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花开发呆的日子(一)

艳子🌺

<p>  朋友去年从摩洛哥旅行回来,又立马去昆明大墨雨村待了一个月,直呼那地方舒服都不想回来,伙伴们都觉得她很奇葩,老公女儿在家也不管😜,莫非真遇上了神仙地?因为疫情,今年待在家里,哪里也去不了,问她有没有再去昆明发呆的计划?见我们好奇,说可以顺便带上闺蜜们去瞧瞧,帮助大家联系了一个落脚的窝,群里一吆喝,机票又很便宜,"三王"立马订了票,其实是找了一个理由,开始了说走就走的另一种旅行。</p> <p>飞机徐徐降落在长水,已经是第五次来昆明了。这次不同于以往的当然是疫情期间严格的检查。本来网约了车,但闺蜜帖心安排了司机接机,司机车技不错,也很健谈。从机场到住地要60公里左右,期间经过大约16公里的盘山公路,海拔越高,风景越美。云南下着小雨,透过车窗,发现中部城市昆明的摩托车还是很多。</p> <p>  公路上徒步行走的当地人已经自觉地摘掉了口罩,这里疫情的管理的确和大城市不同,属于严防死守的档次,我和伙伴也非常配合的将那阻碍呼吸的东西拿掉,享受着甜甜的空气。往村子里行进途中路过一处建筑工地,路很泥泞,心里对这个大墨雨村的期望越来越低了。但进了村子到了朋友的说的老宅子令我眼前一亮,心情瞬间美丽了!</p> <p>  以前听朋友说起过她的闺蜜在这里租老房改建,将原来破旧不堪的彝族老房硬生生变成了一处典雅的养老房,今天可亲眼见着了…</p><p>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稻草凉亭,小院有些许的盆栽及一处小小的水系,继而是套院的门,门脸不大,进去却豁然开朗,红色的太阳伞下吊篮藤椅安静地等待人们的光顾。</p> <p>女主人说:</p><p>俺亲手捣腾一个家</p><p>有院子</p><p>有天井</p><p>一个四季有花</p><p>随处可以喝茶</p><p>有音乐与红酒相伴</p><p>有诗有画</p><p>有壁炉和一面墙布满书籍的书架</p><p>可以略略掩饰一下俺的没文化</p><p>有躺椅和透过屋顶来做客的霞光</p><p>还有茶台上禅意映衬的画……</p><p>更有鱼儿在池中玩耍</p><p>院子是人间的清欢</p><p>愿你有梦可做</p><p>有院可依</p><p>果然…</p> <p>这里的夏季如春。</p> <p>  各色花草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此,正房廊下是雅致的茶台。</p> <p>小院悬挂的藤摇椅上,我迫不及待韵起发呆的味了…</p> <p>院子里的花草和多肉打理的都很好,长得很茂盛。</p> <p>这是我随手拍的美丽的小宅子…🌸🍀☔☕</p> <p>摇椅旁的摸摸香也挺讨人爱。</p> <p>推门进去,充足的阳光刚好打在门口,闪烁着光芒。厅堂的设计独具匠心,室内摆设、装饰、器具都别具一格,彰显着女主人天生的艺术才华!每个房间都贴心的装有给手机充电的USB插孔,细节之处尤其用心</p> <p>这是女主人用老宅子拆下来的旧木门做的大餐桌。可集办公,聊天,用餐多功能一体。聪明能干的女主人,将老宅子旧貌换新颜,老柜子 旧门板 ,门窗,废弃的木板,以及房内楼梯下留下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都变成了她小院的宝贝。</p> <p>老宅子的旧窗户做成独一无二的茶台,古香古色。</p> <p>这块放茶具的石头,是老宅子木楼梯下面垫脚的一块石头,用心的女主人给保留下来,让每一件物品都有了它存在意义的。</p> <p>大厅的书房很有禅意,如果你来女主人家做客 ,不需要带什么礼物,希望送她一本书吧。</p> <p>老柜子已有100多年了,是当年陪嫁用品,也是老宅子留下来的,女主人把它修整好,刷上大红漆摆放在门厅很有意境。</p> <p>女主人的天才艺术杰作很多,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p><p>山里捡根木墩子,经过三道工序的仔细打磨,再刷上防腐水性柒,放在簸箕里堆上小石头,就成了喜欢的样子。