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尊敬的家长:</b></h5><h5><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您好!</b></h5><h5> 暑假已经开始,但疫情还未结束,为了让所有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现就有关安全事项告知如下,请您仔细阅读,认真履行教育和监护责任。</h5><p><b> 我们诚挚地希望您积极配合学校,在家对孩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工作:</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 1 </u></b><u style="color: rgb(237, 35, 8);"> </u></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加强疫情防控</span></h1><p><br></p> <h5> 疫情病毒,还未消退。我国在疫情上控制良好,但还有进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病例偶有突发。所以在暑假期间,外出游玩请多加考虑,加以防范病毒的聚集爆发。</h5><p><br></p> <h5><b>注意预防疾病:</b>多开窗通风、勤洗手,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到密闭的空间建议戴口罩且正确戴口罩。</h5><h5><br></h5><h5><b>注意外出安全:</b>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要减少不必要外出,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h5><h5><br></h5><h5><b>注意饮食安全:</b>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注意营养平衡和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偏食,少吃零食,有控制地吃冷饮。</h5><h5><br></h5><h5><b>注意居家安全:</b>尽量不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教育孩子不要接触带电的设施,不玩火,谨慎与陌生人接触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护自救能力,有效预防事故发生。</h5><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 2 </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防溺水安全教育</span></h1><p><br></p> <h5><b>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b></h5><h5> 我省又是多水域地区,近期降雨导致的多地段水位升高,水域旁泥土湿滑,易发安全事故。同事随着气温的升高,孩子私自下水游泳玩水概率将提升,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季。</h5><p><b> 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下小纪律,一定要牢记!</b></p><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span></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同伴落水怎么办?</span></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h5><p><br></p> <h5><b>1.不能认为自己不够朋友:</b>千万不能认为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救,就不够朋友!及时找大人帮忙才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h5><h5><b>2. 不能因为害怕而隐瞒:</b>救不上来同伴也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能因害怕而隐瞒!没有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寻找竹竿或树枝</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大声呼救</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寻找漂浮物</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 3 </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行安全教育</span></h1><p><br></p> <h5> <b>我国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b></h5><h5> 每天,都会有人命丧于那无情的飞奔车轮底下,成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个警示灯.车祸,让许许多多温暖的家庭支离破碎,让幸福在车祸中断送.</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高温天气,千万别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内。 </span></p><p><br></p> <h5><font color="#39b54a">1.走人行道</font></h5> <h5>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h5><p><br></p> <h5><font color="#39b54a">2.不横穿马路</font></h5> <h5> 在外出的时候,尽量不要横穿马路,即使是斑马线也要观察车辆情况再通过,以保证出行的安全。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h5><p><br></p> <h5><font color="#39b54a">3.遵守交通信号灯</font></h5> <h5> 绿灯亮时,可以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通过,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禁止通过。</h5><p><br></p> <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4.行走时不嬉戏打闹</span></h5><p><br></p> <h5> 无论是在人行道上,还是在马路上,都不要嬉戏打闹,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外出习惯,不要在马路上使用滑板车或者旱冰鞋等工具出行。</h5><p><br></p> <h5><font color="#39b54a">5.安全警示放心间</font></h5> <h5> 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同学们切不可因为路中车少人稀而放松警惕哦。</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交通安全要牢记!</b></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 4 </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理安全教育</span></h1><p><br></p> <h5>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负面情绪,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h5><h5><br></h5><h5><b>建议1:</b>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需要耐心观察并应对自己的孩子,不乱对孩子发泄脾气,主动了解孩子平时行为习惯和对外界事物的偏好。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学校心理咨询qq群859949669。</h5><h5><br></h5><h5><b>建议2:</b>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尊重孩子个性和喜好的同时引导其改正消极的方面,如小孩做了坏事习惯性说谎,或者一生气就无理吵闹,以及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脾气暴躁,则要通过奖励措施或者言传身教的方法逐步引导,切不可打骂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学会信任家长而不是害怕逃避家长。</h5><h5><br></h5><h5><b>建议3:</b>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长期的陪伴。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会特别依赖家长,若是缺失了陪伴会让他们感到孤独感和遗弃感,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成年后处理问题的方式,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悲观、不自信的态度。</h5><h5><br></h5><h5><b>建议4:</b>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h5><p><br></p> <h5><b>建议5:</b>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br><br><b>建议6:</b>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br><br><b>建议7:</b>适当的表扬和批评。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在孩子做出了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家长也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必须及时兑现承诺),让孩子有勇气继续面对困难。当孩子犯错时也要批评教育,但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主,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物质上的惩罚措施,但一定要在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br><br><b>建议8:</b>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家长可以督促孩子进行网络学习,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与班里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监督,分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收获。遇到不会的问题,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同时,家长要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学习状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br><br><b>建议9:</b>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事件,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 5 </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饮食卫生安全</span></h1><p><br></p> <h5> 不食用没有安全标志的食物,不食用已经腐败的食物,不能食用有明显问题的产品,不食野外采摘不明药理毒性的野菜等山珍产品。<br><br></h5><h5> 勤洗手,建立合理的个人饮食习惯,讲究饮食卫生。<br><br></h5><h5> 对于口感有明显异常的食品要提高警惕。<br><br></h5><h5> 当发生食物中毒后马上大量喝水或打112急救电话,不要等看情况再说。<br><br></h5><h5> 此外,暑假期间,各种各样的美味也诱惑着我们,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暑假期间应加强注意,避免暴饮暴食。</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 6 </u></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个人防护安全</span></h1><p><br></p> <h5> 近年来种种迹象表明学生受侵害现象在突增,所以在假期当中如有发现身边的陌生人对自身身体有过分举动和不良语言进行侵害时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避免更大的侵害发生,不要羞于启口,应该大胆举报,不要怕别人的恐吓,积极寻求保护、支持。女生更应提高警觉,离家时告知父母出行情况,尽量避免外出独行;牢记父母电话和报警电话,掌握基本安全常识,主动远离危险环境。<br> 假期不要到营业性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社会场所,不进入成年人活动场所,不与陌生人或社会闲杂人员接触;不参与违法违纪行动,不做打架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行为;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不参加宗教迷信活动,杜绝邪教。<br> <font color="#ff8a00">遇到各种紧急情况,请正确拨打以下电话,匪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交通事故:122。</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最后,祝所有孩子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