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共 八 大 美 女 特 工

杨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正面战场鲜血四溅,硝烟弥漫的同时,还有一些无名的英雄们坚守在隐蔽战线中,常年忍辱负重,冒着随时牺牲生命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共和国的旗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为什么那么鲜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那 是 无 数 革 命 先 烈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用 满 腔 热 血 染 成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这里展现的是:八位曾经潜伏在敌人心脏里的女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及人生命运结局,谨以此表达对革命先驱的深深敬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01 - 关 露</b><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童为其养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命 运 坎 坷 的 才 女 间 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关露,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名字。今年是她的百年诞辰,没有纪念大会,没有追悼文章,一如当年她的去世,悄无声息。在关露身上,才女、汉奸、特工,三个身份纠缠了她一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907年7月,关露出生于山西省右玉县。幼年家贫自学完中学课程,1927年至1928年,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学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故乡》发表于南京《幼稚周刊》。那时,关露、潘柳黛、张爱玲、苏青并称为 “ 民国四大才女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关露的一生中,曾经接受过两次重要的特工任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一次是打入上海汪伪特工总部;臭名昭著的76号,接近并策反当时的特务头子李士群。关露很快利用恩人姐姐的身份,打入76号魔窟,渐渐地使李士群把她完全当成自己人,并成功将李士群成功策反。但尽管如此,关露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在做这些工作时,关于她投靠汪伪特务的消息已经在上海滩传开了。文艺界的人说到关露都充满鄙视,各种相关的活动也不再接受她加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一次是去日本人办的《女声》杂志做编辑。《女声》是一本综合性月刊,社长是一个叫佐藤俊子的日本女作家。关露去《女声》的目的是接近佐藤,再通过她接近日本左派人士,找到日共党员,搞到一些日方的情报材料。但是在敌营苦熬六年,在外人看来,关露的形象已经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汉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日本投降后,关露回到苏北解放区,却发现自己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耻辱的象征,不再能发表任何文章,这就意味着在此之前关露在文学上的成就全部报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没想到,痛苦的打击才刚刚开始。很快,她接到恋人王炳南一封绝交信。尽管这并非王炳南本意。却使关露几乎崩溃,她的精神世界一下塌了半边。她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忍辱负重的几年特工生涯换来的是如此结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55年关露因潘汉年案的牵连,两度入狱。她患上轻度精神分裂症,有时神志很恍惚。她在思维恍惚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呆坐在地上,不吃不喝。8年的牢狱之苦,使关露本来就不好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受到摧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82年3月,中组部作出了《关于关露同志平反的决定》,首次得到澄清是:她由党派往上海做情报工作的。得到这个结论,关露终于放松了,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使命已经完成了。几个月后,关露在家里吞食大量安眠药自杀,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一刻的是一个大塑料娃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关露逝世后,文化部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喧哗的人群与生前孤寂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宁为祖国战斗死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做民族未亡人”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当年关露写下这句豪迈诗句时,就立志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82年12月5日,关露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八宝山公墓举行。有细心人发现,在那次追悼会上有一个并不属于文艺界队伍但是神情极其沉郁的老人,自始至终都未与任何人说话,他一直默默地站在人群的后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02 - 沈 安 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蒋 介 石 身 边 的 女 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1935年1月,20岁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安娜离开上海,去了杭州,利用她的速记专长,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里面找到了一份机要速记员的工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没有录音笔的年代,会议记录全靠纸笔。