</p><p>用坏了的老柜子和老宅子留下的开裂的旧菜板,请村里著名的小木匠,做了把霸气的太师椅,和一个有可爱小蝴蝶的挂钟,经她倒腾是不是太美啦。</p> <p>餐桌上的自制的木挂钟,各有特色,还走得很准。</p> <p>也难怪某些人来了,住下就不想离开的理由了😘</p> <p>有谁能想得到,一年前的今天,女主人租下老宅子时还是图片中这个样子?</p> <p>我们几个不禁对女主人敬佩起来。</p> <p>一楼的厨房非常的干净整洁而精致,设施设备完善 ,调料用品齐全。</p> <p>女主人说有个日本人曾经旅住过她家,原来她家厨房井井有条,是有故事的。</p> <p>女主人的厨艺很好,厨房制做私家小秘籍很多,随便做几道家常菜,味道那不是一般的好👍整整甩在坐的几个女人几条街😜</p> <p>耳房的小客厅典雅又温馨,房间安静又舒服。</p> <p>主人很爱干净,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换上拖鞋踩着嘎嘎响的楼梯走上二楼,就是主人的房间和客房,外面小厅是一个茶座,可以喝茶,聊天,看书,练练瑜伽,远眺村子里风景。爱了,爱了,美的不要不要的。</p> <p>因为女主人是闺蜜的朋友,又是长沙老乡,在一起自然有话聊,她说这几年去过云南很多地方,想寻一个养老的地方,最后觉得昆明大墨雨村的气候最适宜,交通又方便,重要的是这里民风淳朴,去年的这个时候决定租下这老宅,亲自捣腾了一个家,慢慢地!慢慢地!一所百年老宅就变成了喜欢的样子。</p> <p>初到此地,闻到清新的空气,甜甜味道,只是偶带错了衣服,有点冷,热情而又细心的女主人连忙把她的花棉袄拿给我穿上。</p> <p>大墨雨村的"新村民"穿上了红花袄,蛮应景的哟✌</p> <p>村里的每条小道都修得很好👍这样子改善,方便了来这生活的"新村民"。</p> <p>在村口碰到溜达的老村民,笑脸相迎,乐开了花,热情的打个招呼。</p> <p>初到大墨雨村,别有洞天的感觉,村子四面环山,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村道干净,新老村民们都养成了不丢垃圾在村道的好习惯,这里家家户户敞开大门,欢迎来到大墨雨,不论当地彝族村民还是外来的“新村民”大家融洽相处,互通有无,民风淳朴,可以夜不闭户,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真好。</p> <p>水库的水清澈见底,村子里完全听不马路上车辆喧哗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宁静</p> <p>大墨雨彝族村,也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彝族传统村落。</p><p><br></p> <p>村子里没有商业的气息,及配套的商业和物流,每个月逢4逢9可以去镇上赶集。如果运气好遇上月底的最后一个周未日,是村赶集日,应该更有特色更热闹。</p><p><br></p> <p>第二天福建东北的朋友也赶来和我们汇合,小院热闹起来。</p><p>入乡随俗,突然来这么多朋友客人,自家菜地种的菜,肯定是不够的,大伙准备筹集点生活物质,能有幸赶上参与镇上赶集,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大家都很开心。</p> <p>赶集的路上。</p> <p>走到村口,能很方便的在路边,坐上公车去镇上或者去昆明。</p> <p>镇上市场的物质很丰富,无论是肉类,蔬菜,水果价格都很新鲜而且很便宜,水果的品种也很多,味道很甜。</p> <p>乡里人进城,见东西新鲜又便宜,一不留神采购了很多物质。</p> <p>赶集归来的场面很壮观,去的时候坐公车,赶集归来大包小包,只好租了台面的。</p> <p>在院子等候我们归来的福建朋友,连忙拿手机录个现场直播,我们也配合表演😜嗨起来,开始体验旅居大墨雨村的村民生活。</p> <p>哈哈,导演太多,演员也太假,做群众演员还真不容易😜</p> <p>约乡间,美妙的另一种体验✌</p> <p>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