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放映员的半生坚守——电影放映员赖德力格尔用光影书写的人生

王健

<p>  1975年,原巴扎拉嘎公社文化站职工赖德力格尔接过科右中旗电影公司下发的老牌16毫米胶片电影放映设备,成为了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从那天开始,赖德力格尔奔走在科尔沁大草原上的各村屯之间,为乡亲们播放一场场公益免费电影。从用毛驴车拉着350多斤重的发电机、放映机,到如今骑电动车载着一体化数字放映机,德力格尔伴随着光影走过了四十五个年头。尽管岁月染白了鬓发,花甲之年的他仍无怨无悔地履行着最初“只要还有一个观众,我就会一直放下去”的质朴承诺。每到一个村屯,找空地拉来电线架起设备,支好荧幕,在一个个农牧民忙里偷闲的夜晚,把欢乐送给农村广大群众。</p> <p>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几乎每个乡镇都成立了电影放映队,由于农村生活单调,加上电影“档期”有限,偶尔的电影播放根本满足不了群众需求,每次播放电影,下面都坐着三、四百名观众,看到最后大家总是热情高涨意犹未尽。一个放映员,好多个大队“抢”,那是常有的事。</p><p>  在那个精神匮乏的年代,放映员既是一座流动的电影院,也是一个流动的宣传站。德力格尔回忆说,他选择影片时,挑的几乎都是红色题材电影。从最早的《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到后来的《建国大业》《红海行动》,德力格尔总是争取第一时间带给乡亲们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p> <p>  至今,64岁的德力格尔还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在每一场电影开播前,他都会进行半小时左右的“红色思想教育”。播放的都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看着观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他心里总是满载着成就感。</p><p>  在1975年——2009年的播放生涯中,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寒冬,德力格尔必定完成每年200部电影的播放任务,在十几个大队轮流巡回播放,他行走在各个村屯间,无怨无悔地从事着为人民服务的播放事业,不出现纰漏,也丝毫不懈怠。在当一线放映员的45年里,德力格尔为广大农牧民播放电影达到8268场。大大丰富并拓展了农村居民落后闭塞的精神世界。这期间,有人劝他改行做生意、跑运输,说做哪一行都比干他的播放工作赚钱,可他一一婉拒。“一方面,我真的爱干电影放映这一行;另一方面,红色电影的教育作用百姓需要,社会也需要。即使别人不干了,我还得干!”</p> <p>  回忆起来,德力格尔说,八十年代初是最困难的时期,那时候农村都没有电,他买了一个二手的发电机还常常出故障,一部电影播放过程中要停顿好几次,他满头大汗在观众七嘴八舌的催促声中修整发电机,等电影放到剧终他也累的精疲力尽。那时侯播放每场电影的收费标准是30-60元,有的大队根本给不上钱一直拖欠着,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德力格尔的生活,导致二女儿交不起学费半途辍学了,这至今让德力格尔深感愧疚。2010年起,德力格尔的播放设备换成了数字电影播放机,情况终于有了好转,虽然现在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家家都买了电视,观看电影的观众最多时只有三、五十人,但是德力格尔放映电影的积极性丝毫没有减退。如今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各个嘎查在广场上搭建了小舞台和文化广场,电影放映有了专用场地。2006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实施“2131工程”,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每播放一场电影国家给200元的补助。对于德力格尔来说,这些措施都如同雪中送炭——他的电影播放工作变得轻松多了。</p> <p>  赖德力格尔说,年轻的时候供三个孩子上学,有一段时间还领不到工资,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家庭负担特别重,白天忙完地里的活晚上拉着播放设备奔走于各个村屯之间,觉得特别辛苦。如今,大女儿和小儿子大学毕业都当上了教师,最苦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只要身体没问题,他的放映之路会一直走下去,“这是我一生的使命!只要广大农村居民需要,我就会带着我的播放设备出现,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正能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