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9年11月21日,我们从坎昆乘机去哈瓦那,晚上到达何赛•马蒂国际机场,中文导游和司机已在出口等候,我们与老藤夫妇以及两位上海朋友乔先生夫妇一行6人开始了古巴游览。导游自我介绍曾经公派留学天津大学,中文昵称丫丫,司机贝德罗,这次全程陪同。古巴由于常年遭受美国的经济制裁,经济发展不快,旅游业是古巴的支柱产业。我们入住的是四星酒店一一米拉玛尔酒店。酒店有WiFi,买卡上网1小时1CUC(是外汇券,与1美元等值,兑换费10%)。酒店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环境不错。</p> <p> 何賽•马蒂国际机场</p> <p> 米拉玛尔酒店</p> <p> 22日上午,去哈瓦那郊区参观古巴的特产雪茄烟的产地和制作流程,烟草业也是古巴的支柱产业。这是一家个体农户,参观从栽种晾晒到现场制作、销售的场景。乔先生化23美元买了一支上好的雪茄,作为此行的纪念品。</p> <p> 接着,我们去观赏风景一一人称小桂林的云尼斯山谷。到达目的地,准确地说是一处观景台,供游客远眺观看拍照留念。</p> <p> 拔地而起的小山峰,颇有桂林山景的风韵。</p> <p> 连绵起伏的山脉,却有雁荡山的雄风。</p> <p> 中午在途中安排午餐,品尝当地印第安人本地猪土法烤制的"烧猪宴”,猪肉的烧烤颇具特色,当时只顾着品尝忘掉了拍张照片,有点遗憾。</p> <p> 下午,导游安排游览地下河,寻找印第安人的玛雅遗迹。</p> <p> 蜿蜒的土路,夹着泥土的芬芳,引着我们前往远处的深山峡谷。</p> <p> 追踪印第安人的足迹,从悬垂着绿色藤蔓的洞口拾级而下,寻找洞内的暗河。</p> <p> 地下河口台阶上已站满了等候游船的各国游客。</p> <p> 洞内悬挂的钟乳石,导游们情有独钟地指点介绍形似晾晒的雪茄烟叶,体现古巴的特色。</p> <p> 随着游船驶出幽暗的地下河,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回首望去那暗河已隐藏在山岩的狭缝之中。</p> <p> 上岸看到的是供游客购买的纪念品:手工草编、木雕、陶器,原始的兽骨、贝壳、羽毛制品等,还有披挂红装鞍马的健牛,供游人乘坐摄像。</p> <p> 茅屋为秋风讴歌,木栏小桥似曾相识,万里之隔的民族有着相通相融的文明。</p> <p> 从地下河出来,我们驱车前往99年列入世界遗产的比尼亚莱斯山谷,观赏古巴三大奇迹之一的巨型山岩壁画,画作诞生于上世纪30一40年代,描绘了古印第安人的生活场景。</p> <p> 沿途的民居</p> <p> 比尼亚莱斯山谷秀丽的景色</p> <p> 用矿物颜料涂画的巨幅山岩壁画,右侧两位印第安人据说是卡斯特罗示意加画上去的。</p> <p> 老人牵着拍照的白牛,像是在古画中见过的神牛,景区小卖部生意兴隆,一派祥和的景色。</p> <p> 23日上午,游览关玛“萨巴塔湿地公园”,先乘快艇横渡丛林密布的“聚宝湖”,游“珍珠岛”。</p> <p> 然后步行到“泰诺城”,这是一处充满原始风情的印第安人村落,按印第安人习俗复原了茅屋,按真人大小布局了反映印第安人日常生活的各种雕塑……供游人了解观赏。</p> <p> 午饭在一家私人餐厅吃2人套餐:一盘虾、一盘鱼、一盘生鲜蔬菜、一盘米饭。</p> <p> 饭后,我们前往参观展示反美入侵的猪湾战争展览馆,听导游讲述古巴革命的故事。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扶植的政府,建立了革命政权。1961年初,由美国中情局训练的古巴流亡分子组建的突击旅登陆猪湾,三天后入侵军被消灭。古巴政府以俘虏为人质向美国政府索取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这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支付的战争赔款。猪湾事件在拉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反美斗争的浪潮。