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画意黄山,(图 / 文原创)

&常学则明&

<h1>  大凡去过黄山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在天气不如人意时,黄山都会让人微醺;若遇上好天气,那一定会酩酊。难怪“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为黄山多作了好几首诗。我这次上黄山,也是被黄山的大美而如痴如醉。</h1><h1> 黄山,最富有画意。足到之处、目光所及,一山一景,一景一画;处处山,处处景,处处美如画。云雾中,黄山是泼墨大写意国画;晴空时,无论侧光、逆光、顶光都显现油画印象;即使薄云遮日,也尽是生机勃勃的青绿山水画。</h1><h1> 黄山之美,美得惊心动魄!</h1><h1> 黄山的诞生,就惊心动魄。从8亿年前的大海,到距今约260万年的第四纪,受到新构造运动以及冰川作用的影响,黄山地区多次抬升变形,最终造就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如果以千年一帧照片组成延时摄影视频,那黄山真是惊心动魄的拔地而起场景!</h1><h1> 在黄山,登山的人大都感觉到惊心动魄(主要是西海大峡谷、天都峰、莲花峰)。而我却是特别地感觉到开这山路的人是惊心动魄的伟大。他们规划的线路,都是能看到最佳的景色。如果没有亲自攀登险峰,没有宏大的审美气魄,怎么能成就这么美的设计?工人们的施工更是牛,硬是在陡峭的岩壁上修成了阶梯路。那么高又危险的地方,平常人看着都头晕(这次在西海大峡谷的下山路上,有些一米八以上的高个小伙子恐高,是四脚着地倒退着往下爬的)。而那些工人们每天都是在90度峭壁上劳作的(这样的悬挑栈道长732.95米)。道路全长3634米,路宽0.8—1.4米,其中还修建了山洞和拱桥。整个工程海拔1260—1600米,上下高差360米,台阶5147级,观景平台62个。1998年10月18日开工修建,2002年8月全面开放。我们那天走在一条偏僻的山路时,发现这些工人们就住在一个坡上简陋的窝棚里。听口音有点像是浙江人。后来,当地的公安告诉我们,修建西海大峡谷这条陡壁阶梯的,是浙江温岭的工程队。</h1><h1> 黄山在上世纪末开始对道路大改造大修建,使现在的山路绝大部分都很好走了。像西海大峡谷这样的阶梯路,确实比较陡,但也是比较安全的了,有些地方比较狭窄,但也分为“一环”和“二环”,游客比较多时,也能分流。像“百步云梯”(据说是218级台阶),也是山岩上开凿加宽了很多。这些,都是工人们辛勤劳动才有的改变。</h1><h1> 他们,虽然不是“大国重器”的制造者,也不是精细工程的“大国工匠”,但在这惊心动魄的峭壁上,创造了惊心动魄的奇迹,值得我们每一位游客敬佩、感恩。</h1><h1> 黄山之美,美得亲和温馨!</h1><h1> 黄山的特殊地形环境,造就了最高的云雾缭绕概率、最丰富的云雾场景。每当云海涌动、雾气弥漫之时,就恍然飘入仙境。云淡风轻、薄雾袅袅,沁润肌肤、暖入心肺。得“始信”甘霖,掬“莲花”浪漫,揽“天都”气韵,抒“光明”诗情。</h1><h1> 这就是黄山的亲和力。黄山的亲和温馨,还表现在宾馆服务员的热心热情。我们入住的是摄影特色宾馆,沿途就受到近百幅黄山经典照片“迎接”。我们说要去哪个景点,服务生都会非常耐心地指路,并带到岔路口。朋友介绍的汪经理虽然自己不会摄影,但天没亮就等在路口,带我们一众摄影人前往始信峰拍日出。在黄山人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黄山的气象预报,其中有游客最希望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及其包括云海的可见概率。最让人敬佩的是,黄山上有好几处宾馆,服务人员数百上千。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们平时就只能住在山上的宿舍。在当今如此繁华开放的时代里,为了更好服务游客,他们却能够如此安心地静守在这么闭塞的山里。有的人已经在山上工作了几十年。</h1><h1> 黄山之美,美得坚韧不拔!</h1><h1> 黄山的松树有一种特殊的美。能在岩石缝里探出身躯,会在峭壁间舒展长臂;站在高耸的峰尖也是挺拔傲然,被风雪雷电折磨后仍“身残志坚”。汉语词典里的“坚韧不拔”,也许就是对黄山松最好的写照。