕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如“树下诞生”、“天人献衣”、“得遇沙门”、“妙转法轮”等。</p> <p>地宫四周均为铜铸方形密檐式宝塔,两塔之间为千佛像。</p> <p>藻井。</p> <p>墙铜装饰。</p> <p>廊柱走廊。</p> <p>四主佛。</p> <p>地宫四壁上供奉着448尊小供养佛。</p> <p>地宫中央舍利塔。</p> <p>左侧地宫盘旋楼梯,廊柱,走廊,佛像。</p> <p>地宫四壁上供奉着四尊主佛。</p> <p>地宫四壁上供奉着448尊小供养佛。</p> <p>华严寺广场牌楼。</p> <p>华严寺广场。</p> <p>华严寺广场,由 仿古商业建筑、中心广场、地下停车场组成,体现辽金建筑风格。</p> <p>立于喷泉池中的高9.9米的雕塑,以佛教文化为主题。</p> <p>华严寺广场。</p> <p>天宫阁是华严广场的主体景观。</p> <p>大同,作为辽国的西京,华严寺也具有浓厚的契丹民族的风格。传统的寺庙大多是坐北朝南,但华严寺的主要建筑都是坐西朝东,这和契丹人对太阳的崇拜有关,是民族信仰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p> <p>大殿正门。华严寺,取《华严经》“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p> <p>大殿正门。大门上方的匾额大字出自颜真卿之手。</p> <p>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登高远眺华严寺全景。</p> <p>藏经阁全部用木料建成,规模仅次于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p> <p>天宫楼阁。</p> <p>鼓亭。</p> <p>钟亭。</p> <p>薄伽教藏殿(下寺)。薄伽是梵语,译为“世尊”,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p> <p>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p> <p>普贤菩萨魅力独具。</p> <p>观音普萨。</p> <p>你见过露齿微笑的菩萨吗?她双掌合十,露齿微笑,与别处庄严的造像不同,被郭沫若称赞为“东方维纳斯”。笑不露齿是中国传统对女子形象的要求,而这位菩萨却露出了牙齿,实属罕见。</p> <p>相传,辽代皇家征调能工巧匠修建华严寺,城外有个巧匠不愿为皇家卖命,官府以“违抗皇命”的罪名把他痛打一顿,在众工匠的求情下,才免于灾祸。女儿惦念老父亲,女扮男装,前来照顾老父亲。她见父亲和工匠们塑造神像时苦苦思索,便双手合十、闭目诵经为他们祈祷。雕工们受到启示,便依着她的形态塑造。但事情发生了,一天,总监工发现老工匠的活没干完,就命人痛打,姑娘挺身而出,总监工发现女儿身的秘密,就勒令剥光上身殴打,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她深情望了望大家,随即莞尔一笑,投入铸钟的滚沸铁水中。总监工被溅起的铁水烧死,老工匠的女儿化为一朵白云,飘向天空。其中一名工匠记住她临去之前的露齿一笑,就照她的模样雕成了一尊菩萨,特别把那露齿一笑塑在雕像上。</p> <p>天宫阁楼。</p> <p>阁内藻井。</p> <p>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p> <p>五方佛。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p> <p>下华严寺,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p> <p>大同博物馆就设在下华严寺。</p> <p>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p> <p>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p> <p>普贤普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