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下支队”南征75周年

杨树和

<p> 历史背景</p><p><br></p><p> 1944年抗日战争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着重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在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同时,一方面派遣一批干部奔赴东北,增援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一方面派遣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主力和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南下支队”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南发展,打开南北通路,以达到北与鄂豫皖边区李先念同志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南与广东曾生同志领导的“东江抗日纵队”连成一线,力求开辟湘粤赣边的五岭抗日根据地。这样,就使我党在南方有一个坚强巩固的战略基地,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全国各抗日战场对日实行强大的反攻作战。同时,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反动派一旦发动内战,这样也能牵制南方一翼,应付可能发生内战的严重局面。这是党中央极其英明的一着棋。从全盘来看,由北向南,华北、华东、华中,直至华南,连成一片,南北呼应,互相支持,构成一道人民战争的钢铁长城,摆开辽阔的抗日战场,到处都是埋葬日本侵略者的坟墓。</p><p> —— 摘录王首道《忆南征》</p><p> 图为南下第一支队出发前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王震司令员在延安检阅部队。</p> <p>  王震、王首道率领的以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1944年11月9日离开延安后,开始了艰难的南征。</p><p> 当时,三五九旅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先行,待与东江纵队会师后,第二梯队继续南下。在南下支队出发前,毛泽东主席分析了南征前途中的两种可能,并一再嘱咐王震同志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他对王震说:</p><p> “你们这次南征,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整个国际的反法西斯战争,包括中国的抗日战争还要持续二、三年。这样,你们就可以在华南利用日伪和蒋顽之间的矛盾,放手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第二种可能,就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迅速胜利,日本很快投降,整个局面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蒋介石决不允许你们这把刀子插在他的咽喉,会首先集中力量吃掉你们。这样,你们孤军深入,没有根据地,斗争将十分残酷,处境将极其困难,甚至可能全军覆没,包括你本人在内。你们要准备迎接这场严重斗争,发挥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力争光明的前途。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们还能回到鄂豫边大悟山李先念同志那里,那也是一个很大的胜利。</p> <p> 南下支队从延安11月9日出发后,于12月上旬到达平介县,平遥县长赵力之曾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带领游击大队两个连埋伏在阎良庄(在铁路沿线二花里处)迎接南下支队,由于过路部队误会,以为是进入了敌人的埋伏圈,向游击队开了枪。