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这是从大井巷进入,通往环翠楼的登山道,承载着我们小时候多少的脚印和回忆哦,到现在为止,还算是保存最原始的地方。</b></h5><br> <div><b>引子</b></div><div><br></div>“多一个朋友多条路”,这路,大都指“门路”、有请托办事的“路道”,我这里则另有所感所悟,那路是指:多个朋友多个启发,多条思路,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也。<br><br>同事、知名书法家、作家斯舜威先生夫人,弟妹楼明月的身份是企业家,却写下蛮感人的求学故事,我坚信特别感动的故事,必定是亲身经历、真情实感的故事!<br><br>感动启发之余,我也萌生去捋一捋自己的求学之路,发现风光也很魔幻,情节也那么无厘头,有那么一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味道,耳边不由响起的《小路》曲调:<br><br>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br><br>一直通向迷茫的远方……<br><br> <br><br><b>(1)学前篇</b><br><br> <br><br>杭州河坊街安荣巷(河坊街的街坊叫:后巷),东起小井巷的井,西至管米山山麓,也就500-600长,与河坊街平行,门牌从1号编到16号,其中还有不少缺号的,如果没有成群的小屁孩闹腾,小巷静谧安详,我就出生在13号有着风火墙的台门里,墙门上方镌刻四个大字:“裕号栈房” ,字很好,但没有标注谁写的。栈房么,是清末民初祖父生意做大了营造的,是原来河坊街上裕号蜡烛店(现在河坊街XXX号)的客栈和仓库,蜡烛是易燃品,所以13号台门是依城隍山而建的,坐南朝北,阴凉幽深,夏天总要比外面低好几度,而冬天就要吃苦头了,从城隍山撞下来的西北风穿堂而过,冰冷刺骨,这样建造是防火防灾的需要。<br><br> <br><br>小辰光,楼上无人居住的角落,还有狐狸、黄鼠狼出没,后面的城隍山石坎驳的有一人一撩高。台门口有一口井,但好像没有泉眼相通,井水没有小井巷的井水那么清澈,洗洗衣物,和6号里的“牛八吊”打个水仗还是可以的,15号的“毛子儿”家(同学中王文菊也是住在15号的)靠卖热乎乎的番薯补贴家用,我们吃了空,也帮他们坐在井边去刷洗番薯,闲着也是闲着。这井水要吃是不行的,吃的水,是要靠大人到小井巷的井,去打上来,挑回来的,后来我们大了,挑水的任务就归我们了,要么出墙门右转到小井巷去挑井水,要么出墙门左转穿过河坊街到华光巷排队买自来水,一分钱一担,并挑回家,开始稚嫩的肩胛有点痛有点酸,习惯了也就不痛不酸不痒了。<br><br> <br><br>当然“少年不知愁滋味”,儿时的生活无忧无虑,儿时的活动,就像宋丹丹说的,那是“相当的”丰富:<br><br> <br><br>春天晚上糊鹞儿,方块鹞、衣裳鹞,都自己找青篾,扎骨架,然后用霉头纸(黄色练毛笔字的书写纸),早上“挖开乌株(眼睛)”,就“蹭蹭蹭”上山,去放鹞儿,如果能放到西湖柳浪闻莺的远方,放到几乎看不见的时候,就很有成就感。如果放上去,一个又一个“倒栽冲”,轻重和“脑头线”不平衡,心里悻悻然,灰头土脸回家,重新来过。<br><br><br>“一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看娇娇”,那时候还不懂娇娇的吸引力,灯和鹞儿总是自己做的。<br><br>早春,刁荠菜、马兰头也是一桩必要的功课,伍公山、城隍山,紫阳山、云居山到处找,角角落落地叼,满载而归,大人就洗选干净,热水一焯,香干麻油那么一拌,自己劳动所得,吃起来,那味道真当要用大拇指点赞。<br><br> <br><br>夏天晚上也忙,要做钓虾儿的钓杆,用大约80公分的竹梢,用大头针拗钩儿,用洋线把它们串联好,不是做一根,而是要做10-20根,为了钓的时候“东头不着西头着”。