</p> <p> </p> <p> 古巴反政府武装冲上猪湾滩头</p> <p> 庆祝猪湾战斗胜利的古巴革命军</p> <p> 被俘的入侵军</p> <p> 猪湾战争展览馆附近的海滩</p> <p> 放风筝的男孩</p> <p> 傍晚,我们来到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期间经常出海钓鱼的古堡所在地,他以结识的老渔民的真人真事创作了世界名著《老人与海》,并成功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p> <p> 24日上午游览哈瓦那旧城,2019年11月16日哈瓦那举行了建城500周年的庆典活动,旧城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它是西班牙殖民时期修建的城市,20世纪初旧城差点被拆除改造,因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而搁浅,后来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制裁,古巴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哈瓦那旧城得到保留,各个历史时代的代表性建筑风格和谐并存,历经沧桑的欧陆风、巴洛克、现代艺术风格彰显了迷人的魅力。1982年哈瓦那旧城及防御工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加勒比地区最重要的历史中心,也是美洲大陆最有意义的历史中心之一。</p> <p> 老广场,离海港不远处,是西班牙人入侵后贩卖奴隶,做交易的场所。现在是游客必到之地,周边布满了咖啡馆、酒吧、餐厅、商店、银行、休闲娱乐场所。</p> <p> 古巴实行计划经济,物品凭证供应,商店排队购物。左上图老年人话动室,右下图银行排队取工资。</p> <p> 圣•弗朗西斯科广场是哈瓦那第二大的古老广场,始建于16世纪末,因圣佛朗西斯修道院而命名,俗称鸽子广场。</p> <p> 1836年在广场上建造了狮子喷泉。</p> <p> 广场旁是新老海关</p> <p> 武器广场是哈瓦那历史最悠久的广场,16世纪时是哈瓦那市中心,广场中央是古巴独立战争起义领袖、战时共和国总统塞斯佩德斯的雕像。革命前,这里曾是宗教、政治和军事活动中心地带。</p> <p> 广场东北角有一座特姆莱特神殿,殿前有一棵木棉树,哈瓦那第一场弥撒在此举行。1777年曾将哥伦布遗骨埋葬在木棉树下,后转移到哈瓦那大教堂。神殿小花园中有一座哥伦布纪念碑。</p> <p> 位于武器广场和港口大街的皇家军队城堡,建于1558一1576年,是哈瓦那最古老的要塞。这里曾充当西班牙总督府,现为军事博物馆。</p> <p> 古堡与港口大街相临,街旁连接哈瓦那海湾的阿尔门达雷斯河,斜对岸是莫罗城堡。</p> <p> 莫罗城堡与拉蓬塔城堡遥相呼应,是扼守哈瓦那海湾的要塞重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曾在此海港将南美的黄金、烟草等物资运回国。1555年,法国海盗攻陷过哈瓦那,自此,西班牙政府修建了莫罗城堡以保护其海上贸易。随着城市发展,城墙虽已拆除,但古堡仍在。几个古堡作为旧城的防御部分列入世界遗产。</p> <p> 哈瓦那大教堂,1748~1777年建成,全名哈瓦那圣母玛利亚托瓦尔大教堂。一座巴洛克美学典范的杰作,以不对称的建筑(两座不对称钟楼)以及采用稀有建材使之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教堂之一,也是加勒比海群岛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p> <p> 哈瓦那大教堂广场,是旧城里最年轻的广场,也是最大的广场,建于17世纪末。</p> <p> 旧城到处都扬溢着拉丁美洲的音乐声</p> <p> 大教堂附近的两个世界酒店,海明威曾入住酒店511房间,并在此写作《丧钟为谁而鸣》,现在该房间依原样保存供游客参观,该酒店亦因海明威名扬世界。</p> <p> 小佛罗里达酒吧,这是海明威经常光顾的两间酒吧之一,里里外外都是前来膜拜海明威的游客。海明威每天在此喝一杯古巴朗姆酒调制的(MOJITO)莫吉托鸡尾酒,现在《MOJITO》成了周杰伦最火的一首古巴风新歌。</p><p><br></p> <p> 附近海港的仓库改造成了工艺品市场,哈瓦那也在逐步开放市场经济。</p> <p> 普拉多大道是旧城中最繁华漂亮的一条林荫大道。1772年,由法国景观设计师尼古拉•弗赖斯设计,两旁的建筑模仿马德里、巴黎和维也纳的风格,建造了酒店、影剧院、博物馆,还有中央公园、雕塑纪念碑等。