虽然游击队立即发出了信号,但是造成了游击队员20多人受伤。赵力之看到游击队战士们血流如注,心里悲痛万分,留下了眼泪。南下支队参谋长向上级做了汇报。</p><p> 在平介县长胡汉平亲自护送由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率领的南下第一支队通过同蒲铁路时,日军巡逻的铁甲车向南下支队开火,王震司令员亲自指挥作战,距离王震司令员不远的张振海,看到飞来的炸弹,奋不顾身的扑上去,准备捡起来扔的远远的,结果还来不及起身,炸弹爆炸,张振海壮烈牺牲。王震司令员一到黄仓坡底村,就接见了赵力之县长,深深表示歉意,并且拿出20多支枪支,拉来一匹战马送给平遥游击队。</p><p> 平介县长胡汉平将过境沿途生病的掉队的同志收容集中起来,部队过后送到指定的收容接待站,护送随支队行进的干部大队掉队的郑位三同志安全地护送到沁源县王和镇,回到了南下支队。</p><p><br></p><p> 南下第一支队于1945年1月27日到达鄂豫边的大悟山革命根据地,与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p><p> 南下支队在短暂休整后,于2月23日同第五师张体学部队起最后一批强渡了长江。三天之后,取得痛歼日寇的大贩大捷威震江南。南下支队随后改换番号,更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p><p> 3月1日部队向湘赣边进军,初步开辟了以鄂南为中心的湘鄂赣游击根据地,把江北和江南联接起来。7月,部队继续南下,8月底进抵广东南雄县境。当进入五岭山区,与前来接应的东江纵队仅距百里之遥的时候,时局发生了突然变化,出现了南征前途的“第二种可能”。</p><p>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这样,南下支队原可以利用的日伪和蒋顽之间的矛盾,已不复存在。</p><p> 党中央派出的南下第二梯队,由刘转连司令、晏福生政委率领南下第二支队于1945年7月7日从吕梁文水下山来到徐家镇渡口,8日9日下雨,不能过汾河,在原地等雨小汾河浑峰过后渡过汾河,在蒋家堡,道备村,王家庄一带活动。10号夜晚准备乘着夜色通过同蒲铁路时,发生了东遊驾同蒲铁路激战,南下支队200余人牺牲。</p><p> 时隔不久,晋绥联防军延安警备旅文年生任司令员、张启龙任政治委员组成的第三支队”由汾阳熬坡经平遥也从此通过。</p><p> 南下第二支队由于形势的变化,进到河南就奉命改道向东北去了。</p><p><br></p><p> 此时,深入南方的南下第一支队,面临蒋介石纠集的7个军、21个师,15万兵力在从鄂南到粤北长达1000公里的战线上,不论白天黑夜风雨阴晴,对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围追堵截,战斗频繁残酷。南下支队为了避敌锋芒,于1945年8月17日转入高山丛林的八面山中,不料再陷敌人的重围,全军处于危亡和饥饿之中。8月19日王震令部队杀开一条血路,才避免了全军覆没。</p><p> 8月25日,南下支队移兵江西大庾,计划冲出敌人的包围,强越九岭南下。但敌人兵力数十倍于我,切断了我军继续南下的所有路径,部队按原定计划会合曾生领导的东江纵队,在国民党反动势力占绝对优势的湘粤赣边的五岭山区建立根据地已不可能了。在前有几路重兵围困、后有九个师追兵的危险形势下南下支队奉中央电令,为避免内战,回师北返。</p> <p>  八路军南下支队序列表</p> <p>  八路军南下支队分列式通过检阅台</p> <p>  电视连续剧《南下支队——出征》郝文武导演正在筹划拍摄中。</p> <p>  南下支队由吕梁文水进入晋中平遥途径之地。</p><p> 上图为文水子夏山</p> <p>  夜色中的汾河古渡徐家镇一带</p> <p> 七十五年后的今天,在山西平遥东遊驾村委党支部赵立明书记和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永平组织下,号召红色文化志愿者重温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决定2020年7月11日重走“南下支队”南下平遥段。</p><p> </p><p> 图为重走“南下支队”路志愿者在汾河徐家镇古渡口</p> <p><br></p><p> 东遊驾党支部成员特意带了两面象征性的红旗</p><p>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p><p> 南下 第一支队</p><p> 南下 第二支队 </p><p> </p><p><br></p> <p>  重走南下路第一站从汾河岸边徐家镇开始向——东遊驾——同蒲铁路桥洞——尹村琉璃庙遗址——丰盛村。