还要做不少两头拉的钓虾杆,那是放排钩用的。<br><br> <br><br>“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好事是不大有的,虾儿也是“无利不起早”的呀!所以准备工作之二,是准备虾饵,掘蛐蟮,待一切准备妥帖,出发去柳浪闻莺,百果园(省军区旁,长桥公园到柳浪闻莺的湖边),苏堤上的六座桥,俗称“六吊桥”。放排钩,通常家人兄弟或者兄妹,在桥洞的这边和那边,各有一人,钓杆连着钓杆,隔湖,放下去,过上10分钟左右,两边慢慢拉上来,这时可以看到贪吃的大虾,一个一个挂在连线的钓钩上,然后拉到就近一边,摘下来,就是战利品。钓虾儿最腻心、最麻烦的是穿蛐蟮,手上黏黏糊糊,实在不堪忍受。但是钓到半斤、1斤大虾,这可是西湖野生大虾呀,回家盐水虾下酒,大人表扬一番“味道好极了”,尽管穿蛐蟮腻心,下次还是屁颠屁颠的去了,看来“麻油夹头浇”这样的鼓励还是需要的。<br><br> <br><br>夏天拿个长长的钩杆,在山上采梧桐子,回来炒着吃。爬到高大的香樟树上摘皮虫回来喂鸡(生蛋)、喂鸭儿。夜快边大家头上套一条游泳裤,雄赳赳气昂昂地到柳浪闻莺西湖里游泳,那都是家常便饭。<br><br> <br><br>秋天么,蛐蛐儿是重头戏,“清壳老早”天不亮,就上山,蹑手蹑脚地像做贼,听哪里有蛐蛐儿叫声或者它们的谈情声,然后打包围圈,翻得山上的瓦砾石头堆七荤八素,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弄堂里大家“嗡”成几堆,蛐蛐儿从塞棉花的竹筒中倒出来,开始战斗,你来我往,“搁搁”(打打)看,胜利者,抖抖回朝,落败者好像自己被KO,又是灰头土脸回家,明早再来过。<br><br> <br><br>国庆节就忙了,一大早到湖滨爬上大树去呆等游行队伍从少年宫出发,口号震天,步伐一致走过来,又离开远去。晚快边儿,就到小城隍山(指安荣巷到粮道山横路的山坡,这里无大树遮挡,西湖尽收眼底)上放好凳子,抢好位子,男女老少,看国庆烟花,有时候烟花里爆出的小降落伞,还会随风飘到我们旁边,大家群情激奋哄抢,抢到的,比现在中彩票大奖还要高兴!<br><br> <br><br>冬天么,打雪仗,打到额角头上起包,大人一般不管,只要脚不跷、手不断,随你们拆天拆地去搞吧。<br><br> <br><br>从放养起,四季不变的就是早上6-8点钟到城隍山茗香楼下方的单杠、爬高杆旁边,看一群固定的和不固定毛头小伙引体上杠、撑单杠(引体向上再撑上单杠)、翻更斗、大回环、最佩服的是安荣巷5号的厉志伟,他可以用脚勾住单杠,倒挂半个小时,后来他也确实出息了,竟然出演了多部电影,最有名气的是《少林寺》里的强盗,枪挑喉咙的硬气功,让人难以忘怀。我到《钱江晚报》后,他还来找过我,我也给他写过一篇报道登在报纸2版头条上(见《钱江晚报》 1987年7月25日第三版《周末特稿》)。我自小就参加单杠训练,到现在,我这个“奔七”的人,还可傲娇地在扳手腕中,击败比我小10-20的人。<br><br> <h5><b>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中药殿堂,就在大井巷、小井巷口,这里是我们儿时盛夏的避暑胜地,也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我们是闻着这里的药味长大的。即便现在走近它,耳边还是我们儿时的嬉闹声。</b></h5><div><br></div>童年就这样大闹一场,很快地过去了,“少年不知愁滋味”,不晓得大人正在劫难中的生存危机,父亲1949年暨南大学法律系毕业,就碰到旧法律不破不立,读的书,全部作废,他也曾经读过华东政法干校(陈毅任校长),有一天他们的班长,好像也姓王,突兀地被一群家乡人带走,成分不好,枪毙了,作为地富反坏右分子的父亲,吓得连夜逃回杭州,跑回了河坊街上的裕号蜡烛店,但是作为资方代表,也被资本家这顶“帽子”折腾,压抑到喘不过气来。