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七O年招工进湖南省衡阳工程公司工作,到今年已是整整五十周年了。</p><p> 都是些四O后 五O后的大爷大妈了,这个年纪的人对年轻时的往事 , 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一段经历记忆犹新,有一种特别的怀旧情节,总想找机会再回到从前那个地方,看看旧时的模样,现在的变化;与旧时的老同事聚在一起叙旧聊天,追忆往昔,讲述那些曾经的故事…。</p><p> 由几位热心的老同事谋划,一群家住衡阳的老同事精心筹备,今年六月十九至二十一日,在衡阳市举办了《衡阳工程公司老同事参加工作五十年聚会》,实现了我们多年来的夙愿。</p><p> 聚会在衡阳市火车站右侧的创富宾馆举办。离开衡阳己有四十多年了,整个城市早已变了模样,就连最熟悉的衡阳火车站都不晓得从哪边进门。 </p><p> 进得宾馆大厅,只见几位接待人员满带笑容向我们招呼:"你好!你们是来参加聚会的吗?”标准熟悉的衡阳口音,让我们刚才的陌生感即刻消失,随着熟悉的笑脸,周到的安排,我们就象回到了自己家里,特别温馨。</p><p> 参加聚会的老同事有一百三十多人。聚会的场景别开生面,热烈非凡,聚会的内容丰富多彩。老同事们一见如故,又是握手拥抱,又是嘘寒问暖,畅述往事,拍照合影,互留地址,激动万分。此情此景,大家似乎年轻了几十岁,又回到了刚参加工作时那段朝夕相处 相伴相随 终生难忘的时光…。</p><p> 聚会举办得圆满成功!与会老同事个个开心满意。只是辛苦了那些组织和会务的同志,借此机会我们要向 为这次聚会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同事及相关人员致以深深的感谢!愿衡阳工程公司老同事的友谊与日俱增!</p><p> </p><p> 图:从江东看衡阳工程公司</p> <p> 图: 参加聚会的老同事在签到屏前合影留念</p> <p> 图: 参加原衡阳工程公司老同事五十年聚会的长沙籍老同志在公司办公楼门前的毛泽东主席雕像前合影留念。</p><p> </p> <p> 图: 参加老同事聚会的部分长沙籍女同胞在原衡阳工程公司办公楼前合影留念(楼顶比早年多了<禹班集团>的企业标识)</p> <p> 久盼回衡阳 重访雷公塘</p><p> 聚会期间,老同事们亲切交谈,畅述友情,总想在这几十年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找回点当年的记忆。</p><p> 于是我们原二处 机修厂 水电队的几位挚友,相邀到雷公塘基地,去探访早年工作 生活多年的地方。</p><p> 衡阳市的建设可谓是日新月异。当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也算是半个衡阳通,可今天行车在衡阳的大马路上,就是开启了汽车导航也有点搞坨不清了,全凭着当年的一些记忆,几经周折才终于来到了目的地。</p><p> 雷公塘基地,早期是省建四公司二级机构在衡阳的一个永久性基地,占地面积有一百多亩,衡阳工程公司升格收归省管以后,基地无偿划归衡阳工程公司管理,基地上除了建有几栋厂房 仓库 办公楼 食堂 小学学校,还沿着山坡修建了二十多栋平层职工住房, 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房屋建筑在当时整个公司来说是最好的。七十年代初基地上有机修厂 (又称动力站) 二处 水电安装队 子弟小学等单位入驻,并有公司部分职工家属居住。 </p><p> 今天我想告诉当年在衡阳工程公司雷公塘基地工作生活过,离开衡阳多年 或者有很久没有去雷公塘的老同事,你心目中的雷公塘基地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当年机器轰鸣 人来车往的小社会,如今已变成了一个破旧不堪的城中村。 </p><p> 下面我们用手机记录了一下如今雷公塘的近况。(由于场地,围挡及杂草太高等原因,我们无法拍摄到基地的全貌和单个的整体建筑,只好拍下代表性建筑的局部来反映基地概况)当你们所看到的下面的照片,你们很可能对照片上的场景很难对上号。通过仔细辨认与回忆,它们或许还能勾起你脑海中留存的记忆,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p> <p><br></p><p> </p> <p> 今日雷公塘,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但当年那种人来车往 机器轰鸣的场景不见了,机修厂的厂房 车间 库房办公楼 食堂等建筑不见了,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基本上也是人去楼空。基地周边被当年的菜农户兴建的住房团团包围,基地远处高楼林立,整个基地只见到四处标有“雷公塘三建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部”标示牌子的围档,围档内偶尔有些房子里还住着几户没有搬家的原住户。</p><p> 图: 几位老同事在一处围档前合影留念 (左起:曹国才 廖立均 肖铭德 秦森乐)</p> <p> 图: 曾经生产塔吊 搅拌机 翻斗车等建筑机械的车间,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汽车大修车间己经不见踪影。