</p> <p>东遊驾村委党支部大门</p> <p>  东遊驾出生的军旅书法家梁峰霄同志书写的</p><p>一层乡村记忆室对联:</p><p>筚路蓝缕传薪火,</p><p>栉风沐雨炼丹心。</p><p> 二层党性教育室对联:</p><p>承前启后英雄辈出,</p><p>继往开来红旗永传。</p><p><br></p> <p> 军旅文学作家“安子”王京利老师手举“南下支队”旗帜,缅怀先烈们为了 解放全中国而赴汤蹈火的神圣使命!</p> <p> 王京利老师在王震将军笔迹“忆南征”纪念碑前手举“南下第二支队”旗帜</p> <p> 东遊驾红色展览馆党性教育室讲解员在为大家讲解抗战年代“钢铁走廊”吕梁汾阳、文水、晋中平遥红色交通线。</p> <p>  东遊驾地处同蒲铁路以北,是南下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同日寇激战的地方,展览馆讲解员在为大家讲解不屈的平遥东遊驾人民在烽火岁月打造守护红色秘密交通线的英勇斗志。以文化为主流的的东游驾村走出了“国际医学专家”侯金林同志、“航空工程师”刘泽人同志、“军旅书法家”梁峰霄同志、“神州九号航天英雄”刘旺同志等等国之栋梁!</p> <p>  东遊驾党性教育室内,志愿者在参观抗战年月中共平遥红色秘密交通线示意图,早在南下支队南下之前的两年前(1942年11月22日)从苏北去延安的刘少奇同志就是在平遥“铁麻虎”——宋志诚等人的护送下,从这条红色秘密交通线乘夜色由南向北而过。</p> <p>  参加重走南下路的志愿者摄影师刘培义同志(右一)</p> <p>  东遊驾传统文化研究会成员梁浩恭同志在党性教育室陪同志愿者参观。</p> <p>  追寻75年前先烈们红色足迹,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后来人奋发向上。</p><p> 我的父亲是南下支队中的一员,南下第一支队于1944年冬、第二支队于1945年夏由陕北东渡黄河后,经“钢铁走廊”晋绥八分区跨越同蒲铁路平遥段,可以说是第一个坎儿,在冰天雪地同日军交火的情况下,还不能蛮战,为了南方大片沦陷的国土,他们义无反顾,奋勇向前。</p><p> 作为南下支队的后人,通过今天亲身到先辈们战斗过的遗址,行走过的路线体验。对我是一种特殊的身心洗礼!</p><p>勿忘历史,振兴中华!</p><p>缅怀先烈,吾辈自强!</p><p><br></p><p> </p> <p>  2019年热爱红色文化敢于为民担当的赵立明书记,带领全村人民建立了红色展览馆,军旅书法家梁峰霄倡议下立起了“南下支队同蒲铁路东遊驾之战遗址纪念碑”、 王震将军笔迹“忆南征”纪念碑。2020年6月东遊驾红色展览馆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防教育基地。</p> <p>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p> <p> 在红色记忆室梁继国老师为大家讲解南下第一、第二支队两次过平遥与日寇作战的史实情况。</p> <p> 红色文化研究者梁继国老师为大家讲解桂干生司令员、邹开胜政委、廖刚绍团长牺牲在平遥同蒲铁路之战。</p> <p>  南下支队突破同蒲封锁线东遊驾之战</p><p>板块资料</p> <p> 1945年7月9日南下第二支队在突破同蒲铁路封锁线时,在东遊驾一带与日寇激战一天一夜,二百余勇士为国献身。</p> <p>   历史背景</p><p><br></p><p> 日军得知“南下支队”要通过同蒲铁路的消息后,料定会在离平遥县城比较远的地方通过,就在县城至洪善车站之间部署了伏击点,并且从榆次、太谷等据点抽调数千兵力,乘坐装甲车从祁县方向开来,火车上配备了很强的火力,企图会同同蒲铁路周边的鬼子封锁铁路,阻挡南下第二支队越过同蒲路,南下第二支队七一九团团长廖刚绍同志与日寇激战,几次负伤不下火线,最终牺牲在这块土地上。</p><p>时年33岁。</p><p> 图为廖刚绍烈士生前照片</p> <p>  廖刚绍烈士生前同妻子、儿子的合影</p> <p>  廖刚绍烈士侄儿廖常森同志至少四、五次从广州乘飞机到平遥寻找伯父安厝地,至今没有寻到准确地点。</p><p> 廖常森同志在东遊驾“忆南征”纪念碑前。</p> <p> 桂干生(1911—1945),河南省罗山县人,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任新四军第5师干部队副队长,从延安出发,重返大别山区。