也正是这样性格,人们才更喜欢多姿的黄山松。</h1><h1> 我们在黄山看到的挑夫和保洁工,也是让我们游客佩服不已的“坚韧不拔”者。他们挑着游客沉重的旅行箱、背包和宾馆用品上陡坡、越险路,一走就是几十里,虽然一挑只有百十来元的收入、一天可能只有一挑,有时可能一挑也没有。但他们还是很乐观,有的边挑担还边扭舞步哼小调。我们在“百步云梯”的顶端遇到一位保洁工,他向我们展示了他手机拍摄的云海日出日落视频。正如航拍黄山的刘宽新所说的,把黄山拍得最好的是这里的保洁工。这视频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绝版、是非专业的专业版本(当然也是配了音乐的)。我估计他们是看了比较多的专业人士拍摄,“偷学”的,又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天候时机,才有这样的收获。当然,正是有他们一年四季、每天上下山,酷暑寒冬也守护着黄山的草木山石,才使得黄山保持着始终的美丽。而他们的收入是“六亿人月收入水平”。</h1><h1> 我每在一处对自然风光的拍摄,都似乎在与其对话。但在黄山,却不敢。因为黄山承载了太多的内涵,有地质变迁、历史更替、风云变幻,有文化艺术的生发与传承,更有现代人的奋发。对此,我只有膜拜之后的心灵感悟。</h1><h1> 在黄山,我拍到了险峻绮丽,但难以拍到黄山景色背后的故事。只能用这些文字来叙述感悟。</h1><h1>  黄山如画,意在深处。——或许这就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大美!</h1><p> (背景音乐:《空灵之境》)</p> <h1>  ▲童子拜观音</h1> <h1>  ▲石猴观海</h1> <h1>  ▲梦笔生花</h1> <h1>  ▲天都峰</h1> <h1>  ▲西海大峡谷栈道</h1> <h1>  ▲飞来石</h1> <h1>  ▲光明顶上的大酒店还建了一个可能是中国最大的足球。祝愿中国足球走向光明。</h1> <h1>  ▲这个石头奇怪的那上面突出的部分好像不是一体的,但又不会落下去。</h1> <h1>  ▲一线天</h1> <h1>  ▲这是人工开凿的山洞通道。</h1> <h1>  ▲松鼠观峰</h1> <h1>  ▲这也是西海大峡谷的阶梯。</h1> <h1>  ▲这处是西海大峡谷最窄最陡的下坡阶梯。那个洞口只能一个人过去。</h1> <h1>  ▲过去之后就是一个很陡的台阶。</h1> <h1>  ▲这就转过弯之后的下坡阶梯。有扶手还是安全的,就是往下看的话肯定会头晕。</h1> <h1>  ▲这是一处连续下陡坡的阶梯。像这样的阶梯在西海大峡谷属常见。</h1> <h1>  ▲“仙人指路”。</h1> <h1>  ▲远眺“百步云梯”。</h1> <h1>  ▲登上“百步云梯”后的垭口。</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同行的朋友秦维冬拍摄的延时视频。</span></p> <p>最近发表的文章还有:</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x2y078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观云 • 读景(图/文原创)</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psfq0a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追寻霞浦之美(图/文原创)</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pc2rqw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游解尼泊尔“幸福指数”(图/文原创)——尼泊尔人文/人像</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qn4ep2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水光影:灵动之魅(图/文原创)</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