在淹没于文山会海之中的政府机关里,反应敏捷、技巧娴熟的速记员是人见人爱的宠儿。凭着每分钟200字的记录速度和一手好字,沈安娜很快就在浙江省政府机关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的信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1938年,沈安娜在周恩来与董必武的指派下,通过朱家骅的关系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继续为党做情报工作。由于是经朱家骅亲自安排进中央党部工作的,又是朱家骅的“老部下”,沈安娜深得机要处上上下下的信任和器重,并立即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等重要会议的速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从此以后,沈安娜在国民党中央党、政、军、特的高层会议上担任速记,凡是蒋介石主持的会议,沈安娜是速记的不二人选,而来自国民党中央党部的绝密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延安,且从未暴露。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的地下情报工作才宣告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解放后沈安娜一直在国家安全局工作,直到离休。1989年国家安全部向其颁发长期坚持在隐蔽战线作出贡献的无名英雄荣誉奖章及荣誉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0年6月16日,中共最杰出的秘密情报员之一沈安娜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追悼会6月20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 03 - 黄 慕 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出 身 名 门 的 奇 女 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黄慕兰出身湘中名门,父亲曾是谭嗣同的老师,黄慕兰于北伐前夕在武汉投奔革命,成为当时的妇运领袖。黄慕兰一生结过四次婚,其中有三次就属于典型的“革命联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在武汉时期,黄慕兰结识了《民国日报》总编辑、国民党市党部宣传部长宛希俨,在董必武、瞿秋白撮合下结婚。宛希俨后来在赣南牺牲,黄则调往上海任中央书记处秘书和交通员,遇到新任的中央委员贺昌,经周恩来批准,两人正式同居。不久,贺昌调往中央苏区,黄慕兰则留在上海继续从事秘密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1931年1月,因“左”倾错误的影响,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很大破坏,许多地下党员被捕。组织看中了黄慕兰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便任命她为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部长,与刚刚接任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汉年单线联系,承担营救被捕同志的任务。 这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关向应在位于上海闸北区的寓所被捕。关向应当时化名李世珍,被捕时身份没有暴露。几天后,担任中央保卫工作的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在汉口被捕,随即叛变,不仅供出中共中央地下几乎所有机关及领导人地址,还将在押的、身份尚未暴露的中共领导人一一指认出来。情况非常危急!黄慕兰接到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救出关向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黄慕兰打扮成上层妇女,出面去找一位名叫陈志皋的年轻进步律师。陈志皋出身于享有盛名的世家门第,家族背景雄厚,其父陈其寿在上海法租界当了18年刑庭庭长,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陈其寿很欣赏黄慕兰,收其为干女儿。陈志皋向父亲提出,黄小姐有个远房亲戚叫李世珍,被当局误抓,现关在龙华监狱,不知能否通融一下。陈其寿一听,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了下来。在陈其寿的打点和疏通下,被关了近半年的关向应终于被放了出来。黄慕兰和陈志皋亲自驾车到龙华监狱将关向应接了出来,并在东方旅馆包了房间替他接风洗尘。不久关向应便受中央派遣去了湘鄂西苏区,担任了湘鄂西苏区的军委书记兼红三军政治委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在营救关向应期间,陈志皋对美貌、智慧的黄慕兰展开追求。1931年6月22日下午,陈志皋约黄慕兰一起去看电影。因时间尚早,两人便找了一家咖啡馆坐了下来。两人刚刚坐定,又有一人推门而入。来者叫曹炳生,租界当局的法语翻译。他和陈志皋是同学,一见碰到了熟人,便径直走了过来。曹炳生无意间透露,当天巡捕房捉了一个共产党的大头头,50多岁的样子,湖北人。“他酒糟鼻子、金牙齿,一只手只有4根手指。这个人架子蛮大,但一点儿没骨气,还没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黄慕兰一边面不改色地喝咖啡,一边紧张地琢磨此人到底是谁?等曹炳生一走,黄慕兰借口有事,打电话通知了潘汉年说:“会不会是总书记向忠发?”“对,是他。他年轻时为了戒赌,将左手手指砍去了一个。那我就走了!”说罢,潘汉年急速跑了出去。周恩来接到潘汉年的密报之后,立即搬家,中共地下党的其他成员也纷纷转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曹炳生说的那个叛徒正是向忠发。为了查实向忠发的叛变,周恩来一面派内线进一步打听,一面派特科队员在小沙渡路自己和向忠发的寓所附近埋伏、侦察。参与中央特科领导工作的康生派了两个特科的同志装成小贩,挑着馄饨担子分别到向忠发所知道的周恩来和李富春撤出前所住的地方附近观察。果然,到夜里1点钟左右,看见一个人戴着手铐脚镣,领着巡捕房的人来了,直接就用钥匙开了周恩来家的门闯进去,他们自然是扑了个空。周恩来家只有3把钥匙,他和邓大姐各一把,还有一把交给向忠发,如果他俩都不在家,向忠发也可以打开门很方便地进去。很明显,这带了巡捕前去抓周恩来的叛徒就是向忠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在和陈志皋的交往中,黄慕兰结识了很多上层人士,她不忘使命,在幕后策划各方面的营救活动。与此同时,党组织也加强了对陈志皋的争取工作。1933年,陈志皋正式向黄慕兰求婚。但那时,黄慕兰一直都对去苏区后杳无音信的贺昌念念不忘,就以家庭地位不相配为由拒绝了陈。但陈“竟咬破手指,在一条白手巾上书写爱意”。