7月过同蒲路时遭山西平遥县城之敌炮击负重伤,9日凌晨牺牲,年仅34岁。</p><p><br></p><p> 上图桂干生烈士生前照片</p> <p>  邹开胜(1916年——1945年7月8日)</p><p>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乡延邹家村。</p><p> 1940年4月,八路军总部整编了多个连队两千余人统一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特务团”。邹开胜作为团政治部主任调入,负责团的思想政治工作。</p><p> 1942年春,邹开胜任特务团政委,1943年,邹开胜调到延安,任延安党校总校整风大队队长,后到绥德抗大任整风队指导员,副旅级干部。1945年4月至6月参加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p><p> 1945年4月,邹开胜作为南下干部,被编入南下支队第二梯队五干队,准备赴华中新四军五师任旅政委。6月13日,他告别了妻子和尚未出世的女儿,离开延安。</p><p> 1945年7月与日伪军在山西平遥同蒲路附近遭遇,中弹牺牲,年仅29岁。</p><p><br></p><p> 上图邹开胜烈士生前照片</p> <p>  出生山西原平的贾玉来同志历经了第二南下支队同蒲铁路上的这场血战</p><p> 贾玉来同志 军旅生涯</p><p> 1937年10月加入120师359旅719团一营二连任战士,1938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至1945年8月在359旅旅部侦察连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1945年在南下第二支队,7月中旬在山西平遥同蒲铁路掩护战友时,背部被日军炸弹炸伤,1945年8月伤未愈就到了晋绥军区120师独2旅,后在西北军区警卫营2连任副排长。</p> <p>  2019年9月18日东遊驾红色展览馆开馆之际,南下第二支队贾玉来同志后人贾宪生同志兄妹八人赠送给平遥东遊驾红色展览馆由山西红色书画第一人王保旺老师写的书法:</p><p>“三五九旅精神永存!”</p> <p> 在东遊驾红色展览馆内 陈列着一些红色文物。其中 一件历经岁月沧桑,传世下来的马灯,见证了烽火岁月中不平凡的经历,曾经照亮了多少生活在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心灵!</p> <p>  看着这一只水壶,脑海中的思绪不由让我想到在漫漫征途中,水壶陪伴着他的主人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到过革命圣地延安,壶中装着的甘露曾经滋润了多少次干渴的心田。为了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跟随他的主人南下,而他的主人也许在同蒲铁路同日寇激战中牺牲在了这片土地上……</p> <p>  一只铜号、一把残缺了尖的砍刀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场面。</p> <p>展柜中的书刊《独臂将军彭青云》、《黎原回忆录》</p> <p>  参加活动的平遥文学协会主席张中伟先生(右三)、东遊驾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杰(右二)、郝宝明同志(右一)在红色书画室内。</p> <p>  东遊驾党支部赵立明书记(右三)同参加红色活动的平遥文学协会会员张云仙(右二)、郝学琴(右一)、李桂兰同志一起。</p> <p>  红色文化志愿者在东遊驾红色展览馆前</p> <p> 在南下支队同蒲铁路东遊驾之战遗址纪念碑前东遊驾村党支部赵立明书记,讲述南下第一支队、南下第二支队经过东遊驾与日寇激战的光荣事迹。</p> <p>为南下支队抗日英雄立碑有感 </p><p> /梁峰霄</p><p>秋意綿绵情愫长,</p><p>硝烟远去末还乡。</p><p>英雄赞歌传千古,</p><p>勇士许身赴国殇。</p><p>高耸丰碑映丽日,</p><p>低洒祭酒伴衷肠,</p><p>壮士长眠遊驾地,</p><p>暮雨化泪吊忠良。</p> <p>东遊驾出生的军旅书法家梁峰霄老师作词</p> <p>东遊驾村南同蒲铁路桥洞是红色交通线必经之路</p> <p>  当年类似于在同蒲铁路上的日军铁甲车</p> <p>  情景再现英勇的南下支队健儿冲上铁路同日寇展开你死我活的激战。