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黎城县东阳关镇辛村贫困户周忠孝在外务工,由于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不能出远门,村里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妻子安排了保洁员岗位。“每天上午下午在村中打扫两次卫生,时间比较自由,不误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也不耽误农活,还能照顾老人,每月300元工资,村上日常的生活支出也就够了。”周忠孝妻子王步贵说。能够就近就地就业,像周忠孝家一样,黎城县目前已解决了943口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p><p>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有效防止因疫情影响贫困人口增收问题,黎城县创新攻坚机制,制定出台了《黎城县2020年战疫情、保脱贫、防返贫工作方案》,精准筛选1235户2470名无稳定增收渠道的贫困群体作为攻坚重点对象,通过“政府定岗攻坚、企业设岗攻坚、外输内收攻坚、规模产业攻坚”四种攻坚措施,拓宽增收渠道。</p><p> 针对像王步贵一样的贫困人群,因为身体或者家庭等种种原因,找不到摆脱困境的方法而迟迟不能脱贫的,黎城县实行专岗扶贫。由政府出资开发一定数量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或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专门定向建档立卡无稳定增收渠道的贫困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支持他们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p><p> 保洁员、乡村道路管护员、党建管理员、河道管护员、治安联防员、护林员、疫情协管员、留守儿童看护员、文物看护员、治安协防网格员、就业社保协管员……因人因户定岗,让特殊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目前,黎城县安排财政资金300万元,开设了943个扶贫专岗。</p><p> 洪井乡王家庄村的贫困户李联军,肢体残疾,不能外出务工,两个女儿正在读书,村里为他申请了护林防火值守专岗;70岁的张虎龙患有慢性病,但还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村里为他申请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看护员……为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帮扶服务,黎城县结合贫困户身体状况、贫困程度、能否适岗等具体情况,已就地解决了943人就近就业,基本保障了全县老弱病残特殊困难群体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增加2000元,达到了“扶贫”与“服贫”和“脱贫”与“解困”的有效统一。</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5px;"> 图为洪井乡王家庄村扶贫专岗人员李联军,在村卡口进行护林防火、疫情防控登记排查。</span></p> <p> (王建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