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之旅 —— 探访"诗佛"王维的遗踪

南溟栖客

<p>王维 (701―761年), 字摩诘, 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因官至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p><p>王维参禅悟理, 学庄信道, 精通诗、书、画、音律等, 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尤长五言, 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且笃信佛教, 以禅入诗, 故又有"诗佛"之称。苏东坡评云: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明末董其昌以禅宗喻画, 《画旨》中首倡"南北宗论", 力推王维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存诗400余首。</p> <p>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 》</p><p>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p><p>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p><p>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一名《渭城曲》, 俗称《阳关三叠》, 在古今的送别诗中, 堪称压卷之作。渭城, 旧址在今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街道渭城湾村, 现仅存长约50米、高约3米、厚约2米的南北走向夯土古城墙一段。这里可以说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古道的起点。唐时, 从京城长安送人西行, 多在此折柳赠别。(东行, 则在长安东郊的灞桥送别。) 语浅情深, 韵味无穷; 是这首诗的最可贵之处。读古诗, 理应放到古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和境遇中去理解才会更有意思。然而, 沧海桑田, 时移世易。虽说是"今月曾经照古人", 但毕竟"今人不见古时月", 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了。</p> <p>咸阳桥, 历史上有名的西渭桥, 是唐时西送行人的必经之所, 旧址在今咸阳渭河一号桥附近。王维当年送元二出使安西, 想必经过的也是杜甫笔下"尘埃不见"的"咸阳桥"。</p> <p> 《 过香积寺 》</p><p>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p><p>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p><p>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p><p>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p><p>香积寺, 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 始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 是我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又称"莲宗"或"白莲宗")的祖庭, 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县郭杜镇香积寺村。"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历来被誉为诗歌中炼字的典范。中国的古典诗词, 自有其独特的"诗家语"语言规范。其味在酸咸之外, 妙在虚实之间。个中有三昧, 佛度有缘人。诗无达诂, 其鉴赏之道, 亦如吃茶, 在"品"而不在"饮"。</p> <p>书法大师于右任,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八月"标准草书"王维诗《过香积寺》。于右任草书的意义在于, 他创造性的以碑入草, 将魏碑和今草熔为一炉, 从而将碑学推向了碑草书这一碑学的新境界。</p> <p>善导舍利塔和唐陀罗尼经幢</p> <p> 《 终南山 》</p><p>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p><p>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p><p>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p><p>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p> <p> 《 渭川田家 》</p><p> 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p><p>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p><p>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p><p>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p><p>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p><p>渭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八百里秦川, 自古以来, 土地肥沃, 农耕文明发达。唐代, 这里是天子脚下, 且又躬逢开元盛世, 在王维的笔下自然就是: "田家情事如绘"了。然而, 此诗的主旨在"归"。"归园田居", 对于一个"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大夫来说, 又何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式微, 式微, 胡不归?"</p> <p> 《 酬张少府 》</p><p> 晚年唯好静, 万事不关心。</p><p>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p><p>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p><p>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p><p>辋川, 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城南10余里, 因辋河水流潺湲, 波纹旋转如辋, 故名辋川。"终南之秀钟蓝田, 茁其英者为辋川"。"辋川烟雨"为旧时蓝田八景之冠。可见其景致之绝佳!"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晚年的王维, 在这里购得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后, 便大兴土木, 营建起了有名的辋川别业。自此, 盘桓于山水之间, 悠游于林泉之下; 开启了身在官场, 心在江湖; 寄情风月, 半官半隐的生活新模式。"梁园虽好, 不是久恋之家"; 奢靡的金谷园, 又失之于暧昧; 只有王维的辋川, 才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理想的诗意栖居之地。</p> <p>辋峪河, 是灞河的一条支流, 唐时尚可行船。王维当年就是从辋川乘船, 经灞河进入渭河, 往来于长安和别墅之间。</p> <p>相传王维所作的《辋川图》(局部), 绢本设色, 现藏于日本福冈的圣福寺。</p> <p>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p><p>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p><p>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p><p>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p><p>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p><p>裴迪 (716―?), 王维的好友, 亦隐居终南山。两人常在辋川"浮舟往来, 弹琴赋诗, 啸咏终日"。《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辋川山水诗的集成, 同时也收录了裴迪的和诗二十首。</p> <p> 《 鸟鸣涧 》</p><p>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p><p>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p> <p> 《 鹿 柴 》</p><p>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p><p>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p> <p> 《 竹里馆 》</p><p>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p><p>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p> <p> 《 辛夷坞 》</p><p>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p><p>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p><p>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盛赞这几首诗: "忠实、客观、简洁, 如此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 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 写自然如此之美, 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 恐怕也数一数二。" 李泽厚同时又认为: "自然美在中国是最早被发现的。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的出现比西方早得多, 很早就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情感上的互相交流"。"天人合一",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精神, 更是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最高境界, 它贯穿于中国千余年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自然与人相通, 自然与人合一, 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而王维的这几首小诗, 却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於此当可观止矣!</p> <p>这株千年的银杏树, 树冠高20米, 树径1.8米, 极有可能是唐代唯一的遗物, 相传为王维手植。同时, 这里也是辋川别墅的旧址。原有鹿苑寺一座, 又名清源寺、文杏馆。王维在辋川的遗迹, 历史上尚有留存。文革之后, 则荡然无存。上世纪六十年代, 三线建设时期, 向阳公司 (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 今航天四院) 的14号厂区就建在王维的辋川别墅遗址之上。这一上一下, 一显一隐; 一古一今, 一文一武; 倒也相得益彰。</p> <p>王维墓, 据《蓝田县志》(1994年7月版) 记载, 现压于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墓前原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石碑两通, 均在文革中被毁。</p> <p>鹿苑寺遗址碑</p><p>王维在母亡后, 改辋川别墅为鹿苑寺, 葬母于寺西。王维母坟塔, 毁于向阳公司建厂时。</p> <p> 《 送 别 》</p><p>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p><p>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p><p>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p><p>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曾向《陕西日报》社著名书法家张兴斌老先生求字, 巧的是其中有三幅字写的就是王维的诗。</p> <p> 《 终南别业 》</p><p>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p><p>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p><p>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p><p>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p> <p> 《 山居秋暝 》</p><p>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p><p>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p><p>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p><p>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p><p>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 最脍炙人口的, 自然少不了这首《山居秋暝》。</p> <p> 《 积雨辋川庄作 》</p><p>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p><p>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p><p>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p><p>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p><p>无论是"坐看云起时", 亦或是"习静观朝槿", 在王维的这些山水田园诗中, 无不深深地烙上了庄子"天地与我共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印痕。"每怀清兴谈风月, 自有高怀满水云。" 王维因之被后世誉为山水田园派的一代诗宗, 的确当之无愧!</p> <p>诗言志。思无邪 !</p><p> 2020年7月30日. 图南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