黄慕兰向组织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党组织认为,在当时复杂的白色恐怖背景下,黄慕兰与陈志皋结合,很可能会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黄慕兰于是听取了组织的意见,带着“继续支持营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后互不干涉个人行动、允许她将来与前夫遗孤相认”的3项约定,答应了陈的求婚。陈志皋迎娶了情绪复杂的黄慕兰。蔡元培、沈钧儒和柳亚子等名流证婚、做介绍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贺昌跟项英、陈毅等一起被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贺昌在一次率领部队向粤北边区转移时,在江西会昌河遭敌伏击,被包围了7天7夜,最后因粮尽弹绝腿部负伤而壮烈牺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黄慕兰与陈志皋结婚以后,1933年奉命脱党,先后以银行家、慈善家、国民党特派员等特殊身份为中共工作,参与了“全国冤狱赔偿运动”、营救“七君子”出狱、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线、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期间也曾再次遭受国民党的牢狱之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黄慕兰与陈志皋及其子女的珍贵全家福。当今其一子三女,目前均在国外任职且事业有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黄慕兰命运十分坎坷。因没有被安排有正式工作,仅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上海从事居委会工作和救济总会的工作。1955年,黄慕兰涉入“潘杨案”之中,即同为中共特工的潘汉年与杨帆的冤案。她即于同年6月初在上海被捕。1963年,宣判她为叛徒、特务、反革命。黄的老同事吴德峰、阿英支持她上诉。期间,她的丈夫陈志皋从海外托人带信要黄去香港,但黄不愿去,坚决留在她一生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中国,即使她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1967年,黄再次被押入秦城监狱。1975年,被关押了近二十年的黄慕兰被释放,表示要继续上诉,但一直没有结果,连在地下工作时指导过她的工作的高级领导人也无能为力,不能过问她的案子。直到1980年,在老战友邓颖超的帮助下,她的冤狱才得以平反。此后,她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直到退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百岁过后的黄慕兰将自己矢志革命,虽九死而无悔的传奇经历诉诸笔墨,成就《黄慕兰自传》。她说:我写回忆录,力求朴实。非小说,亦非文学创作。平凡的岗位,大动荡的时代。该书于2004年首次出版,在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核实大量史料及重要事件。此次再版新增多幅传主珍藏照片及百岁近照,并尊重传主追求的“真实人生”的修订原则:集党史、家史、国史于一生的真实人生;入党以来梦寐以求、历尽艰危成此景的战斗人生;忍辱负重、不屈不挠、无悔、无怨、无尤、无憾的真实人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从这位女“特工”的自传中我们能详细了解到,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内情,黄慕兰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少有的在世的亲历者,如营救关向应,发现向忠发叛变,组织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而黄慕兰的传奇经历也真实刻画中共地下工作者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地下工作网络是如何建立与维系的。作为中共超级女特工,她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从未敢忘党的教诲,龙潭虎穴一身轻,粉身碎骨又何怨?”她的一生经历大风大雨后,晚年得到宁静,她的长寿也为人瞩目,其实从自传中我们感受到她面对险境和困窘、在走投无路、极度绝望时的坚韧和从容,就像她说的:“这是我一生的长处,也是我得以健康长寿的唯一保健秘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黄慕兰于2017年2月7日在浙江杭州辞世,享年110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04 - 张 露 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打 入 军 统 的 女 英 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张露萍原名余家英,四川崇庆县人。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保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39年秋天,国民党军统电台的军官张蔚林和冯传庆组成了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军统之中的情报小组,其作用十分重要。归叶剑英领导的余家英被派入张蔚林的情报小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为了便于工作,组织上决定她以张蔚林“妹妹”的身份作掩护,化名张露萍,并让张蔚林从军统宿舍搬出来,以“兄妹”的名义和张露萍一起住在牛角沱的两间平房里。就这样,年仅18岁的张露萍和她的战友们,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插入了国民党的心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从1939年秋到1940年春的半年中,张露萍领导的地下党支部插在敌人最森严、最机密的特务首脑机关里,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使敌人的许多秘密行动被我党掌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从戴笠发给胡宗南的密电中获悉军统准备派遣一个“3人小组”携带着美制小型电台,潜入陕甘宁边区搜取情报,这个密令被张露萍等传送给南方局,南方局直告中共中央。结果,“3人小组”刚跨入边区地界,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军民抓获,不仅美制电台成了战利品,同时,也增加了一条揭露蒋介石“假抗战真反共”的具体罪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设在天官府街14号的中共地下联络站被军统特务发觉,他们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准备在该站进行联席会的那天晚上,更多地抓捕共产党人。