我4岁时,他被人陷害,遣送富阳最边缘的“山窠啰里”改造。妈妈又要到河坊街信余里三八服装厂上班,又要带三个孩子,搞得疲惫不堪,尤其是大跃进时期,早上5点上班,晚上要10点下班,回来把三个像泥菩萨那样的孩子,一个一个拖起来洗澡,折腾到凌晨,睡一会儿,又要上班去了。我小时候是上过半年幼儿园的,是妈妈厂里的幼儿园,下午是有点心吃的,点心是有几片萝卜的萝卜汤,后来我在幼儿园里烂了半个头,妈妈看的心痛,加上又要上班,又要带三个熊孩子,实在吃不消,妈妈终于辞掉工作,从此家中再无细水长流的固定收入,靠1年64.70元的定息和寄售典当首饰、翡翠等东西,换回来的那点钱过日子。我5岁开始,3年自然灾害,开始吃绿油油的包心菜边皮(现在统统剥掉喂猪吃,或掼掉的),饭逐渐变成粥,粥慢慢越来越薄,越来越稀,“薄粥楦大肚,荒年自知苦”,我也开始到定安路菜场排队,买当时望江门外的罐头厂做罐头不要的笋衣儿,8分钱1斤。河坊街上的8路公交车顶上按上了黑色大包,宛如戴了一顶大黑帽,汽油断缺,是这个煤气包作为补充动力的。我们的日子每况愈下,加包菜边皮的粥已经没有,六谷糊烧菜边皮也越来越稀,肚子好像没有饱的时候,只要有吃的,都风卷残云般秒光。<br><br><br>6岁的时候,我终于查实患了甲肝,那段时间妈妈为省4分8路车钱,几乎总是背着我,穿过华光巷、定安路到省中医院看病,她发誓要一次性把我治断根,医院会开出医生证明:营养不良,配猪肝半斤或腰子一对,营养品,哥哥、姐姐是没有份的,就给我专享。<br><br> <br><br>父亲落难到富阳“山窠啰里”,母亲带我去过2次,先坐3路车到武林门,然后转坐杭州到富阳的长途车,再转富阳到新登的长途车,下车沿溪滩小路,走10里路,天晴还好,第二次去,大雨夹头浇,小路泥泞不堪,妈妈带我,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前行,跌倒爬起,浑身湿透,到达爸爸被改造的地方,爸爸当然是底层的底层,曾经的大学生、曾经的公子哥儿颜面扫地,低三下四,默默咀嚼着远乡的劳役和孤绝。<br><br> <br><br>那时候开始,我就有点自卑,感觉我自生下来就被打上了与生俱来的烙印:地富反坏右的龟子龟孙。那时候的人们似乎喊着理想,实际上能生存下来就是理想、能活下来就是理想。特别是我们这样打入另册的人。<br><br> <br><br>1961年,好像天空出现了一丝丝阳光;<br><br>爸爸患了神经病,被“山窠啰里”退了回来,是真是假,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反正他说着一些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话,晚上会起来大闹安荣巷13号,但不管怎么样,破碎的家总算补圆了。<br><br><br>妈妈参加了大井巷居委会组织的缝纫服务社,就在河坊街祠堂巷口,河坊街邮局对面,家里妈妈代人缝纫总算有了微薄的固定收入,给人家做一条长裤,从裁剪到成品,收入2角。<br><br><br>我经过妈妈的辛苦操劳,甲肝彻底痊愈了,到现在没有再发过。7岁,我也要在金秋季节上学了,我的学前生活大致如此。<br> <h5><b>安荣巷,在文革后曾一度消失,现在恢复的新安荣巷已经面目全非,但还是难掩旧日的文化积淀,我家旧址就在这个位置,转角倒痰盂的阴井依稀残存,当然已经不再允许倒污物了。</b></h5><div><br></div><div><br></div>小城隍山的荒草萋萋,早被安荣巷众多的熊孩子追来逐去,疯玩猛踩已经所剩无几,远看有点像癞痢山,只有远处的大树,还是那样郁郁葱葱。尽管风雨飘摇,尽管食不果腹,尽管自卑郁闷,它总是我儿时最美丽的乐园,他总是我最美好的回忆。<b>(待续)</b><br><br> <br><br> <br><br> ---- 2019.11.16凌晨草于水木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