</p><p><br></p> <p> 图: 第二工程处的办公楼,一栋三层砖混楼,由当年二处技术主管黄钢同志设计,二处施工自建,(黄刚同志后来调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任总工程师)现在办公楼早己是人去楼空,只有楼下那些老旧住房苦苦相守。:</p> <p> 图: 老同事透过窗户从外向里探视当年工作过的办公室,后来这里曾经做过职工住宅,现在住户已经基本腾空。</p> <p> 图: 山顶上的这几栋房子是早期雷公塘基地的办公区,70年代后变为水电安装队队部。</p> <p> 图: 这是原机修厂的职工宿舍,这样的宿舍顺着山坡排列有二十多栋。</p> <p> 图:大部住宅破旧不堪,被三四尺高的杂草团团围住。</p> <p> 图: 这是保存最好的几栋职工住宅,护坡是后来重修的。</p> <p> 图:默默坚守的水塔</p><p>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水塔,建在雷公塘基地最高的山头上,它是整个雷公塘最早的永久性建筑,是它见证了雷公塘地区近60年的变迁,同时也见证了从山上到山下这条60年未变的沙石路…。</p><p> 基地上很多代表性的建筑现在己经拆除,(比如厂房 食堂 澡堂 仓库,原址上堆积了象小山一般高的施工渣士,渣土上又长满了几米高的杂草,我们多方打听当地的住户,才确定是原来食堂的位置。 </p><p> 由于有些建筑早几年被陆续拆除,(什么原因不清楚,但不是为了拆迁改造),加之时间关系,因此所拍照片不多,很多代表性的建筑未能拍到,不免有些遗憾。</p> <p> </p><p> 在雷公塘转了一 两个小时,几乎没有碰到衡阳公司员工。太阳时隐时现,天气有点闷热,最后几经周折,我们终于碰上一位打着赤搏,露出健康肌体的老师傅,经大家反复辨认,他居然也是七0年参加工作的,他是我们在雷公塘片区唯一能认识的老同事陈经伟师傅(小名叫伟宝 伟伢子)。大家互报家门,彼此就即刻熟悉了,陈师傅见到我们,就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p><p> 陈师傅是70年3月28日从长沙招入衡阳工程公司的,泥工 。 当年三线建设时先后转战在道县一零四 新邵八六三等工地,在衡阳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工龄有四十三年,现已在衡阳购房 娶妻 生子。目前虽然已经退休七八年,但仍在拆迁项目上从事项目治安管理工作,他对目前的处景还算满意。</p><p> 陈师傅对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和当年的的老同事记忆犹新。我们让陈师傅穿上衬衣,并帮他一起扣好纽扣,随即用手机给他拍了几张工作照,他会意地笑了。他计划在有空的时候回长沙探望在南门口开照相馆的姊妹…。</p><p> 回忆往昔,我们谈得蛮开心,由于还要去其它地方,我们只好跟陈师傅道别,与陈师傅分手时,我随手从车上拿了两个苹果递给他,陈师傅欣然收下,大家挥手道别,汽车快转弯了,只见陈师傅还远远向我们招手…。</p><p> </p><p> </p><p> </p> <p> 汽车又拐了一个弯,行进在宽敞平坦的马路上,只见道路两旁的高层 小高层建筑整齐排列,破旧的雷公塘基地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刚才见到的一幕,给我们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p><p> 回想当年我们这些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从四面八方来到衡阳参加国家建设,打起背包就出发,党叫干啥就干啥,工作上不讲任何条件;蹲山沟,住毡棚,转战南北,四海为家,奋斗在三线建设第一线,为企业 国家添砖加瓦。而如今一个几千人的大中型建筑企业,几十年以后,经过合并 分拆 改制,几起几落,由当年雄居湘南一方的建筑湘军,演变成目前的无名之辈,企业逐渐萎缩,机床没有了,建筑没有了,就连房子的砖 瓦都没有了,只剩下残垣断壁,施工弃土和野草,一部分老工人居无定所,生活贫困;面前的雷公塘从当年的繁荣到眼前的满目疮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所有这一切是我们这些老同志万万没有想到的,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就算我不说大家也可能知道一二。</p><p><br></p><p> 令人欣慰的是,党中央旧城改造,扶贫帮困的春风已经吹过来了,雷公塘基地棚户改造的牌子挂出来了,大家企昐一个崭新的雷公塘不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殷切希望那些在衡阳工程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仍旧居无定所的老同志,通过这次棚户改造的机会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p><p><br></p><p> 再见了,雷公塘,再见了,雷公塘基地,愿雷公塘基地有一个崭新的明天…。</p><p> 汽车离开雷公塘,天色渐渐暗下来了,马路两边路灯亮了,远处的建筑已经是灯火辉煌…。</p><p> </p><p> 图 文:金 牛</p><p> 2020 .6. 25. 长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