</p> <p> 贝拉斯国家博物馆</p> <p> 拉哈布马国家美术馆</p> <p> 哈瓦那大剧院亦称加利西宫,是古巴国家芭蕾舞剧团驻地。</p> <p> 网络下载哈瓦那大剧院图片</p> <p> 何塞•马蒂雕像</p> <p> 古巴旅行公司</p> <p> 国会大厦,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类似美国国会大厦,1929年建成。作为哈瓦那的地标,也是世界六大国会宫殿之一,当时是古巴众参两院所在地,现为古巴人民代表大会所在地。</p> <p> 美国的封锁和禁运,使古巴物资缺乏,连新车也难以进口,造就了满街的复古老爷车,成为哈瓦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哈瓦那大学,建成于1721年,是古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也是拉丁美洲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现有15个系、14个研究中心、25个专业,约有6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2006年开始与中国实施教育交流,支持中国中西部合规学生赴古巴留学。古巴革命胜利后一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导游的女儿学芭蕾舞也是免费的,全国小学入学率100%、初中达 95%、高中达98%、大学或专科近85%、识字率达到99.9%,全民实行免费医疗,人均寿命达到78.3岁,人均生态足迹近1.8公顷,人类发展指数极高,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国家。</p> <p> 中国驻古巴大使馆</p> <p> 革命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之一,面积达7.2万平方米,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终点。广场是集会游行的举办地,也是卡斯特罗等领导阅兵和演讲的场所。广场的主要建筑是何塞•马蒂纪念碑,国家图书馆和许多政府部门办公楼坐落在广场周边。纪念碑对面是著名的切•格瓦拉的画像及其名言"直到最后的胜利”。</p> <p> 何塞•马蒂(1853~1895),古巴诗人、民族英雄、思想家。他从15岁起就参加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42岁牺牲在独立战争的战场上,他的一生献给了争取祖国独立和拉美自由的事业。古巴共和国宪法规定何塞•马蒂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该国的指导思想。</p> <p> 切•格瓦拉(1928~1967),生于阿根廷,是古巴共产党和革命武装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65年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杀害。切•格瓦拉的肖像,是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切•格瓦拉墙后是古巴内政部大楼。</p> <p> 电信部大楼,墙面是古巴革命领袖卡米洛•西恩富戈斯(1932~1959)的画像。他曾率领起义军击败巴蒂斯塔独裁政府主力,与卡斯特罗、格瓦拉被誉为"古巴革命三大司令",时任古巴军队总参谋长,27岁乘专机在海上遇难。</p> <p> 广场东侧的国家图书馆</p> <p> 当晚在国会大厦对面一家私营西班牙餐馆就餐,品尝正宗的西班牙晚餐,味道不错,报不出菜名,附上实物图片留作记忆。</p> <p> 餐馆出来不远处,漂亮的哈瓦那大剧院夜景。</p> <p> 途经海滨大道的夜景,古老的建筑虽少了一点现代灯光秀,略显单调,但保留了古建筑的风貌。</p> <p> 25日上午,导游丫丫与司机贝得罗来酒店接我们去机场,帮我们办理好登机和行李托运手续,飞机准时起飞,告别了美丽的哈瓦那,告别了英雄的古巴一一加勒比海的一盏明灯。</p> <p> 离开酒店时,我们与导游丫丫、司机贝德罗的合影,谢谢你一一丫丫!谢谢你一一贝德罗!</p> <p> </p>