由于这个情报送来得较晚,张露萍无法脱手让别人去通知,只好自己乘夜色走出牛角沱,直接找到天官府街(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递上一张“有险情,速转移”的字条,便匆匆离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军统破坏我地下联络站的计划落空了,戴笠却从中发现了疑问,为什么秘密行动走漏得那么快?为什么中共的准备又是那么充分?难道是军统内部有人资敌通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戴笠情急之下,立即和督察室主任刘培初密商,要对全局人员进行一次普审,尤其是电讯、机要处室,不论是头头还是一般人员,发现反常或可疑,一律先拘后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不料此时,张蔚林却出事了。由于连续工作,收发报机上一支真空管被烧坏,正在进行全面审查的监察科长肖茂如平时和张蔚林关系就不好,便想借机报复一下,于是说张是有意破坏,遂把张蔚林送到稽查处关了禁闭。张以为事情败露,沉不住气,竟从禁闭室逃出,跑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去躲避。组织上认为,这是工作上的过失,至多受点处分,张应该立即回去检讨此事。于是张蔚林准备回去找电讯处副处长董益三求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可是,张蔚林逃离禁闭室之后,戴笠产生了警觉,不仅立刻派人四处追寻,同时搜查他的宿舍,结果搜出一个记有军统局在各地电台配置和密码的记录本、张露萍的笔记及7人小组的名单,待张蔚林来求董益三时,即刻被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包括杨洗、陈国柱、王席珍、赵力耕在内的“牛角沱7人小组”全部被擒。这就是当时震惊国民党心脏的“军统电台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军统电台案”发生后,军统方面万分震惊,他们万万没想到共产党已经打入到军统里面来了,他们怀疑张露萍是南方局派来的,便故意释放张露萍,并派敌人暗中跟踪。但机智的张露萍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从曾家岩50号前通过时,从容不迫,碰到自己的同志就假装不认识,迷惑敌人。戴笠更为恼怒,他亲自出马,提审张露萍,想从她身上打开缺口。尽管戴笠用尽各种酷刑,张露萍始终只说自己叫余慧琳,地主军阀余安民是她的亲戚,没有向特务吐露半点党的机密。戴笠一无所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蒋介石大骂戴笠无能:“你说军统打入共产党如何厉害,实际上共产党插入我们的心脏,你都不知道呀!”最后,戴笠只得以“和重庆地下党有联络”为由,判张露萍等7人死刑。 1941年3月,张露萍等7人由重庆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1945年7月14日,敌人把张露萍与张蔚林、冯传庆等7人押上刑车。刑场上,张露萍和战友们用尽全身的最后力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党的好女儿张露萍壮烈牺牲,年仅24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05 - 宋 维 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打 入 阎 锡 山 军 队 内 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936年,曾参加过广州起义的宋维静打入阎锡山控制下的妇女团体,她与丈夫温健公配合默契,收集、传递情报,机智果断,受到党中央情报部的肯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后来,宋维静受组织派遣,再次打入阎锡山军队内部,没有暴露身份的她,被阎锡山委任为上校专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宋维静是在上海结识丈夫温健公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30年11月,温健公在上海被捕,被投进龙华监狱。当时受党组织委托,宋维静以表妹的身份去探监,两人产生爱慕之情,于1933年结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1938年,温健公牺牲,这一年宋维静才28岁。</b></p><p class="ql-block"><b>建国后,宋维静1949年9月至1953年5月先后任广东南岭煤矿军事代表、大同矿务局副局长、局长;</b></p><p class="ql-block"><b>1953年5月至1954年1月在东北、北京等地学习;1954年1月至1959年10月先后任中央轻工业部监察室副主任、主任、轻工业部企管司财务工资司司长、福建省燃料工业局局长;</b></p><p class="ql-block"><b>1959年10月至1964年10月任中央农机部农具改良局局长;</b></p><p class="ql-block"><b>1964年10月至1969年12月任河南省农林水利委员会副主任;</b></p><p class="ql-block"><b>1970年1月至1974年12月任中共延安地委党校副主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b></p><p class="ql-block"><b>1974年12月至1979年8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五七干校副校长;</b></p><p class="ql-block"><b>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任广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小组副组长;</b></p><p class="ql-block"><b>1981年11月至1991年6月任广州市委顾问组副组长、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四届政协常委;</b></p><p class="ql-block"><b>1991年6月离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1983年与邓大姐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此后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再婚,宋维静都放弃了,直到2001年去世,整整守寡了64年。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她始终难以忘却革命中患难与共的丈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06 - 朱 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牺牲在台湾的红色特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朱枫--我党隐蔽战线杰出的无名英雄,原名朱谌之,生于1905年,出身镇海名门。