</p> <p>军旅文学作家“安子”老师在平遥琉璃庙遗址凭吊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烈士</p> <p>  1945年7月9日,随同南下二支队由延安出发的干部队经由平遥过南同蒲铁路后,五干队在平遥琉璃庙附近遭到来之平遥县城日本鬼子九二炮攻击。</p><p> 当场造成桂干生、邹开胜等六、七位负伤或牺牲。</p><p> 2020年7月11日,为纪念南下支队过平遥75周年,感谢平遥县东游驾党支部书记赵立明组织这一活动。</p><p> ——王京利老师语</p><p> 图为王京利在琉璃庙大院内为参加活动的同志讲述当年事情的经过……</p> <p> 离开琉璃庙后我们向丰盛村行进,丰盛村地处平遥南山与晋中平原的衔接处,丘陵地貌,是南下支队突破同蒲铁路封锁线后,进入山地部队修整栖息之地。</p> <p> 在丰盛村党支部会议室,党支部书记梁军为大家讲述了军旅文学作家王京利同志四年多时间苦苦寻找邹开胜烈士的事迹,以及73年后英雄灵柩回到家乡红安的感人故事。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感慨动容。</p> <p>  去年清明节丰盛村举行让烈士回归故里送别仪式</p> <p>  2019年4月9日平遥丰盛村为南下支队牺牲的烈士邹开胜政委举行灵柩回归故里送别仪式</p> <p>  图为为烈士守墓的贾林香女士(左二),为烈士寻亲的“安子”王京利同志(右一)</p> <p>  王京利老师讲述桂干生司令在平遥琉璃庙遭受日军炮弹攻击,由于受伤严重,为国捐躯,牺牲后被安葬在丰盛村的故事。</p> <p>  东遊驾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郝宝亮(右二)丰盛村党支部。</p> <p>  赵立明书记(右一)、梁继国老师(中)赠送丰盛村梁军书记《南下支队过平遥》资料。</p> <p>  1944年12月“南下支队”王震司令员经平遥丰盛村路居处,七十五年过去了,房屋主人不愿意重修破旧的房屋,为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p> <p> 东遊驾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永平(右一)、刘杰(右二)、赵立明书记(左二)、本美篇作者(左一)同“王震司令员路居”房东的后代在一起。</p> <p>  遥想我的父亲曾经被授予“贺龙神枪手”。在他的讲述中,南下北返时是常守护在王震司令员身边的人,七十五年前我父亲在丰盛村这所院落一定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当时是1944年白雪皑皑的寒冬。</p> <p> 东遊驾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杰、赵立明书记、刘永平、郝学琴、李桂兰、张云仙、赵丽萍同志在王震司令员路居处。</p> <p>  右起张中伟、刘杰、梁继国老师和他夫人赵丽萍女士。</p> <p>  王首道同志《忆南征》一书中对“夜过同蒲”的描述。</p> <p>  掩卷沉思……时隔七十五年,勤劳坚强的平遥人民没有忘记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激烈战斗,放眼未来,来路方长,我们将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在这块用血与火争夺回来的土地上传承红色文化,让青少年热爱祖国,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浴血奋战,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先烈拼搏来的!</p><p><br></p><p><br></p><p>参考资料:《第一野战军》、《忆南征》</p><p>照片提供:山西国防教育志愿者微信群</p><p>视频提供:山西国防教育志愿者微信群</p><p> (一并感谢)</p><p>部分照片资料来源:东遊驾红色展览馆、武乡太行八路军纪念馆</p> <p><br></p><p> 重走南下平遥路</p><p><br></p><p>七十五载谁记起,重温南下把步移。</p><p>祭拜英雄明壮志,缅怀先烈思贤齐。</p><p>躯捐同蒲多悲愤,血染汾河总惨凄。</p><p>不忘初心常写意,诗文彩墨绘国旗。</p><p><br></p><p> ——南下支队后人 杨树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