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进资中罗泉古镇

正道映像

资中罗泉古镇<div>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因辛亥保路运动中著名的“罗泉会议”而载入中国近代革命史册,也因历史悠久、造型典雅、风格独特的九宫八庙四大井和状如游龙的五里长街而远近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学者、艺术家。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div> 中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秦朝,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罗泉以产盐而闻名天下,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罗泉有中国境内唯一用来纪念朝拜盐神的盐神庙。此外,罗泉还有八色美景、子来桥、绣楼、 罗泉一著名景点便是罗泉会议会址,罗泉井会议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而载入历史史册,而罗泉井会议旧址则成为世人观赏和追记往事的古迹。 保存完整的风火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中扮演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罗泉豆腐,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br> 罗泉豆腐用优质山泉水和黄豆一起经石磨磨制而成,并采用传统的工艺用卤水点制而成,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罗泉豆腐加以辅料可烹调出麻、辣、烫的豆腐佳肴,如口袋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罗泉人还将豆腐制成风味独特、便于携带的豆腐干、豆腐乳等作为地方旅游特产深受喜爱,早在明清年代就已成为巴蜀一绝。 随着制盐业的发展,罗泉豆腐也应运而生,在南方普遍使用石膏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的情况下,罗泉豆腐独具特色——罗泉人用优质大豆和本地天然矿泉水经石磨磨成豆浆,然后用本地盐卤点制而成,做出的豆腐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br>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客家人萧凤音将从安徽传至湖南的豆腐制作工艺带到四川罗泉并与当地的制作工艺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罗泉豆腐制作工艺”。罗泉的豆腐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古人云:“杯水见道”,“茶禅一味”,历时千载,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缩影。而在四川的乡村茶馆,更多的是充满随意性和乡土气息。大家钟情而来,挤成一堆,就是要到茶馆里去寻找这种感觉。在这里烟、酒、茶不分家,看似嘈杂无章的老屋里,自由、散漫、慵懒、不讲究,才能够领悟真正的风土人情。<div> 盖碗茶,竹椅子,矮桌子,叶子烟,麻将牌,扑克牌,除了这些“标配”外,一些乡村茶馆里还有饭菜、理发、挂胡须、掏耳朵的服务项目,使茶馆更加充满人情味。许多的乡下人不愿为几个小钱放弃自己的轻松与闲适,也不愿为大富大贵拼掉老命,老祖宗留下的安适悠闲的强大基因似乎还在代代相传。<br></div> 罗泉镇被称为古镇,确实名符其实,特别是以源<br>九宫一寺八庙之一,城隍庙<br> 远流长的盐业兴旺为标志。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罗泉文化,一段时期内,凡罗泉大户人家都建有戏台,每遇“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均专请戏班唱戏,以示富贵之雅。这里各种庙宇也应运而生,仅罗泉镇场镇附近就建有九宫一寺八庙。每个宫、寺、庙中不但塑有各种菩萨,而且建有戏台,可容纳几百人至几千人看戏,它是罗泉人及来罗泉的商贾们朝拜菩萨和观摩传统戏剧的地方。<br><br> 罗泉镇的九宫包括南华宫、万寿宫、荣禄宫、同庆宫、巧圣宫、禹王宫、文昌宫、天上宫、三圣宫;一寺指罗泉寺;八庙包括盐神庙、城皇庙、川主庙、龙王庙、关帝庙、东狱庙、玉皇庙、地母庙。<br><br> 九宫一寺八庙总体布局并非随意拼凑,而是按“龙”的形态点缀得恰到好处。整个龙镇由宫庙构成,古街联结俯瞰全镇,宛如一幅蛟龙出海图,真可谓珠联璧合,绝纱至极。 我来过多次罗泉古镇多次,但从未进过子来桥头的城皇庙。在我的记忆中这里原来门可落雀,里面十分破烂。随着古城的开发建设重新修复开放。 朋友相约城皇开放有演出于时便与其同行。 演出前的准备 城皇庙门前的抗敌将士阵亡碑 为抗战三周年纪念 十里八乡的当地群众早早的就来到城皇庙里等待演出的开始。 中型杖头木偶表演 小观众被台上的表演深深的吸引 武术表演 川剧表演 木偶表演 川剧中的绝活《变脸》 木偶吐火表演 小镇民居 多处街道正在修建中。 绿阴下河边的步行道,一队盐帮马队正在将罗泉井出产的井盐运往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