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朱枫毅然投入救亡运动,借镇海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展览,出售自己多年创作和收藏的金石、书画、手工艺制品等,得款全部捐献抗战运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45年后,在地下党开办的公开商业机构“联丰棉布号”、 “鼎元钱庄”以公方代表身份负责财务工作; 1948年,奉命调往香港,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年轻时的朱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枫接受党的指示,经华东局派往台湾执行秘密任务。11月25日,朱枫经香港乘开往台湾基隆的客货海轮抵台。到台湾后,按照预先的约定,朱枫尽快与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接上了头,随即又与吴石将军取得联系。几天后,朱枫按照预定的工作方案,在基隆码头将已经到手的一批重要情报交到了中共华东局情报部交通员手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去台湾前与儿子 侄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在香港告别时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50年2月,由于蔡孝乾被捕叛变,岛内先后有数百名地下党员被捕,随即,朱枫也在舟山定海(当时仍由国民党军队占据)被捕。朱枫被捕后,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1950年6月10日,朱枫在台北马场町临刑时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身中7弹,壮烈就义,时年45岁。同时遇害的还有台湾 “国防部参谋次长” 吴石将军、吴石副官聂曦上校、台军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朱枫是四人中唯一的女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50年7月,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朱谌之同志为革命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90年6月29日,“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会议由罗青长主持,他转达了邓颖超对朱先烈的怀念并对其后人表达亲切慰问,海峡万里且为忠魂舞,与会人士纷纷表达对女杰朱谌之的深切缅怀和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2010年12月9日,朱枫烈士殉难60周年后,她的骨灰由台湾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先生亲自护送飞抵北京。国家民政部在机场贵宾厅临时设了一个灵堂。朱枫的外孙女在机场迎接外婆的骨灰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2011年7月14日,“朱枫烈士骨灰安放”及“朱枫烈士铜像揭幕”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隆重举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07 - 陈 修 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做 情 报 工 作 的 女 书 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提起南京的解放,许多人都会联想起当年那位出身入死,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我党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同志,这位巾帼英雄在抗战胜利后,即深入“虎穴”南京与文化名人沙孟海四弟沙文威密切配合,为迎接南京的解放,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险的传奇故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青年时的陈修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1907年,陈修良出生在宁波一个大家庭,她原名陈逸仙,1926年改名陈修良。在少女时,就师从著名文化名人沙孟海学习书法。15岁时考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特别努力,国文成绩名列前茅,是当地 “新学会社” 书店(共产党人创办)的常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26年,她加入了共青团,并考上了上海的国民大学,继而在是年下半年和沙孟海二弟沙文求进了广东大学文学系。从此,得与正住在当地东山的周恩来、肖楚女、张秋人等著名共产党人接触,1927年5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7月15日,汪精卫撕下“左派”面具后,党组织转为地下,陈修良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此认识了陈伯达、叶剑英、董必武等人,并与沙孟海三弟沙文汉相遇,两人结为终生伴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1930年夏,陈修良与沙文汉回国,由于叛徒出卖,二人逃亡日本,1934年复回上海与党组织接上关系。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南京地下市委书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46年4月中旬,陈修良脱去军装,换上旗袍,从淮北南下。在地下党员马文林护送下,陈修良安全进入了“虎穴”南京,挑起了地下市委书记的重担。在陈修良领导下,南京市委又根据党的“把人民爱国民主运动大大向前推进”的方针,利用各种合法机会,发动学生和市民掀起 “反饥饿”、“反内战” 争取民主权利和言论自由的请愿、示威、罢课、游行的斗争。特别是“五·二○”运动,政治影响极大,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49年1月,由于内部出现叛徒,陈修良又一次搬到中华路85弄内,其公开身份是华得电料行大股东,直到南京解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解放后,陈修良任南京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妇委书记。1950年8月,陈修良任上海市委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1955年2月调杭州工作,任浙江省委宣传部代理部长。1957年陈修良被打成“极右派”。