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在这个世界上,</b></p><p><br></p><p><b>有一个人,</b></p><p><br></p><p><b>因你而出现,</b></p><p><br></p><p><b>并且,永远用心爱着你。</b></p><p><br></p><p><br></p><p><b>那就是孩子。</b></p><p><br></p><p>他的力量,此刻虽然是那么的弱小,但是他会竭尽所能,用最真挚的爱包裹你、融化你。</p><p><br></p><p><b>就像一道微光,点亮你的生命。</b></p><p><br></p><p>♬..♩~ ♫. ♪♫. ♪ ~ ♬..♩</p><p><b>01</b></p><p><br></p><p><b>爱的力量</b></p><p><br></p><p>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给我们的<b>天使</b>,感谢孩子来到我们身边。</p><p><br></p><p>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有<b>爱的力量</b>,在今后的日子中,他们才会将爱的力量传递下去,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p><p><br></p><p><b>爱是什么?</b></p><p><br></p><p><b>蒙台梭利博士在《童年之秘》书中写到:</b></p><p><br></p><p><b>爱不是原因,而是一种结果。</b></p><p><br></p><p><br></p><p><b>它就像是一个行星,接收着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芒。</b></p><p><br></p><p><b>这种动力是一种本能,是创造生命的力量。</b></p><p><br></p><p><b>爱就是在这种创作的过程中产生的,</b></p><p><br></p><p><b>而这个爱充满在幼儿的意识中,</b></p><p><br></p><p><b>并影响到幼儿的自我实现。</b></p><p><br></p><p>爱的动力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本能,更是生命的创造力,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爱。</p><p><br></p><p>孩子本能的爱他所处的环境,不会在意世俗眼中的贫乏或富裕。</p><p><br></p><p>孩子本能的爱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这些人在他人眼中是美或丑。</p><p><br></p><p>孩子本能的爱他们的父母,即便一再被拒绝,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勇敢去爱。</p><p><br></p><p>这就是孩子,爱的力量。</p><p><br></p><p><b>02</b></p><p><br></p><p><b>爱的语言</b></p><p><br></p><p>如果你真的爱着孩子,请一定告诉他:爸爸妈妈喜欢你本来的样子。</p><p><br></p><p><br></p><p>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p><p><br></p><p>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将这5条蒙台梭利语录读懂,并讲给孩子听!</p> <h3><strong>我听了,就忘记了;</strong></h3></br><h3><strong>我看了,就记住了;<br></br></strong></h3></br><h3><strong>我做了,就理解了。</strong></h3></br><h3><strong>——玛利亚·蒙台梭利</strong></h3></br><h3><strong>蒙台梭利博士说,“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strong></h3></br><h3>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做,帮助幼儿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帮助幼儿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h3></br><h3>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除开“放手”之外,还应该是“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h3></br><h3>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就会进一步,这才是成长。</h3></br> <h3><strong>谁若不能独立,<br></br></strong></h3></br><h3><strong>就谈不上自由。</strong></h3></br><h3><strong>——玛利亚·蒙台梭利</strong></h3></br><h3>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就必须坚持帮助幼儿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h3></br><h3><strong>独立源于人类内在的需求,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其独立的进程。</strong></h3></br><h3>所谓独立,就是指人自己能够做事情,也就是说,人可以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做一件事情。</h3></br><h3>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立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h3></br><h3>因此,作为教育者就要<strong>因材施教</strong>,为儿童预备<strong>有准备的环境</strong>,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儿童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让他们独立探索和学习。</h3></br> <h3><strong>儿童只有在一个,</strong></h3></br><h3><strong>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strong></h3></br><h3><strong>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的发展, </strong></h3></br><h3><strong>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strong></h3></br><h3><strong>——玛利亚·蒙台梭利</strong></h3></br><h3>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h3></br><h3>因此蒙台梭利博士曾经表示,她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称为“<strong>环境教育</strong>”。</h3></br><h3><strong>何谓有准备的环境?</strong></h3></br><h3>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其实就是要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目的就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h3></br><h3>比如教室中教具按照固定的顺序摆放在多层架上,从最简单逐渐到最复杂,很有秩序,并且大小尺寸也都便于孩子使用。</h3></br><h3><strong>蒙台梭利博士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几点标准和要求:</strong></h3></br><h3><strong>·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环境。</strong></h3></br><h3><strong>·教具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br></br></strong></h3></br><h3><strong>·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br></br></strong></h3></br><h3><strong>·让儿童独立自由地活动。<br></br></strong></h3></br><h3>唯有在这样有准备的环境中,才是真正满足孩子内心的发展需求,孩子才能展现其内心的秘密。</h3></br> <h3><strong>儿童出生后三年发展,</strong></h3></br><h3><strong>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strong></h3></br><h3><strong>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strong></h3></br><h3><strong>——玛利亚·蒙台梭利</strong></h3></br><h3>人类刚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求得生存,会借助吸收性心智的力量,自发地从环境中选择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东西。</h3></br><h3>这个过程,就如同<strong>海绵吸水一样</strong>,吸收环境中的信息,在无形中实现自身的发展。</h3></br><h3>0-3岁无意识吸收阶段,是吸收性心智最强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h3></br><h3><strong>可以说,儿童在出生后的两三年,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strong></h3></br> <p><b>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b></p><p><br></p><p><b>——玛利亚·蒙台梭利</b></p><p><br></p><p>在蒙氏幼儿园,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们喜欢重复操作手中的教具。</p><p><br></p><p>在反复尝试中,无论孩子的内在,还是智能,包括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不被打扰的反复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p><p><br></p><p>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重复练习对幼儿来说是极有帮助的,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并在他们的生命力不断展现的神柲世界中练习自己,进一步完善自我。</p><p><br></p><p><b>重复练习能够满足儿童个人工作的目标,满足儿童内在发展的需求。</b></p><p><br></p><p><b>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写道: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b></p><p><br></p><p>趁着孩子还小,告诫每一位父母:爱,就努力去爱、用力地去爱!</p><p><br></p><p><b>有爱,你的努力才有意义!</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