1977年陈修良摘去“右派”帽子后,曾先后任浙江省、上海市政协委员。1979年获彻底平反,后调往上海任上海市政协常委。1983年1月,她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顾问、研究员。后又被聘为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党史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1988年,陈修良离休。耄耋之年,笔耕不辍,她抱病写下一百多万字的关于党史的重要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98年陈修良病重住院,10月6日,正在上海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领导人专程来到华东医院陈修良的病榻前,亲切看望她。1998年11月6日陈修良病逝,享年91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08 - 萧 明 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我愿意把我的一切献给党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萧明华是汕头潮阳人,1941年,19岁的萧明华从重庆师范学校毕业,做了两年小学老师,1943年秋,21岁的萧明华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继续深造,抗日战争胜利后,萧明华进入北平师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在北平师院,萧明华结识了从事地下工作的朱芳春,并在朱芳春的影响下,接受革命思想,1947年9月,25岁的萧明华,加入朱芳春的情报小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在萧明华即将毕业的时候,远在台湾大学担任国文系系主任的恩师台静农先生深知萧明华国语注音、语音应用的教学功力,几次写信殷切邀请萧明华到台湾任教。大陆解放在即,静农先生的邀请无疑是为去台开辟新战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萧明华便向朱芳春提出:自己愿去“开辟台湾新战场”,朱芳春也认为这是个好机会,立刻上报组织,得到批准后,萧明华便准备动身前往台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萧明华知道,此次前往台湾执行任务,凶多吉少,专程返回老家,与父母告别,看着年迈的父母,萧明华是心酸至极,但为了解放事业,萧明华依旧毅然踏上前往台湾的渡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到台湾后,萧明华在台湾师范学院任教,没多久,不放心萧明华的朱春芳也化名于非,来到台湾,与萧明华以夫妻名义,展开地下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49年4月,我军渡过长江,很快攻占南京,解放全国,指日可待,同年6月,在台湾的朱春芳和萧明华也接到组织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军事情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49年12月到1950年1月,短短2个月时间,萧明华所在情报小组,便排除万难,先后送出6次情报,为解放沿海诸岛,提供极大帮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  退守台湾后的老蒋便在台湾展开“白色恐怖”,不少情报人员被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950年2月6日,萧明华不幸在自己的宿舍被捕。被捕时,她从容镇定地在敌人眼皮底下,取下了搭在后窗外竹竿上的旗袍,发出了危险报警信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萧明华被送入“阎罗殿”之称的“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在这里,萧明华遭受长达8个月的非人折磨,电椅、老虎凳,甚至五天五夜不让萧明华合眼,想要通过酷刑,让萧明华屈服。酷刑之下,萧明华几次昏死过去,但醒过来之后,对反动派总是轻蔑一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她诵吟着“姐妹们,愿你们早日自由”“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刚烈的诗句,伴着难友们的低声抽泣,萦绕在牢房中。在狱中,尽管经受了酷刑,萧明华始终英勇不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 1, 1);">11月8日凌晨,黑暗的牢房门打开了。萧明华被绑上汽车,押往马场町刑场。在刑场的沙丘旁,执行的宪兵令她跪下,一向温和纤弱的萧明华突然挣脱两个宪兵的挟持,奋力奔向沙丘顶,昂首高呼口号……枪声响起,年仅28岁的萧明华倒在了沙丘顶上,双眸圆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因为特殊的身份,直到上世纪80年代,萧明华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1982年,在牺牲32年后,经过多方努力,萧明华骨灰终于回到大陆,安葬在八宝山,而她的墓碑上,并未写任何关于她生平的记载,只有三个字“归来兮”。</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参考史料《上海档案信息网》《四川党的建设》《新浪微博》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漫云女子不英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万里乘风独向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诗思一帆海空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梦魂三岛月玲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铜驼已陷悲回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汗马终惭未有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如许伤心家国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那堪客里度春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七律 秋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向 曾 经 战 斗 在 隐 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战 线 上 的 英 雄 们 致 敬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感 谢 浏 览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